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要结果不要理由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姜汝祥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企业是靠结果生存的,不可能靠理由生存,没有结果,企业就不能生存是硬道理。你有1000个理由,你有10000个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结果。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执行的本质就在于抓住结果,实现预期结果,没有结果一切都不存在。

每个人要懂理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执行是要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我们永远都要锁定结果这一目标,而不是任务这一程序。

内容推荐

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只能从员工获得。企业靠员工提供的结果生存,所以如果你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公司,那么就要先学会打造强大的员工!没有强大的职业化员工,就没有强大的企业!本书分七章叙述,告诉你,员工的责任是通过对行动结果的奖惩建立起来的,要建立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执行文化,重要的不是讨论失败的理由,而是针对结果建立起责任与权利对称的机制。

目录

01 没有结果,就不能生存

 把简单的道理执行透

 不耍小聪明,认真做事

 案例:我准备了什么?

 我们是靠结果自下而上了,我们不能靠理由生存

 案例:门是什么颜色的?

02 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先做再说

 目标第一,方向锁定行动

 为什么完成任务只会收获借口?

 对自己负责

 信守承诺,结果导向,永不言败

 案例:把努力与结果分开

03 狼性原则:优胜劣汰

 如果不是强者淘汰弱者,就是弱者淘汰强者

 IBM如何从狼变成羊?

 狼性原则之一:忍辱负重

 狼性原则之二:整体至上

 狼性原则之三:知彼知已

 狼性原则之四:原则第一

 狼性原则之五:团队精神

 狼性原则之六:持续基因

 案例:为什么员工打工心态那么重?

04 责任使人进步

 凡是计划的就一定要有结果

 案例:猴子为什么总是在我们之间跳来跳去

 猴子也需要快乐

 格兰仕的书信文化

05 制度执行力

 结果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建立制度

 执行三化:流程化、明晰化、操作化

 机制失效:巴林银行为什么倒闭?

06 结果导向的六大纲领

 第一大纲领:创造危机

 第二大纲领:行动能力是淘汰出来的

 第三大纲领:凡是已经决定了的,就是对的

 第四大纲领: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

 第五大纲领:没有人会拒绝改变,但所有人都拒绝被改变

 第六大纲领:用备忘录驱动执行力

07 从失败中提升执行力

 为什么员工害怕失败?

 为勇气和原则而战

 原则不可以重来一次

试读章节

         把简单的道理执行透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在一片美丽乡间景色的房间里,墙上装有三面镜子:

第一面镜子,表面凹凸不平,且有污点,看起来很脏。

第二面镜子,清洁精巧并装有美丽雕刻的镜框。

第三面镜子,既没框子也没有装饰,只是一面洁净清楚的镜子。

当面对第一面镜子时,我们看到了什么?回答是:“一面不干净的镜子。”第二面镜子呢?回答是:“看到了一面美丽的镜子。”第三面镜子呢?回答是:“看到一片美丽的景色。”

我觉得这个故事讲出了执行的真谛:真正的执行就应该如这第三面镜子——人们看到的是结果:从镜子中看到的是美丽风景,而不是镜子本身的特色(例如美丽雕刻的镜框)。

执行的难度也正在这儿,在所有的组织活动中,人的本性始终绕不过一个永恒的坎: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试图在照出美丽景色的同时,告诉别人“镜子里照出的是我,而不是别人”。可一旦以“自我为中心”,客户或结果就可能会被放置到第二位或第三位。

大部分公司在执行方面之所以失败,主要失败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公司层面、部门层面,以及员工层面,各个层面都在以自我为中心,忘记了真正给我们发工资的并不是公司,而是客户。

第二,分不清战略与执行的区别,在执行的时候,过多考虑非执行层面的问题。比如,已经在执行了,还在想是不是应当做?在执行层面,一旦定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做到底。

执行的逻辑是很简单的,或者说,凡是复杂的东西,注定不可执行。我对执行的研究,虽然有很多理论上的突破,但归纳起来,也就48个字。

首先,执行作为一种制度和文化,最基本的内核是什么?我总结了8个字:认真第一,聪明第二。这8个字强调的显然不是个人的“聪明”或“才智”,而是制度或认真。这意味着,大凡有执行能力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单一的,而凡是平庸的公司,却有各色花样的“上司文化”、“部门文化”。

其次是执行的原则问题,我总结为16个字: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在执行的时候,要将客户利益和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我”隐藏在程序与流程之后,围绕目标培养员工职业化精神,由此,才能保证执行的效果。

最后是执行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三个要点。在开始执行前,需要把握的要点是决心第一,成败第二。对已经决定了的任何事,信心是第一位的,对风险的估计应当是在决策前,一旦决定了,讨论成败就更多是借口。

在执行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要点是速度第一,完美第二。我们在执行中常常有这种现象,曾经为得不到100而放弃,结果却是0,若干成功经验和挫折告诉我们:O.1>O!

在执行结束之后,需要把握的要点是结果第一,理由第二。责任是通过对行动结果的奖罚建立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建立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执行文化,重要的不是去讨论失败的理由,而是针对结果建立起责任与权利对称的机制。

总结起来,执行就可以归纳为48字真经:

执行的8字方针: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执行的16字原则: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执行的24字战略: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不耍小聪明,认真做事  不认真与太过于聪明,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我不知道别人对中国人智商天下第一怎么想,反正我觉得这未必是件好事。聪明人一生都在想办法,想如何找到更好的办法超过对手,而不是通过认真做事超过对手。

遗憾的是,无数行业同样上演着类似的故事;因为这种聪明意识已经根植于我们的生存环境中。

比如我们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孔融让梨,是我们传统的美德。哥哥与弟弟在一起,妈妈分梨的时候,如果哥哥总是要大的梨,妈妈一定会这样教训孩子:孔融都知道让梨,你怎么不知道让着弟弟呢?

于是哥哥下次就学会了如何对付妈妈。每次哥哥都会说,妈妈,把大的给弟弟吧,我要小的。这样几次之后,妈妈以后就会说,哥哥这么懂事,还是大的给哥哥吧。从此之后,大的梨就永远是哥哥的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中,从来就不是鼓励人们直接争取自己的利益,从来不鼓励人们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是鼓励孩子从小就培养权谋,鼓励他们如何捉摸大人或老师的心理,拿到好处。

所以,如果我们不改造这种聪明思想,每个人都想玩“聪明”,总想走捷径,那么,我可以负责地预测,中国企业可以造出好产品,但绝不可能造出世界级的产品;中国企业能够成为好企业,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名牌,在创牌的时候质量一流,但几年之后就大不如前。同样的零部件,在国内组装的车要比国外装得差,这是为什么?

这些是技术问题吗?不,恐怕更多的是认真问题。在我看来,在中国企业中,执行问题的核心是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的核心是认真问题,在中国做企业,“怕就怕认真二字”!

“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从“龙”变成“虫”,背后就是每一个人都去耍小聪明。小聪明的结果是把大聪明丢掉。执行只与勤奋有关,与责任有关,与用心有关,而与聪明无关。

一个有执行能力的人,他身上唯一的标志就是对自己负责!

所以,我建议那些有志于塑造世界一流执行力的中国企业,要在执行文化中,明确地提一个口号:“认真第一,聪明第二”。我们要明确一点:一个事情要想真正做好,支撑你的不是利益,而是内心的一种责任感,一种对待事情是否认真的信念。

道理很简单,要想达到世界级的产品质量,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到一丝不苟。要想成为世界级企业,需要我们为了一个目标,矢志不移。

P3-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