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专门编给青少年看的散文丛书。把这套丛书叫做“金散文”,不是因为它们像金子一样贵重,而是因为它们像金子一样量小而质重,还有那份闪烁的光彩。这一套丛书一共十五本,每本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主题,分为童话、音乐、美术、文学、历史、人物、旅游、乡村、校园、亲情几卷,以及根据地域分为的边疆、草原、西北、港澳和海峡各卷。所选择的作家都是这些方面写作突出而为读者所认可的行家里手,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地盘上一展身手。读者自会方便地各取所需,选取自己喜欢的来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如走进繁茂芬芳的树林之中。本书是丛书之一《对星星的诺言》。
作者记述了许多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同青少年朋友之间的故事,表现了这些伟大人物的美好心灵。本书收入的散文有“应诺”、“小提琴的故事”、“幻想家的诗园”、“献给赤脚儿童的柔情”等30余篇。
应诺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秋天。
满头金发的达格妮,还是一个刚满八岁的小姑娘。那天,她挎着小篮儿在她家乡的森林里采集鲜花和野果。神奇的挪威西部大森林里,生活着成千上万只善歌的小鸟,有云雀,有知更鸟,有绣眼乌,有啄木鸟……鸟儿们的欢叫声,应和着牧童们的叶笛声与大森林深处传来的阵阵涛声,组成了优美的交响乐。小达格妮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音乐世界。而一颗纯真的、梦幻般的童心,也像是一只永远也装不满的花篮,她不停地采撷着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和野果。
在一条幽静的林间小路上,她突然看见一位穿风衣的人正在那里散步。从他的衣着和神态看,他是城里来的客人。因为在这片森林里,达格妮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他们很快就认识了,并且成了好朋友。
那位城里人帮她采着野果,并帮她提着沉甸甸的篮子,然后又亲自送她回家。当他就要和小姑娘分手时,他有点恋恋不舍了。他微笑着对达格妮说:“很高兴能认识你,我亲爱的孩子。可是,真糟糕,我两手空空,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你看,我口袋里连一根小小的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小娃娃了!”
“不,我不能要您的礼物。”小姑娘摇摇头说。但他仍然答应要送给可爱的达格妮一件礼物——一件很好的礼物:“但不是现在——大约要到十年以后,好吗?”
达格妮迷惘地又是充满感激地点了点头。
时光匆匆地流逝。大森林的秋天来了又去了。每当小姑娘再到林子里采野果时,她就会隐隐地想起那天的奇遇,就会在心里悄悄地企盼着那个陌生的、和气的城里人所应诺的那件礼物。又过了几年,小姑娘长大了,她仿佛已经明白过来,在心里说道:“那位先生要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而且在十年以后?就算他有这个心思,他怎样才能找到我、认出我来而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上呢?”渐渐的,这件事在她的心中淡漠了。
现在,达格妮已经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女了。这位美丽的守林人的女儿,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奥斯陆,并且第一次走进一个正在举行露天音乐会的公园里。
美丽的公园里,菩提树间挂满了彩灯,庄严而华丽的音乐舞台上,飘来交响乐的美妙旋律。达格妮好像又走进了故乡如梦如幻的大森林中一样。
突然,她的全身一阵惊颤,忽地从草地上站了起来,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舞台上的报幕员分明正在向观众报告:
“下一个节目,是我们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利格的最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十八岁的时候》!”
天哪!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和她的父亲的名字呢?
起初,由于激动和迷惑不解,她无法静听音乐的旋律,渐渐的,她听到那只有家乡的大森林里才有的熟悉的风声、乌声和笛声了。听着,听着,她流泪了!——十年前的那个秋天,在家乡的大森林里,那个陌生的城里人的神态、模样……都渐渐清晰地呈现在她的眼前,好像就在昨天。
是的,达格妮现在终于明白了,十年前遇到的那个和气的、穿着风衣的城里人,就是今天的大音乐家爱德华·格利格先生。而这首美丽的乐曲,便是他所应诺的那件最好的礼物——而且是用这种奇妙的方式啊!
那时候他大概就相信,小女孩会长大的,而他的乐曲也将传遍整个挪威。无论她在哪里,她都会听到、收到这份礼物的!是的,他相信。 此时,少女听完乐曲,泪流满面。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颊埋在双手里,但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幸福、感激与激动。她从优美的乐曲里听到了,听到了音乐家对她的深情祝福:“亲爱的孩子,你是黎明的曙光,你是最纯洁的生命,你是幸福的……”这对于十八岁的少女达格妮来说,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可珍贵的礼物呢?
她没有再见到那位十年前见过的善良的城里人,那位伟大的音乐家。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觉得有一种她从未有过的热情和信心在心中萌芽了!
“生活啊!听我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她面对布满夜色的世界说。
从这个美丽的傍晚起,她带着这份留在心中的、世间最美丽最珍贵的礼物——也带着她全新的热情、信心和勇气,走上了人生的旅途。她同时也在心里说:“衷心地谢谢您,我亲爱的大师!——让我在将来的、值得回忆的另一个秋天去寻找您,与您相见吧!”
P4-7
这是一套专门编给青少年看的散文丛书。
把这套丛书叫做“金散文”,不是因为它们像金子一样贵重,而是因为它们像金子一样量小而质重,还有那份闪烁的光彩。起码,在我心里的希望是让每本书能够努力做到这样。
我坚持每本书只选八万字,是针对那些砖头一样厚的书。不是说书厚了就一定不好,但毕竟买书不等于买肉,书重要的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重量。篇幅的短小精悍,是我和出版社的首要要求。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不仅在形式上做得精致些、新颖些,而且希望能够做得更加适合青少年阅读特点,希望你们拿到手里就会感到,哦,手感不一样,便立刻能够喜欢,像拿到你们喜爱的一件生日或圣诞节、情人节的礼物。如果真的能这样,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因为这确实就是一套送给你们的礼物,有我们的一份真诚的祝福。当然,我们更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够为你们打开一扇扇新的窗,有云飘有鸟鸣有树摇有花香有八面来风拂面而过。探出窗口,有为你们展开的开阔平台,使你们的视野能更开阔,呼吸便容易更清新,心情便也容易更丰富而富有弹性。
这一套丛书一共十五本,每本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主题,分为童话、音乐、美术、文学、历史、人物、旅游、乡村、校园、亲情几卷,以及根据地域分为的边疆、草原、西北、港澳和海峡各卷。所选择的作家都是这些方面写作突出而为读者所认可的行家里手,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地盘上一展身手。应该说,这也是这套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而尽量去避免了眼下一般散文书系剜到篮子里就是菜的零乱和芜杂。读者自会方便地各取所需,选取自己喜欢的来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如走进繁茂芬芳的树林之中,不敢说一定能采撷得果实盈筐,鲜花满怀,却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社会越来越浮躁,心地和精神也就越来越容易变得粗糙和枯燥。网络时代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农业时代传统的纸质阅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传统的纸质阅读毕竟有着自己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的古典式的宁静和在白纸黑字之间充满着的想像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阅读方式不可比拟的。阅读便成了现代生活选择一种美好的方式,它起码可以让我们的心湿润一些,不至于那么轻易衰老地龟裂开沟壑般的皱纹。它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绪以及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而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呵护着并陪伴着我们从过去的岁月走到未来的日子里。
青春时节的阅读便更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定格于青春的坐标系上,成为一生影子般的习惯和伙伴。因此,我们希望这套丛书不那么功利,只是为了你们的写作补充资料,或为你们的写作提供蓝本,虽然这些书中的文章都是那样的制式短小、语言精致,非常适合这样的要求,但我们还是希望这套丛书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更是沟通我们和你们的心,在你们的阅读中使得你们的青春仪态更加楚楚动人,使得你们的心境在这乱花迷眼的时代有一泓宁静而清凉的深潭,并能为你们洒下一匝遮蔽炎热的绿荫。同时,当你们再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介入生活、拓展生活的时候,多了一种参照物,多了一种可能性。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应该感谢加盟这套“金散文”丛书的作家,他们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作家艾芜、郭风、余光中,李若冰;也有正活跃在当今文坛上的中年作家陶然、王充闾、梁衡、赵丽宏、许淇、周同宾;同时更有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作家杜丽、鲍尔吉·原野、徐鲁、李皖诸位。他们组成的老中青三代的方阵,展示着他们不同的绰约姿态和纷披心情,表达着他们对于你们共同的期待和祝福。
2001年6月1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