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药学的发展和对中药毒性研究的深入,一门新的学科中药毒理学应需而生。中药有毒并不可怕,关键是应该尽早知道什么中药有毒?有什么样的毒性?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毒性?怎样避免中药发生毒性?怎样利用中药的毒性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为医者要知药,不仅要知道药效,更要知道药物的毒性;为药者更应知其毒、防其毒,明其因、清其理。
编者在1997年出版的常用中药毒理学基础上,广览现代文献,博收各方资料,历时两年余,数易其稿,始成本书。本书共有24章,另有附录3个,全书详细介绍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中的500多种中药的动物毒理、临床不良反应、救治方法等。附录则介绍了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本书以临床500多种常用中药(统编教材)为主,对常用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论述。全书前3章为总论,后21章为各论。总论分别介绍中药毒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药毒性及中毒的救治。各论以中药学分类方法按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不同种类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进行详细介绍。
本书可供中医医师、药师、研究人员、中医药院校师生学习,并可作为参考用书,也适合广大读者食疗用药时进行参考、阅读。
总论
第1章 中药毒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2章 中药毒性及中毒救治
第3章 从化学成分论述中药的中毒及救治
第4章 解表药
第5章 清热药
第6章 泻下药
第7章 祛风湿摇
第8章 化湿药
第9章 利水惨湿药
第10章 温里药
第11章 理气药
第12章 消食药
第13章 驱虫药
第14章 止血药
第15章 活血化淤药
第16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17章 安神药
第18章 平肝熄风药
第19章 开窍药
第20章 补虚药
第21章 收涩药
第22章 涌吐药
第23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4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附录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附录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相关表格填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