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中,共同搜集、加工、提炼、编纂而成的一部优秀的民间故事集。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畅通俗的语言,奇妙的想像,对事物的鲜明爱憎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青睐。时至今日,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它强烈的艺术魅力,始终为各国人民所钟爱,不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酌明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千零一夜(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中,共同搜集、加工、提炼、编纂而成的一部优秀的民间故事集。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畅通俗的语言,奇妙的想像,对事物的鲜明爱憎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青睐。时至今日,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它强烈的艺术魅力,始终为各国人民所钟爱,不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酌明珠。 内容推荐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它以绚丽多彩、曲折奇妙的故事,任意驰骋的想象和对人类美好理想执着的追求,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亿万读者。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它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目录 序言 山鲁亚尔、沙赫宰曼兄弟与妖魔、美女的故事 商人和妖魔的故事 第一个老人的故事 第二个老人的故事 第三个老人的故事 渔夫和妖魔的故事 国王尤南的大臣的故事 辛德巴德国王和鹰的故事 诡计多端的大臣的故事 池塘和彩色鱼的故事 脚夫和三个女郎的故事 第一个流浪汉的故事 第二个流浪汉的故事 嫉妒者和被嫉妒者的故事 第三个流浪汉的故事 第一个女郎的故事 第二个女郎的故事 驼背的故事 哈里发哈伦·赖施德微服私访(真假哈里发的故事) 法官妻子的故事 飞毯的故事 乌木马的故事 阿里·米斯里的故事 航海家辛德巴德的故事 第一次航海的故事 第二次航海的故事 第三次航海的故事 第四次航海的故事 第五次航海的故事 第六次航海的故事 第七次航海的故事 朱德尔三兄弟的故事 白德尔王子与凤凰王国珍宝公主的故事 阿拉丁和神灯 巴士拉省长阿卜杜拉·本·法迪里与其兄长们的故事 鞋匠马鲁夫 试读章节 大臣回答道:“国王陛下!原先你若是还蒙在鼓里,现在也该清醒了!臣指的就是杜班医师!” 国王道:“你真该死!须知,这个杜班贤医是我的朋友,是我最亲爱的人。因为是他让我手里握着东西去打马球,为我治病,结果治愈了我那医生们全都感到束手无策的恶疾。像他这样的奇才高手在当今这个世上任你走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第二个。你怎么竟可以出口不逊,对他编排出如此一套谰言呢?从今天起,我要对他封官晋爵,每月给他一千第纳尔的俸禄。其实,论他的功德,即使让他与我共掌江山,都不足为报。我想你刚才对他的诋毁纯系出自嫉妒心。这就像我听说的有关辛德巴德国王的故事那样。” 随之,尤南国王对他的那位大臣说道:“你一定是对这位贤医心怀嫉妒而要我杀了他,此后,我则会后悔,就像辛德巴德国王为杀死鹰而后悔一样!” 大臣就问:“陛下!那是怎么回事呢?” 辛德巴德国王和鹰的故事 于是国王讲道: 传说,有一个波斯国王,叫辛德巴德,喜欢飞鹰走狗、野游、打猎、行乐。他养了一只鹰,与他朝夕相伴,连晚上睡觉都架在胳膊上。每逢外出行猎总要带上它。国王还为它做了个金碗,拴在它项下,让它饮水。 有一天,国王正坐朝,管理猎鹰的官员前来进见,说:“启禀陛下:此时正宜出猎。” 于是国王下令外出行猎。他手上架着鹰,带着大队人马来到一条山谷,设好了围场。这时,正好有一只羚羊落人了围场中,国王便说:“谁若放走了这只羚羊,我定杀不赦。” 于是大家慢慢收拢围场,向羚羊靠拢。不料羚羊直奔国王跟前,两只后腿站定,却把两只前蹄举在胸前,好像在给国王打躬作揖,恳求饶命。国王一愣,对羚羊低了一下头。那羚羊就“噌”的一声,越过国王头顶,直奔荒野去了。国王回头看了看众将士,只见他们在那里挤眉弄眼地窃窃私语,便问近旁的一位大臣:“爱卿!将士们在嘀咕些什么呢?” 那位大臣答道:“他们在说:陛下刚才还说,谁若放走了羚羊,定杀不赦。” 国王一听这话,不禁恼火地说:“凭着我项上这颗头起誓,我一定要追回那只羚羊!” 说罢,国王便策马跟在羚羊后面紧追不舍。猎鹰也扑向羚羊,拍打着双翅,弄瞎了羚羊的双眼,使它晕头转向。这时国王赶到,抽出棍子把羚羊打翻在地,然后跳下马,把它宰了,剥了皮,挂在鞍头。 当时天气正热,林中又荒无人烟,找不到水喝。国王与身下的坐骑实在都干渴难耐。于是国王环顾四周,发现在一棵树上流下一滴滴奶油般的汁液。当时国王戴着皮手套。他解开拴在鹰项下的小金碗,用它接满了一碗那种汁液,放在自己的面前,正准备要喝,不料鹰却突然抖开了翅膀,一下子把碗打翻在地。国王又拿起碗,耐心地接满了第二碗。他以为是鹰渴了,便把碗放在它面前,不料它又抖开翅膀,将碗打翻在地。国王对鹰的这种行为感到很恼火,但他忍了忍,又接了第三碗,端给马喝。谁知道猎鹰又是一翅膀将碗打翻在地。于是国王忍无可忍,勃然大怒地吼道:“你这只倒霉的鸟!你自己不肯喝,也不让我和马喝!愿真主让你不得好死!” 说罢,抽出剑宋,削去了鹰的两只翅膀。那鹰抬起头,那样子好像在说:“你瞧瞧树上吧!” 国王举目一看,发现那棵树上竟然盘着一条巨蛇,那流下来的正是它的毒液。国王见状,不由得对自己削掉鹰的翅膀感到万分懊悔。他懊丧地起身上马,带着那只猎获的羚羊回到了营帐,把它丢给了厨师:“拿去!把它烤了吧!” 然后,国王捧着鹰在椅子上颓然坐下。那鹰哀鸣声声,气绝而亡。国王为自己的行为号哭不已:因为是鹰救了他,使他免于一死,而他竟冤枉它,错杀了它! 这就是国王辛德巴德的故事。 那位大臣听完了尤南国王讲的故事,对他说:“大王陛下!我做的有什么错处?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对?我的这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出自对陛下的一片忠心。以后陛下就会知道臣之所言不荒谬了。陛下若接受臣的忠告就会得救,否则必会丧命。这就像一个诡计多端的大臣本想陷害王子,结果反而自己丧命一样。” 尤南国王问道:“那是怎么回事?” 大臣说道:“国王陛下,且听我讲……” 诡计多端的大臣的故事 有一个王子喜好打猎。他的父王命令手下一个大臣:“不论王子走到哪里去,你都要陪伴着他。” 有一天,王子出去打猎,他父王手下的那位大臣就陪伴着他出猎了。在行猎的路途中,他们看到一头很大的野兽。那位大臣便怂恿王子道:“那头野兽就在你前头,快去追呀!” 王子就跟踪追捕,直追得他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见了,同时,那只野兽也在荒野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王子迷了路,不知何去何从。正在这时,只见在路口有一个女郎哭哭啼啼地坐在那里。王子诧异地问她:“你是什么人?” 女郎答道:“我是一个印度国王的公主。我随别人骑马来到荒郊野外,路上困了,就打瞌睡,不知不觉地从马上滚落下来,于是就掉了队,又迷了路,正不知如何是好。” 王子听了她的这番话,很可怜她,就把她扶上马背,让她骑在自己的后面。经过一片废墟时,那女郎对王子说:“公子,我想要解个手。” 王子便让她下马,去废墟处行方便。她耽搁了好久还不回来。王子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便也悄然走进了那片废墟。不料那女郎原来却是个妖精。只见她正对那些小妖们说:“孩儿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胖胖的小青年。” 小妖们乐癫癫地说:“娘!你快把他带来,好让我们饱餐一顿哪!” 王子听了众妖精的话,认为自己是必死无疑了,吓得浑身发抖,走了回来。那妖精从废墟中出来,见到王子惶恐不安、颤抖不已的样子,便问:“你怎么了?为什么吓成这副样子?” 王子回答她说:“我有一个敌人,我是怕他。” 妖精说:“你不是说,你是一个王子吗?” 王子说:“是呀,我是王子。” 妖精就对他说:“那你何不给你的仇敌一些钱财,让他善罢甘休呢?” 王子说:“可他不要了我的命是不肯善罢甘休的,我真怕他。我是一个蒙冤受屈的人哪!” 妖精说:“如果你真是像你说的那样,是一个蒙冤受屈的人,你尽可以求助真主呀!真主足可以让你免受你的那个仇敌的祸害,使你什么都不用怕!” 王子果真抬头朝天祈求道:“对急难者有求必应、为他们消灾祛难是真主呀!求你佑助我战胜敌人,免受他的伤害吧!你是无所不能的!” 妖精一听他的这番祈祷,就吓得赶紧跑了。王子也回到他父亲的身边,向他讲述了那位大臣如何企图假妖精之手加害于他的经过。国王听后便招来那位大臣,下令处死他。 尤南国王的那位大臣讲到这里,便又对尤南国王说道:“国王陛下!一旦你把这个医师奉为知己,完全信任他,他就会对你下毒手。尽管你对他如何施恩,如何宠信,他还是会设法要你的命。你没看见他让你用手握着些什么就可以治好你身体外表上的病吗?那么他何尝不会再让你用手握着别的什么东西而要你的命呢?”(P36-40) 序言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卷帙浩繁、优美动人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誉为是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它用离奇突兀的情节、神奇瑰异的想象编织出一幅宏伟辉煌、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世界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哪部文学作品能像它传播那样广,影响那样深,以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一、故事的脉络 《一千零一夜》的书名是来自主线故事:相传古代在中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萨珊国。国王山鲁亚尔发现王后不忠,一怒之下,将她及与其私通的奴仆杀死,还存心向所有的女人报复:每娶一个处女,枕宿一夜之后,翌日早晨便将其杀掉再娶。如此三年,致使当时妇女不是死于国王刀下,便是逃之夭夭,弄得十室九空,全国一片恐怖。聪慧、美丽的宰相女儿山鲁佐德得知情由,为使姊妹们不再惨遭虐待与杀害,毅然挺身而出,让父亲将自己送进宫。并请国王允许将其妹敦娅佐德召进宫,以求死别。其妹按照事先约定,要求姐姐讲个故事以消遣一夜。于是山鲁佐德便征得国王同意,开始讲起故事。翌日早晨天刚亮,那引人入胜的故事却正值精彩处,留下悬念而未完结,国王很感兴趣,受好奇心驱使,想知道故事结局,只好免山鲁佐德一死,让她第二夜接着讲。就这样,故事接故事,故事套故事,每到夜尽天亮时分,正是故事兴味正浓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这期间,山鲁佐德还为国王生了孩子。最后,国王受到那些神奇迷人的故事感化,幡然悔悟,弃恶从善,决心与聪明、美丽的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二、成书过程 这部鸿篇巨制的民间故事集并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它实际上是古代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的民间说唱艺人与文入学士历经几个世纪共同创作的结果。 阿拉伯阿拔斯朝建国初期,即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有长达百年的“翻译运动”,大批外文书籍被译成阿拉伯文。据阿拉伯学者迈斯欧迪(?-957)在《黄金草原》一书中称:“在从波斯、印度、罗马语文翻译过来并传到我们手中的群书中,有《希扎尔·艾夫萨乃》一书,由波斯文译为阿拉伯文的意思就是‘一千个故事’。故事一词的波斯文就叫‘艾夫萨乃’。人们称这部书叫‘一千零一夜’。”另一位学者伊本·奈迪姆(890-989)在《索引》一书中则说:“最早将故事编撰成书,并将其保存于文库(其中有些是动物寓言)的是古代的波斯人……这些故事在萨珊王朝时期数量更多,面也更广。阿拉伯人将它们译成了阿拉伯文。一些善于言词、长于修辞的人们把它们拿过来,进行修饰润色,并按其类似内容进行整理。在这类内容方面搞的第一本书就是《希扎尔·艾夫萨乃》,意为一千个故事。书的成因是:有一个国王,一旦娶一个女人,枕宿一夜后,翌日便将她杀死。后来,他娶了一个王家的婢女,是个有头脑有知识的人,名叫山鲁佐德。她同他在一起时,她便向他讲故事,夜尽时,故事正讲到有趣处,国王只好让她留下,要求她第二天接着讲。就这样,直到同她过了一千夜。与此同时,他还同她生了一个孩子。国王认为她很聪明,便倾心于她,让她留在宫中。当时国王有位女管家,名叫敦娅佐德,在这件事上与山鲁佐德相互配合。 伊本·奈迪姆并随之加以评论道:“事实是——如蒙天佑——最早在夜晚进行夜谈的是亚历山大。他有一伙人逗他笑,向他讲故事。他这样做并不是为取乐,而是为了记下来,作为殷鉴。此后,国王们也都因此而利用《希扎尔·艾夫萨乃》一书。全书有一千夜,却不到二百个故事,因为一个故事也许要讲几夜。我曾分几次读完全书。事实上,这是一本粗俗无聊的书。”从上述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千零一夜》的雏形是译自波斯的名为《希扎尔·艾夫萨乃》一书。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串联起来的主线(引子)故事的基本情节连同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山鲁佐德的名字都是来自这本《希扎尔·艾夫萨乃》。学者们又多认为,波斯的《希扎尔·艾夫萨乃》又可能来源于印度。 《希扎尔·艾夫萨乃》原书已佚,原貌已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它与现在所见的《一千零一夜》大不相同,因为它在当时还只是一只“丑小鸭”——“粗俗、无聊”,远没有成为羽翼丰满、令人赞叹的“天鹅”。事实上,《希扎尔·艾夫萨乃》只是为日后的《一千零一夜》提供了一个主线故事,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故事框架——山鲁佐德为国王讲了一千或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 《鞋匠马鲁夫》是她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故事结束了。山鲁亚尔国王感动了。 “然后,山鲁亚尔国王招来了史官,让他们记下他与王后的故事,从开始写到结尾。那史官们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并且将其命名为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装订成三十册,放在国王的库房内,从此国王与臣民们享受着幸福安康、宁静的生活。真主让他们只有快乐,没有悲伤,直至他们寿终正寝。随后,斗转星移,改朝换代,一位公正睿智、聪慧过人的国王掌了权,他喜欢了解奇闻逸事,尤其喜爱知道帝王君主们的传奇故事。所以,当他发现了这三十册令人喜不自禁的稀奇古怪的故事时,就爱不释手,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越读越喜欢,一直读到完。那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奇闻、轶事让他惊叹不已。于是他让人们抄写下来,在各国各地传播开来,于是它闻名遐迩,人们称它为‘一千零一夜的奇闻怪事’。这就是传到我们手里的这部书。” 阅读本书,可以欣赏到该书所描述的当时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 无论对于成年人或青少年读者,本书都应该是一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启迪智慧的好书。同时阅读本书,会引起我们对于同类的、同时期的我国的类似故事的联想。 本书的前半部分为仲跻昆所译,后半部分为刘光敏所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