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丛书之一。主人公维特是狂飙突进时代的一个典型形象,他崇尚自然,崇拜天才,瀑求冲破精神和物质的束缚,力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对人世的热情、希望与鄙陋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因此他处处遭受打击和失败。为了逃避这样的社会他企图从艺术创作中寻求慰藉。在这种情况下他认识了绿蒂,他对她一见倾心,绿蒂是自然、质朴、美的化身,也是他精神上的寄托,对绿蒂的爱成了他逃避现实的避难所。但是绿蒂已经许了人,她也害怕面对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维特被迫离开绿蒂,回到现实生活中,想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社会不收容他,他也憎恶社会,对社会、感情的无望使得他选择了自杀。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对自由意志的抒发,对真爱的无限向往,这是他对情感与心灵的结合做了最真善美的呈现。《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少年维特之烦恼》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全书以主人翁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连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5月27日
我发觉我太高兴了,只顾打些比方,高谈阔论,竟然忘记将小孩子的全部情况向你作个交待。我坐在耕犁上大概两个小时,全神贯注地深入思考如何作画。关于这一点,我昨天的信已零零星星地向你陈述过。当天傍晚,一个年轻妇女挎个小篮向一动不动的孩子们走来,从老远就呼叫着:“菲利普斯,你真是个乖孩子!”她向我打招呼,我说了声谢谢,站起身来,走近她问道,您是孩子的妈妈吗?她说,是的。她给大孩子半个面包,同时抱起小的,满怀母爱地亲他。她说:“我把小的交给菲利普斯看管,我同大儿子进城去了,买白面包、糖和一个煮粥的砂锅。”我在敞开的篮子里看见了这些东西。她又说:“晚上我要给汉斯(小儿子的名字)煮点粥,老大是个淘气鬼,昨天同菲利普斯争吃一点剩下的粥,把砂锅打破了。”我问及大儿子的情况,她说,他在草地上追赶几只鹅去了,话刚落音,他就蹦蹦跳跳地来了,还带来一根榛树枝给老二。我继续与这女人聊天,得知她是校长的女儿,她丈夫到瑞士取堂兄的遗产去了。“他们想骗走这笔遗产,”她说,“他们不给他回信,他只好亲自跑一趟,至今没有他的音信,但愿他不会遭到不幸。”我难以离开这个女人,便给每个孩子一个克罗采,给最小的孩子的一枚交给了他妈妈,要她进城给他买白面包泡粥吃。于是我们分手道别。
好友,我告诉你,每当我心绪不宁,一看到这种人,我的心情就会平静一些。他们心安理得地愉快地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日复一日,看到树叶落了,才知道冬天到了。从此以后,我常常呆在室外。孩子们同我完全混熟了。我喝咖啡时,就给他们吃糖。晚上同我一起吃奶油面包和酸奶。星期天他们从来不缺钱花,如果我作完祷告不回那儿,就委托店主代给。
他们同我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每当村子里许多孩子聚集在一起时,他们那股热情和天真地哄闹着说出想要什么,更使我心情愉快。
孩子的妈妈生怕孩子们打扰了我,我费了很大力气才打消她们的顾虑。
5月30日
前不久我同你谈的关于绘画的想法,当然也适用于诗歌艺术。只是要识得精髓,大胆说出,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却意味深长。今天我看见一幅场景,只要如实地描摹出来,就会是世界上最美的田园诗篇。但是,诗歌、场景和田园诗本该是什么样子?每当我们要从自然景色中取出一部分的时候,难道非精雕细刻不可么?
如果你在这段开场白里指望有什么高雅之见,那么你又上当受骗了。吸引我参加这次生动讨论的只是一个青年农民。像往常一样,我不大会讲述故事。我想,你也像我一样,会觉得我夸大其词。事情发生在瓦尔海姆,老是瓦尔海姆,这里尽出些稀奇古怪的事。
在外边菩提树下,有一群人喝咖啡。我觉得这种交往不完全适合我,我就找借口推辞了。
一个青年农民从隔壁房屋里走出来,修理好我最近画过的那张犁。我喜欢他这个人,就跟他攀谈,问问他的情况。我们很快就搞熟了。我同这种人交往通常是这样,很快就亲密了。他对我说,他在一个寡妇家干活,寡妇对他很好。他讲了许多她的情况,对她赞不绝口,我很快觉察到,他已经全身心地爱上她了。他说,她不年轻,受过第一任丈夫的虐待,声称不再嫁人。从他讲的话来看,很明显,他觉得她多么美,多么迷人,他多么愿意她选中他,以免她想起第一个丈夫的过错就伤心。因此,我不得不逐字逐句地重复他的话,使你直观地了解这个人的倾慕、爱情和忠诚。是的,我必须有伟大诗人的天赋,才能向你生动地描述他的姿态表情,和谐的声音和眼里隐隐约约的火光。不,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他骨子里和表情中所含的柔情,我笨嘴笨舌的,又怎能把这一切说得出来呢?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他担心我认为他同寡妇不般配,担心我怀疑她的良好举止。他谈起她的身材,她的身体,虽然没有青春的魅力,但是强烈地吸引他,使他摆脱不掉,他谈话时那样地激动感人,我只能在心底里意会,而不能言表。他这样热切的追求和渴望,其纯真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甚至可以说,从未想过,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我告诉你,当我想起他们的纯真企盼和真心相爱的时候,我内心深处也燃起了烈火,这种忠贞不渝、温柔多情的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的心头,好像我自己也在燃烧、渴望和追求着。好友,我对你说这番话,请你不要责备我。
我现在想尽早地见到她,再仔细一想,还是不见为好。通过她情人的眼睛去看她会更好一些。或许她出现在我眼前还不如我现在想象的好哩,我何必要毁掉这美好的情景呢?
6月16日
我为什么不给你写信?——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也真是一个老学究。你应该猜得到,我很好,确切地说——简单地讲,我认识了一个女子,她拴住了我的心。我已经——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要有条有理地给你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是困难的。我认识了一个最可爱的人儿。我感到愉快和幸福,我又不是一个善于编故事的人。
一个天使!呸!谁都这么说自己的意中人,不是吗?但是我无法对你说,她如何十全十美,为什么十全十美,只说她俘获了我的心,就够了。
她那么善解人意,又那么纯朴无华,她那么意志坚强,又那么心地善良,她勤劳快活,又心情平静。——
我对你说起她的情况全是令人讨厌的废话,令人厌烦的空泛之词,丝毫不能表现她本人。我下次对你说吧。不,不是下次,现在我就要立即告诉你。现在不说,就永远不会说了。因为,说心里话,自从我动笔给你写信以来,我已三次叫人给我备马出游。今天早晨我发誓不骑马出去,但是我每隔一会儿就去窗子跟前,看一看太阳还有多高——
我无法控制自己。我非去她那里不可。现在我回来了。我打算吃完黄油面包作为夜宵之后给你写信。看到她呆在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中间,她的八个弟妹围着她,我心里多么快活呀——
要是我这么写下去,那么你看到末尾也像开头一样不知所云。那么听着,我要强迫自己详细叙述具体细节了。
不久前我在信里曾对你说过,我认识了法官S先生,他请我早些时候到他的隐居处,或者甚至可说到他的小王国去做客。对于这事我没有太在意,要不是偶然发现这个宁静的地方竟藏着一位宝贝儿,也许我就永远不会到那里去。
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要举行一次乡村舞会,我也答应去参加。我请本地一位除了善良、美丽之外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姑娘作为舞伴,并说好由我叫一辆马车将她和她堂姐带到舞会场所,路上再顺便捎上夏绿蒂——“您将认识一位漂亮的小姐。”马车正穿过一片稀疏的大树林往猎庄驶去时,我的舞伴说。——“您得小心,”她的堂姐插话说,“别堕入情网呀!”——“为什么?”我说。——“她已经订婚了,”我的舞伴答道,“同一个挺棒的小伙子订婚了,眼下他到外地去了,因为父亲去世他得去料理后事,同时也是为了去谋个好职位。”——对于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太在意。
我们到达庄园大门时,太阳还有一刻钟才下山。这时天气很闷热,天边积聚了大堆大堆灰白色的云层,见之令人生畏,眼看雷雨将至,两位姑娘颇为担心。我自己虽然也开始预感到今天的舞会将大煞风景,但仍然装出一副精通气象的样子来哄她们,以消除她们的恐慌心理。(P14-18)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下简称《维特》)在沉闷的德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被那个热情、有才华、但运气不佳的小伙子维特深深地感动了。一时间,蓝色的燕尾服、黄色的背心和长统靴成为年轻人的时装,有些冲动的读者甚至模仿维特式的自杀方式,追随自己心中的偶像离世。当时只有25岁的作者歌德,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轰动效应可能既喜出望外,又难免有几分担心,所以在小说的第二版为上、下卷各增加了一首短诗,劝慰世人不要“步我(维特)后尘”。歌德在写作这篇小说之前,就曾经以一些诗篇和剧本《葛兹·封·伯利欣根》赢得了诗人的声誉,《维特》的出版进一步奠定了歌德在文坛的崇高地位,从此,他也像自己笔下的著名人物维特一样,成为人们崇拜和敬仰的偶像。《维特》不仅使歌德名扬四海。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歌德的命运。魏玛公国的年轻公爵卡尔·奥古斯特慕名邀请歌德去他的国家,并委以重任。随后的10年中,年轻的歌德在政治上大显身手,成为魏玛宫廷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事实上,《维特》故事的原型的确源自作者本人的一些情感体验,虽然我们不能把上述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歌德22岁那年遇见了一个单恋对象“绿蒂”,不过,那个姑娘不像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没有回报给歌德同样的激情,而是始终与他保持着合乎礼仪的晋過朋友关系;此外,歌德处理自己情感上的失意的方法显然与维特有极大的差别,否则我们也就不可能读到这部小说了。歌德之所以让他的维特自杀,似乎也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另有一个原型故事:歌德的一个好朋友耶路撒冷因为爱上一位美丽的有夫之妇,绝望之极,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歌德的时代,人们仍然非常重视小说中故事的原型,似乎它们具有增强艺术作品真实性的特殊功能。歌德本人也毫不讳言自己与书中主人公的微妙关系,他在《诗与真》中满怀深情地回忆道:“与友人的妻子不幸的恋爱而导致的耶鲁撒冷之死,把我突然从梦中撼醒。我不只静观冥想,我与他共同的遭遇是什么,而且把现在恰好碰到的使我热情沸腾、焦灼不安的同样的事情加以观察;因此,我禁不住把正要动笔来写的作品灌上炽烈的热情,以至诗的情景与实际的情景的差别丝毫不能分辨出来。”歌德甚至在小说出版之后,立即给自己的“绿蒂”和她的丈夫寄上一本。遗憾的是,那位受了委曲的丈夫当即暴跳如雷,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强力指责歌德歪曲了“事实”(不过,在歌德的一番解释之后,他也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自己的“角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小说中的故事与生活中的原型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它们始终都是两个世界里的事件,过分地拘泥于“生活事实”不仅不利于我们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反而会严重地干扰我们对它的接受。而从文学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如果歌德没有对生活原型做任何整合和虚构等再创造活动,只是“真实地模仿”了生活,忠实地记录下自己私人的情感波澜,那么,这部小说也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
……
《维特》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很大的革新之处,它主要采用了欧洲传统的书信体小说格式,与卢梭的《新爱洛伊斯》属于同一类型。但是这部小说在篇幅和情节结构上显露出歌德自己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歌德虽然借用了传统的书信体形式,但是并没有完全被它所束缚,而且是运用得非常灵活。几乎所有的书信都各自独立,但同时又在时间和叙事上起着结构单元的作用,它们不仅仅是随笔式的书信,而且是一篇篇精致优雅的散文片断;其二。小说短小、紧凑,故事情节结构具有相当的戏剧性:即提出矛盾、展开矛盾并引向高潮,最后是矛盾的解决和结局,而且,在高潮和解决之间有一个出人意外的转折,这正是歌德晚年所提倡的新型中篇小说Novella的萌芽形态。此外,小说中还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技巧,紧扣主题,简洁地叙述了另外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关于一位不幸爱上女主人的长工的悲惨故事;另一个是莪相的诗《塞尔玛之歌》中道拉和阿马尔的悲剧性命运。这两个故事与维特和绿蒂的故事遥相呼应,对于小说主题的展现都有所贡献:前者暗示了维特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后者提升了这个爱情故事本身的艺术情调,渲染了强烈的感伤色彩。小说开头和结尾处都引用了莪相的诗,这些诗的主题都是关于死亡的,它们对于作品的整体结构也具有相当大的辅助功能。
200多年过去了,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虽然我们内心关于爱情和自由的体验依然与维特曾经感受到的极为相似,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和无形的生存压力,以至于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精神生活。爱情和美不再是当代年轻人最需要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终身的追求,它们已经成为人们无法轻言的奢侈品。而文学艺术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永远寄托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希望,是对我们自身狭隘世界的巨大拓展和丰富。因此,无论我们的生活距离诗意和激情有多么遥远,只要我们能够暂时排除世事的纷扰,翻开《维特》,我们就一定能够从这部曾经风靡欧洲的小说中解读出我们自己的意义来。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博士
昂智慧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