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斩首/新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本夫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本夫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从1981年发表短篇小说《卖驴》并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来,在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他出版了四卷本的《赵本夫文集》,创作了中、短篇小说《卖驴》,《绝唱》,《天下无贼》,《鞋匠与市长》,《即将消失的村庄》,长篇小说《刀客与女人》,“地母”系列《黑蚂蚁蓝眼睛》和《天地月亮地》等三百多万字。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走出蓝水河》、《绝药》、《天下无贼》等作品还被改编为影视、广播剧作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内容推荐

羊脂玉、绝唱、远行、月光、雪夜、铁笔、老槐、空穴、天下无贼、夏日、寻找月亮、逃兵曹子乐、鞋匠与市长、安岗之梦、即将消失的村庄、斩首、石人……本书是赵本夫的短篇小说作品集。

赵本夫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还被改编为影视、广播剧作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录

自序

羊脂玉

绝唱

远行

月光

雪夜

铁笔

老槐

空穴

天下无贼

夏日

寻找月亮

逃兵曹子乐

鞋匠与市长

名人张山

安岗之梦

带蜥蜴的钥匙

即将消失的村庄

斩首

石人

附录:赵本夫短篇小说总目录

试读章节

镇上的人把这条小巷叫石碾子巷,是因为巷口靠山墙处有一座石碾,青石碾砣,青石碾盘。碾盘中心曾有过四个刻字:大明景泰。俞二狗的爹俞时周活着时,还说过这事,他识得几个字。不过,现在那刻字已磨损得模糊不清了。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这么算来,石碾当有五百余年了。黄河故道两岸不乏古董,秦砖、汉瓦、唐槐,都能找得到。农家小院一个不起眼的石碓窝,不定也有几百年的寿仙。还是俞二狗的爹俞时周说的: “这地方。历史!”

早些年,青石碾周围曾是很繁闹的。入冬以后,特别是一到腊月里,家家户户在这里挨号碾谷,准备过年时蒸黏面,做糖陀螺用,所以显得分外喜庆。小孩子们像麻雀一样,一落一群,唧唧喳喳地笑闹,绕着石碾追逐。大人们只是欢欣地看着,并不管束,偶尔大叫一声:“当心”。这种时候,不论是新碾出的小米,还是碾道里热喷喷的驴粪蛋儿,都透着很浓的年味。

近一二十年,黄河故道两岸不大种谷子了(据说是因为低产,麻雀也太多),所以青石碾也就闲置起来,静静地卧在那里,仅仅作为石碾子巷的标记了。

远路来了客人:“打扰,请问石碾子巷在哪儿?……”

“努!”镇上的人用手一指,再不用多说一个字。

青石碾就这么个用途了。冷清。

石碾子巷是小镇最古老的巷子,整个小镇就是由此发端,一年年扩展起来的。小镇是公社驻地,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新兴的居民区,不断扩大的机关单位建设,处处呈现着新的气象。这大概就是常说的,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相比之下,石碾子巷就显得冷落和陈旧了。几个世纪下来,仍是那条又弯曲又狭窄的青石小巷。两侧还保留着不少旧式房子,房脊上长着茅草、瓦松,一蓬蓬的,墙根有苔藓。整条小巷显得阴暗、潮湿,不时有一两个老态龙钟的蟾蜍爬出来,一脚踩上去,吓你一跳。

这里处处可见旧时代留下的痕迹,即便是民情风俗,也是如此。

比如,石碾子巷的人重经济,不重文化。小孩子上学,能记账就不上了。这里的三十一户人家,除了种地,几乎家家还做些生意。小镇上所有赚钱的小行当,差不多全由石碾子巷的人包揽了。他们注重实惠,赚钱养家是当务之急,文化不文化无所谓。

他们也不喜欢做官。前些年选队长,都是抓阄儿。谁抓着谁干,还要叫一声:“嗨——倒霉!”这一年生意做不成了。他们是一年一换,也算乡规民约。

大队治保主任是石碾子巷的人,叫刘大孩。他是由上级委派的,已经连任二十多年。大伙公认他吃了大亏。刘大孩人缘好,虽说好开个玩笑,却热心为人民服务。谁家的鸡少了,也向他报案。大孩决不嫌案子小。他拿一根烧火棍,在阴沟里、草垛里到处翻,最后捡一把鸡毛交差。不过,你起码要搭上一条烧鸡腿,或者一裤袋炒花生什么的。石碾子巷多是生意人家,不缺少零嘴吃。按世邻称呼,刘大孩属于侄辈,到谁家都随便。兼之办案有功,吃点喝点顺理成章。他也不客气,嘻嘻哈哈,伸手就抓。你骂着骂着(骂着玩儿,并不当真),他已到手了。刘大孩禁骂,不红脸,不害羞。出了门,一路吃,一路唱去:“辰时来案辰时办,午时来案午时盘,半夜三更来了案,灯笼火把照堂前。呛呛呛呛呛!……”用的是黑头韵,带点花脸腔,水平一般以下。

石碾子巷还保留着古朴的民风。如果你留心察访,在他们的生活中,甚至还有某些原始的、带有野性的色彩。

在石碾子巷尽头,有一座三合院。院子中间有一棵老枣树,树身粗糙而弯曲,枝干古藤几乎覆盖了小院。夏天时,枣叶碧绿,秋天时,红枣满树,而叶子却早早脱光了。整个看去,就像一棵巨大的枯枝梅,把小院装点得古雅幽静。偶尔,有一声不知名的鸟叫,婉转嘹亮,余音不绝。

这一家有两个男主人,同在后街的公社院里做事。女人在家做家务,大门常年关闭着,不大和外面的人来往。这家的孩子有好几个,大多在学校读书。他们对孩子读书的事很重视,这和石碾子巷所有的人家都不同。这个家庭似乎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秩序,并不管外人怎样议论,只是按照自己选定的生活道路,一天天打发日子。

这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家庭。

凌晨,当麻雀还没有出巢,老枣树还浸泡在水雾中的时候,小院的大门便“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胖乎乎的老汉,并不从容也不惊慌地从里面走出来,匆匆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巷,经过那个被露水打湿的石碾旁边,往北一拐,径直朝北街的公社大院走去。

于是天亮以后,小镇上便开始传告:

“何师傅今夜又回小院来住啦。”

“俞二狗真是个憨蛋!”

“何师傅起得恁早?我从门缝里看见,他走得又急又快。”

“怕人看见呗!”

“看见又怎样?”

“多管闲事!”

的确,人们看到的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早就不新鲜了。他们所以还会议论,只是说些闲话而已,并不含有任何褒贬的成分。人大概是不能不说闲话的。其实,有什么怪?

那个三合院是俞二狗的家,也是何师傅的家,怎么不可以回家住一宿呢?至于他起得早,走得快,那是他赶着去做早饭。何师傅是公社炊事员,而炊事员哪个不起五更呢?看,何师傅只顾走进公社大院,开始一天的忙碌。

公社大院坐落在小镇北街。这里解放前是城北有名的大财主白半县的旧宅。白半县挂过双千顷牌,家里丫环侍女十几个。何师傅从十六岁就跟白半县做厨子。打日本时,白半县当汉奸,被八路军杀了。一九四七年北撤后,这里成了国民党的乡公所,何师傅仍在这里做饭。解放后,何师傅一度回家。他的家原本不在石碾子巷,而在小镇北边的何家桥,半里多路,近得很。何师傅见天来镇上卖蒸馍。P1-4

序言

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名字叫《斩首》,是因为偏爱这里头的一篇同名小说。这篇小说只有几千字,却孕育了五年之久。数年前曾去汪曾棋先生的故乡高邮县,参加纪念汪先生的一个活动。期间在高邮参观,看到一片青砖灰瓦的旧房子,是高邮的古驿站。高邮是汉置县,早在秦时已是驿站,高邮即因此得名。在全国以邮驿作县名的只此一处,可见高邮驿站之古,之重要。后来又去过两次高邮,每次都要进去看一看。古驿站似乎有一个气场,流连其间,会令人渐生苍茫之感。仿佛时光倒流,岁月历历。可以说,驿站作为古代驿使和来往官员、差卒暂住和换马的处所,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在这个小小的偏远驿站,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没人能告诉我。但我相信,这个驿站应该有故事也肯定是有故事的。在之后的几年,我会时不时在脑海里翻捡出高邮驿站那片古旧的房屋,于是,终于有了《斩首》。

以几千字的《斩首》表现几千年的历史和人生际遇, 自然是不够的,但也许可以管中窥豹,透露出一点人间消息。这正是短篇的魅力所在。其实,我的不少短篇都是这么来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和中长篇一样,都经历过一个较长的构思过程。所以,我一直写得不多。

但,只能这样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