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居里夫人自传(附光盘)/世界文学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法)玛丽·居里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记叙了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的传奇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到法国求学后,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结为夫妇。他们先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品德高尚、意志坚强,是深受人们尊敬的女科学家。 目录 译序 居里夫人自传 皮埃尔·居里传 试读章节 梦想成真发现了镭 我在前面已经说下,一八九七年皮埃尔在对晶体的生成进行研究。我自己在暑假开始时,也完成了淬火钢的研究,因此而获得国家工业奖励协会的少量补贴金。九月份,大女儿艾莱娜诞生,我身体恢复之后,又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为博士论文做准备。 一八九六年,亨利·贝克莱尔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当时,伦琴发现了x射线,所以有多位物理学家在探究荧光物质在阳光照射下是否能够发射出类似X射线的射线来。就此,亨利·贝克莱尔正在研究铀盐,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与他探寻的现象完全不同的现象:铀盐可以自发地发射出一种性质独特的射线。这就是放射性的发现。 亨利·贝克莱尔发现的现象是这样的:把铀盐放在用黑纸裹得严严实实的照相底片上,在暗处放上几天,结果底片上会显出一个影像来,与在日光照射铀盐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影像相近。这种显影是由于铀射线穿过黑纸造成的。这种铀射线能够像x射线一样,使验电器放电,把验电器周围的空气变成导电体。 亨利·贝克莱尔深信,铀盐的这种特性与放在暗处时间长短无关,即使把它在暗处放上数日,其放射性的特性依然存在。因此,有理由要问,这种能量源自何处?尽管这种能量微乎其微,但它却是不断地从铀盐中放射出来的。 我们觉得研究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尤其是这个现象是全新的问题,尚无人问津。我决心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为了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有研究场所。皮埃尔获得校长的批准,把一楼的一间装有玻璃门窗的屋子腾出让我使用。这间屋子原是一间储藏室,并兼作机修间。 为了对贝克莱尔所获得的结果作进一步的研究,就必须使用精确的定量测量。而铀盐辐射的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的传导性是最适合于计量的现象。这种现象名为电离作用,X射线也有这种现象,而X射线的那些主要特性也是刚从电离现象获知的。 为了测量铀盐辐射经过空气时使空气离子化而产生的极其微弱的电流,我可以利用皮埃尔和雅克·居里兄弟俩发明的仪器,其方法是利用电离作用引起的微小电流所含有的电量,在一极灵敏的静电计中,与一压电石英结晶所得到的电量相平衡,从而计量出极微小的电流。这样,我们的仪器设备就必须有一个居里静电计、一块压电石英晶体以及电离室。电离室由一个平板电容器组成,其上板与静电计相连,而下板涂有薄薄一层需要计量的物质,下板还需要加上一定数量的电压。在潮湿狭小的底层使用这种仪器设备很不合适。 我的实验结果证实了铀盐的放射性是可以准确地测量的,而且这种放射性是铀元素的原子特性之一,其放射性的强度只与化合物中所含铀的数量成正比,并不受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影响,也不受外界的光和热的影响。 我开始研究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也具有放射性性质的物质,于是我把当时已知的所有元素,无论是纯元素还是其化合物,全都分析研究了一遍。结果,我发现只有钍的化合物能放射出与铀相类似的射线。钍的放射性强度与铀处于同一水平,而且它的射线也是钍元素的特性。 自这时起,就必须想出一个新名称来确定铀和钍等物质所显示的新物质了。我建议用“放射性”这一名字,随后,这一名称便被广泛使用开来。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就被称之为“放射性元素”了。 我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有机会分析研究了一些简单化合物,如各种盐和氧化物,而且还分析了一些矿物。 P98-99 序言 若干年前,当我还是个初中生时,我就听见老师们崇敬有加地对我们讲述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好几十年前的我那听得入迷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脑子里仍旧不时地浮现出来。少年时的我,只知道她是个外国女人,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今天,出版社约我翻译她的自传,我当然是欣然从命,因为这可以让我有机会更清楚更详细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的一生。这种有意义的事情,谁都会很乐意地去做的。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也是一位谦虚的科学家。她之所以写《自传》,完全是不好意思驳了一再劝说她写自传的美国好友、女记者梅乐内夫人的面子,怕扫了她的兴。这位美国女记者为了支持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工作,曾呼吁美国妇女积极捐款资助居里夫妇因经费紧张而陷于困境的研究工作。最后,梅乐内夫人用妇女界的捐款购买了一克镭相赠,美国总统哈定亲自主持了捐赠仪式,令前来美国接受捐赠的居里夫人感动不已。在这个异国友人的敦促下,居里夫人只好勉为其难地动起笔来。她的《自传》有四万字左右,直白,坦诚,不加修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的普通家庭的女孩,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之后,只身前往巴黎大学求学。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其苦其累尽在不言中。在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到喜结良缘之后,夫妻二人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为了科学研究而甘于寂寞,乐于过着清贫的生活,终于发现了新元素——镭,并将它运用到医学上,救死扶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她带领医疗队,奔赴各个战区,利用与丈夫共同发明的X光设备,积极地投入到抢救伤病员的行列中去。一位知名的科学家,战争爆发后,在前线又当上了白衣天使,其高尚的精神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她与丈夫一样,整天待在由于经费不足而设备简陋、条件极差的实验室里,冒着受到有毒气体伤害的危险,为寻找新元素而废寝忘食,先后发现了镭、钋、钍等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这些新的元素。由于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的卓越成就,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获奖者。在居里先生不幸遇车祸而英年早逝之后,不到四十岁的她,中年丧夫,一度被这意外的沉重打击所压倒,终日在思念自己的丈夫——科学研究事业上的战友和朋友。最后,她还是把自己的痛苦深埋在心中,一边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和照顾年迈的公公,一边继续进行科学探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得主,而且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她单独获奖,真可谓史无前例,后无来者。 这本十多万字的“小书”的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撰写的她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其篇幅大大地长于她自己的生平传记,她对丈夫的深情由此也可见一斑。书中详细记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以大公无私、不计回报、无怨无悔的精神与自己的妻子一道,矢志不移地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的精神在感染着、鼓舞着自己的妻子,二人并肩战斗,终于登上了科学研究的高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人类造就了幸福。尽管自己的生活很清贫,但有妻子这样一位志趣相投的伴侣,他很满足,一门心思地埋首于实验之中。婚姻美满,事业有成,但天不遂人愿,很不公平地让他惨遭飞来横祸。这不仅是法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他的突然逝世令世界为之震惊。唁电唁函如雪片般纷纷飞来,有各国著名科学家发来的,也有一般平民百姓发来的,足见他的崇高品德、伟大贡献是如何深入人心。 我仅在此摘录几篇知名科学家对他的吊唁与评价的片段,作为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的缅怀。 法国著名科学家普安卡雷在法国科学院的悼念会上的悼词: 在物理学研究中,居里先生头脑缜密细致至极,能够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在别人很可能被引入歧途的错综复 杂的谜团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所有与他交往的人都 能体会得出他的真诚、率直,可以说,从他的温柔谦和,天 真坦率,思想敏捷之中散发出巨大的魅力。在他的朋友 们,甚至对手们面前,他总是礼让三分……谁能想到这么 温柔可爱的一个人却深藏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呢?他在 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在绝对真诚的道德理想上也绝不 妥协…… 著名科学家让·佩兰在一九。六年五月的一期《当月》杂志上撰文: 但凡认识皮埃尔·居里的人都知道,与他在一起, 你就会感到那种急于工作,急于研究,急于弄出个水落 石出的需要油然而生。我们将把这种感受广为宣扬,以 此来更好地缅怀他。我们还将从他那张苍白但英俊的面 庞上探寻那种使得接近他的人力量倍增的感召力的秘 密…… 他的学生,著名科学家什内沃一九。六年四月在物理和化学学校校友联谊会上的发言: 我们中间有些人对他不无道理地崇拜至极。就我本 人而言,除了我的家人以外,他就是我最爱戴的一个人, 因为他懂得如何以一种极大的、细心的爱去关怀我这个 卑微的助手。他对人和蔼可亲,他的助手们都非常崇敬 他。当实验室里的学生们听见噩耗,一个个泪流满面,痛 不欲生…… 他的学生、后来的继任者、著名科学家朗之万一九。六年七月在《当月》杂志上撰文: 我作为学生走进他的实验室时,他只有二十九岁,但 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整整十年的时光使他做起实验来游刃 有余。尽管我们才疏学浅,笨手笨脚,但一见到他那副成 竹在胸的坚定神态和细心指教以及他那腼腆但坦然的表 情,我们便心中有底,不慌不忙地认认真真地跟着他做起 来……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也许就是在实验室里的 那段时光,我站在黑板前面,听他兴致勃勃地同我们交 谈,启发我们的丰富的想像力,激起我们对科学的热情与 爱好。他的探索精神很强,而且极富感染力。他知识面 广而扎实,唤起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还有许多人,包括名闻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以及皮埃尔·居里的学生们的缅怀文章和讲话,就不一一摘录了。从以上所摘录的不多的一些片断中,就足以看出皮埃尔·居里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引述居里夫人的原话来结束我的这篇译序吧: 他像是一个感悟真理的先知,完全摆脱了羁绊,全身 心地向往理性和真知。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只要 以追求理想为自己的生活目的,以自由和正直的精神鼓 舞自己勇往直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我们就完全可以 像他一样达到尽善尽美的精神境界。 二00四年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