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的成果,是百余位科技史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辛勤劳动的结晶。
本丛书系统地收集、抢救和整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实资料,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研究积累基本资料;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于中国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对一些重要史实展开专题研究,力求取得新的认知和新的突破;科学地总结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新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本册为《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日本在中国的殖民科研机构》。
近代以来,技术在与政治和军事的结合上起到了帝国主义的帮凶和同谋的作用。本书探讨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从1895到1945年间,为发动侵略战争和维护殖民统治,在中国建立的殖民科研机构及其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情况,是国内关于殖民地时期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社会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
本书论述了“技术帝国主义”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推行科学技术殖民化的历史过程,并对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附录部分整理了若干史料。
本书对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中日关系史研究工作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技术帝国主义的涵义、特征和演变
第三节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方法论
第四节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价值论
第二章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概述
第一节 “帝国主义”概念解析
第二节 欧美学者对技术与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日本的“殖民地科学”研究
第四节 国内学者对技术与帝国主义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日本殖民科研体制和科研机构
第一节 日本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第二节 日本殖民科研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科学技术统治的傀儡:科学审议委员会
第四节 殖民地的社会科学概况
第四章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科研机构及其活动
第一节 台湾总督府研究所
第二节 东京帝国大学在台湾的“学术探险”
第三节 台北帝国大学的“学术调查”
第五章 满铁中央试验所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设立与沿革
第三节 主要研究活动
第六章 满铁地质调查所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科研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主要调查活动
第四节 日本人在寻找石油方面的工作
第五节 满铁地质调查所简评
第七章 农业科研机构
第一节 国立公主岭农事试验场的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支场的设立及其沿革
第三节 水产试验场和其他机构
第四节 农业技术研究简评
第八章 满铁铁道技术研究所
第一节 设立背景
第二节 技术研究所时期(1922.3—1930.6)
第三节 理学试验所时期(1930.6—1931.12)
第四节 中央试验所沙河口研究所时期(1931.12—1937.3)
第五节 铁道研究所大连分所时期(1937.3—1939.4)
第六节 铁道技术研究所时期(1939.4—1945.9)
第九章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
第一节 漫长的筹备过程
第二节 从“纯粹学术研究”到侵华工具的转变
第三节 人员、学科建设与主要研究活动
第四节 本土科学家
第五节 中日双方人员的民间交往
第十章 伪满洲国大陆科学院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人员、机构和研究活动
第三节 哈尔滨分院和大陆科学院下属机构
第四节 大陆科学院简评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普及机构和科技团体
第一节 旅顺博物馆
第二节 满洲资源馆
第三节 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第四节 伪满洲国协和会科学技术联合部会
第五节 伪满洲国调查机关联合会和满洲发明协会
第六节 日满农政研究会满洲部会和满洲能率协会
第十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家与科学家
第一节 后藤新平及其“文装的武备”论
第二节 丸泽常哉与技术帝国主义
第三节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十三章 殖民科研机构的评价与接管
第一节 对“殖民地科学”的基本评价
第二节 接管殖民科研机构
第十四章 结语: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殖民化与本土化
第二节 科学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第三节 殖民与被殖民:日中两国的比较
第四节 “殖民地科学”与独立后的自主科学
第五节 技术与新殖民主义
第六节 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现实性
附录
一、日本殖民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一览表
二、日本“南方共荣圈”内的主要学术研究机构一览
三、满铁中央试验所研究报告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