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苑杏林话中医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原所贤//暴连英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解读中国文化史上名人学者的医著方书、诗词笔记、养生轶事;感受古代先哲们论医、种药、施方、治疾、养生的自得其乐;吃一碗“双弓米”,饮一杯合欢花酒,徜徉在中国药文化的绚丽风景中,才发现:“中国原来这么有趣!”

内容推荐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云:“不为良相,乃为良医。”中医与儒学、易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天文学有着天然的姻缘。本书分“文苑医话”、“书苑医话”、“宫廷医话”、“本草医话”、“养生医话”、“杏林医话”6个版块,讲述中国古代名人、名著与中医药相关的一些轶闻、趣事及相关的养生知识。使读者了解中医,发现“中医原来这么有趣!”

目录

文苑医话

 沈括与中医药文化

 《阅微草堂笔记》性科学拾零

 白居易的眼病诗

 兵法与中医格言

 曹操的养生轶事

 杜甫的病与诗

 韩愈和元稹的死因

 李渔的养生观

 梁章钜笔下的中医药文化

 刘鹗遗愿

 刘禹锡的《传信方》

 陆游的养生诗

 吕留良的医药轶史

 孟浩然之死与饮食宜忌

 名医的别称

 欧阳修的音乐养生

 潜心美读

 秦观的“画疗”

 儒医苏东坡

 说儒医

 王维诗中话医药

 魏晋风度与男性健美

 文坛巨子的悲剧

 笑林拾趣讽庸医

 辛弃疾的戒酒词

 苏东坡死因探考

 袁枚与医家

 中医科普的巨匠——蒲松龄

 朱熹的病案

书苑医话

 《山海经》的医学价值

 《泊宅编》医学史料小考

 《不居集》中的酒伤说

 曹植的《说疫气》

 春在堂·茶香室·歧黄术

 漫说“读书疗法”

 高濂的养生学名著——《遵生八笺》

 嵇康的《养生论》

 《论语》中的养生格言

 《冷庐医话》中的房室养生观

 明清中医典籍中的戒烟史料

 培根的健康观

 周密笔记杂著中的医药方剂

 格物致知 鉴戒辩博——洪迈笔下的中医药文化

 《诗经》掇药

 宋代笔记杂著中的医家传略

 苏轼笔记杂著中的医药学轶史

 天然趣成方药对

 《本草纲目拾遗》中的红学信史

 由《强迫》说强迫症

 女笔朴直 议论精到——《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医学史料

 章太炎的《猝病新论》

 珠联璧合的医著序文

宫廷医话

 慈禧太后的保健处方

 二进宫的徐大椿

 古代宫廷医学的分科

 光绪帝的遗精病

 宦海浮沉话御医

 康熙的养生经

 清代笔记杂著中的宫廷医药

 宋徽宗与本草文化

 雍正皇帝的死因

本草医话

 百草园中的“张飞”——大黄

 药苑说贝类

 鳖血柴胡及其他

 养生保健的良药——决明子

 食药两宜话地龙

 贾府药案说人参

 李殉的《海药本草》

 旅游名胜话名药

 金银两宝结鸳鸯

 水蛭的药用

 气味入脏腑芬芳绵古今

 雪魄冰花栀子香

 药圃梅花暗香来

 药食两用话地黄

 医苑诗坛话车前

 薏苡明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养生医话

 典出贾府药膳香

 冬季,中医养生面面观

 独自宿与性养生

 养生保健话熟水

 合欢花浸酒及其他

 贾瑞的虚劳病

 寒来雾往,关注气象医学的警示

 秋高气爽防秋燥

 苏东坡的食疗方

 闲话“双弓米”

 心身双修品自高——访著名学者、书法家于植元教授

 从宝玉青盐擦牙说起

 养气良方——啸咏

 养生保健摩涌泉

 养生与节欲

 永恒的童心——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

杏林医话

 大观园谈妇科病

 心病还需“心”药医

 药酒一杯介眉寿

 医苑拾趣说惊恐

 以情胜情奇症奇治

 趣说月经与月相

 张从正的情治验案

 朱丹溪的养阴长寿观

试读章节

梁章钜笔下的中医药文化

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历代文学家的笔记小说所记载的医林人物、医理杂论、奇病验案、方药本草的史料轶事十分丰富,可补医学史的不足。清代文学家梁章钜系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后任两江总督,晚年自号“退庵”。他纵览群书,熟于掌故,在笔记小说《归田琐记》、《浪迹丛谈》、《退庵随笔》中,走笔杏林,着墨本草,记载验案,阐发医理,为我们研究清代中国文史医学留下了翔实的史料。

药酒方

在中国酒文化中,药酒以其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为世人所推崇。梁章钜在甘肃得一军门所传的药酒方,名“周公百岁酒”,谓服之可治聋明目、黑发驻颜,健肾益精。他照方炮制,服之一月后,目力顿觉胜前。久服后,自己的鬓发果然由白转黑。居粤西时,梁章钜广传此药酒方,众人服之皆有效,一时有“梁公酒”之誉。周公百岁酒不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还能祛病疗疾。梁章钜用其治疗一士人的疟疾,竟应手霍然。他的朋友灌云因嗜酒成癖而成“酒痨”,骨瘦如柴,颜面憔悴,弱不禁风。梁章钜让其服用周公百岁酒一个月后,灌云的酒病若失,身体康复如前。特别是在《屠苏酒方》中,他对“屠苏”一词来源作了考证,认为唐代医家孙思邈用自己“屠苏庵”中的药与人作酒,遂名之为“屠苏酒”。故王安时有“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自成一说,令人信服。《归田琐记》中载有一个治疗感受寒湿,四肢不仁的药酒方的歌诀云:“十大功劳三两重,八棱蔴根五钱轻。淫羊藿与千年健,当归红花五加皮,陈皮六味俱三钱,一共八味煎浓汁。配入陈酒四斤足,再加无灰酒十斤。封坛七岁随量饮,一月之后见奇功。”这个药酒方也是梁章钜服后显效而记载的经验方。

方药说

梁章钜笔下的中医方药涉猎内、外、妇、五官、骨伤等临床各科。更为可贵的是,这些方药大多是他为别人或自我治疗后,证实确有效验而加以载录的,故弥为珍贵。一次,梁章钜患目肿,疼痛羞明,用桑叶煎汤熏洗而不效。友人章石塘告之一民间验方,用桑皮加皮硝浓煎汁后浴洗。梁章钜查阅了《良方集录》后,方知桑白皮、皮硝二味乃外用洗眼之良药。他如法治之,多日的目疾果然痊愈。在梁章钜的笔下,还可读到诸多的治疗跌打损伤的骨伤科的医案和药方。他从提督总兵吴英口中得知,用野菊花加童便、米酒同服,可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昏厥,便加以载录。止血补伤方治刀箭马踢跌伤无不验,方用白附子、白芷、天麻、防风、羌活等研末外敷内服。并提倡地方官署平时预制此药,以备百姓因斗殴跌打损伤时,可施方祛痛活命。他又用五加皮、黑公鸡捣烂敷伤接骨,用“伤风方”预防破伤风等,用于病症时往往都屡屡应验。和历代文学家的笔记小说一样,梁章钜还记载了诸多的简、便、廉、效的民间单验法,便于炮制和使用。如车前子、牛膝研末服,治小便不利;蜘蛛网为丸,米汤送服治疗各种出血之疾。肉桂末冲服治疗呃逆不止,用人的指甲、灯心草、臭虫共研末治疗喉蛾等。除此之外,他的笔记小说中还载有多个食疗方,如燕窝化痰,治小儿痘疹;服海参补虚健体延年,服核桃益气健脾补肾等,都是经验之谈。《浪迹丛谈》中,载有“延寿丹”方,是用何首乌、菟丝子、桑叶、杜仲、牛膝等中药组成,考其药物配伍,不失为养生延年的效方。P28-29

序言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提议,将中医药列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从科学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医药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丰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具有东方民族特质的文明遗产。

科学文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和精粹。解读中医药文化,需要从多学科、多层面来检阅。在中国文化史上,历代学者的诗词文赋、笔记小说、稗史轶闻中,我们都能寻觅到中医药文化的蛛丝马迹,这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医共生的整体性的范畴所决定的。《文苑杏林话中医》一书,分为6个版块,就试从这一独特的人文视角,在历代文苑名著、民俗艺术、杏林经典、养生趣事的复习中,感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浸润和无微不至的积淀,从而引发今人对已经淡忘或轻薄的国粹医药的兴趣和思考: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悟其道方可言其真。

中医医话,是杏林先哲们常用的一种著述的体裁,类似于随笔小品,包括读书心得的记录、医史文献的考证、掌故轶事的解析、学术流派的评述、临证医案的笔述等,大都文医并茂,雅俗共赏。著名的医话有《冷庐医话》、《友渔斋医话》、《客尘医话》等,脍炙人口。古人称之为“话其闻见、心得、阅历”,具有“辅助医学,启瀹心灵”的作用。清代名医顾铭照撰写的医话《书方宜人共识说》,至今仍为医林所称道。他主张医生书写药方医案时,“字期清爽,药期共晓”,否则会耽搁治疗时机,贻误病情,实为针砭棒喝之箴言。

《文苑杏林话中医》以医话的形式,通过对中国文化史上名人学者的医著方书、诗词笔记、养生轶事的解读,来领略科学文化的高雅与实用,感受古代先哲们论医、种药、施方、治疾、养生的自得其乐。从中体会到中医药不仅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更是一门普济众生的生存艺术。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首创以诗证史的治学方法。在《文苑医话》中,我们也可以循着诗词的脉络和韵律,品读《自居易的眼病诗》,了解唐代眼科学的史况和诗翁的旷达乐观;《杜甫的病与诗》,让今人在文字符号的传递中,感受诗圣与疾病抗争的沉郁苦楚,读到一份难得的诗体病案;《陆游的养生诗》,使读者明了这位耄耋寿星的养生经验,也赞叹一位民间医生济赢弱以祛病的慈爱情怀;吟诵《辛弃疾的戒酒词》,更使人们在领略南宋这位豪放派大词人的慷慨纵横的文风中,得知他诙谐幽默的另一面。

溯本求源,温故知新。沿着书的阶梯,走进中医药文化的殿堂。《书苑医话》中的篇章,让读者纵览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根深蒂固和洋洋大观。从《诗经掇药》中,探视中华本草学的起源;在《论语》的吟诵中,品读儒家大师的养生格言。《春在堂·茶香室·歧黄术》,让世人得知一代朴学之宗的俞樾,从否定中医到肯定中医的观念的改变i而他的学生章太炎,在取消中医的喧闹声中,却不遗余力地捍卫国学的尊严,被誉为“国医革新之导师”。他的医学论文集《猝病新论》,衷中参西,评价客观,顿多创见。《天然趣成方药对》中,医药学和诗词楹联学的水乳交融;《珠联璧合的医著序文》,文学家和医学家的联袂,都会使今天的人们读后,无不感慨文化熏陶和传播的魅力。

古代宫廷医学是在名家云集的特殊医疗环境下产生的医药学的遗产。从康熙、雍正、慈禧和光绪的养生轶史、猝死之谜、保健处方、患病脉案中,可以斑窥帝王们鲜为人知的神秘——与常人相同又不相同的求医饮药的生活。

在《本草医话》的浏览中,结识药苑中的将军“张飞”,观赏暗香浮动的高雅梅花;远足旅游名胜寻访本草故里,探究地道药材的奥秘;展读薏苡明珠的传说,萌生出药品即人品的感动。

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句小词,探源养生保健的饮料——熟水的起源;读《苏东坡的食疗方》,咀嚼这位自号“老饕”美食家烹饪的药膳。吃一碗“双弓米”,饮一杯合欢花酒,《养生医话》会给你多少晨起登山啸咏益气,夜晚坐摩涌泉安眠的乐趣?

进入信息社会,现代化使我们渐离渐远传统文化的氛围,而中华民族的复兴,却需要回归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捧读《文苑杏林话中医》,徜徉在中医药文化的绚丽风景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原所贤 暴连英于2007年丁亥年春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