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相当系统地阐述了近代以来欧美地区重要的电影理论分析流派,对结构主义文本分析、叙事学分析、精神分析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作了完整的分析和评介,颇为完整地反映了近代以来电影思潮与电影分析的发展轨迹,向读者展示了电影界和影评界的发展状况,并教会读者如何“看”(分析)电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欧洲电影分析(影片分析系列教程)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李迅//祝虹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相当系统地阐述了近代以来欧美地区重要的电影理论分析流派,对结构主义文本分析、叙事学分析、精神分析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作了完整的分析和评介,颇为完整地反映了近代以来电影思潮与电影分析的发展轨迹,向读者展示了电影界和影评界的发展状况,并教会读者如何“看”(分析)电影。 内容推荐 “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覆盖面最广的课程。长期以来,不但深受各专业层次学生的欢迎,而且也获得了同行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此次以系列丛书的形式结集成五卷出版,各卷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提供了系统教材,满足了影视艺术教学的需要。 目录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疯狂的臆想与暧昧的世界 沙 丹 ■《战舰波将金》:蒙太奇1925 高 山 ■《母亲》:诗意社会主义的艺术宣言 高 山 ■《一条安达鲁狗》:超现实主义的第一经典 王 霞 ■《驳船亚特兰大》: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王 霞 ■《游戏规则》:事先张扬的杀人事件 沙 丹 ■《红菱艳》:舞影悲情艺术梦 沙 丹 ■《乡村牧师日记》:文学改编的电影化探索 崔君衍 ■《奇遇》:地平线上的海岛 王 霞 ■《广岛之恋》:战争与情感的创伤记忆 周月亮 周 强 ■《四百下》:反叛的迷惘 赵宁宇 ■《精疲力尽》:让电影更自由地存在 周 舟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民族认同与叙事电影 沙 丹 ■《水中刀》:不幸婚姻的白日梦 王 霞 ■《阿拉伯的劳伦斯》:史诗电影的巅峰 黄石 ■《八部半》:生命流程的主观影像 沙丹赵晓兰 ■《西部往事》:一阕恢宏的电影交响诗 杨大林 ■《魂断威尼斯》:爱与美的墓志铭 高 山 ■《巴黎最后的探戈》:死亡的仪式 王 霞 ■《镜子》:时间与记忆的心灵诗章 贾磊磊 潘 源 ■《萨罗,或索多玛120天》:帕索里尼的“索多玛”定理 王 霞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美式情节剧与德式风格 郑 月 ■《芬尼和亚历山大》:一出梦的戏剧 索亚斌” ■《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情欲色香味 蒲 剑 ■《黑店狂想曲》:怪诞电影杰作 祝虹李伟 ■《凡高》:光影探索灵魂 索亚斌 ■《高跟鞋》:失落亲情的救赎 傅郁辰 ■《蓝色》:自由的乐章 王 珏 ■《烈日灼人》:以革命名义的历史荒诞 郝建 ■《地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周 文 ■《永恒与一天》:追索与乡愁 高 山 ■《罗拉快跑》:快感领先与复调对话 郝建 ■《玛莱娜》:升华与象征的原料 杨大林 试读章节 片 名:《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年,黑白片(无声),85分钟德国德克拉制片厂摄制 导 演:罗伯特·维内 编 剧:卡尔·梅育,汉斯·贾诺维茨 主 演:维尔内·克劳斯,康拉德·伐德特 内容简介 大学生弗朗西斯被好友阿伦邀去集市参观杂技表演,见到了古怪的卡里加里博士。卡里加里放言,被他催眠的梦游症患者凯撒能够推知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好奇的阿伦便开玩笑地问他自己什么时候将会死去,凯塞的回答是:就在明日拂晓时分!阿伦恐惧不已,弗朗西斯也将信将疑。没料到,第二天噩耗传来,阿伦果然被神秘人杀死了。弗朗西斯觉得这其中迷雾重重,他决心找出真凶,可事实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影片赏析 在国内众多评论《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文字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不可逾越的前提却通常被模糊地寥寥带过,甚至只字未提,这便是影片所诞生的特定时代——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1919--1933)。虽然政治上它显得过于孱弱和短命,但在德国民族电影史乃至于世界文化史上,魏玛共和国都扮演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角色。民主的议会制政体的建立,包括妇女选举权在内的公民权的进步,以及针对工人住房、劳动力状况与言论自由的改良,促进了社会上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同时也为“金色二十年代”(Golden Twenties)的电影艺术奠定了“自由一城市一国际主义”式的创作基调。 依照学者萨宾-海克的看法,可以把“魏玛电影”大致的分为三个时期:从1919年到1924年,由于战争失败、革命受挫、经济萧条而引发表现主义电影的兴起;从1924,年到1929年,经济趋于好转,“新客观派电影”(New Objectivity Cinema)中的现实因素日益增多;从1929年到1933年,有声技术的到来引发电影工业的重组,并在纳粹上台前展现出剧烈的政治化倾向。时至今日,尽管只有大约10%的“魏玛电影”保存了下来,但它的影响范围仍然涵盖了社会心理分析、艺术史和文化研究等多种领域。 单单针对电影评论而言,“魏玛电影”——尤其是后十年的作品——为评论家提供了一种批评模式:他们质疑艺术的自主性与机械复制、大众消费的关系;绘制艺术与政治,通俗电影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努力探索更为深刻的电影结构、城市主义和现代性。而那些最著名的影片得以幸存,使得研究者可以藉此为参考点,匡正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德国电影,并以纳粹“第三帝国”为界建立本土化的美学和批评传统。今天我们再来研究表现主义电影,并非仅仅看中了其作为“艺术电影”(Act Film)的开拓性与先锋性。诚如《卡里加里博士》,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长久的影响力以及饱受的争议,早已大大溢出了影像本身,而汇集为一个可供多元切入的、历久弥新的文化命题。 作为“艺术电影”的《卡里加里博士》 “艺术电影”这一提法,狭义地说,当然需要回溯到1907年的法国;而本文在考察《卡里加里博士》的“艺术性”时,则力求从更广阔的视野对其进行审视——即在探寻作品“内部规律”的同时,也要顾及作品的“外部因素”。《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开始拍摄,1920年在柏林“大理石影院”首映,获得了评论界与票房的双重肯定。而如今,它已成为评估“魏玛电影”时的中心议趑。 作为表现主义电影的典范,《卡里加里博士》的成功首先必须归功于三位“狂飙社”表现派画家: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与华尔特·雷曼。影片中,类似舞台艺术的背景、倾斜变形的角度、无处不在的阴影均出自于他们的手笔,令观众耳目一新;同时,这也为德国艺术电影中几个重要特征——如高度风格化的布景设计、黑色的人物设置、奇异的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今天重看此片时,或许很多观众都会疑惑,当初的电影为什么会设计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是二维的舞台化设计,而缺乏三维的空间纵深感?实际上,艺术家这种有意识的创造与表现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正如苏珊‘海沃德指出,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目的在于传达人类情感的粗野蒙昧。爱德华’蒙克和文森特·凡高作为这方面的先驱,在他们的绘画中,扭曲的人物与明亮的色彩,构成了对社会异化的真实写照。由此,表现主义与生俱来便具有某种“反资产阶级”(anti—bourgeois)的意味,它“挑战资产阶级的现实性内容和传统艺术,并在德国和其他德语国家的文学、戏剧、建筑以及绘画中呈现出来”。而《卡里加里博士》的主题正是反抗罪恶的暴力,影片的布景把这种反抗的感情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即“不光反抗暴力,而且包含着反抗由于暴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某种秩序与被人视为神圣、不可动摇的东西”。因此,在《卡里加里博士》这部作品中,三位美工师实际上决定了影片最终的艺术品质,电影史学家萨杜尔甚至将其视为“这部名片真正的导演”。 《卡里加里博士》讲述了一桩神秘的谋杀故事,故事的主角卡里加里和他用来操控杀人的梦游症患者凯撒,被众多研究者指涉为一战后不稳定的社会政治局势。但是,容易令人忽视的则是德国浪漫主义(German romanticism)和哥特文学的元素在影片中的呈现。正如洛蒂·艾斯纳在其名著《群魔乱舞的银幕》(The Haunted,Screen,1952)中所言:“德国电影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发展,而现代技术只不过帮助浪漫想象付诸于影像表达。”海沃德也指出:“尽管影片表面看来明显是表现主义的,但是通过其叙述的方式,通过关于死亡、专制、毁灭和紊乱的主题,使得它延续了德国浪漫主义的历史脉络(例如格林兄弟和弗里德里希‘席勒)。”这种浪漫主义的源头基本上来自于18世纪古典时代的康德美学,一方面通过强调天才、崇高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人的尊严感和对自由的追求,给文学艺术插上驰骋想象的翅膀;另一方面,通过对主观作用的夸大,使人神同一,自然和精神同一,使浪漫主义展现出神秘主义的倾向。在《卡里加里博士》当中,上述思想便体现为“不可靠的”叙述者以及使用表现主义戏剧和早期情节剧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等等。弗朗西斯的主观视点在电影史上中是一次伟大的创新。斯坦利·梭罗门对此也认为,即使放到今天,这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要在整个叙事影片中使用第一人称的观点往往是做不到的”。而在当时,几乎所有早期电影都是基于摄影机客观的视点,全知的展现事件。很多作品干脆便是对客观真实事物的记录,例如《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等。即使在1914年出现了偏重叙事和一般剧情片长度的影片,也很少通过一个人的视点描述发生的事情,而通常用另一个人的全知视点代替。由此,如萨宾。海克所言:“从历史观点上说,《卡里加里博士》实现了古典默片与所谓草创期电影的分野。”当观众看完整部影片,才知道弗朗西斯是个精神病患者(尽管影片开头已经给予了暗示),所有离奇古怪的事情都是他胡思乱想的结果;而原本险恶无比的卡里加里博士反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P1-5 序言 “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覆盖面最广的课程。长期以来,不但深受各专业层次学生的欢迎,而且也获得了同行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此次以系列丛书的形式结集成五卷出版,各卷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提供了系统教材,满足了影视艺术教学的需要。该系列教程有以下特点: (一)科学性、系统性与开创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由《美国电影分析》、《欧洲电影分析》、《亚洲电影分析》、《中国电影分析》和《纪录电影分析》五卷组成,分别对应影视艺术学院导演、摄影、编导等专业的“美国电影赏析”、“欧洲电影赏析”、“亚洲电影赏析”、“纪录电影赏析”四门课程,共分析约150部经典影片,从而形成涵盖世界电影主要国家区域、主要电影创作时期和主要电影艺术流派的完备影片分析体系。 这种科学划分影片分析范畴并分卷出版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国内已出版的有关影片分析的专业书籍往往规模较小,涉及的影片也不多,且主要关注欧美影片。《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五卷本在强调欧美电影重要性的同时,全力突出了亚洲电影和中国电影的艺术价值,使它们能够与欧美电影比肩而立。而且,《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在中国第一次将纪录电影纳入影片分析的范畴,这在中国的影视研究和高校影视教育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权威性与规范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教授和研究员组成编委会和写作班底。“经典影片分析”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授课范围涵盖几乎所有艺术类专业。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零散性。此次《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出版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全校范围内的“经典影片分析”课程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在影片片目的选择上既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又结合影片的原创性、先锋性和现实价值,具有无可辩驳的学术权威性。在影片分析的规范性方面,按照经典的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对每一部影片进行全面、深入和独到的解剖阐释,不但切中影片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实质,更突出强调影片的艺术手法和美学观念;既充满鞭辟入里的元素解析,又不乏高屋建瓴的总体把握。 (三)适用性、实用性与普及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的课堂,这些课程已经接受过广大学生和学者的长期检验,既有学术的权威性经典性价值,更有高校一线课堂生动鲜活的灵动气息。不但适用于影视传媒类大学所有专业的教学,同样也可以作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以其规范的格式、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怀,表达了几代电影学者对于电影艺术的礼赞和热爱。此一特质又将这套学术性的著作与广大电影观众特别是痴心不改的影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平凡普通的电影爱好者不但可以从《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中找到梦寐以求的知音,更能够通过研读《影片分析系列教程》提升自己的电影文化品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不单单会出现在许多学生、学者的案头,也会陪伴在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枕边。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策划、主编和撰稿的专家学者,他们为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和研究奉献了一套品质卓越的专著。 高福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