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帅府家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肖伟俐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继《家风》之后,采写的又一部真实地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家教子的力作。

叩开帅府大门,作者先后采访了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恒、徐向前、叶剑英七位开国元勋的20多位后人,他们当中有将军、有学者、有医生,也有普通的劳动者。

书中集萃了一些非常典型而又充满家庭情趣的细节,把这些叱咤风云的元帅还原成为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长者,使我们普通百姓有机会走进帅府大家、走进老帅们的日常生活,体味到了他们的爱国情、父子情、夫妻情、朋友情,这些普通生活中的故事,丰富了元帅们的形象,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他们作为家长和父亲普通的一面,感性的一面,真实的一面。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继《家风》之后,采写的又一部真实地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家教子的力作。

叩开帅府大门,作者先后采访了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恒、徐向前、叶剑英七位开国元勋的20多位后人,他们当中有将军、有学者、有医生,也有普通的劳动者。身为元帅后人,他们曾经被各种光环笼罩着,也有着普通人不可企及的生活经历,面对过去和未来,他们第一次敞开心扉,真切翔实地讲述了元帅们的家人、家事、家风,讲述了元帅们的个人爱好、生活情趣、教子方法、治家理念,表述了后辈们对家教的坚守、家道的延续、家风的传承,每每动情处,潸潸泪中人……

书中集萃了一些非常典型而又充满家庭情趣的细节,把这些叱咤风云的元帅还原成为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长者,使我们普通百姓有机会走进帅府大家、走进老帅们的日常生活,体味到了他们的爱国情、父子情、夫妻情、朋友情,这些普通生活中的故事,丰富了元帅们的形象,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他们作为家长和父亲普通的一面,感性的一面,真实的一面。

目录

敦厚长者 寻常人家

一、刘铮:受老人家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老大刘建\5

二、刘建:爷爷是个孝子\11

三、康克清:我第一眼看他像个农民\17

四、刘铮:他是同情彭总的\24

五、朱德:没有那些在家吃苦的兄弟,就没有今天的我\29

六、朱德:我这一辈子没有吃过饱饭\33

七、刘建:爷爷在回信中说,父子两代养猪很好\38

八、朱敏:父亲站在我面前,嘿嘿地笑\43

九、朱德:把这两瓶老陈醋和汾酒带回去还给他吧\46

十、刘建:我最喜欢的是爷爷的《勤俭》诗\48

十一、朱德: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52

十二、刘敏:要做普通的百姓\55

十三、康克清:不要贪污,要太平的过日子\59

丹心昭日月 风范励后人

一、左太北:我的名字是彭伯伯起的\68

二、左太北:彭伯伯在家从来不大声说话\72

三、左太北:他特别怕人挨饿\78

四、左太北:彭伯伯是个大好人\82

五、彭德怀题字:太北希望你永远青年\84

六、张春一:他感情挺细的\86

七、张春一:他觉得彭梅魁老实可靠\90

八、彭钢:一人得道鸡犬也要升天,我伯伯不是那种人\95

九、彭钢:我觉得无私,无畏,对他更合适一些\100

十、彭德怀:我从来没有为个人的事开过口\102

十一、陶铸说:我不是卖姜的\104

十二、彭德怀:人要讲老实话\107

磊落清风育后人

一、贺晓明:我要不是他女儿,我一定追求他\114

二、贺晓明:父亲的悲剧是性格原因\118

三、贺晓明:读书要务实\12l

四、贺晓明:饭桌上的家教\126

五、贺晓明:感谢老百姓\129

六、贺捷生:我感谢父母没有把我扔掉\133

七、贺捷生:我忘不了那一碗红烧肉\137

八、贺捷生:父亲说你要自己挣钱\14l

九、贺捷生:我们家很和睦\146

十、贺晓明:做人就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高科技了\150

十一、贺晓明:爸爸,该回家了\154

直言为民 诗书继世

一、陈丹淮:我们看重的是人民的评价\162

二、陈丹淮:父亲送我唯一的礼物是毛选\169

三、陈丹淮:家庭给了我文学的熏陶\172

四、陈丹淮:父亲不希望我们搞政治\178

五、丛军:爸爸坚持让我学外语\182

六、丛军:我爸爸妈妈是最佳组合\187

七、丛军:父亲是个美食家\188

八、陈毅:你们要各自奋斗\191

九、张茜:今后我女儿就拜托你们了\194

十、丛军:我教育孩子也是要他自己奋斗\196

十一、关于陈小鲁的访谈\198

十二、陈昊苏:父亲影响我三次转变专业\200

十三、陈昊苏:母亲遗憾是没有看到《陈毅诗词选集》的出版\204

十四、陈昊苏:大家都很争气\207  

十五、陈昊苏:我们不能躺在他的功劳簿上\210

忠实教人 德厚传家

一、罗东进:我直到40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生日\220

二、罗荣桓:我最大的愿望是当个老师\224

三、罗荣桓:你们决不能做八旗子北\228

四、毛泽东说:罗荣桓是老实人\231

五、罗北捷:到共产主义就没钱了\235

六、罗北捷:管理方面我可能有点像我妈\242

七、罗荣桓:皇帝女儿都打得,你为什么打不得呀\244

八、罗北捷:学医这是祖传,是家学\247

九、罗荣桓:你就把这套《资治通鉴》带在身边\250

十、林月琴: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对你的一生会有好处的\251

十一、罗北捷:当时我妈特吃惊,根本不相信\255

十二、罗东进:爸爸给我讲得最多的,就是说你们不能忘本\259

十三、罗北捷:什么事情只有坚持到底,你才会成功\261

十四、罗东进:我们家很和睦,很团结。这恐怕是我们的家风吧\265

十五、罗东进:我最担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信念,没有理想\267

布衣元帅 清廉家风

一、徐鲁溪:我最喜欢他这张照片\272

二、徐鲁溪:我继承了父亲动手能力强的优点\277

三、徐向前和黄杰:黄埔同学的爱情\281

四、徐鲁溪:总司令不赢不休和贺老总的“黄段子”\284

五、徐向前:你要学点逻辑\287

六、徐向前:政治态度你自己定\290

七、徐鲁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293

八、徐小岩:我不知道他是多大官\296

九、徐小岩:我一直很后悔\301

十、徐小岩:父亲不会为我们讲话\304

十一、徐小岩:父亲始终如一,清白做人\306

十二、徐小岩:我的兴趣还是在搞技术上\309

十三、徐向前的爱情信物:拐棍作礼送妻子;黄杰的生日礼物:穿上元帅服让我看看\310

十四、王彦彦:请胡耀邦吃合子饭\315

十五、徐向前:做人要有根基\318

十六、徐小涛:妈妈嘱咐我一定要自立\323

十七、徐小涛:我爸爸特别瞧不起趋炎附势的那种人\327

十八、徐小涛:爸爸给我题字“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330

十九、徐向前:这次走就回不来了……\333

行廉志洁续家传

一、叶向真:在许多场合,他的态度都是很谦卑的\341

二、叶向真:他觉得我很不成器的\346

三、叶向真:他觉得这个女儿给关傻了\351

四、叶向真:遗憾的是爸爸没有看见《原野》获得百花奖\354

五、叶剑英:虚心劲节是吾师\360

六、叶剑英:书丛藏醉叶\366

七、叶向真:他一生行道\372

后记\381

试读章节

一、刘铮:受老人家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老大刘建

2006年6月22日、8月5日。小雨、堵车、迟到。

连续两次到朱敏家采访都因为下雨堵车迟到了……。

好在朱敏的爱人刘铮善解人意,不以为过。听到我们到来的声音,79岁的刘铮总是走出门来迎接,随和而热情,有厚朴之道。

俗语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朱敏的家住在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4号院。

80岁的朱敏是帅府后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近几年,由于身体原因,朱敏几乎一直病休在家,很少参加活动,也鲜有露面的场合。像纪念抗战胜利、红军长征胜利等活动,出面的都是她的爱人刘铮。

刘铮身材高大、面色红润。穿一件老头衫,讲话时一脸笑意,用语准确明白,很有亲和力。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社会各界的纪念活动特别多,请到朱家,出面的只有刘铮。刘铮说,他是刚刚参加完“开国元勋后代重走长征路活动”返京的。

刘铮道:“在他们中间,我是最大的一个,我象征性地走了一段。”随后就呵呵地笑起来。

朱敏家在一楼。客厅的布置和装饰,只有一个主题:亲情。

墙上挂有一些字画,其中有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的墨迹“怀远”和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铎、著名书法家启功手书的朱德诗一首。这几人的出现,让我们想起了朱德元帅的另一面,诗人和书法家。

朱敏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是进门迎面而立的朱德元帅的半身铜像,这是元帅之家的标志。二是客厅的正中悬挂的朱敏和父亲朱德的大幅合影,照片上的父女二人长着四川人特有的奔儿头。这幅作品曾作为《我的父亲朱德》一书的封面而广为人知。三是在茶几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纸,上面是用电脑打印出的“八荣八耻”……

看到我们好奇,刘铮解释说,现在不是正在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吗?我年纪大了,怕记不住,就让孩子们打印出来,放在显眼处,有事没事常看看。

常看看,刘铮无意中的一席话,激活了我们潜意识里的历史概念,岁月的风尘可能已经掩盖了许多我们熟悉的身影,但历史毕竟是不能忘记的,比如在这个家庭。

刘铮祖籍河北石家庄,是当年解放区外语学校培养出的第一代大学生,曾先后两次出使苏联。因为俄语好,1949年就随王稼祥一道出使苏联,参加使馆的筹建工作并担任翻译。1980年再次赴苏,1984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曾担任中苏友协秘书长,1992年离休。

刘铮回忆说,就是他在驻苏联使馆工作的期间,成就了他一生美好的姻缘。

1950年,23岁的中国驻苏联使馆翻译刘铮恋爱了,热恋的对象就是年长他一岁的朱敏。这在当时许多人们看来,是一个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的错配,因而远在莫斯科的中国大使馆风生水起,议论纷纷。P5-7

后记

《帅府家风》是我采写的“家风”系列图书的第二部。

《帅府家风》的主题与第一部《家风》是相同的,内容也相似,不同的是元帅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家庭环境。

十大元帅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身上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光芒,在旧中国的废墟中,他们舍弃了个人的安逸,背弃了传统的礼教,脱下皮鞋,穿上草鞋;放弃富贵,甘嚼草根,走上了拯民救国的理想之路,他们筚路蓝缕,直面兴亡,虽九死而犹未悔。最终,用自己的大义和不屈,成就了新中国的伟业。

一代元戎,七位战士,人们透过血与火的战场,了解、熟悉了他们的功勋和面孔。

作为父亲,作为长辈,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和要求,更多地浓缩到了精神的层面,他们大都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学门技术、讲信修睦、度德而处、量力而行、普通平安、老老实实,这和大多数父辈的希望并无二致。

但,元帅毕竟是元帅!事实上,当他们走进和平,回归家庭后,他们身上依然保持着炽烈的战士品格和勇士精神,依然保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理想情怀:是君子就能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是战士就不言败,不苟且、不虚伪,直面人生!这种血性和豪情光耀着帅府的门楣。

家传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在我接触的每一位元帅后人的身上,都明白地显示出各自家庭的背景和父辈的印记。他们都很坦诚、直率,都很朴素、随和。但是,他们都有着鲜明而独特的个性……

由于各种原因,我只采访到了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七位元帅的后人,这是本书最大的遗憾。

我的助手张翼飞参与了全部的采访过程,并担任着录像和摄影工作,书中所有采访对象的照片,都是出自他手。

《帅府家风》的如期完成,得益于傅洋和万伯翱两位仁兄的指导,匡我不逮,他们的灼见使我的思路更明晰。

感谢乌可力、赵红旗、肖兴福、张岩松、薛树东、李杰、曾芳、徐衍、王革军、唐筱菊和北京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赵华同志的支持。

感谢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张琦同志对书稿的重视,她的指导性意见对我的帮助很大。

特别要感谢的是张九九(延忠)大姐,她是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张鼎丞同志的女儿,也是红色家庭的后人,她毕业于著名的哈军工,曾任国家人事部人事司司长、党组成员,书中的许多人都是她的同学和故交。她不仅给我介绍了一些感人的细节,而且,她还把自己珍藏的一本《老一辈革命家家书选》送给了我,并告诫我说,每个元帅的个性、风格、形象、家庭都有着鲜明而突出的特点,要把握好,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这些忠告,言犹在耳。

家和万事兴。家风是一种积淀,是一种传承,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而,“家风”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肖伟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