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辛亥风云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任光椿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辛亥风云录》是著名作家任光椿的代表作之一,与《戊戌喋血记》、《五四洪波曲》一起构成了在当代文坛极具震撼力的“时代三部曲”,荣获孙中山基金会文艺大奖。小说以黄兴、孙中山、宋教仁、袁世凯等主要人物的故事为线索,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党人为推翻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而进行的艰难斗争。

内容推荐

“戊戌变法” (1898年)失败以后,在风雨飘摇的中华大地,尢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前仆后继。绍兴轩亭口秋瑾英勇就义、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死难、上海车站宋教仁被刺、黄兴等人数次被迫流亡海外,红颜知己的温柔与白发慈母的惦念、革命党人的坚贞不屈与腐朽势力的阴险狡诈,血与火、泪与爱、亲与仇。无不令人扼腕叹息。本书真实地描绘出这幅沧海横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小说以黄兴、孙中山、宋教仁、袁世凯等主要人物的故事为线索,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党人为推翻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而进行的艰难斗争,刻画了黄兴、孙中山、宋教仁、袁世凯、蔡锷、秋瑾、蔡元培、周树人、蒋介石等一人批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叙事架构宏大,人物形象鲜明,表现手法细腻。

目录

楔子 悲壮的沉思

第一卷 转折

 第一章 风云初会

 第二章 炼狱

 第三章 火种在地下运行

 第四章 他度过了第一次风险

 第五章 苦闷与彷徨

 第六章 汇合

 第七章 生者与死者

第二卷 垂亡

 第八章 裂痕

 第九章 紫禁城的丧钟

 第十章 权力的角逐

 第十一章 静静的洹上村

 第十二章 幻灭

第三卷 羊城喋血

 第十三章 战斗前的诀别

 第十四章 年轻的起义者

 第十五章 腐蚀

 第十六章 搏斗

 第十七章 南国的仲夏夜之梦

 第十八章 九龙锄奸

第四卷 武昌首义

 第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十章 刘公解囊

 第二十一章 吴静玉之死

 第二十二章 黎明前的殉难者

 第二十三章 奇迹般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 苦果

第五卷 挣扎

 第二十五章 绝望的挣扎

 第二十六章 北国兵变

 第二十七章 袁世凯出山

 第二十八章 红罗厂的枪声

第六卷 阳夏保卫战

 第二十九章 黄兴到

 第三十章 淅沥的秋雨

 第三十一章 在战火血光中

 第三十二章 功败垂成

 第三十三章 “都付与鄂江潮”

第七卷 江浙风云

 第三十四章 江湖英豪

 第三十五章 攻打制造局

 第三十六章 四明山中

 第三十七章 革命与苦闷

 第三十八章 攻克南京

第八卷 民国诞生

 第三十九章 孙中山归来

 第四十章 美丽的泡影

 第四十一章 谋杀

 第四十二章 社会党的兴衰

 第四十三章 退让

第九卷 蜕变中的北京

 第四十四章 皇朝的终结

 第四十五章 权柄又移到了北京

 第四十六章 京华才俊

 第四十七章 孙黄北京之行

 第四十八章 圈套

第十卷 宋案与讨袁

 第四十九章 湖湘行

 第五十章 他倒在血泊中

 第五十一章 再次流亡

 第五十二章 重新开始

 第五十三章 在美国

第十一卷 皇帝梦的破灭

 第五十四章 窃国者的谋略

 第五十五章 蔡锷出京

 第五十六章 袁世凯之死

第十二卷 归宿

 第五十七章 奔向祖国

 第五十八章 两袖清风出夔门

 第五十九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

 第六十章 将星之陨

 第六十一章 英灵返故乡

尾声 期待着后来者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风云初会

七月,正是日本东京最炎热的季节。热海的海滩上,每天都挤满了赤身裸体的游泳的人群。

东京牛■区西五轩町弘文学院校园中有棵大榉树,满树的叶片都被灼热的太阳晒蔫了。叶丛中响着一片好像被太阳烤灼得喘不过气来似的、嘶哑的、懒洋洋的蝉鸣声。

黄轸被选送到这弘文学院来学习,已有一个多月了。

这时,正是午休时间。他从浴室中出来,把刚刚洗过的、湿漉漉的头发披在两肩,打着赤膊,夹着个洋瓷脸盆,提着上衣,大摇大摆地向自修室走去。

“唔!”日本学监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黄轸停下了脚步。他一看到日本学监那张严肃凌厉的面孑L,心里就明白了:学院是不准打赤膊的。但是,他从来就是一个不知畏惧的人。而且,他觉得午休时间洗澡后,打一下赤膊,也并没有什么过错,便也昂起了头,冷静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同样从鼻子里发出了一声“唔”。

两双眼睛互相盯视了约十秒钟之久。那学监终于软下来了。黄轸平时优异的成绩,一向遵守纪律的品行,刚毅的性格和此刻坚定的神情,聚到一起,终于挫败了这位学监的冷峻的心。

学监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一个人,于是低声说了一句:“下次再不准了啊!”便背着双手走开了。

黄轸夹着脸盆,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自修室,开始穿上衣。

自修室里坐着一个身材矮小、面色微黄、表情刚毅的年轻人,正在看书。这人也是中国留学生,姓周名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氏。

周树人望着黄轸,微微笑道:“廑午,在这里,公然破戒,敢于光着身子扬长过院而竞未受到那位怒目金刚训斥的,你恐怕是第一人吧?”

黄轸嘻嘻地笑着说:“午休时间,洗洗澡,不打赤膊怎么办?树人兄,你可真用功啊,午休时间也不歇歇。”

周树人道:“躺着也睡不着,还不如看看书好。你快回宿舍去,我刚从那儿过,见你的贵同乡蔡松坡、陈星台等都在那里等着你哩。”

黄轸一听,就喜得跳了起来。他匆匆地穿好衣服,端起脸盆,往宿舍跑去。

陈星台即陈天华,他是认识的;可是蔡松坡却只是久闻其名,还从来没有见过面。因此,他还未进门,就连声喊道:

“松坡!松坡!”

宿舍里坐着三个人。

靠窗的那个青年,年纪不过二十岁上下,身材单瘦,面容清秀,闻声急忙站起,迎上前来,握住了黄轸的手。

黄轸把这青年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才呵呵笑道;“怎么,你就是蔡松坡蔡锷?我还以为谭复生、唐佛尘、梁卓如先生的高足,鼎鼎有名的长沙时务学堂的高材生,一定是魁梧雄伟的奇男子呢,原来还是个小弟娃嘛。”

蔡锷面色微红,笑道:“廑午兄,我也早就听力山兄说过你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倒真的有一种大将军八面威风的气概啊!”

黄轸听了,把头一仰,呵呵笑道:“笑话,笑话。我是什么大将军?我只是一个粗人罢了。”

这时,另外两人也都站起身来,上前与黄轸相见。左边那人中等身材,形容朴质,看年纪足有三十来岁,此人姓禹名之谟,字稽亭,乃湖南湘乡人氏;右边那人形容却有些古怪,长长的头发披在肩际,面容清癯,神情有些恍惚,两眼却又时时闪射出一种奇异的光,这人就是陈天华,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是湖南新化县人,现年二十八岁。他们都是今年才到日本来的中国留学生。

四个人都是湖南同乡,异国相逢,倍感亲切。黄轸忙从书桌抽屉中找出一包花生米,一包菲律宾雪茄,招待乡友,陪大家谈话。

禹之谟吸了一口雪茄,吐出烟子,说道:“廑午、松坡,你们两位正好都到了。星台最近写出了两部奇文,一部叫《警世钟》,一部叫《猛回头》,读了真令人精神振奋。不信,我念几段你们听听。”说着,他便从衣袋内掏出一个稿本来,翻开第一页,念道:

恨呀!恨呀!恨呀!恨的是满洲政府,不早变法。你看洋人这么样强,这么样富,难道生来就是这么样吗?他们都是从近二百年来做出来的。莫讲欧美各国,如今单说那日本国,三十年前,没一事不和中国一样,自从明治初年变法以来,那国势就蒸蒸日上起来了;到了如今,不但没有瓜分之祸,并且还要来瓜分我中国哩!论他们的土地人口,不及中国十分之一,他因为能够变法,尚能如此强雄,倘若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变起法来,莫说是小小日本不足道,就是那英、俄、美、德各大国,恐怕也要推中国做盟主了

陈天华听他念到这里,站起来,一把夺过稿本,笑道:“莫再念了,我这些都是下里巴人的俚语,莫让他们二位文章家笑话。”

黄轸听了,却连声赞道:“好,好!说得痛快透彻。俚语怎么样?俚语就是好。我不是什么文章家,不过,我觉得这样的文字比那些酸溜溜、文绉绉的八股文章要好多了。”

禹之谟道:“我也是这么说。我们应该尽快地把这两本书印出来,运回国去散发,一定可以起到唤醒国魂民心的作用。”

黄轸道:“好。我们正准备筹建一个湖南编译社,社址已找好了,就在小石川区久坚町七十一番地。还准备在长沙金线街搞一个分社。现在有了星台这样的力作,是应该抓紧把它印出来才好。松坡,我很早就在长沙《湘报》上读到过你的文章。你是否也来写一点?”

蔡锷微微一笑道:“廑午兄的设想是很好的。星台兄的文章也的确很有鼓动力。只是小弟一向缺少文才,很难奉陪。特别是自从长沙《湘报》被捣,复生、佛尘二师相继被害以来,小弟深感我国封建专制势力太大,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很难打败它和摧毁它的。徒托空文,实在无济于事。卓如师的生花妙笔,何曾敌得过荣禄、袁世凯的几旅新军?所以我这次东来,便决心入日本士官学校就学,也是个投笔从戎的意思。将来学成归国,廑午兄以雄才握全局,星台兄以妙文起民心,稽亭兄以实业图富强,小弟不才,也就只能随诸兄之后,执干戈以卫社稷,为争取民主自由和重振中华而战斗了。”

黄轸听了,连连击掌道:“好,好,好!松坡老弟的志向可说是最合我心了。你们请看我这几条铭语。”说着便从书桌上找出一管笔、一块墨匣来,递给大家观看。

众人接过那笔墨,仔细观看,只见那支毛笔管上刻着一首《笔铭》:

朝作书,暮作书,雕虫篆刻胡为乎?投笔方为大丈夫!

那块徽墨匣上也刻着一首《墨铭》:

墨磨日短,人磨日老,寸阴是竞,尺璧勿宝。

蔡锷、禹之谟见了,都十分赞赏。只有陈天华却神色抑郁,若有所思,因为大家都吟哦铭语去了,也就没有人理会他。

黄轸收了笔墨,笑道:“松坡今日是初见,恰好我们今天下午又没有课。让我来做个东,请你们到凤乐园喝几杯去,好不好?”说完他就一面准备动身,一面向蔡锷打听秦鼎彝的去向。

蔡锷告诉黄轸,力山到日本不久,就到新加坡去了。听他说准备绕道去云南,利用那里土司的力量,再图大举,以后就不知道他的行踪了。

众人听了,都十分感慨。四个人出了弘文学院,叫了车子,径往凤乐园方向奔去。  P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