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一门学科。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即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名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揭示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念的系统,指导人们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怜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而隐喻不再只被看做是词语的层次,我们应该把隐喻当做一种话语现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其含义。
隐喻研究的新视角(代序)
第一章 西方隐喻研究介绍
1.1古希腊至20世纪30年代的隐喻研究
1.2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隐喻研究
1.3隐语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 本体、喻体的关系及相似性
2.1比喻的两个项
2.2本体和喻体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2.3相似点和相异点以及相似点的分类
2.4喻解与相似点
第三章 隐喻的心理基础
3.1联想
3.2联想的分类
3.3关于想象
3.4通感和通感式隐喻
第四章 隐喻的语义分析
4.1理论来源
4.2组合层面
4.3聚合层面(联想层面)
4.4隐喻意义的模糊性
第五章 隐喻的语用分析
5.1语言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5.2会话含义理论与隐喻
5.3隐喻的语用推理
5.4隐喻与语境
5.5隐喻的创造及遵循的原则
第六章 隐喻和认知(上)
6.1哲学和心理学对概念的作用的阐述
6.2隐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6.3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概念
6.4隐喻和认知
第七章 隐喻和认知(下)
7.1隐喻的认知基础
7.2概念隐喻
7.3概念隐喻的类别
7.4概念隐喻和认知语境
7.5概念整合理论
7.6空间隐喻
7.7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研究及其意义
7.8情感隐喻
第八章 隐喻的应用
8.1新闻报道语篇中的隐喻
8.2科技语篇中的隐喻
8.3商务语篇中的隐喻
第九章 语法隐喻
9.1Halljday的语法隐喻理论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的对比分析
9.2Halliday对语法隐喻的重新分类
9.3概念语法隐喻
第十章 隐喻和词汇教学
10.1隐喻的语言再生功能
10.2词汇教学的新思路
10.3隐喻在词汇系统发展中的作用
10.4隐喻对新词的作用
10.5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启发作用
第十一章 隐喻和文化
11.1隐喻的共性
11.2隐喻在不同文化模型中的差异性
11.3隐喻的风俗习惯背景
11.4隐喻的宗教信仰背景
11.5隐喻的文化价值背景
11.6隐喻与民族生活习惯
11.7隐喻的神话传说文化背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