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怪书。它依托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时段,分上、中、下三卷,着力表现的是当代城乡生活沧桑巨变的历史。凡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读起来会深有感触。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耳熟能详,但概念模糊,读过以后,将会受到震撼,为我们的时代而骄傲,为我们过去的苦难而惋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憧憬,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怪味沧桑/郝树声长篇小说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郝树声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怪书。它依托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时段,分上、中、下三卷,着力表现的是当代城乡生活沧桑巨变的历史。凡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读起来会深有感触。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耳熟能详,但概念模糊,读过以后,将会受到震撼,为我们的时代而骄傲,为我们过去的苦难而惋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憧憬,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 内容推荐 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才不过四十多年,世道沧桑,变化巨大。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人们向往的是温饱;实现温饱的目标后,人们追求富裕。贫富差距拉开了,人们各自在自己的坐标点上,寻找提升资本积累和生活质量的途径…… 目录 序 上卷 山风 失踪 辫子和剃头匠 马寨公社 电影与广播 劁猪娃 小宝一家 石器(一) 石器(二) 割牛舌头 游街 红薯 美食 山恋 出嫁 换亲 旋车轴 汽车 马寨小学 土布 戏剧 二哥 赛戏 飞 木匠 草房 电报 送信 刻钢板 信教 “公贼” 算盘 钻研 铁路 远行 招工 赌 水打磨 过年 中卷 乡俗 家谱 收音机 单干 换种 交粮 抓大肚 罚款 考学 随礼 摊派 告状 七所八站 种烟叶(上) 种烟叶(下) 回归 生意 饭铺 上瘾 空壳 开矿(一) 开矿(二) 扶贫 私奔 修庙 转正 户口 下岗 盗抢 “丙豪小学” 发迹 大款 电视机 打工去 下卷 城韵 地下 天上 橡胶坝 汉子 手机 女人 攻势 快捷 美容 孩子 电脑 解救 列车 潇洒 热土 打工(上) 打工(下) 港澳(上) 港澳(下) 非典(上) 非典(下) 机顶盒 绝交 买车 拆迁 回乡 尾声 浓缩历史(代后记) 试读章节 故事应该从九十七岁高龄的七太爷突然失踪说起。 这七太爷,是我们山乡马寨的一个姓杜的高寿老人,对于本书的一个主要人物杜小宝来说,七太爷实际上是他的“七太太爷”。 县里的民俗学家们考证过,在我们这一带山乡,对长辈的称呼是很有讲究的。一条“命根子”往下延续,并且分裂成树状结构,就有了不同辈分。直接下传的是“祖”,与“祖”同代的人称“宗”,祖与宗虽然都是亲的,但亲的程度不一样。如你爷爷的父亲是曾祖,你应该称他为“太爷”,而爷爷的爷爷是高祖,你就应该在太爷的前边再加上一个“太”字,就成为“太太爷”了。加上一个“太”字就又长了一辈,这不是“和”的关系,而是“积”的关系,就好像代数学里“太”字上又平方了一样。说句笑话,在我们这里,你要是结巴舌,叫“太爷”时不小心,“太……太……太……爷”地结巴下去,就可能一下子不知道能给对方长多少辈。好在上了五辈的家族很不多见,所以,在“太”字平方的基础上,基本上没有加上立方或者n次方的。照这么说来,“七太爷”应该是杜小宝父亲的正确叫法,可这个小宝也跟着父亲和大多数乡亲一样叫“七太爷”,而且还常常把那个“七”字省去。反正上下五辈关系太复杂,让一个小孩子家叫起来确实困难,就没有人认真地纠正过他。 我们马寨的“能人”元叔就专门论证过,辈分太高了,就失去了论辈分的实际意义,你想,祖祖辈辈的人都把上苍称呼为“老天爷”,没有人说这是乱了辈分的。等杜小宝长大后,听着孩子们也像他当年一样大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忽然想起元叔的话,才突然醒悟,“七太爷”、“老天爷”和“雷锋叔叔”都不过是一种符号式的称呼,元叔当年的分析虽然浅显却很有道理。 七太爷的突然失踪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秋冬之交的一天。 这一天其实稀松平常。那个时候,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公社下面是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面是生产小队,所有制的形式是公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为基础的这个“队”指的是生产小队。我们马寨是一个大村子,成立了一个生产大队,下边设了八个生产小队。生产队是一种慢慢腾腾的社会机器,农活是常年干不完的。八队的“狼”叔经常“咬槽”说,当干部的都是他妈的想事虫,天天给你找活干,天天让你没饭吃,都是干部领一群社员熬时间,磨洋工,混工分。 这一天已经是青霜白露的天气,八队的社员照样起个大早,到地里干活。这天早上,全队社员都去了西岭沟一块大一点的棉花地,女人们不停地哈着冻得通红的手,采摘最后一茬半开不开的棉花。男人们用结满老膙的手,奋力地薅棉花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大家说着笑着,打着闹着,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腾茬子,清理成白地,可以播种小麦。都到了九点多了,太阳升得好高,社员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队长贵亭叔才让放工。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地里回来吃早饭。 小宝奶奶的拿手饭不过是蒸红薯、熬玉米糁和青辣椒调萝卜丝。这年月,家家户户都吃这样的饭食。当全家每个人都手捧着一大碗饭,在院子里吸吸溜溜地吃着、喝着的时候,小宝奶奶发现七太爷还没有回来,小宝爷爷就叫小宝去牛屋里喊七太爷回来吃饭。 小宝很不情愿地撅着嘴,一蹦一跳地跑到村西头的生产队里的牛屋院,没有到院子里就大喊:“太爷,太爷,快回家吃饭哩。”要在往常,七太爷一定眉开眼笑地从牛屋里走出来,颤巍巍地揽一下小宝,然后一老一少牵着手,迎着柔和慈祥的阳光,踏着山村坎坷不平的道路,回家里吃饭。这个情景,如果让北京的民俗学家或者画家们看到了,一定会抒发出不少感慨,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天伦之乐,或者挥毫泼墨,画一幅恬静优美的山乡风俗画。可是今天,等小宝推开了七太爷住的屋子,几犋耕牛打着响喷嚏,咕嘟咕嘟地倒沫(反刍),却没有看到七太爷的影子。小宝虽然没有见到七太爷,只要跑到了这个屋里,就算已经完成了任务,回去给爷爷交了差。奶奶嘟囔着:“这老东西,还是这么不着调儿,到现在不回来吃饭,也不知死到哪里去了?”爷爷喝了奶奶一声:“哈,胡说些啥?给他留下点饭就行了。” 就这样,一家人都没有在意,吃罢早饭,听到队长贵亭叔敲了破牛车轱辘,这个吊在椿树上的简易的上工钟,都抄起农具,懒洋洋地上工去了,谁也没有继续追究七太爷究竟去了哪里。 中午,仍然没有见到七太爷回家吃饭,一家人就有些心慌。爷爷和爹爹都去了牛屋院,在七太爷睡觉的草池子里,乱蓬蓬的麦草上,一条破棉絮被褥还在,这老头只穿了一身衣服,带上他的红宝书包和烟袋走了。究竟去了哪里,小宝父亲问其他几个牛把,谁也说不清楚,爷爷就说:“哈,别管他,跑得饿了就回来了。” 虽然这事儿在马寨村里没有引起多大轰动和震动,但七太爷确实是突然失踪了。 常言说,孝子贤孙,隔代最亲;过了三代,谁也不爱。这个道理我们马寨人最有切身体会。这体会的来源就出在七太爷身上。 七太爷今年已经九十七岁了,不挑吃,不挑穿,腰板挺直,牙口也整齐,连眼睛也不怎么花,身体非常健壮。他属于“五保户”,可以单独过日子,但他自己没有起锅灶,五保的待遇全部给了杜小宝家。因为姓杜的就他们这几户人家,长杜小宝四辈的七太爷其实已经出了“五服”,他能够成为杜家一口人,完全是因为他是个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又不能由外姓人供养,才流落到小宝家的。到了这把年纪,在生产队里干活不记工分,生产队给他的最大五保待遇,就是只给他分一份定补的口粮。他因为身体好,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所以农活并没有少干,也没有任何报酬。除了杜家要管他吃饭以外,他在全生产队的人心中,完全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老人,没有一个人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在杜家,虽然他是杜小宝爷爷的爷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敬重,也是一个多余的人,待遇比一个牲口好不了多少。 多少人私下议论起这个老人,都感慨地说,人啊,其实不需要活那么大岁数,老到一定程度,就人嫌狗不待见了。一家子,有三代人就足够了,没有了亲儿子,孙子再孝顺,也没有多深的亲情。更何况小宝的爷爷根本不是七太爷的亲孙子呢。 P1-4 序言 这是一部怪书。 说它怪,怪就怪在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不同。它依托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时段,分上、中、下三卷,着力表现的是当代城乡生活沧桑巨变的历史。凡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读起来会深有感触。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耳熟能详,但概念模糊,读过以后,将会受到震撼,为我们的时代而骄傲,为我们过去的苦难而惋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憧憬,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 本书将给你讲述一个社会发展的大故事。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小故事集合成了一个大故事。 伟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从农业作为主导产业进入人类社会后,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这几千年来,阶级矛盾和斗争此起彼伏,帝王将相、志士仁人层出不穷,但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多大的变更。经济发展迟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百姓的日子是慢腾腾地过来的。如果经历战乱和饥荒,贫穷和落后就常常与他们相伴相守了。到了和平时期,即使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政策,能够让他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但芸芸众生,依然不过是处于无休止的劳作状态,土里刨食,床上困觉,养育后代,繁衍生息。 近三百年来,科学技术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工业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安上了强大的助推器。特别是近百年来,微电子学的发展,PC机的普及应用,推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积累,在20世纪以前,仅仅属于那些毕生献身于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上下求索的道路曲折漫长。进入20世纪以后,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所有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当认为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类知识的总和翻了一番。当今,知识总和的翻番,连十年也用不了。据科学家们预测,到了2020年以后,人类知识的翻番,只需要七十三天,文盲的定义都要重新修订。微观上的生物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宏观上的能源技术、太空技术,等等,都会因为智力革命而产生巨大的能量,推进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伟人毛泽东有诗云:“人间正道是沧桑。”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有了比较,才能鉴别。 这部小说的上卷,主要讲传统问题。作者以山村马寨为背景,写了20世纪60年代一个山乡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衣食住行、耕作方式、恋爱婚姻、交通通信、知识追求、精神生活、宗教信仰、人性裸露等诸方面,体现出农业社会的时代特征。 这部小说的中卷,主要讲“三农”问题。作者以山村马寨为基点,放大到一个乡镇,写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再缺吃少穿,一切向钱看。科学技术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农民在改革大潮中,面对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折,同样有着不息的追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于农民来说,依然是一道关坎,他们在沉重的负担下挣扎。生产关系的某些变化,引发了生活、精神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这部小说的下卷,主要讲发展问题。作者更进一步拉开了时空框架,描写当前城乡人们的新生活。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但它是把双刃剑,其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手机和汽车,加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摧毁了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道德观念。人和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环境的恶化给生存带来威胁。从山乡里走出来的新一代人,分化出不同层次:有的成为官员,有的成为大款,更多的成为打工一族。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生存状态趋于多元化,反映出当代人的追求和迷茫。 三卷书可以独立成章,但三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其间从宏观到微观,时空交错,人物变换,风起云涌,世态炎凉,互相比较中显现出沧桑巨变。是为立意。 这部书的格调是昂扬向上的,但并不浮夸,不粉饰太平。你可以当做史料来读,也可以当做小说品味。只要你熟悉农村和当代生活,书中的人物原型俯拾皆是。书中涉及到的某些事物描写,如果你不太明白的话,可以跳过去,一点也不会影响本书的宏旨,或许同样可以引发你的共鸣和思考。 郝树声 2006年5月8日 后记 浓缩历史 当今世界的变化实在太快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才不过四十多年,世道沧桑,变化巨大。有许多旧事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有许多新生事物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壮大,就立刻消亡了。还有一些新生事物,会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交通通信,等等,无不与时俱进,处在激变之中。 诚然,发生这种巨大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而科学技术向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渗透,确是一个最不能忽视的要素。 我是一个学习自然科学出身的人,当然具有另一种特殊的视角。我觉得,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不过三百多年。正是科学知识的加倍翻番,应用技术的广泛普及,才以强大的力量,推进社会的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事物交叉渗透,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时代召唤我们的民族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具备的原动力。 创新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科学技术的创新,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断走向富裕。创新就会有淘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 于是,我想把自己长这么大的所见所闻,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四十多年的时光,我们经历了农业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大主题,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理一理脉络,挖掘出渐被淹没的事物,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尝试。 比如我小时候整天见到的石磙、石碾、石磨、石臼、算盘、牛车等生产生活用具,剃头匠、劁猪匠、木匠、泥瓦匠等手艺人,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以至现在的BP机、录像机等高科技产品,这些东西,即将淡出人们的生活。如果不诉诸文字,恐怕我们的后人将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根本不会了解父辈们创业的艰辛,不知道一代又一代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我有了这种想法,经过思考,决定以文学的形式给予展现。 于是,我脑海中的人物就出来了:七太爷和小宝一家,元叔和风姑,孙满仓和胡荣花,刘庆典和春妮,陈聪老师和丁老师,孙二孬和刘臭蛋,杜思宝和孙丫丫,刘继苹、刘继先和狼叔,胡万有和孙乃社,台湾老兵孙丙豪等,他们的离合悲欢、浮沉起落,构成了文章的主题。事物也出来了,科学技术的成果与他们相生相伴,国家发展的大气候与他们同息共存。故事也出来了,既有欢笑和诙谐,也有苦难和沉重。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追求。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人们向往的是温饱;实现温饱的目标后,人们追求富裕;贫富差距拉开了,人们各自在自己的坐标点上,寻找提升资本积累和生活质量的途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新生活,也因人而异。所有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又会给传统道德以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人们照样面临着情感、教育子女、就业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重压和困惑。通过对他们行为状态的描述,把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进入21世纪后三个时段,科学技术对人们的巨大影响展示出来。 状物、记人和叙事,混合在一起,尤其是比较多的状物,就显得特别怪。所以,这部书又是一个非驴非马的另类作品。写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有对事物的深刻洞察、认识、剖析和浑厚的艺术功力。能不能达到这一要求,由读者自己去评判。 在写作过程中,我的夫人郭成敏女士是第一位听众,她为书中展现的事物、人物的奇妙组合而感动、振奋,每听完一两个章节,总觉得意犹未尽。 我的朋友对这部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他们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有的说,读了上卷,让我回到了少年时代;有的说,对于某些理论方面的描述,言简意赅,让人明白了不少原来弄不清楚的一些道理;有的说,没有想到,农村的生活和我们现实中的生活,竟然如此丰富多彩。他们一致认为,我能够写出这部“书”,是因为在我的骨子里,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和科技情结。 是啊,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了,书中的所有意象,可能早就在我的心中形成了网络。如果它能够面世,一定是在为我的父老乡亲们树碑立传。我是他们的儿子,我太热爱他们了。能够用文字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展现出来,正是他们在我的血液里注入的历史使命起着重要的发酵作用。 从2006年2月1日开始,我既要在单位工作,又要参加市委党校的学习,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公事、私事,熬了百十个不眠之夜,终于在5月7日夜完成初稿。就像一个产妇,在阵痛中分娩出了一个长满嫩毛的孩子,腹中虽空空荡荡,心里却非常高兴。不管它有多么丑陋,还是希望读者能够喜爱它、指教它,让它完善,在当前汗牛充栋的出版物中,占有一席之地。 郝树声 2006年5月1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