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当代散文集,由三十多位著名作家写作而成。文章借助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古代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的故事、寓言故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借古喻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语言讥诮,文风幽默泼辣地对文人做学问的操守、文学现象以及文人应具备的修养,当政者怎样做人与为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中国传统文化及异域文化的借鉴汲取,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月河山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杜英姿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本当代散文集,由三十多位著名作家写作而成。文章借助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古代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的故事、寓言故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借古喻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语言讥诮,文风幽默泼辣地对文人做学问的操守、文学现象以及文人应具备的修养,当政者怎样做人与为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中国传统文化及异域文化的借鉴汲取,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三十多位著名作家文化随笔的扛鼎之作,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借助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古代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的故事、寓言故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借古喻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语言讥诮,文风幽默泼辣地对文人做学问的操守、文学现象以及文人应具备的修养,当政者怎样做人与为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中国传统文化及异域文化的借鉴汲取,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不管是居于高位的领导者还是身处底层的知识分子、普通百姓,都可以在书中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两相对照,找出自己的毛病及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对提高自己的文化、德行修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将做人、做学问与做官和谐统一。 目录 说“年” 白居易饮酒 曹操赤壁何以败 陆贽的拒绝 泥爱者戒 饿死蔡京 寓言的力量 “好皇帝”和“坏皇帝”的幸运 又逢“甲申” “清皇朝情结”与奴性 忆江南,最忆是园林 从外语传入说到同文馆 近百年的儒学与《论语》热 “文革”后期读书记 田家英的闲章 大渡河上三首歌 你不能没有家 曾是藤花红满檐 天乐园纪年 历史的伤口 女性:权利还是权力 孝悌的妙用 宣宗的《悯农诗》 元典精神对话录 上海的现实主义 穷其一生为《聊斋》 边塞风流 人间情怀 知遇之恩 人天交融的和谐 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 征婚启事七十年 英雄不是杀人狂 说不尽的汉武帝 失节夫宽容失贞妻 孙悟空的历程 床前明月光 “学者”政治家的悲剧 “贪而优”则“擢”? 《水浒》里的经济学 胡雪岩成败的启示 《三国演义》里的管理学 武督头误打李外传的超现实性 流星划过依旧绚烂 吴章钧的文化情结 溱潼说麋 狗的哲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留在东岳的“日记” 木秀于林 人品与官品 朱元璋删《孟子》 说崇祯 “搞怪皇帝”朱厚照 奶妈之翘楚 试读章节 泥爱者戒 一个人爱呆了,爱傻了,爱到不清醒,不问是非的程度,便是“泥爱”了。语词虽然古老而已死去,但这种为官之父“泥爱”其不肖之子的社会现象,由明至清,由民国至现在,倒是一点没变,甚至还发扬光大呢。 “泥爱”,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 见于明代李贤所著的《古穰杂录摘抄》,其中一则笔记起句,为“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读到这里,顿觉“泥爱”二字眼生,但查辞书,遍觅不得。明代焦肱所著的《玉堂丛语》一书,也谈到杨士奇“泥爱”这件事,题目为《惹溺》,这个“惹溺”,同样也是一个稀见词,不载于当代出版的辞典。 看来,任何民族的文字语言,都是处在不停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一些新的词语在产生,一些旧的词语在消亡。“泥爱”和“惹溺”,便是埋葬在古籍中,属于尸骸性质的词语,很难在现代语言中复活了。 由于李贤和焦肱写的是同一件事,参照来看,“泥爱”的“泥”,约与现代汉语中的“溺爱”的“溺”同义,也许更接近于时下流行的“爱杲了”的意思。一个人爱呆了,爱傻了,爱到不清醒,不问是非的程度,便是“泥爱”了。语词虽然古老而已死去,但这种为官之父“泥爱”其不肖之子的社会现象,由明至清,由民国至现在,倒是一点没变,甚至还发扬光大呢。就看最近坐在被告席里的高级干部,与其子,与其妻,与其情人小蜜,与其三亲六故,作奸犯科,贪赃枉法,包庇纵容,共同为恶的案件,便可证明。 这位“泥爱其子”的主人公“士奇”,为明代有名的宰辅“三杨”之一的杨土奇。 宰辅,其实就是宰相,朱元璋实行独裁统治,大权独揽,是个谁也信不过的暴君,因而立下规矩,子孙为帝,不得设宰相以分君权。可身为一国之君的他,日理万机,不可能事必躬亲。中央地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总得有人去做具体细致的行政事务,于是,就有辅臣的设置。所谓辅臣,备咨询,拟对策,上条陈,作建议,有行政权,无决定权,一切听命于皇帝的秘书班子而已。 朱元璋,朱元璋的儿子朱棣,都是强悍人物,辅臣只是垂手侍立的跟班,吩咐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不再具备乃父、乃祖那份杀伐决断的魄力,和“唯辟作威,唯辟作福”的威风。从此,辅臣才由做笔录的文书,成为出主意的谋士,渐渐地,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慢慢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终于达到不是宰相等于宰相的名位高度。 生于公兀1365年,死于公元1444年,差几天就八十岁的杨士奇,历事惠帝、成祖、仁宗、英宗四朝,这位老先生亲身经历了辅臣地位逐步提高的过程。若不是他“泥爱”其子杨稷,弄得声名狼藉,最后搭上老命,这位元老政治家的一生,本可以画个更圆满些的句号。 若是引车卖浆之流,贩夫走卒之辈,纵使“泥爱”其子,小小泥鳅,能翻多大风浪?但是,官做得越大的干部,“泥爱”其子乃至亲属,任其行凶作恶,听其胡作非为,那后果也越严重,对于社会的危害性也越可怕,最后付出的代价也越沉重。看来,这也是为官者,尤其为大官者,必须戒之慎之的事情了。 其实,正史对于杨士奇,以及杨荣、杨溥的“三杨”辅政,还是比较肯定的。《明史》赞日:“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变,协力相资,靖共匪懈。”一方面,朱元璋和朱棣半个世纪的铁血统治,基本上是暴政,是镇压,是不停地杀戮,无论国家的元气,还是百姓的繁衍,都经不起再折腾,需要休养生息;一方面,朱高炽,朱瞻基,乃至朱祁镇,都是无甚才智,无甚作为的平庸之君,因而在敬谨恭勉,求稳慎行的“三杨”辅佐下,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大局能够保持安定。 明代郑晓所著《今言》中称:“惟西杨起布衣,历四朝四十一年”,杨士奇执政的这时期,明代虽无大发展,但也无大动乱,不能不说是三杨的贡献。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不处于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便是托天之福了。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出身寒门,早年在乡间为塾师,很清苦,也很努力。惠帝时,以才学优异荐入翰林,为编纂官,尽管未经科举,以出类拔萃入仕,值得自豪,但并非正途出身,他也是相当抱愧,引为生平一恨。因此,永乐夺了他侄子惠帝的江山,没有什么资历的他,赶紧投靠新朝。由于他很表现,也很卖力,定都北京以后,先任编修,后入内阁,再进侍讲,一路青云,升任辅臣。永乐北巡,朱棣委任他扈从东宫,驻守南都。 当时,永乐不喜长子,属意次子,朱高炽差点被废,当不成太子。杨士奇极力美言,予以回护,才得以无事。后来,仁宗继位,升他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加少保,颁“绳愆纠谬”勋匾,予以殊荣。随后进少傅,为兵部尚书,也算是对这位老臣的恩渥和报答。 也许因为这种原因,仁宗当朝,作为宰辅的杨士奇,和以前侍候成祖,大不相同。能够秉公用人,持直主政,能够坦陈己见,建言无忌。中国知识分子之可爱处,有了一点发言权,还是能够为国为民,做点好事的,正史上对他予以相当肯定。譬如仁宗登基后,那些在他为太子时,得罪过他的官吏,他一心惩办,大搞报复,是被杨士奇劝止住了的;譬如那些上书歌功颂德的臣僚,因为马屁拍得顺当,仁宗很开心,便要加以提拔,是被杨士奇一一反对掉的。譬如后来成为栋梁之材的于谦、周忱、况钟这些才干突出之士,又都是他发现引荐而获得重用的。“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所荐达有初未识面者,而之属,皆用士奇荐。”(《明史》) 有一位叫顾佐的御史,也是杨士奇起用的人才。有一次,“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日:‘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日:‘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帝叹日:‘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日:‘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日:‘细事不足干上怒。”’(《明史》) 从这些地方看,杨士奇在尽责为官上,可谓兢兢业业,孜孜不懈。但是,这样一位极明白事理,极通晓大体的政治家,却因为“泥爱”其子,而成为一个被蒙蔽的糊涂父亲。 李贤这样写道:“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以子书日,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日,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阿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日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焦肱对这个败类,又有进一步的描写:“杨文贞子稷恶状已盈,王文端为文贞言之,遂请省墓,实欲制其子也。稷知,每驿递中,先置所亲誉稷贤。后扬言曰:“人忌公功名之盛,故谤稷耳。’稷复迎于数百里外,毡帽油靴,朴讷循理,家中图书萧然。文贞遂疑文端妒己,还京师,出之吏部。” 鲁迅先生写过一首《答客诮》的旧体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为父亲者,爱自己的儿子,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天生的感情。但这种爱,超过一切,压倒一切,以致颠倒黑白,枉顾是非,那就害人害己,遗祸社会。 因为这个父亲不是蹬三轮的,不是卖鸡蛋的,碌碌无闻,谁也不会关心,不会注意。可大人物,大干部,众所周知,是白纸黑字出现在报章上和荧屏上的大名人,于是,出了这样一个被斩首的混账儿子,纵使相信是被蒙蔽,是糊涂虫,不曾同流合污,也不曾狼狈为奸,那不论是杨士奇,还是别的什么士奇,也不论是过去的杨士奇,还是当代的别的什么士奇,都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大笑柄,为人所不齿,被人所唾弃。 明代的何良俊,在其所著的《四友斋丛语》中,那批判的锋芒就直指杨士奇了。 “杨文贞公之子,居家横暴,乡民甚苦之,人不敢言。王抑庵直是文贞同乡且相厚,遂极言之。后文贞以展墓还家,其子穿硬牛皮靴,青布直身,迎之数百里外。文贞一见,以为其子敦朴善人也。抑庵忌其功名,妄为此语,大不平之。后事败,乡民奏闻朝廷,逮其子至京,处以重典。文贞始知其子之诈,然文贞犹以旧憾,抑庵在吏部十余年终不得入阁者,人以为文贞沮之也。由此事观之,则三杨之中,文贞为最劣矣。” 俗话说,知其父者莫如其子,同样,知其子者也莫如其父,从遗传学的角度考量,父子之间,总是会有共同的基因。按照其子杨稷那一份作伪本领,造假功夫,高超的表演能力,呜呼,我不禁怀疑,这个老爹,果然是被蒙在鼓中吗? “泥爱”之祸,这位明代贤相,确实是一面值得照一照自己的镜子。 P18-2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