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本书研究了汉传佛教因明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化,对现代国内外因明学者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评论,点明了他们在“因三相”见解上的分歧和不足;作者还深入钻研了二论(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及其门人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和所有的唐疏,取得了重大理论创建。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当代因明研究领域里具有创新的高度和深度的学术专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汉传佛教因明研究/真如因明学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郑伟宏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说,“因”是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是通过宗、因、喻等所组成的论式,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本书研究了汉传佛教因明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化,对现代国内外因明学者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评论,点明了他们在“因三相”见解上的分歧和不足;作者还深入钻研了二论(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及其门人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和所有的唐疏,取得了重大理论创建。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当代因明研究领域里具有创新的高度和深度的学术专著。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编 古因明的传入 第一章 印度佛教因明的源流和东传 第一节 佛教因明的源流 第二节 古因明初次输入汉地 第二章 《方便心论》概要 第一节 《方便心论》的喻、因、宗 第二节 《方便心论》的过失论 第三章 《瑜伽师地论》概要 第一节 《瑜伽师地论》的论证式 第二节 《瑜伽师地论》的过失论 第四章 《如实论》概要 第一节 世亲《如实论反质难品》的论证式 第二节 《如实论反质难品》的因三相 第三节 《如实论-反质难品》的过失论 第二编 唐代因明研究 第一章 玄奘与唐代因明 第一节 唐代因明研究概述 第二节 玄奘的因明成就 第二章 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 第一节 《述记》是汉传因明的重要著作 第二节 《述记》对汉传因明的贡献 第三节 《述记》的不足 第三章 文轨《因明入正理论疏》 第一节 《入论》古疏之佳作 第二节 《庄严疏》因明思想述要 第三节 疏解中的失误 第四章 净眼的因明疏抄评介 第一节 《略抄》、《后疏》概述 第二节 净眼因明思想述要 第五章 吕才与奘门之辩 第一节 吕才与《因明注解立破义图》 第二节 奘门对《立破注解》的批判 第三节 奘门与吕才之辩的思考 第六章 窥基《因明人正理论疏》评介 第一节 唐代因明的最高成就 第二节 窥基《大疏》因明理论述要 第七章 玄奘、窥基对三种比量理论的发展和贡献 第一节 三种比量理论的建立 第二节 大、小二论中的共比量理论 第三节 自、他比量及其简别 第四节 三种比量的立破功能 第八章 玄奘的“唯识比量” 第一节 “唯识比量”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唯识比量”的简别 第三节 小乘的“相违决定量” 第九章 慧沼、智周的因明研究 第一节 慧沼因明研究述要 第二节 智周因明研究述要 第三编 宋、明时期因明研究 第一章 延寿“真唯识量”疏文评介 第二章 明代因明研究 第一节 明代因明研习概况 第二节 因明理论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第三节 明代“唯识比量”研究 第四编 近代因明研究 第一章 因明在近代的复苏与弘扬 第二章 杨文会复苏因明的开拓之功 第三章 近代因明译著二种评介 第一节 胡茂如与《论理学》汉译本 第二节 谢无量与《佛学大纲》 第五编 现代因明研究 第一章 现代因明研究概要 第一节 因明研究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现代因明研究出现新高潮的三个标志 第三节 现代因明研究的几个特点 第二章 基本理论研究中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关于《人论》“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的解释 第二节 关于九句因是否为古因明所有 第三节 关于表诠、遮诠之理解 第四节 关于全分、一分是否为全称、特称 第五节 关于有体、无体之不同理解 第六节 关于有无因同品、因异品 第七节 关于同品定有性是否等同同喻体 第八节 关于因的第二、三相能否缺一 第九节 关于因明三支的推理种类 第十节 关于三支作法能否转成三段论 第三章 高屋建瓴先立其大——欧阳竞无的因明思想 第一节 《因明正理门论叙》的因明思想 第二节 《成唯识论叙》的因明思想 第四章 对勘研究别开生面——吕澂《因明纲要》 等论著 第一节 因明研究的指导思想“宜宗论而简疏” 第二节 因明研究之具体方法 第五章 探幽发微阐发宏富——陈大齐《因明大疏 蠡测》 第一节 因明研究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 因明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因明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第四节 因明基本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六编 当代因明研究 第一章 当代因明研究概况 第一节 因明研究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当代因明研究再掀新高潮的标志 第二章 当代理论探讨与争鸣述要 第一节 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的重大误解 第二节 因明与佛家逻辑、正理和印度逻辑之关系 第三节 什么是同品、异品 第四节 因的第一相“遍是宗法陛”的逻辑意义 第五节 关于第二相同品定有性 第六节 因的后二相能否缺一 第七节 关于表诠、遮诠和全分、一分 第八节 陈那三支作法的推理种类 第三章 当代唯识比量研究 第一节 吕激的“唯识比量”研究 第二节 张春波的《玄奘的“真唯识量”》 第三节 罗炤的“真唯识量”研究 第四章 当代因明著作评介 第一节 深入浅出 厚积薄发——陈大齐通俗因明 著作二种 第二节 心气沉定深入论藏——水月法师的因明 成就 第三节 沈剑英的《因明学研究》、《佛家逻辑》 第四节 巫寿康的《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第五节 《佛家逻辑通论》和《因明正理门论直解》 述要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