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岁将军吴西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万章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部书记载的正是吴西将军那鲜为人知的平凡、普通的一面。通过这些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信徒坚贞不屈、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一位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疾恶如仇、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

这部书由100多个小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吴西老将军的百岁人生的真实故事,再现了吴西老将军工作、战斗、学习和生活的风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将军的宝贵资料。

内容推荐

作者在老将军身边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凭着对文学的爱好与执著,工作之余把耳闻目睹的老将军百年岁月中的一些故事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记的故事越多,他就越被吸引,以致欲罢不能,于是就主动去搜集、去采写、去查找相关资料,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收集和整理,最终完成了这部反映百岁老将军吴西革命人生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目录

吴西将军的生平

一 乡思 乡情

 1 情系家乡

 2 留下乡思谢故人

 3 故乡山水人文

 4 不忘母语

 5 渔翁幻影

 6 母校旧颜无觅处

 7 见面

 8 思念老伴

 9 旧照话题

 10 思念母亲

 11 憾事

 12 祖屋被烧

 13 寓教于诗

 14 夜半召见

 15 烈士碑前的教诲

 16 子夜送行

 17 “庭训”

 18 将军的长子——浪萍

 19 堂叔吴绍光

 20 此姑非彼姑

 21 百岁老人面前羞言老

 22 写字

 23 劳动本色

 24 淡泊名利

 25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6 拒写错诗

 27 “断臂”再植

 28 良师益友

 29 聊把乡情寄画中

 30 战士情结

 31 解读“不容易”

 32 读《赏石榴》诗

 33 马的情怀

 34 科学饮食

 35 运动健康长寿

 36 百岁老叟舞翩跹

二 南宁学潮

 37 启蒙老师黄天益

 38 投身学生运动

 39 打倒黄华表

 40 监狱与“党校”

 41 狱中赏月

 42 大浪淘沙

 43 沉舟侧畔

 44 反封少年

 45 无奈儿时朋友当道公

三 龙州起义

 46 风雨欲来时

 47 战友钟夫翔

 48 难忘烈士何建南

 49 碑前植树伴君眠

 50 红军精神光耀荔波

 51 战友情深

 52 为烈士正名

 53 出走香港

 54 难忘的记忆

 55 为俞军长默哀

 56 向叛徒借道

 57 三过家门而不入

 58 相知老战友李天佑

 59 魂牵龙州

四 红七军北上

 60 挥泪别乡亲

 61 风雨征程

 62 饥寒交迫

 63 梅花村恶战

 64 归心似箭

 65 一句“goodbye”惊煞小工头

五 长征路漫漫

 66 难忘“左”倾路线的危害

 67 不该打的胜仗

 68 无一伤亡过湘江

 69 长征路上染伤寒

 70 打入“哥老会”宣传抗日

 71 攻占娄山关

 72 胜利中的遗憾

 73 误把人粪当食粮

 74 饿死与撑死

 75 围炉聆听朱老总教诲

六 冀中抗战

 76 智擒匪首

 77 把颠倒的脚印留给敌人

 78 肩负重任挺进冀中

 79 粉碎敌伪勾结

 80 挫败石友三

 81 发动全民抗日

 82 护麦 运粮

 83 青纱帐里打游击

 84 参加百团大战

 85 整军

 86 塔宣村大捷

 87 歼灭日本“常胜军”

 88 机动灵活反“蚕食”

 89 采用游击战应对大“扫荡”

 90 留把钢刀给敌人

 91 人民万岁

 92 好搭档于权伸

 93 战地黄花分外香

 94 冀中抗战四春秋

 95 夫人刘仁

七 延安记忆

 96 奔赴延安

 97 美好的回忆

 98 参加党的“七大”会议

 99 买马回冀中

八 进军西南

 100 风霜雨雪过秦岭

 102 改造伪军长

 102 误将特务当佛爷

 103 弹片

 104 戎马倥偬中的“旅游”

九 海军岁月

 105 吴西与潜校

 106 难忘的瞬间

 107 实事求是办案

 108 吴西与袁也烈的战友情谊

 109 “文革”风波

 110 一生以政治工作为己任

十 百年人生

 111 完美的人生句号

 112 跋

十一 魂归故里

 113 《跋》后小语

 114 哀悼与追思

 115 魂归故里

 116 与烈士同眠

 117 情系将军

十二 书外附录

 附录前言

吴西红军将军百四岁

七十四载革命情谊

吴西——百岁将军结墨缘

将军逾百岁美名身后留

两位百岁将军的世纪情怀

试读章节

吴西的故乡在广西扶南县砥柱乡三呵村。扶南即今扶绥县,砥柱乡今为渠黎镇。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普通话的普及,现在也有人将“三呵”写作“三哈”。他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即公元1900年。那正是天高云淡,可以“望断南飞雁”的中秋。因为是老大,又是男孩,父母、祖父母都格外高兴,霎时全家充满了喜庆气氛。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忙碌在田野的伯父闻知也高兴得很。因为从此他哥俩都有了自己传宗接代的后人了。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哥俩都有后了,岂不乐乎!那时哥俩尚未分家,还和父母一起过日子。

三呵是个坐落在山丛中的壮民族村庄,前后左右,山无处不在。“开门见山”不是夸张之词,乃是寻常的实事。吴家前面就横着青驼山,背靠岜莱山,左扶岜顶山、马鞍山,右牵远处的岜林山。站在吴家的楼阁上,不开门也能看见前面的山。三呵村就座落在这些山丛中的丘陵上。虽然山多,却不压抑,倒是给了人许多安全感。当年日本鬼子两度侵占时,村民们就躲在处处是山的溶洞中“逃日本”。鬼子前脚走,人们后脚马上从山洞中回到村里来继续耕作、生活。他们没有中原地区那种流亡他乡的概念。这里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维艰。但故乡的风景却让人眷恋。岜莱山有千古不解之谜,因为那里也有像宁明县著名花山的那种岩画。那红颜色的岩画是谁画的,他又是如何能够把画画到离地面百余米高的峭壁之上?犹如那些峭壁上的岩棺是谁的,又是如何能把棺材运到峭壁岩洞中去一样,至今仍是无人可以解开之谜。村东面,有个碧水湖。新中国成立后碧水湖辟为现在的汪庄水库。碧水湖当年景致万千。牛山濒临湖畔,湖中有山的倒影,荡舟湖面,舟在山上行,山在湖底中,让你分不清到底是在划船,还是在爬山。十里碧湖水,渔舟星星点点,夜里渔歌唱晚,渔火如莹。荡舟湖上,可听鱼跃,可闻鹭鸣。湖心有个星星岛,是夜钓的好去处。岛上有黄瓜、西红柿,渴了摘根黄瓜解渴,脆而清凉;饿了采西红柿充饥,甘甜可口。湖尾是莲花塘,碧荷连天,铺天盖地。荷丛中藏着水鸟,受惊时或惊飞掠过湖面,或仓促中潜入水中迅逃。夏天,荷花盛开,香气沁人心脾。折枝荷花,拿家去养在瓶里,屋里幽香阵阵。秋季,划只小船,钻进莲花塘中,采些嫩莲填进嘴里,脆脆甜甜。尝着鲜莲子,让船信水而漂,此时你会想起皇甫松的诗句:“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吴家有一处祖坟茔地,就在莲花塘之滨,三月三扫墓时,可见新荷出水尖尖角。碧水湖还是青少年的天然泳场,夏天入湖游泳,仰泳、蛙泳、潜行、踩水、击浪,任你花样翻新,玩个痛快,其乐无穷。

碧水湖有些神奇,无论天如何旱,它从不干枯。那儿的鱼无人放养,却常年打不尽,渔不完。关于碧水湖,还有一个悲壮的传说。据说碧水湖古时并不美好,它只给人带来灾难。原因是湖心有个湖眼,湖眼通往地下龙宫。天旱时,龙王把湖水吸入龙宫。故天一旱,湖水就被龙王吸干,湖就干得滴水不存,于是庄稼枯死,粮食无收,人无水喝,畜无水饮。而天涝时,龙王就又往外放水,天越涝,龙王放出的水越多,于是湖水泛滥成灾,人们不得安生。那时的碧水湖,不但不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还不断地制造着灾难,祸害着居民。后来村中有个勇士扛了一只大铁镬,跳入湖心,用铁镬堵住湖眼,不让龙王作孽。天旱湖枯时,勇士就把铁镬挪开,把地下龙宫的水抽上来;天涝水涨时,他就把多余的水注入龙宫,他以龙王之道,还治龙王之身。这样,碧水湖才成了如今永不干枯,也从不泛滥,净给人们带来实惠的湖。可是那位勇士再也回不来了,因为他必须日夜守住湖眼。我们不想去考证这个传说的真伪,只想告诉读者,是那里的山光湖影,陶冶着人们的高尚情操;是那里的民间传说,哺育与铸造着那方人民的献身品德。吴西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生、长大、成人!那样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对吴老的革命人生观、他的献身精神恐怕不无影响吧!

P8-10

序言

早就听说百岁老将军吴西是我们广西人,但有关他的故事,所知不多。2002年9月,我有幸调到百岁老将军的故乡——扶绥县工作,对其传奇的一生,更有一种了解的强烈渴望。2004年9月,万章同志的倾力之作《百岁将军吴西的故事》脱稿后,吴老将军的女儿黎红盛邀我为该书作序,我想宣传、学习吴老并以此教育后代,是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于是慨然允诺。

《百岁将军吴西的故事》作者吴万章同志已退休在家多年。2003年底,因吴西老将军要出本书法集,其女儿黎红邀他到北京帮助做些文字工作。在老将军身边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万章同志凭着对文学的爱好与执著,工作之余把耳闻目睹的老将军百年岁月中的一些故事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记的故事越多,他就越被吸引,以致欲罢不能,于是就主动去搜集、去采写、去查找相关资料,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收集和整理,最终完成了这部反映百岁老将军吴西革命人生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吴西将军的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久战沙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晚年又自学成才,成了将军书法家。吴西老将军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老将军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有平凡的一面。《百岁将军吴西的故事》这部书记载的正是将军那鲜为人知的平凡、普通的一面。正如作者所说的:通过这些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信徒坚贞不屈、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一位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疾恶如仇、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

《百岁将军吴西的故事》这部书由100多个小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吴西老将军的百岁人生的真实故事,再现了吴西老将军工作、战斗、学习和生活的风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将军的宝贵资料。将军参加革命后,立场坚定不移,与敌人斗智斗勇,对革命无比忠诚,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南宁被捕入狱后,中秋节与狱中战友吟诗赏月,视死如归。将军淡泊名利,热爱工作,当组织需要他从海军政治学校(校长)到海军政治部当检察长时,他不计较从军级职务降到师级职务,爽快应承,未等组织正式下达命令就先去报到了。生活中,将军的思乡之情最为动人。为了革命,他一别家乡就是七十多年,虽然远在他乡奔波,但仍时时想起家乡。他“不忘母语”,虽然不能完全利用母语,但见到作者仍然时不时用家乡话交流,足见其对家乡千丝万缕的思念之情。革命胜利后,将军回到久别的故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感慨万千,最后和家乡的儿童在小学校门前的古榕树下合影留念并把照片带回北京,只能“聊把乡情寄画中”。离休后,将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离休人不休,辛勤笔耕,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自传体革命回忆录《老骥忆烽烟》,出版个人诗集《老骥吟》,参与编撰冀中七分区人民抗日斗争史《滹沱河畔的战斗》一书及续集,年逾八旬仍然自学书法并成为百岁将军书法家,在北京、南宁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去年12月,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吴西书法》,等等。所有这些,虽然平淡无奇,但却是老将军百年革命人生的真实写照,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人生教材。

吴老的女儿黎红说,吴老长寿的秘诀就是爱好广泛,心胸豁达。吴老常说:“要在生活中营造自己的春天,使生活在清静中勃发生机,在无为中创造有为,在闲适中孕育情趣。”《百岁将军吴西的故事》就是吴老这一人生观的缩影,值得一读。

            2005年5月

          中共扶绥县委书记 刘有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