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外国著名将帅战争回忆录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曼施泰因在德国军队服役的57年中,有近一半时间先后在师、集团军、集团军群任参谋和参谋长,最高职位达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因此,从他的思维方式和作战指挥可窥见德意志-普鲁士总参谋部传统之一斑。

该书对于我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及德国军事历史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参考书。然而,曼施泰因虽与希特勒在作战指导上存在重大分歧,但他站在法西斯立场上,对侵略战争和德军的法西斯战争罪行竭尽美化掩盖之能事,却极力污蔑和谴责反侵略战争的残酷和不人道。希望读者注意鉴别和批判其中的糟粕毒孽。

内容推荐

本书原名《失去的胜利》,1955年出版。曼施泰因在书中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法西斯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在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定过程及其经过,如入侵波兰战局中的最大合围战;入侵法国战局中的追击作战;入侵苏联战局中的克里木会战、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作战、斯大林格勒解围作战、库尔斯克会战、顿河河曲地带防御作战、哈尔科夫会战等,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编 波兰战局

第一章 暴风雨前夕

第二章 作战形势

第三章 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

第二编 1940年西方战局

 第四章 陆军总司令部的失势

 第五章 围绕作战计划的斗争

 第六章 第38军军长

 第七章 两次战局间

第三编 对苏战争

第八章 “装甲兵突袭”

第九章 克里木战役

第十章 列宁格勒-维捷布斯克

第十一章 希特勒执掌军队最高指挥权

第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的悲剧

第十三章 1942年~1943年在南俄的冬季战局

第十四章 “堡垒”行动

第十五章 1943年~1944年的防御战

附件1~8

军事简历

试读章节

1938年秋形势确实变紧张了?希特勒真想发动战争吗?或像1938年秋解决苏台德区那样,运用军事手段对捷克斯洛伐克实施重压,来解决当前的但泽和走廊问题?

是战争还是恫吓,这是问题之所在。对于那些对波兰形势发展、尤其是对希特勒的意图没有真正了解的人来说,至少是心中无主。而这位独裁者又怎么会让别人了解他的真正意图呢?

尽管制定了“白色”进军计划,但1939年8月所采取的军事措施,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增加对波兰的政治压力,以迫其就范。自夏季开始,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开始疯狂地构筑“东方壁垒”。包括第18师在内的整师整师的部队,都被调到波兰边界参加修筑工作,几周轮换一次。如果希特勒要想进攻波兰,那么耗费如此人力物力目的何在呢?即使说他自食其言,违背其所有承诺,准备发动一场两线战争,那么构筑“东方壁垒”也是不适宜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德国来说,惟一正确的是首先进攻波兰,将其击溃,同时在西方采取守势。而与此相反的解决方式,即在西面进攻,东面防御,就当时的兵力状况而言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对于进攻西方根本就没有制定任何计划,也没有丝毫准备。如果一定要说“东方壁垒”的构筑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只能说是一次在波兰边界集结重兵、向波兰施压的演练。甚至8月下旬步兵师在奥得河东岸展开,以及装甲师、摩托化师进入奥得河西岸的待机地域,也不是真正的进攻准备,而是一种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

尽管如此,和平时期的训练计划依然继续进行。1939年8月13~14日,我的师接受冯·龙德施泰特大将的检阅,宣告了在诺伊哈默尔演习的结束。1939年8月15日,炮兵与空军协同,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射击演习。演习中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事故。由于对云层高度的计算错误,整整一个中队的俯冲式轰炸机,在俯冲时全部冲进树林。1939年8月16日还进行了一次团级演习。然后,各师部队返回各自驻地,几日后便又离开这里,开向下西里西亚边界。

8月19日,冯·龙德施泰特大将和我接到命令,让我们于8月21日到上萨尔茨堡参加一次会议。我们于8月20日由利格尼茨出发,驱车到达林茨附近,在我舅舅的庄园中过夜。8月21日下午,我们到达贝希特斯加登。所有集团军群和集团军司令及其参谋长,以及海、空军相应级别的司令,均被希特勒召来。

会议或更确切说是希特勒对军队领导们的讲话,是在上萨尔茨堡对面的山间别墅的一个大客厅中举行的。自捷克危机之后,希特勒根据他与总参谋长谈话的经验,不再进行座谈了,而是改为训话。戈林先于希特勒出现在会场上。他的打扮令人十分诧异。我一直以为我们是来参加一次严肃的会议;戈林却似乎是来参加化妆舞会,他上身着白色低领衬衣,外套一件绿色无袖皮夹克,上缀黄色皮制大钮扣;下身穿灰色短裤和长腰灰丝袜;将他的大肚子衬托得格外显眼。与其柔色的丝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脚登一双粗大的半统靴。最扎眼的是他扎在腰间的那条镶金的红皮武装带,上面挂着一把佩有镶金红皮剑套的豪华短剑。我禁不住对我身边的冯·扎尔穆特将军悄悄地说:“这个胖子大概是要当‘大厅保安’吧?”

在纽伦堡对德国总参谋部的审判中,希特勒的这次讲话常在各种所谓起诉“文件”中加以引用。这个文件指出,希特勒在他的讲话中说了很多极为粗野的话,戈林对于即将来临的战争欣喜若狂,竟然跳上桌子大喊为胜利干杯。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事实。据说希特勒还用了他常说的一句脏话,说他“只是害怕在最后一刻跳出一个杂种来,向他提出一个调停建议”,这在当时的场合下也是不可能的。从希特勒讲话的语调中虽然可以判定他已下定决心,但他是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不会不知道在这种特殊的会议上,谩骂和空泛的大道理是不会产生任何作用的。

希特勒这次讲话的大部分内容都如实地收人了由格赖纳编辑的《1939~1943年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一书中。这本书的依据是瓦利蒙特上校向《战时日志》作者的口述,以及卡纳里斯海军上将的速记。还有一些内容取自哈尔德大将的日记;当然也不可否认,瓦利蒙特上校和卡纳里斯海军上将所反映的,有些可能是他们在其他场合下听希特勒说的。

作为我们这些不属于最高层的将军们,听到的希特勒的讲话大致内容如下:希特勒是绝对地下定了决心,彻底解决德国一波兰问题,即使引发一场战争也在所不惜。面对德国军队正在实施的、尚在保密之中的开进,如果波兰屈膝称臣,也决不排除以和平方式予以解决。希特勒坚信,西方国家最终不会诉诸武力。他特别详细地解释了这一观点的理由。他的主要论据是:英、法的军备,尤其是空、海军尚处落后状态;西方要想对波兰进行卓有成效的帮助,就必须对“西方壁垒”发动一场进攻,两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流血牺牲,西方决不可能甘愿冒这一风险;外交形势尤其是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极大地限制了大不列颠的行动自由;法国的内政问题;最后是两国的领导人,不管是张伯伦还是达拉第,都不会下定发动战争的决心。

希特勒对西方国家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合乎逻辑和十分中肯,但我仍不相信希特勒的讲话能使所有听众口服心服。英国的担保自然是希特勒设想的惟一障碍,是一个相当棘手的因素!

P7-9

序言

本书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1887—1973)。曼施泰因出身于军官世家。1906年开始服役,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参加了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南部的战斗。战后任多种参谋职务。1935~1936年先后在总参谋部任作训处长和首席军需长即副总参谋长。1938年因上层人事大变动,被贬为第18师师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计划,先后任集团军群参谋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

1944年3月,因在作战指导上与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1945年5月被英军俘虏;1949年12月被战胜国判处18年徒刑,因病于1953年获释。战后,被阿登纳政府聘为组建联邦国防军顾问。1973年6月病逝,终年86岁。

本书原名《失去的胜利》,1955年出版。曼施泰因在书中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法西斯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在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定过程及其经过,如入侵波兰战局中的最大合围战;入侵法国战局中的追击作战;入侵苏联战局中的克里木会战、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作战、斯大林格勒解围作战、库尔斯克会战、顿河河曲地带防御作战、哈尔科夫会战等,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936年曼施泰因制定的入侵法国作战计划——“曼施泰因计划”,使他在德国军事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该计划在遭受陆军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冷落之后,最终被希特勒采纳。在德国于1940年5月发动的西线作战中,仅用40天的时间便先后将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和法国击败。书中对这一作战计划做了细致周详的介绍,可谓研究这一问题的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曼施泰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帅中最善于用头脑打仗的人。他将装甲兵、航空兵等先进军事技术应用于作战,与古德里安的思想不谋而合。他重视研究敌情我情,作战前周密思考,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大胆修正预案:进攻时敢于冒险,大胆奇袭;防御中力避消极被动,主张攻势防御。虽然曼施泰因的军事指挥艺术有高超之处,但由于他所进行的是反人类、反和平的侵略战争,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曼施泰因在德国军队服役的57年中,有近一半时间先后在师、集团军、集团军群任参谋和参谋长,最高职位达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因此,从他的思维方式和作战指挥可窥见德意志-普鲁士总参谋部传统之一斑。

总之,该书对于我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及德国军事历史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曼施泰因虽与希特勒在作战指导上存在重大分歧,对希特勒的军事能力和指挥方式也颇有微词,但在对侵略战争的看法上却为一丘之貉。作者站在法西斯立场上,对侵略战争和德军的法西斯战争罪行竭尽美化掩盖之能事,却极力污蔑和谴责反侵略战争的残酷和不人道。贼喊捉贼是强盗的一贯伎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必须指出,践踏别国领土、屠杀他国人民的侵略者,根本没有资格谈论何为正义,谁者人道!希望读者在吸取本书有益成分的同时,注意鉴别和批判其中的糟粕毒孽。

该书原有附件13则,译者将其中与本书较密切的8则译出,供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