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珠子的舞蹈(微小说卷)/中国书籍文学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谢志强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珠子的舞蹈(微小说卷)/中国书籍文学馆》编著者谢志强。

微小说市场之所以存在而且日益扩大,有许多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在此我不想多说。但作为微篇的小说写作者,如果一味地跟着市场转,以某篇作品作为高考试题或得个副刊的什么奖为荣,那就是悲剧了。以我接触这类副刊多年的经验,可以不客气地说,各种晚报副刊上的微小说,大都是不成熟的,或称不上是“小说”的,更谈不上福克纳所说的“我管什么读者。我引导读者”。一个好的微小说作家,他应该在遇到一个微小问题时,可以无限放大,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头上被一片树叶砸中了,多年后,还会有疼痛感;而把文学意趣传递给读者的,也应该是这样的疼痛。疼痛才是经验。

内容推荐

《珠子的舞蹈(微小说卷)/中国书籍文学馆》编著者谢志强。

《珠子的舞蹈(微小说卷)/中国书籍文学馆》内容提要:短,是微小说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欣赏到一篇有趣的文学作品,那种愉悦和欣喜,就像喝一杯雨前龙井新芽,直透肺腑,回味悠长。

目录

第一辑·西部往事

雪山哨卡的小草

赌气

换鞋

马尾掸子

戈壁花

一片白云

黄羊泉

铺路

呼唤

榔头的地图

讲究

峡谷

火狐事件

蜜蜂

世界上最大的鸟巢

我头顶那一盏灯

大名鼎鼎的越狱犯哈雷

珠子的舞蹈

失眼

会唱歌的果实

过冰达坂

左撇子

客串

寻找那棵胡杨树

第二辑·江南奇遇

纪念—个孩子

启蒙教育

鼓掌的权力

女模肚里有条虫

桃花

提前草拟的悼词

会议生涯

消失

追踪老房子

泥土!泥土

城市的鸟

享受错误

疯狂的旋转

杨梅

一夜

精神

疾病表演者

牵线木偶

留言条

被偷换的躯体

羚羊寻父

陆地上的船长

哭婆

一封家书

试读章节

丈夫说:“我有数了,保证按期交稿。”

丈夫进入角色,很投入地追思死者生前的事迹。丈夫写,我打字,一份悼词很快就起草完毕。毕竟他对刘局长知根知底。第二天,刘局长的妻子打来电话。那一刻,我想,生命无常,仅隔一夜,她就成了寡妇。我想对她说些安慰的话。

可是,她说:“我家老刘想看看为他准备的悼词的内容。”我知道,丈夫是一个书生,况且,这类应酬一直由我出面。我说:“这妥当吗?悼词的前提是对象已经去世了,可是,刘局长还活着。”

她说:“他在等候着,这是他一生最后一个牵挂,他审阅过无数个文稿,这回,就顺着他吧,否则,他死不暝目,我希望他无牵无挂地离去。”

我说:“一个人活着审阅自己的悼词,恐怕没有过先例,刘局长专门制定规则,他考虑过吗?”

她说:“帮个忙,他只是确认一下。我,还有刘局长一直信任你的丈夫。一个人到了这个时候,起码,出于临终关怀,也该满足他的要求。我以一个重病患者家属的名义恳求你和你的丈夫,了却他的心愿吧,我会加倍支付报酬。”

我说:“好吧。”

搁下听筒。丈夫埋怨起我了,他说:“这多尴尬,这不吉利,不是逼他快死吗?他还没死,就看自己的悼词,情理上也说不过去。”

我说:一障词的稿酬一向很高,加倍是什么概念?!去吧,现在就去,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

丈夫还在犹豫,他说:“悼词是特定时问特定地点特定对象宣读的一个特定的文体,当着刘局长的面,他活着,我念悼词,事情的性质起了变化,很可笑,是吧?”

我说:“你呀,考虑那么多干啥?你就当他已经去世,几个服务对象,刘局长付费最爽快、最优惠,冲着这个,你也得去,也表示我们对他的问候。”

丈夫不让我陪同,他认为那样晦气。他一向不愿跟死者相见。但是,没料到,这一去,竟是我和他的永别。我想起,临出门,他心神不定的样子,似乎那辆撞他的车等候着他,据说,他横穿大街,他手里拿着那份悼词。还是交警凭着悼词联系了刘局长的妻子,刘局长的妻子再通知我。我赶去,丈夫已被直接放在了太平问。据说是当场死亡。

刘局长委托妻子联系另一位自由撰文人,那个人起草了我的丈夫的悼词。我过目了悼词,觉得不是写我的丈夫,而是写另一个人,根据悼词的表述,我的丈夫是个伟大的人物了。不过,一个人去世了,携带着褒扬之词进入另一个世界,对他不也是一种安慰吗?

我转眼成了一个年轻的寡妇。刘局长的妻子陪着我,提醒我要节哀,好像我和她同病相怜,她是未来的寡妇。她参加了我丈夫的追悼会。过后,她告诉我,刘局长已审阅了我丈夫起草的悼词,基本上一字未动。

那份悼词两天后终于在刘局长的追悼会上宣读了,我察觉刘局长和我的丈夫的悼词竟然有雷同的表述,特别是结构基本一致。我丈夫创造的悼词模式已经被广泛套用。按权威人士评价,我的丈夫使这种文体趋于成熟。

刘局长带着欣慰的表情死去。不久,艾城悄悄地流行预先由死者审定悼词的规则——只是不成文的规则。悼词一旦由死者在生前审定,那悼词就不能更改,完全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

P120-P121

序言

记得日本当代小说家阿刀田高把微小说比喻为“有礼貌”的体裁。大致意思是,读一篇优秀的微小说,在没有花费多少时间的情况下,能让读者会心一笑,或别有感触,那这篇作品就很有礼貌了。如果你花费几天甚至个把星期,读一部庸俗的长篇,恐怕就难免会为时间的浪费而感到愤懑。

我很欣赏阿刀田高的话,在读过他的四册一套的《黑色回廊》后.更觉得他是一个“有礼貌”的天才微篇小说大师。

目前,微小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追捧,主要原因,就是一个“短”字。短,是微小说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欣赏到一篇有趣的文学作品,那种愉悦和欣喜,就像喝一杯雨前龙井新芽,而且用的也是龙井泉水,入口浓香,直透肺腑,回味悠长。

但是,老实说,我对现在的微小说现状,并不甚满意,从大趋势来讲,和二十多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发展,不仅形式上,就是创作技巧和思想深度方面,也鲜有突破。而且也看不出有突破的迹象。更让人忧虑的是,一些以微小说成名的作家,其作品不但迎合了报纸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变得毫无个性和特质,还给后来者造成一种误读和假象,以为微小说就是这种模式,进而变得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不求突破,追求的仅仅是一篇篇在各类晚报(生活类报纸)和故事类杂志的亮相,以篇数来自慰,以此在微小说界“擦亮”自己的名字,成为微小说“大家”,然后再沾沾自喜地包装几本作品集,就可以游刃有余“混迹”江湖了。

我个人觉得,微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尽管有人说,微小说不是小说,就像“白马非马”的理论一样)。所谓特殊,一来它要具有小说的特性,二来,在篇幅上有所限制。正是这种特殊的属性,才阻碍了微小说的发展。众所周知,微小说的主要园地,是各类报纸的副刊,而副刊是不愿意发表三千字以上小说作品的,怎么办?作家们只好削足适履,把作品压了再压,最后再成干巴巴的小段子,或抖个包袱,或告诉一个蹩脚的“道理”,让人读后哭笑不得。可悲的是,大部分作者认为这就是微小说的“经典”,照模式进行“流水”作业。多年来,微小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微小说市场之所以存在而且日益扩大,有许多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在此我不想多说。但作为微篇的小说写作者,如果一味地跟着市场转,以某篇作品作为高考试题或得个副刊的什么奖为荣,那就是悲剧了。以我接触这类副刊多年的经验,可以不客气地说,各种晚报副刊上的微小说,大都是不成熟的,或称不上是“小说”的,更谈不上福克纳所说的“我管什么读者。我引导读者”。一个好的微小说作家,他应该在遇到一个微小问题时,可以无限放大,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头上被一片树叶砸中了,多年后,还会有疼痛感;而把文学意趣传递给读者的,也应该是这样的疼痛。疼痛才是经验。

鉴于此,我们推出了一套“中国书籍文学馆·微小说卷”,人选的作者,在中国微小说界都是颇有建树的名家,他们的作品,特色鲜明,个性突出,一直以来,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换起广大读者对微小说的信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