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道:“华尔街,一头是摇篮,另一头是坟墓。”
这句话很精辟,但并不完整。它忽略了中间的幼儿园,而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讨论的。
本书对华尔街及其市民的生动刻划在今天和在1940年首次出版时一样正确。施维德把马克·吐温和H·L·曼肯的讽刺和友善天才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介绍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银行家、经纪人、交易商、投资者、分析家和可怜的客户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小弗雷德·施韦德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俗语道:“华尔街,一头是摇篮,另一头是坟墓。” 这句话很精辟,但并不完整。它忽略了中间的幼儿园,而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讨论的。 本书对华尔街及其市民的生动刻划在今天和在1940年首次出版时一样正确。施维德把马克·吐温和H·L·曼肯的讽刺和友善天才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介绍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银行家、经纪人、交易商、投资者、分析家和可怜的客户们。 内容推荐 很久以前,一个乡下来的观光客去参观纽约金融区的奇观。当他们一行人到达巴特利时,向导指着停泊在海港的豪华游艇说: “看,那就是银行家和证券经纪人的游艇。”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呢?”天真的观光客问道。 关于《客户的游艇在哪里》—— 有人说,这本书对股市和股民的刻画与今天惊人的一致。 有人说,这本书讲的是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对投机者们的经典写照。 有人说,这本书事实上讲的是金融中介机构的盈利之道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忽视客户利益的腐败,比如,基金可以亏得一塌糊涂,但基金经理照样收取管理费等。 有人说,这本书对世俗进行了无情的鞭答,但语言风格却轻松活泼,谈论每件事情都调侃有加。 有人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华尔街闹剧集,其中还蕴涵着很多投资智慧,有些内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也许,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你随意地翻开一页,却能产生爱不释手地读到最后一页的复杂感受。 目录 推荐序 投资市场的“潜规则” 序言 前言 致1955年的牛市 第1章 引言 金融预言的有效性 预言的热情 牛市何时结束 第2章 金融家和占卜师 大银行:你不太可能得到的好工作 一些重要的助理 思想之花的果实 华尔街语义学派 图表学家 报酬 “赚”钱的难度 不需灵感的艺术 一个小智力测验 第3章 客户:难伺候的主 客户类型 怎样得到客户 保证金 堤坝决堤后怎么办 一些案件历史和对策 以生钱为职业 第4章 投资信托公司:承诺和实践 不要再犯错误了 困难在哪里 通向地狱的公司建构 “最佳”证券的困惑 75万美元的呆鸟 致歉 神奇的投资公司 第5章 黑心肠的卖空者 辩方的观点 另一种辩方观点 有熊和没熊的差异 熊市袭击行为 第6章 买入、卖出、套利和喧嚣 什么是期权(基本情况) 为纯粹的赌博辩护 陷阱 第7章 “美好的”旧时光和“伟大的”船长们 大人物的智商 关于投机的思索 对可能性的简要分析 在劫难逃 “他们” 操纵者 一盆硬币 第8章 投资:问题很多但答案很少 富人的麻烦 一条美妙的小建议 价格与价值:我们特殊的市场公开信 现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 你的生活方式和基本账簿 第9章 改革:赞成和反对的意见 是被偷了还是丢了 没有人喜欢交易专家 管制的范围和局限 并不令人信服的结论 译者后记 投资市场的“潜规则” 试读章节 我记得读过一本小说,内容是关于一个特别可恶和可恨的富人。在提到这个富人的种种恶劣品质时,作者描述了他是如何挣到第一桶金的:“经济大恐慌时卖空股票,从而使自己获得惊人的财富,而与此同时,无数人因此陷入贫穷和毁灭。” 这段话充分表达了对于卖空者笼统而普遍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仅存在于恐慌期间和恐慌之后——经济繁荣时期,卖空者所受到的关注和那些进行诉讼教唆的人一样多。在l 929年10月以前,除了他们自己的家人,没有人反对卖空者,而家人主要是怕破产)。 虽然总的感觉很模糊,但有两个本质却相当清楚。一个是熊市抛售者有点像放高利贷或者盗窃珠宝的人——只要你愿意做道德败坏的事,这就是一个轻松的生财之道。另外一个则是对社会有害。 在审查这两个论断之前,我必须提到一个人类自古就有的倾向,就是把普遍的不幸赋予到某个人身上。当“无数人陷入贫穷和毁灭”时,只有那些有想法的人才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普通大众的喊声是:“谁对我们做了这些?”以及随之而来的“让我揍他一顿!”社会公众就像带着绳索的发怒暴徒一样四处发狂。他们如同过去船上迷信的水手,想要寻找约拿(《圣经》中希伯来的预言者)来投锚入水,或者古撒冷城会议,来找出是哪个巫婆杀死奶牛的。 受损害的一方无法控制不稳固的信用膨胀或者引力定律,他们更满足于如让J.P.摩根先生——完美的财富化身,来到华盛顿,找一些猥琐的人问他很多他无法给出满意答案的问题。 然而,摩根先生和那些大银行家们并非合适的替罪羊:毕竟,想要把他们不适当或据说是违法的行为和我们自己糟糕的处境联系起来,是需要面临一些精神压力的。他们搅乱了国民信用(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即使他不能给出一个详细的解释)或者,他们还做了一些别的更糟糕也更难以理解的事情。 不过,我们自己的糟糕处境是再清楚不过了:我们用保证金账户买进了几百股广播公司的股票,可是保证金却慢慢不见了。起初,我们是从自己的连襟那儿得到这个小道消息的,而他又是在一次户外聚餐时从一个非常厉害的大人物那里获得的信息。那个人,尽管非常厉害,但远不如摩根先生,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摩根先生或者任何其他的“强盗大亨”。 但是,那些卖空者们又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我们越来越接近事实了。就在我们充满希望、积极地想要购买那些股票,以期望获得更多收益时,那些黑心肠的家伙正在四处兜售,而他们手里根本就没有股票可卖!他们总是希望事态愈发的糟糕,认为这个股票会下跌而且还促使它下跌。多么残忍!多么不正当!多么可耻!为什么社会能容忍这样的家伙,而不能包容那些为了保险费把房子烧了的人? 辩方的观点 我已经尽我最大的能力,声情并茂地陈述了对卖空者的控诉,这在我看来是最合适也是唯一的方式。这些观点是100%情绪化的。 老资格的华尔街人总是用一番关于卖空者的经济甚至是社会效用的复杂演说来为其辩护。根据他们的观点,卖空者的出现使得市场更接近也更稳定,“缓冲”了大幅度下跌所带来的“震惊”。他听起来像一个好心肠的妇女,拿着一篮篮的糖果分发给穷人。他是一只被认为想要过好日子的熊,在他实现自身作用的同时也帮助牛(他们两者的比率是100:1,也是他们的对手)过上了好日子。波利亚娜e盲目乐观的双重言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是经纪人事务所的一般论调。 毫无疑问,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变得“更近”(一个接近的市场是指买家和卖家能以较接近的同一价格进行交易的市场。听华尔街的经纪人谈论它,你也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接近市场是人类最珍贵的幸福之一)。想要证明熊让市场变得多么接近有点儿难度,因为他很少进入那些不是很接近而且相对不活跃的市场。在宽敞的市场里卖空股票有损失的风险,如果你那么做,可能像孩子们说的“在洗一个恐怖的澡”。在经济衰退期,卖空势力的出现不可否定在某种程度上“缓冲了冲击”,但如果想凭此就把它称做人类福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并不够。 贾斯逖斯·荷尔姆斯先生曾经以更为哲学的方式为卖空者的行为进行辩护: “……当然,在现代市场中,合同并不局限于即时清结的买卖。人们努力预测将来,并根据他们的预言达成协议。有能力的人进行这种类型的投机是社会根据可能性……做出的自我调整。” 这段话说的是谷物卖空行为,而非股票。因此这里引用它更多的是由于其雄辩性而不是相关性。另一种辩方观点 许多年以来,纽约股票交易所一直都在为其中的卖空势力编造图表。这些图表显示出每周卖空者出售了多少以及平仓了多少,不管情况是好是坏。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每个人都能拿到这些数据)让作者揭露了以下这些令人泄气的事实。这些事实,反过来,恰恰正是卖空者真正需要的辩护材料。P63-66 序言 《辞海》第514页关于“规则”一词的解释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者章程。从规则”中衍生出来的是“潜规则”,它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就是指那些看不见的、没有明文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规则。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规矩”。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规则,也都应该有相应的潜规则。规则好了解,因为一目了然;但是潜规则却不易领会,因为需要悟性,需要分析,需要总结,也需要点拨;而当两种规则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大多是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来学习和掌握的。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这本书主要谈的是金融行业的事情,或者说是华尔街金融圈子的众生相。从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参与这个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的运转情况,从银行家到经纪人,从交易员到推销员,了解他们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还可以了解他们的行为规范,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的规范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的。 作为希望通过参与金融证券领域而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投资人(客户)来说,他们首先见到的肯定是这些显性的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告诉他们可以借助股票交易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可以通过保证金交易实现“以小搏大”的梦想,可以通过期权交易获得额外的收益,可以接受股票经纪人的建议进行买进卖出,更可以依赖于图表分析派对于历史数据和走势的分析来”正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本书的作者,一个在这个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他眼中的华尔街金融生态可能显现出来的是其隐性的一面。保证金交易会在市场剧烈波动中让人血本无归,股票经纪人的建议实际证明错误的、次数比正确的次数要多得多,图表分析派依赖的基本原理是历史可以重复,但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完全复制的。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结果:客户的钱在不断的交易中消耗,而经纪人,交易员、推销员却因为成功发展了大量客户变得越来越富有,而鲜有客户能够真正在市场交易中实现财富的增值。 银行家、股票经纪人,股票推销员以及股票交易员都买了豪华的游艇,但是,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呢? 股票是舶来品,发生在华尔街的一切,目前也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不断地上演。自2005年6月6日上海998点开始的这轮牛市,至今已经运行了整整两年。伴随上证综合指数不断创新高,股票5倍甚至10倍的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而最直接的表现形态是更多的人不断地涌进了证券市场。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统计,2007年4P]份的开户数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总和,这意味着一大批对证券市场并无太多了解的投资者正抱着迅速致富的梦想急切地来到这个市场。人往往在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是最容易依赖专家的,而无疑这个行业中正充斥着大量的专家。他们每天推荐着股票预测着下一个交易日大盘的走势;他们对经济政策发表着不同的看法:无论是否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分析,他们代客理财,取得利润后分成或者获得证券公司的佣金奖励。他们的目的很单一,希望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这批投资人,能够成为自己的客户。他们希望在帮助客户赚钱的同时自己也能致富,而实际的效果是他们赚得安全稳定,而客户却常常处在风险之中。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描写投资市场的著作的显著特点是作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对这个市场中的同一事物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既让普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它迅速了解这个行当的特点和规则,又可以让对这个市场有深刻了解的投资人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悟到市场中的另外一套规则——它的分工很明确:显性的规则是为了说服客户不断地参与这个市场,而隐性的规则是他们不断依靠客户赚取稳定的钱,去购买自己的“游艇”。 相信无论是刚刚入市的新投资者还是已经在这个市场打拼多年的老投资者,都能从这本通俗易懂、语言诙谐的书中获得启示。 姚振山 后记 本书是一本关于股票交易的书,书中描述的一切发生在几十年前美国的华尔街。该书作者以其在华尔街证券交易的经历为基础,通过他敏锐的观察,以极具讽刺性的语言,揭露了股票交易的内幕。大部分股民的游艇——财富的象征——驶入了操纵股市大户们的港湾。本书的出版时机非常好,因为这本书对身处2007年中国大陆股票牛市的众多股民而言,有着其特定的作用。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指出的,他尽量以幽默,轻松、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股市交易。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是,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翻译本书的困难。幽默,在很多语境中,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为译者,我们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书中大量的,有时是不完整的经济,金融和股票交易术语。虽然我们三位译者都拥有经济、管理和金融专业较高的学历和学位,但为了准确地翻译,我们 还是借助了不少工具书,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了无数次电话沟通面对面的讨论、推敲甚至争论,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怀着忐忑不安,犹如考生等待考官打分的心情,将书呈现给广大读者,希望读者们不吝赐教,使我们有一次学习的机会。 孙建姚洁 栗颖 书评(媒体评论) “即使让马克·吐温来描述华尔街最辉煌的牛市末期,也不见得会比这本书写得更好。” ——迈克儿·刘易斯 著有《说谎者的扑克牌》 “重新出版这本有趣的经典著作实在是太棒了,它向人们证明了事物即使变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是为了保护无辜而改变了其名称。” ——迈克儿·布隆伯格 布隆伯格公司总裁 “……关于华尔街最有趣的著作之一。” ——简·布莱恩特·奎因 《华盛顿邮报》 “施韦德的著作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很受欢迎,这令人吃惊。华尔街唯一的变化是用电脑取代了铅笔和绘图纸,除此之外,大体相同。投资者需要找到自己信任的人,而财务顾问也需要过上好日子。如果必须让某一方失望,那一定会是前者。” ——约翰·罗思蔡尔德 著有《傻瓜及其金钱》 “客-客-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很-很-很值得一读。” ——查尔斯·埃利斯 格林威治合伙公司的执行股东 “一本令人愉快的经典著作,使人回想起那毫无节制的过去和事物细微的变化。” ——鲍勃·法雷尔 美林公司第一副总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