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论语学做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康鹏//邵华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论语》的真谛说到底就是告诉你如何做人、做事。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经历两千年的时空洗礼而不朽,常用常新,为所有人指引人生的方向,真可以称的上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圣经》。

内容推荐

《读<论语>学做人》一书以《论语》原著内部的逻辑关系为依托,以其所涉及的人生哲理为标准,并配以生动的故事性很强的例证,把《论语》包含的人生哲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完整、详尽的基础上,不失生动、趣味,以期让圣人两千年前的智慧光芒,能更多地照耀我们现代人。

目录

修身之道  

 成仙佛仁

 美丽“仁”生

 其实仁很简单

 君子的养成

 文质彬彬

 人性的弱点

 优点也会害人

 有德不孤

齐家之道 

 齐家也是为政

 孝能给你力量

 尽孝由心不由力

 兄弟同心的秘诀

 教育子女的妙招

 因材施教很重要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仔细挑选“另一半”

交友之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

 找出你的同道

 好朋友,坏朋友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四海之内皆兄弟

 多栽花,少种刺

 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

学习之道

 学习的三重境界

 为什么而学习

 做人才是真学问

 多反省的学习方式

 是学习还是思考

 知道还是不知道

 天道酬勤

 你到了什么层次

生活之道

 孔子的白描

 不义而富如浮云

 贫也无怨,富也无骄

 吃穿住用行

 在人群中如何自处

 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的娱乐

事业之道

 选择你的事业

 事业与财富

 事业中的“道”

 士不可不弘毅

 思与行的哲学

 中庸的妙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所乐,有所立

为下之道

 给自己选个好老板

 敬业是成功的基石

 谨记祸从口出

 不居功让你左右逢源

 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

 不要让环境适应你

 面对危机的选择

 老板喜欢这样的人

为上之道

 让自己成为北极星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发现属于你的人才

 不要忽视狂狷之士

 用人也要攻心为上

 做一个清醒的领导

 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肚里能撑船才是好领导

心灵之道

 人生百年

 志向坚定

 思想纯洁,以素为美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无欲则刚

 君子坦荡荡

 心中有敬畏

 不惑不忧不惧

 毁誉由人

试读章节

成仙佛仁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谚语叫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循着这样一条道路走过来的。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描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而这条漫长道路的起点,始于修身。

修身顾名思义,指修行自身,提高自己的修养。不同文化背景下,修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佛教修行的最高目的是“成佛”,进入无生无灭的大自在境界;道教讲究“成仙”,脱离了肉身的束缚,羽化仙去,从此四海逍遥;而儒家则是“成仁”。什么是“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两百多次,但孔子并没有给“仁”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儒学后进们为此吵得不可开交。韩愈说“仁”就是“博爱”,对此我比较认同。“仁”是一种内心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求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爱家人、爱乡里、爱国家、乃至爱天下。但这种爱不是没有原则的滥爱,而是看到别人好,你要爱他,看到别人不好,你更要爱他,以此把他扭转过来。

《西游记》的主角——唐僧,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法名玄奘,他的西行取经之路就是一条佛教的修身之路。在小说里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通过了佛祖释迦牟尼的考验,“得传真经,修得正果”。在现实中玄奘的西行之路也充满艰难险阻,从安西到哈密,他经历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的艰苦历程,几乎殒身戈壁,也正是在这段路上,玄奘立下“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的誓言,终于成就了玄奘毕生的伟业。一天半夜时分,玄奘刚睡着不久便被一阵响动吵醒,睁眼一看,向导盘陀手提腰刀蹑手蹑脚地朝他而来,犹豫了一下,转身又回去了。天亮,盘陀恳求玄奘不要再走,路途遥远,充满危险,只能晚上偷偷摸摸靠近烽火台。万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玄奘没有答应。最后盘陀说了实话:他后悔给玄奘带路触犯了王法,担心被抓起来,可能难以脱身。他请求玄奘,万一被边境上的卫兵捉住,不要供出他的姓名。玄奘现在明白了他昨天夜里的举动:如果盘陀在大漠之中杀了他,只有天知地知,幸亏此人最终还有一点虔诚仁义之心,改变了念头,不然自己就真成了冤鬼。在佛教文化中,修身的最终归宿是成佛,要想成佛,就得经历种种磨难,要斩断尘缘,六根清净。

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修身又有另一层含义。民间传说中有很多仙人。其成仙方式各有不同。比如“鸡犬升天”这个成语的主角淮南王,用的是服用外丹的方式一一在深山中炼丹,炼成后服之可以成仙;八仙中的吕洞宾,则通过打坐炼气,荣登仙籍;而著名的太上老君,也就是写《道德经》的老子,则是因为通晓天地造化之理,自然成了神仙;还有一种比较痛苦的方式,叫作杀身成仙。古代很多为国捐躯的忠义之人,死后都成了神仙,比如关羽、岳飞。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我们不去管它,成仙的种种方法也在所不问。他们最后的归宿,都是羽化了,找玉皇大帝签字报到,从此不问世事,逍遥自在。

在孔子口中,修身“成仁”没有了虚无缥缈的神话色彩,而是脚踏实地地从自身做起。“成仁”二字,说简单是简单到了极处,每个人可以从身边最微小的事情做起。说难却也难到了极处,有时候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南宋名臣文天祥兵败被俘后,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他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朝皇帝忽必烈非常赏识他的气节才具,许宰相职位以待,并且屡次亲自到牢狱中劝说文天祥,但他丝毫不为所动.无论高官厚禄的诱惑,还是死亡的威胁,都未能使他屈服。忽必烈关了他三年,终于明白这个人是无法被招降的,于是下令将他处死。文天祥立刻向他称谢,感谢忽必烈成全自己,最终杀身成仁。历史上这样的人不止文天祥一个,清末的谭嗣同也是舍生取义,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根据唯物论的观点,仙和佛都是不存在的事物,当今科学虽然没有能够证明仙和佛不存在,但也找不到证据证明二者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中国历史上想成仙、成佛的帝王很多,似乎也没有成功的例子。而仁人志士,则历朝历代皆不乏杰出人物。生活在科技时代的我们,又该作出怎样的人生选择呢?P2-4

序言

北宋的开国宰相赵普,是跟随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的重臣。他出身行伍,于文墨所知不多。北宋建立之初,内有余弊未清,外有强敌环视,可说是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这样纷乱的时世,就算让诸葛亮来治理,恐非也要头疼。赵普明白治理天下需要学问,但他每天公务繁忙,也抽不出太多时间来学习。每当遇到理不清头绪的难题时,赵普就把它放在一边,暂不处理。第二天早上一来,却总能拿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来。这样的次数多了,有人就很奇怪,赵普家里有什么锦囊妙计,能帮他解决这么多难题呢?于是就偷偷跟着赵普,看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赵普回家之后,翻看的并非什么奇书巨著,而只是一部再平凡不过的《论语》。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据赵普自己说,他治理天下,还没用到一部完整的《论语》,只是用了其中的一半就把这大难事给摆平了。《论语》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它到底是一部什么书?

我们翻开《论语》,看不到长篇大论,雄辩之辞。映入眼帘的只是一句句平实的话语、淡然的讲述。然而细读下去,就能感受到这些看似平淡的语言,确是字字珠玑,每句话每行字,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而这道理,又离你那么的近,只在俯拾之间。全篇读下来,仿佛觉得一个慈和恭良的老人在和你交谈,把他人生的阅历、体悟,把做人做事最基本也最深刻的道理,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从容阐述,娓娓道来。

《论语》共有二十章,每章的内容都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章节之间也有起承转结的关系。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做人的道理。从学问、品德的个人修养,到家庭、朋友关系的处理;从生活、事业的理想追求,到思想、心灵的陶冶磨砺;从当领导的艺术,到做下属的哲学,可以说涵盖了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论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历经两千年的时空洗礼而不朽,常用常新,为所有人指引人生的方向,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圣经》。赵普靠半部《论语》就治理了天下,我们学到了《论语》的精髓,在个人发展上就会无往而不利!

《读<论语>学做人》一书以《论语》原著内部的逻辑关系为依托,以其所涉及的人生哲理为标准,并配以生动的故事性很强的例证,把《论语》包含的人生哲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完整、详尽的基础上,不失生动、趣味,以期让圣人两千年前的智慧光芒,能更多地照耀我们现代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