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情感(品读家书)
分类
作者 刘枫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传统家书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珍贵的精神遗产,是家族成员之间沟通情感、传承家学、人格塑造的重要载体。本书选取西汉至清朝末年经典家书六十多封,作者皆为历史上有影响力的文人、官员、贤达人士,家书内容或承载丰富社会信息,或充分展现作者丰富个性、或感情充沛,回味隽永。本书以当今视角,围绕这些家书所承载的丰厚的历史信息,对家书在情感维系、道德教育、人才培养、价值传承等多方面所起的作用予以重新解读与审视。

每一封家书,后面都站着一个鲜活的人物;每一个人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与家族的支撑。作为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兴衰的参入者、见证人,穿过历史重重迷雾的阻隔,他们反而是那样的亲切而妩媚、真实而质感!

内容推荐

传统家书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精神遗产,它是家学传承、道德蒙养、人格塑造等的重要载体。面对传统家书渐行渐远的依稀背影,一股怅然若失之情、一份品读的冲动与渴望,油然而生!

每一封家书,后面都站着一个鲜活的人物;每一个人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与家族的支撑。作为历史与文化的变迁、兴衰的参与者、见证人,穿过历史重重迷雾的阻隔,他们却显得是那样的亲切而妩媚、真实而富有质感!

品读传统家书,我们所获得的不应仅是缅怀与浩叹,更多的则应是历史的拷问与启示!

目录

序言◎不仅仅是缅怀与浩叹

西汉◎孔臧《戒子书》

西汉◎司马相如 卓文君《家书两封》

西汉◎刘向《戒子歆》

东汉◎马援《戒兄子严敦书》

东汉◎郑玄《戒子书》

蜀汉◎诸葛亮《家书两封》

魏◎王昶《戒子侄书》

西晋◎陶侃母湛氏《封返书责子侃》

东晋◎陶渊明《告子俨等书》

北魏◎杨椿《诫子孙》

南梁◎徐勉《戒子崧》

唐◎舒元舆《贻诸弟砥石命》

唐◎骆宾王《家书两封》

唐◎元稹《诲侄书》

北宋◎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北宋◎欧阳修《与十二侄》

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北宋◎苏轼《与二郎侄》

南宋◎朱熹《与长子受之》

南宋◎胡安国《与子寅书(节录)》

金◎韩玉《临终遗子书》

明◎张岱《家书两封》

明◎袁宏道《与伯修》

明◎谢枋得妻李氏《托孤母氏书》

明◎王守仁《家书五封》

明◎李应升《付逊之儿手笔》

明◎沈炼《给子襄书》

明◎唐顺之《与二弟正之》

明◎高攀龙《家训(节录)》

明◎杨继盛《家书两封》

明◎任环《示儿书》

明◎张居正《示季子懋修书》

明◎瞿式耜《与子书》

明◎徐媛《训子》

明◎卢象升《寄训子弟》

明◎朱舜水《与诸孙男书》

明◎郑成功《与弟渡书》

明◎王夫之《丙寅岁寄弟侄》

明◎史可法《遗书》

明◎夏完淳《家书两封》

明◎黄道周《在徽州寄家书》

明◎柳如是《寄钱牧斋书》

明◎顾炎武《与三侄书》

明◎顾若璞《与胞弟》

清◎卢文弨《与从子掌丝世纶书(节录)》

清◎纪昀《家书两封》

清◎章学诚《家书》

清◎林则徐《致大儿两封》

清◎曾国藩《家书十封》

清◎彭玉麟《致弟书》

清◎李鸿章《寄四弟》

清◎左宗棠《家书六封》

清◎俞樾《与次女绣孙》

清◎魏禧《与子世侃书》

清◎陆陇其《示大儿定征》

清◎蒲松龄《与诸侄书》

清◎万斯同《与从子贞一书(节录)》

清◎郑板桥《家书七封》

清◎陈宏谋《与四侄钟杰书》

清◎聂继模《与子出》

清◎尹会《示启铨》

清◎袁枚《与弟香亭书》

清◎吴汝纶《谕儿书两封》

清◎张之洞《诫子书》

清◎严复《家书五封》

清◎翁同解《给侄鹿卿书》

清◎林琴南《示儿书》

清◎梁启超《给孩子们》

清◎方声洞《赴义前别父书》

试读章节

“文章西汉两司马”,一个是司马迁,另一个“司马”便是擅长辞赋的司马相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相如是个大才子,《汉书·艺文志》收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在已经大部散失,我们只能看见《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好在他的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我们还能读到,也算是幸运。由于这两篇赋内容前后衔接,《史记》将它们视为一篇,称为《天子游猎赋》。《子虚赋》假托楚国子虚先生,在齐国乌有先生面前夸耀楚国云梦泽之大和楚王畋猎之盛,乌有先生则批评他“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但同时又把齐国吹嘘了一番。而接着在《上林赋》他们俩又被一起批评一通:“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可批完了却又把汉天子上林苑的富贵壮丽及天子射猎时的盛况竭尽铺陈夸张地炫耀了一番,到末了,汉天子幡然悔悟,觉得“此大奢侈”,“乃解酒罢猎”。这篇文章写得也是奢侈得很,文章结体宏大,场面壮观,但也有些过分夸奇炫博,并且僻字连篇,感觉到他是借着夸上林苑显摆自己的才情,明显的这文章的主人不是汉天子和子虚乌有二位,而是洋洋得意的司马相如先生。虽然文章最后有一些委婉讽谏的内容,但恰如扬雄所批评的那样,“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一点点光明的红尾巴并不能掩饰什么,就像《肉蒲团》在竭尽色情描摹以后,也在结尾搞了点讽喻一样。虽然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气象,它视野恢弘、胸襟开阔、气象万千,确是前无古人的大创造。司马相如丰富了汉赋的题材和描写方法,使汉赋成为一代鸿文,所以扬雄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人室矣。”鲁迅说他“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越汉代”。

司马相如的官运说起来不是很顺,一直没有搞到像样的位置。在景帝(前156~前140)时期,只做了个武骑常侍,一个宫廷卫士,固然他喜欢舞刀弄枪,毕竟这不是他的强项,实在是专业不对口。司马相如心里很不相意,于是称病辞官投靠梁孝王,并与邹阳、枚乘、庄忌等一批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后来汉武帝(前140~前86)读了《子虚赋》深为欣赏,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又为汉武帝做了一篇《上林赋》,于是龙颜大悦,封相如为侍从郎。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武帝派大将军唐蒙征南越,通夜郎,派司马相如出使巴蜀,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司马相如发布《谕巴蜀檄》,恩威并施,收效甚佳。后来司马相如二度出使巴蜀,一篇《难蜀父老》令人折服。该文辞章优美,说理透彻,议论风发,文采斐然。刘勰称其“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不久,司马相如因被人告发受贿而罢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这是个不起眼的闲差,因此相如意气消沉,常称疾闲居,后因病免官,郁郁而终。

司马相如在民间出了大名倒不是因为他华美的辞赋,主要还是因为他那一段与美人卓文君的私奔经历。这段风流韵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详尽记载:

会梁孝王薨,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索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困,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日:“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说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日:“弟俱如临邛,比昆弟假■,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裨,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日:“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既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卓文君是蜀郡临邛人,父亲是个巨富,她十六嫁人,十七守寡,闲居娘家,恰巧遇见司马相如,那司马相如早就有心“挑之”,他唱了什么呢?就是下面这首歌:

凤兮凤兮归故乡,邀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凤栖,得托子屋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这歌词冰雪聪明的卓文君怎么会听不懂?就这样,富家小姐卓文君和穷光蛋司马相如当夜私奔。此后经过当垆卖酒,岳丈分财一番折腾,终于是修得圆满。但是几年后司马相如在汉武帝身边混得不错,便又想娶个小妾,卓文君闻讯也不含糊,不哭不闹,立马修书一封,要与之一刀两断。司马相如赶紧回信解释,至此断了纳妾的念头。P4-P7

序言

不仅仅是缅怀与浩叹

中国传统家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珍贵的精神遗产。家庭是家学传承、道德蒙养、人格塑造的第一个课堂,家书则是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和规范制约的重要载体。今天,传统的背影已经日渐淡远,而我们依然有着正确面对这一份传统遗产的必要。

家书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他认为书信产生于春秋时期,所谓“书介”大致也就是作为书写材料的竹简、木牍乃至缣帛之类。这个说法得到了下面这个考古发现的证明: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一座古墓,古墓的主人是战国晚期一个普通的秦人,内有两件写满文字的木牍,这两块20多厘米长的木牍便写有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信。写这两封信的人是两兄弟,一个叫黑夫,一个叫惊。他们是统一六国期间攻打楚国的秦国军队中的两名普通的士兵。信中所描述的战事发生在公元前223年,兄弟两个写信向家中要钱和衣服,其中惊显得十分着急,信中说:“愿母遗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室(实)弗遗,即死矣。急急急!”意思说他借了一个叫垣柏的人的钱,希望母亲能快些给他送钱来,否则自己性命难保。黑夫在信中说:“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准阳,攻反城久,伤未可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意思是希望母亲寄来夏服,如果家乡布贵,就寄钱来,让他自己买布做夏衣。这两封信传递了许多正史上无法传递的丰富的信息。很有考古和文献价值。造纸术的发明使得汉代文字流通得以迅速发展,家书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高峰,家书得以普及并出现了一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如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的《戒子书》等。家书的发展也是随着文化、家庭、家族的发展不断发展成熟的,明清家书应该说是中国传统家书最成熟的时期。自宋代开始宗族组织普遍地成立起来,家书也成了宗族间传递思想交流亲情的载体和纽带,而日趋完备、系统、成熟的儒家伦理思想也越来越成为渗透到家书中的主流价值观念。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十分注意家庭的教化功能,大力倡导和积极奖掖、表彰,这也促进了以家书为重要方式的家庭教育的发展,《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郑板桥家书》等等就是家书的经典之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书是经由私人渠道的对传统文化、伦理、学问的有效载体,它对涵养品德,培养人才,融洽亲情,推进文化,改良风化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春风化雨,丝丝人微,功不可没。

传统家书传播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把个人的教育和成长发展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所谓“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在家则充前裕后,在国则端本澄源。十年之后,清官良吏,君子善人,皆从自中出,将见人才日盛,世世共襄太平矣。”我们在今天推行道德教育、以德治国的过程中是否重视了这一第一课堂的作用了呢?

传统家书十分重视爱国思想的灌输,提倡“君臣有义”,认为个人利益应无条件服从国家的利益,在国家危亡之时,应该义无反顾地为国捐躯。欧阳修在家书中就说:“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任环给儿子的信中说:“倭贼流毒,多少百姓木得安宁?尔老子率兵,不能除讨,嚼毡裹革,此其时也。岂学楚囚对儿辈相泣帏榻耶!……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咬定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

重义轻利的思想也是传统家书中被普遍传播的道德情操,主张“非礼之利,不入于家”,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传统家书中,“立志”是一个被十分重视的观点,这也是我们今天需要深思的问题。古人是把“立志”作为德育的首要目标,“人不立志,非人也。”杨继盛给儿子应箕、应尾的信中说:“人须要立志……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在立志与成学的关系上,主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也是十分深刻精当的见解。

孝悌教育是家书中十分强调的重要内容。敬重父母,友爱兄长,长幼有序、和睦相处是一个重要的行为规范,这在家书中比比皆是。提倡节俭的美德,也是传统家书的一个重要内容。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便深入阐述了“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思想。清白传家,也是传统家书所倡导的优良品质之一,清廉教育是家书的一个重要内容,陶侃的母亲对其时担任渔梁吏的儿子的教诲,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却有千古不磨的光辉。谦和忍让,加强涵养,也是家书中非常常见的内容之一,在人我关系上,倡导“容让”之德,强调“舍己让人、先人后己”,认为“能容人,是大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处世美德。另外,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救难怜贫,助人为乐,谨言慎行,深自韬晦等等,也是传统家书中在立身处世上的典型教诲,我们自可审慎辨析体会。

励志勉学,重视耕读,是传统家书非常重视的一个思想观念,认为这是保持家族兴旺,家风流传最根本的方面,这在纪晓岚、曾国藩等人的家书中俯拾即是。

家书构成了一部个人视野上的独特真实的历史,一部真挚恳切的心灵史,一部聚散兴亡的家族史。值得注意的是,留下大量经典家书名作的曾国藩、写了2000封家书的梁启超等,均是家族兴盛,人才辈出,必然乎?偶然乎?不言而喻。

每一封家书,后面都站立着一个鲜活的人物,每一个人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和家族,而他们则又是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兴衰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并且在变幻无定的背景中不时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启示和诠释,这或许就是本书想要传达的,但愿我们从这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缅怀和浩叹。

作者

2007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