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作者适当汲取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基础工程设计新理论、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七章: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条形基础设计、筏板与箱形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特种基础设计和复合地基理论等。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也可供土建、交通、水利、铁道等部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罗晓辉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作者适当汲取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基础工程设计新理论、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七章: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条形基础设计、筏板与箱形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特种基础设计和复合地基理论等。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也可供土建、交通、水利、铁道等部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 内容推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工业建筑及其大型桥梁工程的大量兴建,在岩土力学理论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各种新型建筑基础的应用使得基础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极大的进步。为适应各项新的国家技术规范、行业技术规范的颁布,以及面向21世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拓展的需要,作者适当汲取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基础工程设计新理论、新工艺与新技术,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也可供土建、交通、水利、铁道等部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概述 1.2基础工程设计原则与方法 1.2.1基础工程设计原则 1.2.2基础工程设计方法 1.3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第2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1基础埋深的选择 2.1.1建筑物自身的条件 2.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1.3环境因素的影响 2.2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2.2.1根据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公式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2.2根据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2.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2.3刚性基础设计 2.3.1刚性基础的变形特点和容许宽高比 2.3.2刚性基础的材料及特点 2.3.3刚性基础的设计 2.3.4软弱下卧层验算 2.4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2.4.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特点 2.4.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分类 2.4.3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 2.4.4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内容和计算步骤 2.5岩石锚杆基础 2.5.1岩石锚杆基础的构造要求 2.5.2锚杆承受的拔力 2.5.3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计算 2.6地基变形验算与不均匀沉降控制 2.6.1地基的变形特征 2.6.2建筑物地基的允许变形 2.6.3要求验算地基变形的建筑物范围 2.6.4不均匀沉降控制和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条形基础设计 3.1概述 3.2刚性条形基础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3.2.1刚性条形基础的设计原则 3.2.2刚性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3.2.3刚性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 3.2.4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原则 3.2.5基础截面的设计计算步骤 3.2.6墙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3.3地基计算模型 3.3.1地基计算模型的概念 3.3.2文克尔地基模型 3.3.3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3.3.4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3.4弹性基础梁计算理论 3.4.1弹性地基梁的解析法 3.4.2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单元法 3.4.3基床系数k的确定方法 3.4.4基床系数法适用的条件 3.5交叉弹性地基梁的结点计算 3.5.1节点荷载的初步分配 3.5.2节点荷载的调整 3.6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与设计算例 3.6.1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 3.6.2柱下条形基础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筏板与箱形基础设计 4.1概述 4.2筏板基础及其构造要求 4.2.1一般规定 4.2.2构造要求 4.3筏板基础内力计算 4.3.1筏板基础底面积和板厚确定原则 4.3.2筏板基础的地基反力 4.3.3平板式筏板内力计算 4.3.4梁板式筏板内力计算 4.4筏板基础设计示例 4.5箱形基础构造要求及其地基计算 4.5.1基本概念 4.5.2构造要求 4.5.3箱形基础防水措施 4.5.4地基计算 4.6箱形基础的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 4.6.1基底反力计算 4.6.2箱形基础内力计算 4.7箱形基础设计示例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桩基础设计 5.1概述 5.1.1桩基础方案选择的一般原则 5.1.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 5.1.3桩基础的设计内容 5.2桩与桩基础的分类及设计选型 5.2.1桩的分类 5.2.2桩基的分类 5.2.3桩基勘测与设计选型 5.3单桩竖向荷载传递与破坏模型 5.3.1单桩竖向荷载传递 5.3.2单桩的破坏模型 5.3.3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布特性 5.3.4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与作用 5.4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5.4.1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 5.4.2依据土的抗剪强度计算确定 5.4.3原位测试方法 5.4.4按经验公式方法确定 5.4.5桩的抗拔承载力 5.5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工作性能 5.5.1水平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及其破坏性状 5.5.2单桩水平载荷试验 5.5.3水平受荷桩的弹性地基计算理论 5.6群桩效应与群桩工作性能计算 5.6.1群桩效应 5.6.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6.3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5.6.4群桩的荷载分配计算 5.6.5基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5.6.6群桩工作状态的软弱下卧层验算 5.6.7群桩工作状态的沉降计算 5.7桩基础设计 5.7.1桩的类型、截面和桩长的选择 5.7.2桩的根数确定和布置 5.7.3桩身结构设计 5.7.4承台结构设计 5.7.5桩基设计算例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特种基础设计 6.1概述 6.1.1沉井基础 6.1.2桩箱与桩筏基础 6.1.3壳体基础 6.2沉井基础的地基设计 6.2.1非岩石地基上沉井基础的计算 6.2.2基底嵌入基岩内的计算方法 6.2.3桥梁墩台顶面的水平位移 6.2.4验算 6.3沉井基础的结构计算 6.3.1沉井自重下沉验算 6.3.2第一节(底节)沉井的竖向挠曲验算 6.3.3沉井刃脚受力计算 6.3.4井壁受力计算 6.3.5混凝土封底及顶盖验算和沉井抗浮验算 6.3.6沉井结构设计算例 6.4箱(筏)与桩基础的共同作用性能分析 6.4.1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分析方法 6.4.2共同作用性能分析 6.5桩箱(筏)基础的简化设计方法 6.5.1竖向极限承载力 6.5.2桩箱(筏)基础沉降计算 6.6壳体基础的设计计算 6.6.1正圆锥形壳体基础的计算 6.6.2 M型组合壳体基础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复合地基理论 7.1概述 7.1.1地基处理的概念 7.1.2复合地基的常用形式 7.1.3复合地基的常用概念 7.1.4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 7.2复合地基计算理论 7.2.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 7.2.2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 7.2.3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7.2.4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7.3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7.3.1砂石桩法 7.3.2灰土挤密桩法和渣土挤密桩法 7.3.3石灰桩法 7.3.4水泥土搅拌法 7.3.5夯实水泥土桩法 7.3.6高压喷射注浆法 7.3.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7.4横向加筋材料复合地基 7.4.1加筋挡土墙 7.4.2土工合成材料 7.4.3土钉墙简介 7.5设计实例 【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