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载中国新文学史编纂的历史,描述自1920年代初胡适的论著迄今八十多年问新文学史编纂的艰辛、曲折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新文学史编纂的开端、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新学科,新课程,新教材、新文学史著作的政治化、思想解放和学科的恢复、汹涌而起的编史热潮、新文学史编纂的历史回顾、新文学史编纂中的几个关系、新文学史编纂学问题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2版) |
分类 | |
作者 | 黄修已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记载中国新文学史编纂的历史,描述自1920年代初胡适的论著迄今八十多年问新文学史编纂的艰辛、曲折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新文学史编纂的开端、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新学科,新课程,新教材、新文学史著作的政治化、思想解放和学科的恢复、汹涌而起的编史热潮、新文学史编纂的历史回顾、新文学史编纂中的几个关系、新文学史编纂学问题等。 内容推荐 本书记载中国新文学史编纂的历史,描述自1920年代初胡适的论著迄今八十多年问新文学史编纂的艰辛、曲折过程,评介数十部有代表性的各类新文学史著,展现几代新文学史家的业绩和学术风貌。更从短时间里新文学史面貌多变、常变的现象总结经验,述“身作”和“心构”之别,详析各种新文学史阐释体系对形成、建造文学史的影响,提出正确处理编纂中的主客体关系,求建自己的编纂哲学。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1949年以前的编纂实践 第一章 新文学史编纂的开端 一 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新文学史研究的开始——《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贡献 二 “附骥式”的新文学史 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陈子展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等书——冯沅君、谭正璧等的论述 三 文化保守主义眼中的历史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透过文化保守主义的眼镜——尖刻但发人深省 四 突兀而现的两部文体史 态度偏激的戏剧史——品位不高的诗歌史——未能成功的原因 第二章 大学里的新课程 一 朱自清的新文学史课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体分类型的体例——新文学史编纂传统的创立 二 周作人的讲演稿 周作人讲演“中国新文学源流”——循环论的观点 第三章 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 一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 第一部中国新文学史著——比较丰富的内容——平稳客观的态度——创作述评的不足 二 1930年代其他几部著作 伍启元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一王丰园的《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一鲜明的阶级论色彩——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弗里契机械论的影响 三 一次大规模的造史运动 《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导言——史料的价值——独特的史识和鲜明的学术个性——“身作”、“心构”一身而二任——其他 第四章 抗战以后的进展 一 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新的历史条件——政治斗争决定文艺斗争的观点——保存史料的成绩 二 周扬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提纲》的特色和新因素——另一种学术风格 三 任访秋、蓝海等人的著作 李一鸣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个方面的独特性——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蒲风等的文体史 四 1949年以前编纂实践的小结 第二编 1949年以后的编纂实践 第五章 新学科,新课程,新教材 一 新情况和新特色 第一次“文代会”对新文学史的总结——胜利者的需要——建国后新文学史编纂的变化 二 新学科的建立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论证无产阶级对新文学的领导 三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几项新的“第一”——《史稿》的成就和特色继承朱自清的传统一打着时代的烙印 第六章 新文学史著作的政治化 一 出版总署的座谈会 对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批评——要另外立个传统 二 新著作的急遽政治化 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向着政治的大幅度倾斜——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以论带史”的特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图景——完成新文学史的政治化 三 曲折和反复 早春气候和《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作家论型体例的确立——“大跃进”中的集体编著——深刻的教训 四 “文革”的大破坏 新文学史被彻底否定——鲁迅被纳入造神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毒害至深 第七章 思想解放和学科的恢复 一 唐瞍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科的恢复——一部总结性的著作——唐■风范——虽展新姿仍存旧痕 二 几部有影响的新著 思想解放和创新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等传送新信息——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各种创新的尝试一编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 第八章 汹涌而起的编史热潮(一)——文体史编纂的众多收获 一 现代小说史的编纂 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重视科学论证的学风——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发现——文化、审美等多种视角的观照 二 现代话剧史、散文史的编纂 陈白尘等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其他现代戏剧史、戏剧教育史——俞元桂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史》——杂文史的成果 三 新诗史的编纂 新诗史编纂的历程——孙玉石整理现代派诗歌史——一种治学传统的再显现 第九章 汹涌而起的编史热潮(二)——全面开花的各类新文学史的编纂 一 现代文艺思潮、流派史的编纂 1980年代两部开拓性的思潮史——1990年代思潮史类著作的丰收——实践的启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史 二 地区性、阶段性的新文学史 粤、苏、沪等地的新文学史——五四、1930年代等时段的新文学史——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学史——解放区文学史——沦陷区文学史 三 编写多民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反映现代文学的多民族性——编写多民族文学史的努力——遇到的主要问题 四 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编纂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出版——编纂史上的转折性意义——“双翼齐飞”和“千手观音” 五 多种填补空白的开拓之作 中外文学交流史和现代翻译文学史——女性文学史和儿童文学史——各类探索性、尝试性的作品——专题史的收获和势所难免的通史变革 附 港台版的中国新文学史 第三编 历史的启示 第十章 新文学史编纂的历史回顾 一 不断建构、重构 三番造史,三次高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造史高潮——新建构未成全功 二 建国后的新文学史建造重构新文学史的时代背景——重构的鲜明特点——以论带史之风的形成 三 接连着的两次解构 非常的解构——历史框架的解体一——作家格局的变化——历史内容的扩展——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内部的原因 第十一章 新文学史常变探因 一 身作之史和心构之史 “历史”的两个内涵——盖棺不能论定—一实史或身作之史——编史或心构之史——历史的原态、保留态、评价态——追求真实是史家的使命 二 进化论的阐释体系 进化论在建构新文学史中的作用——进化论阐释的局限性——新的不一定都胜过旧的——新和旧不能一刀两断——线性进化图式不符合历史实际 三 阶级论的阐释体系 长期流行的方法——阶级性和人性——《新民主主义论》的阐释——编纂中遇到的问题 四 启蒙论的阐释体系 启蒙论的内容——产生的思想背景——现代性和启蒙主义——目前的状况 第十二章 新文学史编纂中的几个关系 一 文学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史论关系和两种学术风格 一重主观性的历史原因——“我思故史在”和“史在促我思”——正确看待史论关系——“从史”为了“论出” 二 史学与现实的关系 史学的现实作用——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 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修史的政治目的——文学史政治化的教训 第十三章 新文学史编纂学问题 一 体例问题 形式和内容——体例的类型——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二 表述的类型 描述型和阐释型——语言风格——文风和社风 三 史料的使用 证据和证词——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 第十四章 新文学研究的主体 一 新文学研究队伍 四代研究家——“史才三长”——才胜于学——小学科和大人才 二 突破和集大成 学术发展中的机遇——突破和集成——大文学史观——在全球化语境下一——新的突破点的出现 三 应该具备的素养 史德和讲真话——其他思想修养 参考书目 旧版后记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