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经》又叫《劝忍百箴》,原作者是元代的许名奎,他把古代史籍中有关“忍”的格言、要训和历史典故搜集成册。其内容丰富,共100条,包括了经、史、子、集的方方面面,既有关于“忍”的理论、方法、功用、要诀,又有关于“忍”的历史、故事、实践,构成了一个以“忍”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本书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与创新,分别从立身、处世、困境、立业、心态五个角度与层面,解读了“忍”的智慧与谋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活解妙用忍经全集(经典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元)许名奎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忍经》又叫《劝忍百箴》,原作者是元代的许名奎,他把古代史籍中有关“忍”的格言、要训和历史典故搜集成册。其内容丰富,共100条,包括了经、史、子、集的方方面面,既有关于“忍”的理论、方法、功用、要诀,又有关于“忍”的历史、故事、实践,构成了一个以“忍”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本书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与创新,分别从立身、处世、困境、立业、心态五个角度与层面,解读了“忍”的智慧与谋略。 内容推荐 人生在世,百“忍”为上。居家要忍、处世要忍、为人要忍、做官要忍,谋生存要忍,成大业要忍,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为人处世的隐忍之道。相信书中古人的典籍精粹,融会贯通的故事、案例,不仅能让你领悟“忍”的含义,掌握“忍”的谋略,而且能让你的心境豁然大开,变得更明达、聪慧,理智地洞察与处理世事,从而左右逢源,事业有成,由此迈向卓越人毕。 中华民族是个极具忍耐力。也极具坚忍力的民族。隐忍谦让自古以来都是作为一种美德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儒家的内柔、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皆是“忍”的表现,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所忍才能有所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内圣才能夕卜王,守柔才能刚强。慈悲才能超度。 目录 第一章 立身之忍——洞察内外兼修的行事风格 1.色之忍 2.酒之忍 3.声之忍 4.食之忍 5.乐之忍 6.忠之忍 7.仁之忍 8.礼之忍 9.疾之忍 10.忽之忍 11.仇之忍 12.欺之忍 13.恶之忍 14.劳之忍 15.直之忍 16.取之忍 17.随时之忍 18.背义之忍 19.无益之忍 第二章 处事之忍——掌舵圆润通达的处事谋略 20.言之忍 21.气之忍 22.孝之忍 23.义之忍 24.信之忍 25.变之忍 26.誉之忍 27.谄之忍 28.笑之忍 29.死之忍 30.生之忍 31.与之忍 32.顽嚣之忍 33.屠杀之忍 34.小节之忍 35.事师之忍 36.同寅之忍 37.父子之忍 38.兄弟之忍 39.夫妇之忍 40.宾主之忍 41.奴婢之忍 第三章 困境之忍——高擎挑战挫折的意志利剑 42.交友之忍 43.贫之忍 44.贱之忍 45.辱之忍 46.危之忍 47.侮之忍 48.苦之忍 49.急之忍 50.听谗之忍 51.祸福之忍 52.挫折之忍 53.不遇之忍 第四章 立业之忍——铸就非凡人生 54.谤之忍 55.争之忍 56.淫之忍 57.惧之忍 58.好之忍 59.俭之忍 60.躁之忍 61.虐之忍 62.乞之忍 63.失之忍 64.利害之忍 65.不平之忍 66.事君之忍 67.为农之忍 68.为工之忍 69.为商之忍 70.年少之忍 71.将帅之忍 72.宰相之忍 73.好学之忍 第五章 心态之忍——抢占幸福人生的心灵高地 74.富之忍 75.贵之忍 76.宠之忍 77.安之忍 78.智之忍 79.喜之忍 80.怒之忍 81.妒之忍 82.忤之忍 83.贪之忍 84.骄之忍 85.矜之忍 86.满之忍 87.求之忍 88.苛察之忍 89.权之忍 第六章 退让之忍——以退为进 淡泊从容 90.势之忍 91.侈之忍 92.勇之忍 93.快之忍 94.不满之忍 95.苟禄之忍 96.躁进之忍 97.特立之忍 98.勇退之忍 99.才技之忍 100.为士之忍 试读章节 色,指的是女色。自古不乏因贪恋女色亡国的。据说女人亡国始自商朝的苏妲己。商纣王自幼聪慧过人,体格健壮,力大无比,能言善辩,本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但自从宠爱苏妲己之后,就荒废朝政,致使商朝灭亡。 纣王有三位辅政大臣,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三公:九侯、鄂侯、西伯侯。九侯的女儿是纣王的妃妾之一,她既然能被选人宫中,必然是花容月貌,再加上父亲是三公之一,有高贵的家世,按说应十分得宠才是。可叹的是,闺房之中,爱是第一,敬是第二。实际上,她既得不到商纣王的宠爱,又和妲己之间有着太多的隔阂,自然大祸临头。有一天,她看纣王的暴虐统治太苛刻了,便劝了几句,不想一下激怒了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之下,纣王立即下令将她处斩,接着,可能是迁怒,也可能是预防报复,又把她父亲九侯也处斩,而且剁成肉酱。鄂侯一瞧,如此君王,实在古来少有,极力规劝。但是,他忘了,暴君有缺少人性的一面。纣王一怒之下索性连鄂侯也一并剁成肉酱。九侯的女儿应是中国历代皇后死于非命的第一人,也是死于丈夫之手的第一人。 西伯侯姬昌听到九侯、鄂侯被纣王剁成肉酱的消息后,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帝辛啊帝辛,为了一个女人,你竞这样残害忠良;真是伤天害理啊!”不想有人把这句话报告给了纣王,纣王勃然大怒。姬昌行德政、施恩惠,被周部落称为“圣人”。纣王对他一直怀恨在心,这下正好被他抓住了把柄,于是,纣王将姬昌逮捕,囚禁于关里(今河南汤阴),并处死了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将他剁成肉酱,再做成肉羹,然后纣王派人把肉羹送给姬昌,强迫他吃下去。事后,纣王得意扬扬地在朝中宣称:“都说姬昌是圣人,他连亲生儿子的肉也吃嘛!” 纣王整天陪着妲己吃喝玩乐,伤天害理,搞得天怒人怨,国势一天天衰落,纣王的叔父比干寒心极了,有一天,他不顾阻拦,闯进宫里,要与纣王理论。纣王在宫中正拥着妲己调情作乐,被叔父冲散了兴头,好不气恼,阴沉着脸问道:“你有什么事非要在这时候来不可?”比干对纣王说:“我有很多的话要说,但今天只说一句话,国家危急已到了极点。” 纣王一听这话,便破口大骂道:“你这老东西,尽说些丧气话!”骂完。拉着妲己一走了之。倔犟的比干,想以自己的行动感化纣王,以唤醒他的良知。纣王拂袖而去后,比干三天三夜,既不吃又不喝,一步也不挪地站在那里。沉醉三日醒来的纣王,见比干仍在宫中没有离去,一股无名之火直窜脑门:“你这样顽固不化,竟然以绝食来要挟我。你当我会怜惜你?像你这样的人,死一百个,对我也无关紧要。” 比干老泪纵横,哽咽着说:“大王,你终日嬉戏享乐,沉醉不醒。你已经众叛亲离了,知道吗?你不睁眼看看,西岐的姬发,对商朝虎视眈眈,大有谋反之势啊!” 纣王不耐烦地打断比干的话,说:“我是天子,有天命在身,任何人都奈何我不得,何况小小的姬发,他老子姬昌还不被我制得服服帖帖,他还能翻天不成!你不要危言耸听,扰乱朝政,信口胡说,离散人心。”纣王说着,又冷笑了两声,搂着妲己,看到妲己因此事皱起了眉头,为了哄妲己高兴接着说:“满朝都说你比干是一个大贤人,人说贤人的心有七窍,可我们从来还没见过,今天倒想看看你比干是真贤人还是假贤人?”比干气得浑身发抖,愤怒地喊道:“纣王啊!你这没人性的暴君,你……”话未讲完,纣王已对武士大喊:“快,把他的心挖出来,看看是怎么长的!” 武士们一拥而上,把比干绑在大殿的柱子上,用利剑划开了比干的胸膛,随即把一颗鲜血淋淋的心捧到了纣王面前。纣王看着还在跳动的心脏,用手指指着,对妲己说:“比干的心哪有七窍?他怎能妄称是贤人?这样的人,也要来教训我,太自不量力了!” 比干之死,斩断了大臣们对商王朝最后的一丝希望。 这位丧失人性的暴君,对忠良的残害还远不止这些。他的另一个叔父箕子,对他的暴政不满,为了逃避迫害,装成疯子混在奴隶之中,也难免惨死的结局,他的兄长微子却逃离王朝而隐居民间。最可恨的是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实在太令人寒心。 据说这位暴君不仅贪恋美色,而且酷爱饮酒。居然能一连几天杯不离手,是真正的“海量”。他在沙丘(今河北巨鹿)扩建御苑,投人巨大的人力、财力。一年之后,御苑竣工。只见苑囿相连,台阁相望,苑中布满了名贵花木,珍禽异兽。苑中开凿了一个大池,池底用颜色不同的鹅卵石铺砌,池中灌满酒,称为酒池。醇香的酒味,飘散空中,几里路外都能闻到。酒池四周树枝缠上锦帛,挂上一串串烤肉,称做肉林。以豪饮闻名的纣王带着妲己,泛舟于酒池之上,渴了,随手就舀酒喝;饿了,从肉林取肉吃,逍遥自在,尽情享受。 不仅如此,他还为妲己修建了一个方圆三里、高千尺的鹿台。纣王每天和近臣们在鹿台上饮酒作乐,和美女们调情骂俏。酒足饭饱之后,到鹿台四周的苑囿中去划船、观景。 纣王的暴虐荒唐行为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们强烈的反对。为了对付这些大臣,他发明了一种叫“炮烙”的酷刑,即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悬空架起,下面是烧红的炭火,铜柱外表涂上膏油,命武士举刀,逼着受刑者赤身裸体地从铜柱下往上爬,受刑者被铜柱烫得皮焦肉烂,爬不到一截便掉进炭火中,很快就被活活烧死。而纣王与妲己却高坐鹿台之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这惨绝人寰的酷刑。 纣王的暴虐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天,他正与妲己在鹿台上饮酒赏雪,远远地看见两个人担柴过河,一个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另一个是五六十岁的老者。令人奇怪的是:那老者走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脱下鞋子,从河中走了过去,好像水一点儿也不冷,那年轻人却犹犹豫豫,脱鞋试了几次,方才下水,过河后坐在地上,用衣襟包着自己的脚,揉搓了许久,方才穿上鞋子挑起担子而去,边走还边歪歪斜斜的。 纣王不解,问道:“这年轻人为什么比那老者还怕冷?” 妲己答道:“这是因为,那老者是他父母在壮年得的子,腿骨里满是骨髓,所以一点儿也不怕冷。那年轻人则相反,是他父母在年老时得的子,腿骨里是空空的,所以最怕冷。” 纣王想不到自己美人儿的学问竟然如此渊博,禁不住高兴地逗她道:“随便妄说,我却不信。”妲己瞟他一眼,平静地说:“你不信?把他二人的腿截下来一看,你就信了!”就这样,这一老一少的过路人,就被无端地截去了双腿。 纣王昏乱暴虐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天怒人怨,纣王已众叛亲离、彻底孤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岐山发兵,不久,直抵朝歌城下。纣王见大势一去,便登上鹿台,自焚而死。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终于成了亡国之君,历经四百九十六年的商王朝,至此告亡。P3-5 序言 何谓“忍”?《说文解字》释“忍”为“能也”。能,即是一种属于熊类的像鹿一样的野兽,它的皮毛之下有强壮的筋骨。而“忍”字的结构从刃从心,心上有刃,它意味着内心坚硬而决绝,即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韬略。 在我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的确,人生在世,成大业要忍,谋生活要忍。保平安要忍,解困境要忍……正是因为忍,才有了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在许多时候。忍,可能会让你很难受,它的确没有由着自己的性子随心所欲来得痛快:忍。也可能会让你很丢面子,遭受别人指手画脚或乱翻白眼。但是。忍,确实能让你笑到最后。获取非凡的利益。 忍,不是怯懦,也不是无能。实际上,忍是人生智慧中不可或缺的。忍是一种心法,一种涵养,一种美德。忍,也不只是表面上的一种忍耐。它有时是一种蓄势待发。一种趋吉避凶。一种韬光养晦。一种以静制动…… 忍。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不要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暂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所以。尽早地培养你“忍”的气质。这对你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原作者许名奎。出生于元代。他极为注重修身养性。许名奎将古代史籍中有关“忍”的格言、要训和历史典故搜集成册,著成《劝忍百箴》四卷,共100条,成为忍学的集大成者。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德范畴、喜怒好恶等情感领域以及酒食声色、名誉权势等,既有关于忍的理论、忍的方法、忍的功用、忍的要诀,又有关于忍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许名奎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可见其功力之高和体会之深。 本书在原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经据典。并对原文进行翻译和配上合适的故事,且有编者精心而独到的点评,使人在阅读过后能真正领悟到“忍”的内涵。容易接受又能活学活用。 既然忍是一门如此高深的智慧。是人安身立命的法宝,那么,你何不捧卷在手,茶余饭后。仔细品味?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编者 2007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