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通俗地介绍了港股市场的基本状况、投资交易品种、市场交易规则、港股的开户程序、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防范、投资者维权保护等基本知识,同时也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地投资者前期投资港股的经验。本书对香港股市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策略与建议,仅供广大读者参考,不能完全保证广大读者根据本书的投资策略与建议就能无风险获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港股投资指南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石建勋//吴平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系统、通俗地介绍了港股市场的基本状况、投资交易品种、市场交易规则、港股的开户程序、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防范、投资者维权保护等基本知识,同时也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地投资者前期投资港股的经验。本书对香港股市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策略与建议,仅供广大读者参考,不能完全保证广大读者根据本书的投资策略与建议就能无风险获利。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投资工作经验和研究体会,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港股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媒体最新报道,充分考虑我国广大中小投资者赴境外投资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中小投资者实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通俗地介绍了港股市场的基本状况、投资交易品种、市场交易规则、港股的开户程序、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防范、投资者维权保护等基本知识,同时也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地投资者前期投资港股的经验,为中国内地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操作方案。 目录 前言 第1章 港股市场的基本情况 港股市场的成长历史与地位 港股市场结构 港股市场指数 影响港股市场的主要因素 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历程 港股市场的“内地化”趋势 “股改”之后两地股市的“一体化”趋势 第2章 港股市场的投资交易品种 股票 “窝轮”(认股权证)及其投资攻略 牛熊证及操作举例 股指期货 股票挂钩票据 REITs:类似内地开封基金 容易所交易基金(ETF) 投资其他国家的投票和基金 第3章 港股市场交易规则 港股市场交易程序 港股市场报价规划 “孖展”:融资融券业务 股份的拆细和合并 交易单位和“仙股” 交易费用 港股基本交易规则与A股的差异 第4章 港股市场的深入分析 港股的市场环境和特征 港股的“大鳄”是如何设局的 港股的小股庄家是如何打劫小股民的 港股市场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在哪里 港股市场和内地股市的联动性 国际机构如何对港股市场的个股评级 港股与美股的联性及美国 重经经济数据解读 第5章 港股投资渠道与港股投资步骤 条条大路通“港股” 港股开户所需的一般条件和文件/124 港股直通车:境内个人直接投资 港股的合法路径/128 中银国际与港股直通车/132 第6章 港股投资策略 内地投资者是直接投资 港股还是选择银行QDII/136 内地投资者需要把握 投资港股的入场时机/138 开户后如何买卖股票/139 内地投资者应买什么样的港股/140 港股市场的新股机会/144 价值投资及其在港股中的运用/147 如何选择股票期权系列/149 投资港股须防四大认识误区/151 投资港股的谨慎性投资策略和建议/153 港股几大板块的近期投资策略/156 第7章 投资港股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证券市场的各种风险类型/163 港股并非遍地黄金,需要防范十大风险/170 港股融资交易的风险与防范/175 卖空账户的管理谨防资产挪用/177 提高抗衡股市风险的能力/179 如何防范对)中基金毒招/180 第8章 港股信息披露规则与信息渠道 港股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185 获取港股信息的渠道/188 四大流行的港股行情报价软件/190 如何从招股书里了解上市公司基本情况/193 怎样获取正确的股评信息/196 第9章 港股市场维权与投资者保护制度 港股市场常见侵权行为/199 港股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法律途径/202 港股投资者解决纠纷应注意的问题/203 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的七大特点/204 港股投资者赔偿基金制度详解/206 个人直接投资港股的保护 制度安排亟须完善/21l 第10章 投资港股先行者的经验 朱先生炒港股:投资与投机的有机结合/219 唐先生打价差:实现“A+H”套利/221 王先生投资港股有三招:套利、跟机构、打新股/223 张先生投资港股的失败经历和感悟/225 港股投资老手谈港股市场/228 附 录 附录A 附表/231 附录B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50 附录C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及批复/256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四)香港股市未来“双向”桥头堡的战略定位 香港要成就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除了国际资本的流人这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来自中国内地的资本和资源流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直扮演着外国资本投资中国内地桥头堡的角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现在香港正在演变成一个“双向”桥头堡既是国际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内地的桥头堡,又是中国内地资本流向国际市场的桥头堡。 香港正在演变成“双向”桥头堡的一个例证,就是中国政府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QDII制度)。继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放宽商业银行QDII的股票投资限制之后,7月5日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QDII产品投资海外证券市场。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地已开始从单向的资本需求逐渐转向资本输出,寻求海外投资的机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政府要促进国际收支达到基本平衡。平衡中国国际收支,不仅在于调整汇率(人民币升值),也在于鼓励资本输出。从平衡中国国际收支情况出发,一方面可以在经常项目下减少贸易盈余,改变中国一直以来的出口导向战略,降低或取消一些商品的出口退税,增加对一些商品的进口支持。 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出渠道,中国政府推出QDII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测算,中国2007年资本项目下将第一次出现净流出,大约为300亿~400亿美元。 中国内地资本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很重要,从内地直接到国外去投资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中国人而言,因为地缘、信息的关系,对香港这个市场比较熟悉,中国人进行国际投资的首选自然就是本国的香港,QDII的投资地首选为香港也正是如此。 香港要成就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需要有大智慧和准确的战略定位。香港也曾或者仍在谋求成为制造中心、技术中心、IT中心或创新中心。在这些方面,香港和内地相比没有太大的比较优势,香港的这些产业也大都转移到深圳、东莞等地,现在深圳、东莞的这些产业又进一步转移到四川、安徽去了。 香港打造全球金融中心,一方面要吸引和整合更多的资源到香港金融市场;另一方面要重塑在亚洲和全球的形象,使自己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品牌。 从资源整合上来说,中国香港需要整合亚洲区域的资本市场,这包括韩国、越南、老挝、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上市公司的资源,还要整合日本资本市场的资源、非洲的资源、美洲的资源以及美国、英国、欧盟等所有可能的资源。鼓励全球公司到香港上市和融资。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和新加坡在东南亚的优势相比,香港在整合东北亚地区的上市公司资源上有更大的优势。 香港整合资源的目的就是要变成未来亚洲以及全球大公司的总部中心和交易中心,这就不能只着眼于中国内地资本和公司资源,也不能只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伦敦在整合全球经济和金融资源方面的经验就是一个好例子。现在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强化,而纽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相对弱化,就在于伦敦不断整合来自欧洲的资源、原英联邦所属国资源,以及非洲、美洲资源的结果。 P8-9 序言 2007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被业内称为“港股直通车”的《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方案明确了境内个人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可以无限制换汇投资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此前,境内个人欲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只能借助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境外产品,且单一客户投资金额的起点是3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因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开闸,意味着个人投资港股的“阳光化”。 虽然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备受关注的“港股直通车”在宣布之后又暂缓开放,进入了协调预备程序,但内地许多个人投资者已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需要指出的是,A股与港股市场的“游戏”规则差异较大,香港市场也并非遍地黄金,光凭一腔热情很可能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如果说A股市场只是一个游泳池,那么香港股市则是真正的大海。没有雄厚的资本、良好的投资心态和对香港股市的熟悉,内地投资者很难在港股市场里“淘金”。因此,对于此前只投资过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的内地投资者来说,只有对香港股市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以后的投资过程中能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才能真正获得较好的收益。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从事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投资工作经验和研究体会,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香港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媒体最新报道,充分考虑我国广大中小投资者赴境外投资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中小投资者实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通俗地介绍了香港股市的基本状况、投资交易品种、市场交易规则、港股的开户程序、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防范、投资者维权保护等基本知识,同时也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地投资者前期投资港股的经验,为中国内地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操作方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股市都有风险,本书对香港股市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策略与建议,仅供广大读者参考,不能完全保证广大读者根据本书的投资策略与建议就能无风险获利。是否投资港股,如何投资,仍然需要依据投资者自己的判断。希望任何时候广大读者谨记:“市场有风险,人市需谨慎,盈亏皆自负。”进入具有国际化的香港市场更需要有国际化的投资视野、国际化的风险承受和控制能力。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中外媒体报道和专家评论,为使本书尽量达到规范和严谨,在书后列出了有关的参考文献。对于书中所采用的一些文献的内容,本人在此特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有些采用的文献可能没有列出,对此向这些文献的原作者表示真挚的歉意和由衷的感谢! 本书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需要经常了解港股市场信息者请光顾作者石建勋的搜狐博客。 作者 2007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