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为旅游业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我们为旅游院校的学生和广大旅游爱好者编写了本书。
本书内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通俗生动,深入浅出,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知识面的拓展、趣味性的强化,以刺激学生课后涉猎其他相关知识,使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得益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旅游管理系列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黄昌霞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国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为旅游业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我们为旅游院校的学生和广大旅游爱好者编写了本书。 本书内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通俗生动,深入浅出,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知识面的拓展、趣味性的强化,以刺激学生课后涉猎其他相关知识,使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得益彰。 内容推荐 本书对中国旅游历史文化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做了扼要介绍,同时做了相关的文化链接,以中国旅游历史文化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艺术文化、器物文化、饮食文化、景观文化、历史文化传媒为内容主线,力求在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趣味性、拓展阅读面、概括章节小结与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 本书注重突出人文教育,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应用性,它不仅是很好的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旅游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各行业人员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训教材,同时也为社会各界读者提供了一本非常好的文化科普读物。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化 第一节 文化渊源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发展 三、文化与旅游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历史 第一节 重大历史事件 一、民族融合 1.黄帝战蚩尤 2.春秋诸侯争霸 3.昭君出塞 4.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5.文成公主人藏 二、政治改革 1.商鞅变法 2.王安石变法 三、思想变迁 1.百家争鸣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古代战争 1.楚汉战争 2.赤壁之战 3.淝水之战 五、对外交流 1.张骞出使西域 2.玄奘西游 3.鉴真东渡 4.郑和下西洋 第二节 杰出历史人物 一、思想先驱 1.老子 2.孔子 3.孙子 4.墨子 5.韩非子 二、千古帝王 1.黄帝 2.秦始皇 3.李世民 4.朱元璋 5.康熙大帝 三、文坛巨匠 1.屈原 2.司马迁 3.李白 4.杜甫 四、科技英才 1.鲁班 2.蔡伦 五、民族英雄 1.戚继光 2.郑成功 3.林则徐 第三节 重大科技成果 一、天文、历法、地理、医学 1.天文方面 2.历法方面 3.地理方面 4.医学方面 二、农业、手工业 1.农业 2.手工业 三、四大发明 1.造纸术 2.指南针 3.火药 4.印刷术 四、古建筑 1.万里长城 2.赵州桥 3.故宫 思考题 第三章 思想文化 第一节 儒家思想 一、孔子与儒家 1.孔子其人 2.孑L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儒家思想及发展 1.孟子的“仁政”、“民本”、“性善”说 2.汉儒的“三纲五常” 3.宋明理学 4.现代新儒学 三、儒家文化及名胜 1.儒家文化之精华 2.儒家名胜 第二节 中国道教 一、道教的思想渊源——老子与道家 二、道教文化 1.道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 2.道教经典与标志 3.道教教义 4.道教供奉的诸神众仙 三、道教名胜 1.五岳 2.道教名山 3.道教著名宫观 第三节 中国佛教 一、佛教概说 1.佛教的产生 2.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3.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佛教文化 1.佛教教义 2.佛教的经典 3.佛教诸神 4.佛教礼仪和主要节日 三、佛教名胜 1.佛教四大名山 2.著名佛寺 思考题 第四章 制度文化 第一节 职官制度 一、官制 1.先秦中央官制 2.秦汉中央官制 3.隋唐中央官制 4.宋元中央官制 5.明清官制 二、选官制度 1.禅让制度 2.王位世袭制 3.军功爵禄制 4.察举与征辟 5.九品中正制 6.科举制 三、职官文化链接 1.任用制度 2.考课制度, 3.勋赏爵位制度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的产生 二、官学 1.中央官学 2.地方官学 三、私学 1.私学的产生 2.私学的发展 四、书院 1.书院的产生 2.书院制度的确立 3.书院制度的官学化 4.书院制度的勃兴与毁禁 5.书院特质的消失与改制 第三节 法律制度 一、奴隶法制 1.夏朝法制 2.商朝法制 3.西周法制 4.春秋战国法制 二、封建法制 1.秦汉法制 2.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 3.隋唐法制 4.宋元法制 5.明清法制 三、历史上的酷刑 1.梳洗 2.剥皮 3.腰斩 4.五马分尸 5.凌迟 6.缢首 7.请君人瓮 8.刖刑和棍刑 思考题 第五章 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俗文化 一、民俗概述 二、民俗的形成 三、民俗文化特征 第二节 服饰文化 一、服饰文化的历程和要素 二、服饰特点 三、服饰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节日文化 一、节日文化概述 二、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三、中国的主要节日 第四节 信仰与禁忌文化 一、信仰民族文化 二、禁忌民俗文化 思考题 第六章 传统艺术文化 第一节 传统书法艺术 一、汉字 二、书法源流 三、文房四宝 第二节 传统绘画艺术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艺术 一、隋朝以前的音乐 二、隋唐时期的音乐 三、宋、元、明音乐 四、清代音乐和西洋音乐的传入 五、近、现代音乐 第四节 传统舞蹈艺术 一、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1.原始社会的舞蹈 2.奴隶社会的舞蹈 3.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 4.汉代的舞蹈 5.两晋、南北朝的舞蹈 6.唐代的舞蹈 7.宋代的舞蹈 8.明、清的舞蹈 二、少数民族舞蹈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 第五节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一、元代杂剧和南戏 二、明、清时期的戏曲 思考题 第七章 器物文化 第一节 古代器物 一、古玉器 二、古陶瓷器 三、古青铜器 四、古钱币 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文化 一、中国工艺美术品概述 二、工艺美术品特征 三、工艺美术品分类 思考题 第八章 饮食文化 第一节 食文化 一、烹饪简史 1.中国烹饪的起源 2.中国烹饪的发展 3.中国烹饪的昌盛 二、饮食研究对象 1.中华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 2.中华饮食文化研究的对象 3.中华饮食文化研究的分类 三、风味流派、饮食民俗 1.八大菜系 2.民俗、食俗 3.小吃 四、筵宴食器 1.筵宴的特征类型 2.食器 第二节 酒文化 一、有关酒的酿造 二、说名酒 三、名酒的评定 四、酒俗、酒礼 第三节 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茶文化的形成 2.唐代茶文化的兴起 3.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4.饮茶风气的鼎盛 5.中国茶叶再现辉煌 二、茶文化的内涵 1.茶道 2.茶艺 三、茶叶的制作与名茶 1.绿茶 2.红茶 3.乌龙茶 4.黄茶 5.白茶 6.黑茶 7.再加工茶类 四、茶叶的品饮 1.茶量 2.水温 3.时间 4.品茶的礼仪 五、茶馆文化 1.茶馆的形成与发展 2.风格迥异的现代茶馆 思考题 第九章 景观文化 第一节 山水文化 一、概述 二、山水文化的共性 1.山水崇拜 2.山水鉴赏 3.山水科学 三、山水名胜 1.名山 2.水景观文化的类型 第二节 建筑文化 一、概述 1.中国古代建筑的本质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二、城市建筑 1.旅游城市类型 2.城市标志建筑 三、宫殿建筑 1.宫殿沿革 2.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3.实例简介 四、园林建筑 1.中国园林的由来与发展 2.中国园林的类型 3.中国园林的特征 4.园林的组成要素 5.造园手法 五、坛庙建筑 1.坛庙沿革 2.主要坛庙 六、陵墓建筑 1.陵墓沿革 2.陵园建筑 3.地宫 4.随(殉)葬品 5.帝陵 七、宗教建筑 1.佛教建筑 2.道教建筑 八、民居建筑 1.民居形式特征 2.近代乡土民居类型 九、桥梁建筑 1.拱式桥 2.梁式桥 3.其他形式的桥梁 思考题 第十章 历史文化传媒 第一节 民族语言与汉字 一、语言文字起源 二、汉语言文字 三、民族语言文字 第二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民间文学(共计31项) 2.民间音乐(共计72项) 3.民间舞蹈(共计41项) 4.传统戏剧(共计92项) 5.曲艺(共计46项) 6.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7.民间美术(共计51项) 8.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9.传统医药(共计9项) 10.民俗(共计70项) 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