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牧全集(第10卷增订版)(精)
分类
作者 秦牧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牧是中国当代蜚声海内外的杰出作家,尤以独树一帜的散文创作著称,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是秦牧全集的第十卷,收集了作者生前尚未结集出版的散文一百三十三篇。

内容推荐

本集收集了作者生前尚未结集出版的散文一百三十三篇。这些作品中,写于一九五〇年以前的,大多发表于《新华日报》,香港《华商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于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五日《力报》的散文《介绍新傀儡戏》,为本集中发表最早的作品。写于一九五〇年以后的作品,散见于首都及地方各报刊;另有一些篇什则发表于港、澳及海外的某些报刊。

目录

散文

介绍新傀儡戏

“真”的力量

 ——摘星谈之三

瓜豆与人

 ——摘星谈之四

为民主政治着急

一代的脉搏

论“红烧作家肉”

落水和上滩

迎“民国”卅五年

跪风

哀纯洁

圣青年塑像

暴徒性质研究

 ——重庆较场口事件抉微

闲话《双包案》

诺言与肥皂泡

愚蠢的杰作

古酒杯二题

有这么一个国家

第一盘祭品——上海人

恭迎“君亲师”

抚棺录

敬礼!蜗牛与螺蛳

漫话三十六计(上)

漫话三十六计(下)

新中国大弥撒

看龙人小记

闷葫芦一个

神与煞鬼

钞票,我问你

冬果

读《扬州十日记》

第一个死囚

 ——一位军法官的拊掌谈

“利己主义”脞话

果戈理论官僚

胡适小诗注解

潮汐·风向·人情

 ——读《大公报》时事测验总报告

谈死亡

打破沙锅问到底

独裁者的下场

娼门之辱

从月饼看广东人

香港少爷行状

二律师

伊索寓言今读

人肉店

 ——水浒故事新编

空心炮价值

辛亥革命识小录

哀《骆驼祥子》 

运输机轶史

职业撒谎家的故事

旧事新谈

梁漱溟印象记

墓庐之冬

“马义救主”

鞭太平天国之尸

老泪

闹元宵

官僚之妻

东园夜话

谈“动机” 

×央社

哀梁漱溟

行情书简

沧桑录

人性的诅咒者

活宝有价

吃的比赛

人民的涵义

 ——敬质宋云彬先生

美国的小事情

杀人的故事

“溪口十景”

谈权术

智慧的峰顶

做过少尉的女人

脾气和舆论

钢琴的故事

记L教授

龙袍和上帝

官迷现形记

翻译《大西洋公约》 

理由大观

纽约“双包案” 

拟居里小姐给居里小姐的信

汽车的传奇

“第三部分人”

鼬鼠的伎俩

 ——请看反动派最近秘密散播的各种谣言

浪淘沙

 ——抗战时期几个人物的追忆

黑名单上的长期人物

——悼念曾伟兄

你们是灯塔

 ——纪念邹李闻陶杜诸先生

古董与鸭蛋

杀杨贵妃之说

说狗

 ——谈广州的狗与香港的狗

少爷千金的事情

精米·精面·精人

 ——谈吃“九二米”和“八一面” 

乾清宫小朝廷与台湾小朝廷

怒潮中的群丑

人类文化的死敌

 ——谈美国禁授米邱林学说

流氓的跪拜礼

酒量的竞赛

君子国

我认识的几个人民县长

过春节谈打扮

海豚的花样

——生物随笔

过县令的思想水平

虎的狗义母与广州动物园

——生物随笔

地下水喷出了地面

一个黎族汉子的声音

广州拥抱着朝鲜贵宾

印度的弄蛇儿

“我想总是这样的啦!”

古巴四农妇

血腥门第的风雅之士

警惕·愤恨·战斗

谈特务与谣言

双虾图

探访“数学奇人”陈景润

生活,从这里开始

 ——写给未用所长的小殷

血腥的一页是撕不掉的

啊!十七岁 

泉清泉浊

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漫话“语言增多症”

新节日的诞生

新道学先生的笑剧

祝贺·回忆·期望

 ——庆祝民盟成立五十周年

名城在寻根

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

关于岭南女诗人冼玉清

加州死囚

关闸外人家

“会一会古人”之外

异域惊梦

广东菜的烹饪艺术

小动物的本领

试读章节

介绍新傀儡戏

这次剧展,傀儡戏是节目之一。我上半年和温涛先生忝为同事(这位先生的身段与演傀儡戏的本领使人想起土肥原),看过他为初中毕业班演过《蠢货》,觉得大有推广价值。同时我的家乡又是演民间傀儡戏的流浪人麇集之地,童年时东看西看,印象也深。特地在剧展开幕之际综合观感,提出来介绍介绍。

在外国,傀儡戏运气甚红,风头至今未衰。这一演剧形式据说发源于意大利,在文艺复兴之后繁衍滋长,像古代文字的传播一样由南而北,于是发展到欧洲各处。当年演傀儡戏者大概像游吟诗人般背着若干工具,流浪四方。到了近世,在美国、苏联等处,开始有固定的戏台出演傀儡戏。在美国,多数由意大利人开演,不外演些滑稽歌唱的东西,吊吊市民胃口。在苏联,傀儡戏到大革命后被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大加提倡,从前主要的是演出童话剧,在这次反纳粹战争中,许多活报剧都通过这一演剧形式与观众见面。苏联对马戏、傀儡戏以及民间舞蹈、民间艺术一类东西珍若拱璧,其中机微,自然甚可寻味。

中国的傀儡戏源流甚远,当初发明时大概和古代的墓俑很有关系。黄种人想出来的鬼神是黄种,黑种人想出来的鬼神是黑人,就地取材,人情之常。看见代活人陪葬的墓俑,灵机一动,动起来载歌载舞,供人们观赏取乐,自是情理中事。到宋代,傀儡戏曾经大盛,温涛先生说京戏里面大花面,把颜色大涂特涂,致表情无法表出,也是受古代傀儡戏的影响,实在十分有理。这种傀儡戏在宋后一直靠流浪人的肩头向四处繁殖,像意大利的流浪人所做的一样。世上事原多不谋而合,地球上的小孩开口都呼父母做爸爸妈妈,希腊神话、印度神话、中国神话情节近似甚多,以至于中外都有傀儡戏而且都靠流浪人来做保姆,不过基于一个道理:人类原都有一副差不很远的脑髓。

等到中国各地活人演的戏渐渐发达,京戏、徽戏、湘戏、桂戏……都慢慢成长,而且马父驴母生駃騠,驴父马母生骡子,互相配合,化生万物,各地的方言戏都抬头之际,傀儡戏渐渐放逐出通都大邑,流浪人背着它混迹穷乡僻壤,糊糊嘴巴。于是情节渐渐简单,技术渐渐呆板,今天我们偶一见到的路边傀儡戏,一下子跳出个羊头,一下子冒出个怪物,呱呱呱,咕咕咕,乱叫几声,几乎没有完整的情节,原因大概在此。现在我们如果觉得傀儡戏不失为一种艺术与工具,可以改进,可以利用,当然要想法子给它打补针。温涛先生就是热心于这工作的一个人。前几年《救亡日报》在桂林刊行时,他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民间艺术有三种值得注意,一是傀儡戏,一是影子戏,一是西洋镜。胡愈之先生看到了很表赞同,曾经多方鼓励。以后温先生到香港,制就一套傀儡与戏台,预备公演。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7: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