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描写战争的作品,包括比较成功的《亮剑》等,往往着眼于那些运筹帷幄的将帅,而《无家》是唯一一部关注底层小兵的作品。幸好有《无家》,在一片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歌颂声中,冷冷地提醒我们,这大地上曾发生过又被遗忘过的一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雪夜冰河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以往描写战争的作品,包括比较成功的《亮剑》等,往往着眼于那些运筹帷幄的将帅,而《无家》是唯一一部关注底层小兵的作品。幸好有《无家》,在一片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歌颂声中,冷冷地提醒我们,这大地上曾发生过又被遗忘过的一切。 内容推荐 一个农民,被迫放下锄头,离开土地和女人,去一个又一个战场厮杀。他见证了中国从30至60年代的苦难,遍尝离别、恐惧、绝望的心灵折磨。先打日寇,后被人民解放军收编,再赴朝鲜打“联合国军”,身经百战,创伤累累,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老兵。绝望中总有希望支持着他继续冲杀,走完回家的路。为着心里那个坚定的希望,他一次又一次举起自己的枪!…… 目录 第一章 离家 第二章 流血的黄河 第三章 保卫武汉 第四章 奇袭斗方山 第五章 松石岭 第六章 双堆集 第七章 掉转枪头 第八章 铁血柔情 第九章 撤退 第十章 营救 第十一章 乱世田园 第十二章 保卫常德 第十三章 血祭孤城 第十四章 相煎淮海 第十五章 脱胎换骨 第十六章 生死两岸 第十七章 回家 第十八章 跨过鸭绿江 第十九章 鏖战三所里 第二十章 离去与归来 第二十一章 平原乱 第二十二章 浮生劫 第二十三章 到北京去 第二十四章 青春如火 第二十五章 匆匆荡荡 试读章节 1948年11月,皖北平原,五沟集,国民党第14军175师46团前线阵地。 天快亮了。老旦披着破旧的军大衣,蜷缩在一人多高的战壕里,正用衣角擦着他的美式冲锋枪。这玩意儿射速快,弹道低,叫个啥“他母孙”,是地道的美国货。名字虽怪,突突起来却比步枪好使多了,老旦昨天又用它打死几个共军。共军那天冲锋的时候,老旦和弟兄们领到这种枪才不久,枪机里的亮油还有点沾手。炮火过后,他们刚把头探出来,一队共军已经冲到离战壕几十步的地方了。老旦那天心情很差,大半月没沾着酒腥,嘴里淡出了鸟,憋着一肚子火儿正无从发泄。共军如此嚣张,老旦立即命令回击。一时弟兄们枪声大作,老旦也开始冷静地点射。弟兄们憋了几天的火力非常之猛,冲在前面的共军都被地雷炸飞了,后面的也被弟兄们密集的子弹撂倒一片。弟兄们惊喜于这玩意的顺手,手指一搂,一片子弹就散了出去。对付共军的冲锋还有比这更好使的么?打鬼子的日子,不知有多少弟兄由于无暇退子弹而被鬼子放倒。照老兵马贵的说法,美国佬早点给国军这种武器,那小日本根本就过不了黄河!老兵打得过瘾,新兵打得畅快,在这大冬天里都脱光了膀子干。集团军的炮兵那天也格外卖力,配合得恰到好处,各式重炮炮弹密密麻麻地落在阵地前方,火光此起彼伏,烟尘遮天蔽日。那些塞炮弹的好像不识数,根本不心疼美国佬万里迢迢送来的炮弹。弹幕之中,几百个共军呐喊着冲来,在一阵密集的交叉火力后,除了趴伏在地上还在蠕动着的,好像没有一个活着回去。 老旦知道,国军七八十万部队正集结在这方圆百里,准备和共军来一次血拼。这半年时间里,部队领到了众多的“美国造”家伙。做工考究的枪支包着油布,一车一车地运来。从没见过的火箭筒就像家里摞起来的玉米竿子,一捆一捆地堆在那里。一大批巨大的坦克轰隆隆地开过,震得弟兄们几乎尿了裤子,坦克上面甚至可以看到坑坑洼洼的弹痕。这都不算啥,大伙儿居然还领到了一种叫“巧克力”的东西,那玩意儿可真稀罕,长得像是一块发霉的枣糕。弟兄们闻了半天才敢放进嘴里,一进嘴便惊叹世间原来还有如此美味,忙不迭地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吞嚼了下去,连手指头上的都嘬掉了。 行军路上,老旦看着漫山遍野黑压压的兄弟部队,以及轰隆隆列队通过的机械化部队,暗自寻思:还真没打过这样的大仗哩,这么多兄弟部队在一起,而且有这么多好武器! 听营里的瘸子中尉讲,虽然共军把第七军团打了个稀巴烂,可是他们仍然比这边少20多万人,而且还在用打日本鬼子时的武器,服装也不统一,五颜六色稀奇古怪。昨天,共军的那只追击部队已经领教了18军兄弟的厉害,扔下战壕和不少装备,连夜从南坪集跑了。 老旦打了十年仗,和共军交手,这还是第一次。 十年前老旦二十岁,在河南老家和女人种地。 那一年,村长和保长把老旦等一众同村后生们拉到村口,说是要去国军部队里打日本。国军征兵处的军官在村口拴驴的台桩上唾沫横飞,说日本人已经打下了徐州,正在烧杀掳掠,没几天就会膛过来。村子里要出一车精壮后生,马上就上战场,再不玩命打,那鬼子可就过来了。鬼子来了整个村子都得倒霉,注定是人畜不留,沦为焦土。据说鬼子们都是畜生做下的,烧光抢光不说,村里的女人都得被糟蹋。 村民们听得胆颤心惊,啥年代见过这么狰狞的匪类?这是哪里来的一帮恶煞?和以往不安生的年份一样,村民们纷纷习惯性地拖家带口准备逃难,可是国军早有准备,一排机枪早就架在了村外卡车上,一串子弹过来,乡亲们就屁滚尿流地抱头回窜了。保长带着县里的白脖儿,敲锣打鼓地把年轻后生们拉出来,往手里硬塞上大洋,胸前强戴上红花,再抓着他们的手按在登记簿上,一推一搡就把大伙撵上了大车。人高马大的老旦自然难逃征兵军官的法眼,早被揪了出来。按手印的时候,他看见那个登记簿已经被后生们揉搓得像是破布一般了,上面鼻涕眼泪甚至血迹还都清晰可见。国军哪里理会那哭得天崩地裂死去活来的老少乡亲们,车一装满就绝尘而去。看着那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乡亲们如何敢追,打小起只见过鸟铳的老旦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拉进了队伍。 老旦没有想到战场竟离家乡如此之近,车才开了两天就听见了枪炮声。刚到达战场后方,压根儿还没有经过啥训练,一个独眼军官就塞给他一支粗里吧叽的大枪,又让他换上一身脏得像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军服,再背上一把几乎卷刃的大刀,就和大家堆在那边列队了。这些和死亡有关的物件让老旦胆颤不已,自己平常连杀鸡都得让女人来,如何干得了这掉脑袋的营生? 板子村来的二十多个后生被打散了分配到不同的队伍,老旦和同伴们都不明白这是为啥。老旦所在的这支部队南腔北调,不知是从哪里退回来的队伍,他大半天竟找不到一个跟自己口音相仿的。到出发的时候,他总算认识了一个老乡,是驻马店人。老乡边跑边教他用枪,他知道了那是一把“汉阳造”,枪很沉,有的地方还生了锈,抹了不少猪油才变得滑润一些。老乡教他拉了几次枪栓进行试射,第一次试射,后坐力差点顶脱了他的下巴,枪栓一拉,弹壳发着哨声飞出去,吓得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老兵们笑着南腔北调地骂他,把一大堆东西让他背。 老乡告诉他:“新兵娃子受点累不算啥。先学着点,猫在俺屁股后面,先别跟着人家往前瞎冲,你长得个儿越大就越容易挨枪子儿!没事儿多替人家背背东西。有人死了就把他兜里的东西收起来,没准儿用得着。要是熟一点的就留着,寻思着啥时候给人家里捎回去。” 老旦甚至不知道自己被编进了什么部队。军需官给的衣服压根就没洗过,胸前的军队标志已经被一团黑糊糊的污渍遮住,污渍中间还有个枪眼儿。他用手指从枪眼捅着前胸,体会着那颗子弹钻进这衣服主人身体时的情景,头皮一阵发麻。军队的集合地更像买卖牲口的集市,很多军官们举着手枪大声嚷嚷,号令自己的部队集合。老乡把他拉进了一支队伍站好,点完名之后便开始出发。出发队伍一共十几个连队,大概有两千多人。这回再没车坐了,长官一声令下,士兵们就只能撒开两腿奔命一样往前跑。 老旦从没有连着跑过这么远的路,累得要死要活,好在终于有几个老兵帮他拿枪才坚持下来。跑了约摸50里地,大部队终于到达了前线后方。一路上的村子都火光冲天,不知从哪里来的炮弹时不时落在行进中的队伍里,火光一起,伴随着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几个兵就立刻四分五裂地飞向天空。一颗炮弹在老旦前面10米左右的地方炸了,前面几个人像是闹鬼似的忽地不见了,他被震得头皮发麻,感觉到一场血雨从天而降,一条胳膊恶作剧般地搭在了他肩上,还带着热乎乎的体温。他的头发嗖地立了起来,伴之以他诈尸一般的惊跳。他缩肩夹脖地想甩开那个东西,却紧跟上来一阵恶心,胃里立刻来了个翻江倒海,中午吃的馒头全吐在老乡的屁股上。老乡倒是不在意,只帮他扔掉那只冒烟的胳膊,再给他灌下一口凉水,拍拍他苍白的脸,就拽着他继续往前跑。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