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吴学国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的理论专著,作者从丰富而深邃的印度哲学中抽象出存在、自我与神性这三个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各自演变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历史的阐释,来描述印度哲学史的全貌。作者认为,这三个概念,不仅是印度哲学也是西方思想最根本的概念,通过比较不仅对人类精神发展中普遍的必然的东西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会对中西印各文化传统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本书适合宗教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印度的哲学与宗教思想的全面解读。作者从丰富而深邃的印度哲学中抽象出存在、自我与神性这三个概念,并试图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各自演变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历史的阐释,来描述印度哲学史的全貌。作者认为,这三个概念,不仅是印度哲学也是西方思想最根本的概念,通过比较不仅对人类精神发展中普遍的必然的东西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会对中西印各文化传统有了更清楚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位。

目录

绪 言

常用外文文献名缩写

           上编 存在论

引 论

第一章 存在与自然:吠陀和奥义书的存在概念

 引言

 第一节 存在与自然:吠陀思想中的存在

一 吠陀的自然崇拜

二 创世论

 第二节 自然与精神:奥义书的梵

一 梵是真一智一乐

二 梵作为本体

三 梵我一如

四 上梵与下梵

五 梵与名色世界

六 世界与语言

七 晚期奥义书的思想

 小结

第二章 存在与实有:耆那教、胜论、正理派的实在论

 引言

 第一节 耆那教的多元实在论

一 耆那教的形上学

二 耆那教的知识论

 第二节 胜论派的客观实在论哲学

一胜论的形上学

二 原子论和宇宙演化论

 第三节 正理派的逻辑实在论思想

一 《正理经》的十六句义论

二 正理派的知识论

 小结

第三章 存在与空性:大乘佛学对本无的阐明

 引言

 第一节 实在论及其破解

一 佛教内部的实在论思想

二 大乘佛学对印度实在论的破解

 第二节 般若中观派的“空”

一 空的思想渊源

二 空的概念

三 二谛

四 中道缘起

五 虚妄分别与无分别智

 第三节 大乘瑜伽行派的二种所依之说

一 二谛与三性

二 虚妄分别与阿赖耶识缘起

三 唯识的法性论

四 法性与本识二种所依

五 有关唯识的一些歧见

六正镥与鳃髋

 小结

第四章 存在与心性:不二吠檀多派的存在论转折

 引言

 第一节 空性与心性:如来藏思想与吠檀多派

一 佛教如来藏思想之产生

二 如来藏与梵

 第二节 乔荼波陀的存在概念

一 梵:存在的本质

二 梵我一如

三 梵与世界

 第三节 乔荼波陀的自我概念

一 自我四位

二 命我与梵

三 解脱之道

 小结

结语

         中编 自我论

引 论

第一章 自我与自然:吠陀与早期奥义书的思想

 引言

 第一节 吠陀和梵书的自我

一 吠陀的自我概念

二 梵书的自我概念

 第二节 自然与心性:早期奥义书的自我概念

一 自我概念的两个方向

二 自我的五身、四位

三 关于自我的其它问题

四 奥义书的人生论

 小结

第二章 自我与实体:实在论的自我概念

 引言

 第一节 耆那教的“命”

一 耆那教论我

二 耆那教的伦理与解脱思想

 第二节 胜论和正理派的自我

一 胜论派的自我概念

二 正理派的自我概念及其伦理、宗教思想

 小结

第三章 自我与意识:数论一瑜伽派的思想

 引言

 第一节 数论的二元本体论

一 神我、自性和三德

二 自性的转变

三 因中有果论

四 关于神的问题

 第二节 数论的认识论

一 自我与觉谛之关联

二 数论派的量论

三 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第三节 数论的人生哲学

一 轮回的生命

二 智慧与解脱

 第四节 自由之道:瑜伽派的实践

一 瑜伽的心理学

二 瑜伽的修道论

 小结

第四章 自我与存在:商羯罗的哲学

 引言

 第一节 商羯罗的自我论

一 阿特曼:自我的本质

二增益与执受

三 经验的自我

 第二节 存在与世界:商羯罗的存在论

一 存在的本质与存在者

二 幻化的世界

三 梵我一如

 第三节 吠檀多的修道论

一 轮回的生命

二 修道的途径

三 正智与解脱

 第四节 商羯罗派的知识论

一 知识的种类与结构

二 知识的形成

三 知识的真与伪

 小结

结 语

           下编 神性论

引 论

第一章 神与自然:从吠陀的自然宗教到人格神的死亡

 引言

 第一节 黎俱吠陀的宗教思想

一 “神明”与“玄冥”

二 黎俱吠陀的多神教

三 黎俱吠陀的一神论倾向

四 晚期黎俱吠陀的一元论

 第二节 吠陀以后神的衰败命运

一 神圣性的失落:梵书的祭祀主义

二 自然神的破灭:沙门的无神论

 小结

第二章 神与自我:奥义书与《薄伽梵歌》的神性概念

 引言

 第一节 奥义书的自我与神

一 早期奥义书的泛神论的自我概念

二 晚期奥义书的神性概念

 第二节 《薄伽梵歌》的神性本体论

一 自我论

二 原质论

三 神性论

四 轮回说

五 修道论

 小结

第三章 神与本无:不二吠檀多的神

 引言

 第一节 大乘佛教的神学效应

一 大乘佛教与印度思想

二 二谛、空与神的存在

 第二节 商羯罗的上帝概念

一 神与自我

二 作为神的本质的本无

三 关于神的人格性

四 神与世界

 小结

第四章 神与大全:罗曼努阁派对人格神的概念的复归

 引言

 第一节 差别一元论的基本思想

一 差别一元论的思想先驱

二 罗曼努阎的形而上学

三 罗曼努阁的神学

 第二节 虔敬与解脱

一 智与业

二 罪恶与救赎

三 献身与恩赐

四 虔敬与恩宠

五 解脱与和合

 小结

结语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