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综观,社会学意义,普通话习得特点,被试社会特征,测试员的社会特征。主要阐释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其他社会生活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尤其“被试社会特征与PSC”一章更有独到工夫,阐释了被试影响测试的五个因子:性别,年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语言态度。从多视角分析了各个因子,用大量统计数据证明了各因子制约下的测试结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互补互动。
序
第一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综观
第一节 PSC的酝酿和实施
一 普通话的推广和PSC的酝酿
二 “推普”的发展和PSC制度的实施
第二节 PSC的研究视角
一 PSC本体理论建设
二 PSC的实践研究
三 PSC参与主体研究
第二章 从PSC的性质观其社会语言学意义
第一节 PSC是国家语言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 什么是语言规划
二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
三 PSC是“推普”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
四 认识PSC语言规划性质的意义
第二节 PSC是对标准语的语言测试
一 标准语及其功能
二 普通话在我国具有标准语的地位
三 PSC应注意区分普通话的各种语体和变体
第三节 PSC是交际能力的测试
一 什么是交际能力
二 PSC是对“交际能力”的测查
第三章 普通话习得的特点
第一节 普通话习得与母方言习得比较
一 普通话习得与母方言习得的共性
二 普通话习得与母方言习得的差异
三 普通话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第二节 普通话习得中的中介语现象
一 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现象
二 普通话习得中介语研究概况
三 普通话中介语
四 普通话中介语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普通话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略比
一 普通话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共性
二 普通话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差异
三 二语习得对普通话习得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被试社会特征与PSC
第一节 被试性别与PSC
一 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与社会语言学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
二 PSC中的性别差异
三 形成PSC性别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 被试年龄与PSC
一 年龄与语言
二 年龄与PSC
三 产生PSC“代差”的原因
第三节 被试成长背景与PSC
一 理论依据
二 PSC被试成绩的社会网络分析
三 社会网络特征差异及影响PSC的原因
第四节 被试受教育程度与PSC
一 受教育程度是语言调查研究的主要社会变量
二 PSC被试的学历构成
三 按被试受教育程度统计的PSC数据
四 受教育程度与PSC的关系
第五节 被试的语言态度与PSC
一 什么是语言态度
二 语言态度研究的意义
三 PSC显示出的语言态度差异
四 PSC被试的普通话价值取向
第五章 测试员社会特征与PSC
第一节 PSC测试员概论
一 现行PSC测试员资格标准
二 PSC测试员实际人员组成
三 测试员的类型
四 测试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节 PSC测试员的测试能力及其差异
一 什么是PSC测试员的测试能力
二 语言感知能力的构成
三 语言感知能力的差异类型
四 测试技巧
第三节 测试员社会特征对测试能力的作用
一 测试员测试能力的差异表现
二 测试能力差异的成因分析
三 测试员的测试观和语言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