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水问题(水资源与水管理的社会研究)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作者 王腊春//史运良//王栋//张兴奇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问题正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全书共分9章,书中首先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危机作了阐述,并对我国四大水问题进行了总结,然后分章节选择典型区域对各种水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对大型水利工程中公众较为关心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治水思想的转变进行了分析。

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讲述了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及水危机,引申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对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及水污染四大水问题及其典型区域进行了剖析;然后介绍、讨论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及南水北调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公众关注问题,并对我国目前资源水利和现代水利的新治水思想、水旱灾害的防灾减灾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和行动计划也进行了论述;最后对以水权、水市场和法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本书可作为水利、资源环境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适用于水文水利、水环境工作者及关心我国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1 水循环与水危机

 1.1 地球的水圈与水循环

1.1.1 水圈

1.1.2 水循环

1.1.3 水量平衡

 1.2 水资源与水资源估算

1.2.1 水资源

1.2.2 水资源估算

 1.3 水资源供需水量与耗水量

1.3.1 可利用水量

1.3.2 可供水量

1.3.3 需(用)水量

1.3.4 耗水量

 1.4 水环境

1.4.1 水环境的概念

1.4.2 水体污染

1.4.3 水环境恶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5 全球水危机

1.5.1 全球水危机概况

1.5.2 全球水危机的主要原因

1.5.3 国际社会关注全球水危机

1.5.4 各国对水危机的主要对策

2 中国水问题总论

 2.1 中国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2.1.1 地理纬度跨度大

2.1.2 海陆位置川

2.1.3 大尺度阶梯地形

2.1.4 气候

 2.2 中国水资源

2.2.1 中国水资源基本状况

2.2.2 中国水资源特征

2.2.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2.3 中国洪涝灾害

2.3.1 洪涝灾害的概念

2.3.2 中国洪涝灾害概况

2.3.3 防洪减灾对策

 2.4 中国干旱和缺水

2.4.1 干旱与旱灾

2.4.2 旱灾的特点

2.4.3 历史上的重大旱灾

2.4.4 城市缺水

2.4.5 防旱减灾对策

 2.5 中国水土流失和水污染

2.5.1 水土流失

2.5.2 水质污染

2.5.3 生态环境恶化

2.5.4 水环境恶化治理对策

 2.6 21世纪中国水问题对策

2.6.1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成就

2.6.2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对策

3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防洪减灾对策

 3.1 长江流域环境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经济环境

 3.2 长江洪涝灾害

3.2.1 长江洪涝灾害概况

3.2.2 历史洪水

3.2.3 近现代洪水

3.2.4 1998年长江大洪水

 3.3 长江流域洪灾警示和防洪减灾对策

3.3.1 长江防洪体系

3.3.2 洪灾警示

3.3.3 防洪减灾对策

4 黄淮海流域干旱缺水及其对策

 4.1 黄淮海流域干旱缺水问题

4.1..1 黄淮海流域概况

4.1.2 黄淮海流域旱灾

4.1.3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

4.1.4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5 黄淮海流域缺水问题分析

 4.2 黄河下游断流问题

4.2.1 黄河下游断流的基本特征

4.2.2 黄河下游断流原因

4.2.3 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

 4.3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3.1 需水量预测

4.3.2 可供水量预测

4.3.3 供需平衡分析

 4.4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对策

5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与土地荒漠化防治

 5.1 西北地区水资源概况及供需分析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水资源量

5.1.3 水资源的特点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5.1.5 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

 5.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环境需水量

5.2.1 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2.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

 5.3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治理对策与水土资源利用

5.3.1 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

5.3.2 构建以防治荒漠化为中心的生产——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5.3.3 荒漠化分区及重点防治工程

6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

 6.1 三峡工程

6.1.1 长江三峡工程背景

6.1.2 三峡工程的枢纽布置和主要枢纽建筑物

6.1.3 三峡工程施工计划与工程概算

6.1.4 三峡工程公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和决策

 6.2 南水北调工程

6.2.1 南水北调工程背景

6.2.2 东线调水工程

6.2.3 中线调水工程

6.2.4 西线调水工程

6.2.5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和结论

7 长江三角洲的水污染与防治对策

 7.1 长江三角洲水环境现状

 7.2 长江三角洲水污染成因

 7.3 长江三角洲水环境保护对策

8 中国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8.1 中国水土保持

8.1.1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现状

8.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黄河泥沙

 8.2 中国流域生态建设

8.2.1 流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8.2.2 生态工程与生态建设

 8.3 西部地区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8.3.1 西部地区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8.3.2 西部地区面临的水问题

8.3.3 西部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对策

9 中国水资源管理

 9.1 水资源管理的含义和目的

9.1.1 水资源管理含义

9.1.2 水资源管理目的

 9.2 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

9.2.1 工程水利

9.2.2 资源水利

 9.3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3.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力

9.3.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9.4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

9.4.1 资源产权和产权效益

9.4.2 水权、水权分配和水权定价

9.4.3 水价与水价确定原则

9.4.4 水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

9.4.5 实行虚拟水战略,缓解缺水程度

 9.5 水资源管理体系和法规建设

9.5.1 统一水资源管理体系

9.5.2 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