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鉴人智源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龙子民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传统的鉴人智慧中,相貌、读吐=气质是识别人才的主要途径,通过外貌、气度就能大致识别一个人的品行才学,这是中国人在长期鉴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简易、实用的识人经验……

《鉴人智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本识人专著,推重人才之道,辨析人才之论,荐拔人才之识,堪称千古奇文。此书融合诸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多观点,提供了简明、实用、有效的识人方法,因此有着超越古今的大智慧、大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用通俗易读的语言,对《鉴人智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列举了历史上众多的识人、用人的故事,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又有助于读者深刻地理解《鉴人智源》这一千古奇书。相信读者朋友只要认真阅读、细心揣摩,就肯定会有所启迪,并会终生受益无穷。

目录

九征篇

第一节 科学的“相面术”

第二节 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

忠奸看神

聪愚看精

勇怯看筋

强弱看骨

沉浮看气

悲欢看色

美丑看仪

正邪看容

刚柔看言

体别篇 从性格鉴别人才

第一节 性格识人最可靠

第二节 十二种典型性格的优缺点

强毅之才

柔顺之才

雄悍之才

凌楷之才

辩博之才

弘普之才

狷介之才

修动之才

沉静之才

朴露之才

韬橘之才

第三节 领导者要善用“偏才”

流业篇 从特长鉴别人才

第一节 有特长就是人才

第二节 下属应当具备的十二种特长

第三节 领导者的特长就是“会用人”

财理篇 从言谈鉴别人才

第一节 语言是心灵的声音

第二节 道理、事理、义理与情理

才能篇 用人能贵在恰到好处

第一节 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第二节 人才互补出效益

第三节 会用人就是好领导者

厉害篇 正确对待人才的长处与短处

第一节 人才都会有短处

第二节 不拘一格选人才

第三节 扬长避短用人才

接识篇 伯乐不带“有色眼镜”

第一节 识人不能自以为是

第二节从情态中识人

英雄篇 英才与雄才的区别

第一节 六种高级人才

第二节 问天下谁是英雄

八观篇 从细节鉴别人才

第一节 古老的识才八法

第二节 识才要靠火眼金睛

七缪篇 避免错误地鉴别人才

第一节 识人的七种误区

第二节 辨别人才的复杂性

效难篇 推荐人才时更高额层次

第一节 荐才先得会识才

第二节 古代识人技巧大观

释争篇 品行是选才的第一要素

第一节 “才”重要还是“德”重要

第二节 先选“德”行后选“才”

第三节 忠诚永远是第一位

试读章节

“命运和相貌的关系,就好像声音与回响一样。声音从细微之处开始,回音在呼应后消失,这是必然的道理。虽说根据相貌判断一个人会发生像孔子冤枉学生宰予和子羽那样的错误,然而《左传》上说:‘没有忧虑却心情悲伤,那么忧愁一定很快到来;没有快乐的事却莫名其妙地突然欢喜起来,那么快乐也会马上降临。’这就是说,人们的心理和神志对即将来临的忧与喜有一种超前的感应,心神预感到后,就会首先在面容上反映出来。因此扁鹊见到蔡桓公就知道他不久就要死去;楚国大夫申叔见到巫臣后,就知道他会偷娶被楚国俘获的原陈国王后夏姬。有的人生来高贵,骑着高头大马,吃着美味佳肴;有的人却像猛禽一样,飞来飞去找肉吃;有的人早年给人当奴隶,晚年却封侯称王;有的人起初对山珍海味不以为然,后来却落得饿死的下场。对于这些情况,相面的人一方面要揣度准他的相貌,另一方面还要摸清他的其他因素,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富贵凶吉。所以对于察相一法,是不应该轻易否定的”。

说到从外貌来识别一个人,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了在我国源远流长的相术。相术在我国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凡夫走卒都免不了与相士打交道。遇有仕途坎坷、买卖亏损、情场失意、官司口舌,都愿意去找相士查问原因并指点迷津。而且,还出现了像陈抟、袁天罡这样连皇帝都屈尊折节地去请教的绝代高手,这就使得相术更显得神乎其神了。

魏时管辂给何宴和邓扬相面后,认为他俩将会被诛灭。等到何、邓死后,管辂的舅爷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他说:“邓扬走起路来节奏约束不住骨头,筋脉约束不住肌肉,起立坐卧就像没有手足,这种命相叫做‘鬼碜’。何宴看人,魂不守舍,面无血色,神气飘浮,相貌有如枯木,这种命相叫做‘鬼幽’。有‘鬼碜’相的人,将会被风收去性命;有‘鬼幽’相的人,会被火烧灭。这都是自然界物质相生相克的征兆,是遮掩不住的。”

南北朝时宋朝的孔熙光对姚生说:“相面要首先看额头是否饱满,下额是否丰厚,眼神是否灵光,鼻头是否挺直,两眼、人中和嘴巴要棱角分明,五官要圆满完整。这几样你一样都没有,而且你的眼神流动不止,好像老在观望什么。走路曲曲折折像羊,说话声音嘶散低哑。你不但没有福禄,而且要遭殃。”后来,姚生果然因谋反而被杀。

北宋名臣范仲淹从小胸怀大志,以振兴国家为己任。有一天,相士为他看相,惊奇地告诉他:君眉浓有光彩,两目秀长,鼻子笔直笔直,兰庭辅正,加之为人忠正仁厚,真是绝好之相。后来范仲淹果然高居宰相,成为一代名臣,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脍炙人口。

在《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姑布子卿偶遇孔子的故事:

孔子从卫国的东门出去,与姑布子卿不期而遇。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几个人赶快回避一下,有个人要过来,他一定会为我相面。你们要记住他的话。”姑布子卿也对弟子们说:“你们几个人赶快回避一下,有一个圣人要过来了。”孔子下车步行,姑布子卿迎面看着他走了五十步,又从后面跟着他走了五十步,回头问子贡:“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子贡说:“这是我的老师,就是人们所说的孔丘啊!”姑布子卿说:“是鲁国的孔丘吗?我当然听说过。”子贡说:“您看我的老师怎么样?”姑布子卿说:“他有着尧帝的额头,舜帝的眼睛,大禹的脖子,皋陶的嘴巴。从前面看上去,气宇轩昂像是一位帝王,从后面看上去,两肩高耸,脊背瘦弱,只有这一点赶不上四位圣人啊!”子贡叹了一口气。姑布子卿又说:“你的老师虽然脸黑却不丑,嘴虽然像猪一样有点长但对外物没有损害,远远望去,瘦弱得像办丧事人家的一条狗。你何必忧虑呢?”子贡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对姑布子卿的其他评价没有推辞,唯独推辞了“丧家之狗”的评价。他对子贡说:“这我哪里敢当呢?你难道没有见过办丧事人家的狗吗?主人的尸体已经装进了棺材,已经摆上了供品祭祀,丧事人家的狗东张西望,找不到主人,它是想按主人的意图去做点什么啊!现在上无英明的君王,下无贤士和优秀的地方官,王道已经衰落,政教已经丧失,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势众的欺侮势单力薄的,百姓随心所欲,没有人遵守国家的法纪。这个人本来以为我称得上是条丧家的狗,能为天下做点什么,但我怎么敢当呢?”

所谓相术,就是根据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以及声音、动静、威仪、清浊、精神等等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穷通、荣枯、得失、寿夭、休咎等等的一种技巧。相术看似神奇、神秘,实际上是长期以来对人的外貌特征与内心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经验总结。人们常说“见面识高低”、“看样子就不是一个好人”等等,这里面就包含着很多简易、实用的识人经验,还是有一些合理的成分的,不能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P6-8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本奇书:帝王以之取天下;将相以之建功业;商贾以之得富贵;常人以之交朋友远小人……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赖奥克将此书译成英文,取名《人类能力的研究》,立即风靡西方世界,特别是受到政界和企业界的青睐。这本奇书就是《鉴人智源》,是东方鉴人智慧的经典著作,为历代领导者所重视。

《鉴人智源》是三国时魏国人刘邵的代表作,又被称为《人物志》。刘邵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魏国担任多种官职,官拜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死后追赠风禄大夫。刘邵思想睿智、博才多学,特别擅长品评人物。他总结了周文王、孔子等前人有关鉴别人物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汲取了儒、道、名、法、阴阳诸家思想,并将这些融汇在一起用来考察人物,形成了一整套从言语、体貌、行为等特征鉴别人才的学问。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颁布了“九品官人法”,为了使任事有其才,即名与实相对应。制定了任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这是对过去曹操选拔官吏办法的一种改变。刘邵是法官,他为曹丕写了一系列提拔官员的规则, 《鉴人智源》也是为了选用官员而写的。

《鉴人智源》是一部系统辨别人物的著作,对人物才能性情的鉴定作了相当系统的论述,为当时政治上的选才提供了客观标准与操作手段。

在识人用人方面,《鉴人智源》一书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博大精深的论述,并把它们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它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并且与现代管理学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

《鉴人智源》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是历代成功者的枕边秘笈,素有“识人宝鉴”、“识人用人宝典”等雅誉。如果说《论语》为处世之书, 《孙子兵法》为伐战之书, 《韩非子》为统治之书,那么《鉴人智源》则当之无愧地为识人之书。

古往今来,人们对《鉴人智源》的评价很高。

与刘邵同时代的王二省,评论此书“修亡者得之以自观,用人者持之以照物”。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此书“该览学籍,文质周洽”。

唐朝的李德裕,赞美刘邵“索隐精微,研几玄妙,实天下奇才”。

宋朝人阮逸评价此书“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置《鉴人智源》于案头,朝夕研读,参较时事,而成为清王朝的擎天一柱,是将此书学以致用的典范。

红顶商人胡雪岩能周旋于官府、商界和洋人之间,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其中有不少为人处事的方法就是得益于《鉴人智源》。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此书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横中外的人才学的教科书”。

更有甚者,这样评价《鉴人智源》:

反躬自省者读之,可以知运势;

心系天下者读之,可以成大局:

淡然自处者读之,可以明清浊;

游戏人间者读之,可以正进退。

事业成败在于用人,“得人才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用人之先在于识人,想要得到人才、用好人才,首要前提就是会识别人才。对此,宋代陆九渊一针见血地指出: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能识人就会用人,会用人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识人的重要性。

《鉴人智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本识人专著,推重人才之道,辨析人才之论,荐拔人才之识,堪称千古奇文。此书融合诸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多观点,提供了简明、实用、有效的识人方法,因此有着流芳古今的大智慧。

本书用通俗易读的语言,对《鉴人智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列举了历史上众多的识人、用人的故事,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有助于读者深刻地理解《鉴人智源》这一千古奇书。但是不可否认,原著中也有一些唯心的东西,如“相面说”等。为了本书的完整性,编者未作删除,相信读者朋友只要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一定会批判继承,剔除糟粕,去伪存真,有所启迪,受益无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