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疆哈密游/新疆深度旅游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张昕中//王功恪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块被大海忘却的土地,一块让神奇包裹的土地,一块使历史凝聚的土地,一块能叫你心醉的土地……这是哪里?它就是新疆的哈密绿洲。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哈密地区概况、哈密地区旅游等内容。

内容推荐

文化是一条长河,她展示着一个地域文化的过去,也联系着一个地域文化的未来。在历史长河中,哈密这个地域有多少民族曾叱咤风云又来去匆匆;匈奴、乌孙、突厥、回鹘、契丹、吐蕃……在这里都留下灿烂的一页,还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所以哈密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彩的,神秘的。

哈密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刺绣、织毯、建筑、绘画、剪纸,无一不显露出哈密多元文化的痕迹,无一不显露出各民族融合的烙印。哈密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缔造分不开的。

本书记载的“哈密木卡姆”已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记载的“青苗麦西来甫”经全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乌丙安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郎樱木女士看后,称之为“维吾尔族文化的活化石”。

本书中的哈密维吾尔族服饰,经专家鉴定属苏绣,但有些服饰也有京绣的韵味。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哈密地区概况、哈密地区旅游等内容。

目录

哈密地区概况

哈密地区旅游

哈密市简介

哈密回王陵

哈密回王府

哈密龙王庙的长联

左公柳、左公祠遗址和左宗棠碑

红军西路国进疆纪念园

哈密博物馆

石油新城

魔鬼城

艾斯克霞尔古城堡

白杨沟佛寺遗址

拉甫却克古城

五堡古墓群

焉不拉克墓葬

庙尔沟佛教遗址

八大石

小南湖佛塔

墩墩湾岩画

丝路古道汉长城

沁城白山

白龙堆

三道岭煤矿

巴里坤县简介

巴里坤庙宇文化

大河唐城

兰州湾子

黑沟

八墙子岩画

怪石山

巴里坤湖景

巴里坤高山湖泊

伊吾县简介

伊吾焕彩湖风光

伊呈烈士陵园

高山冰川湖泊

“祖先的足迹”

淖毛湖胡杨林

神秘的高山棺葬

下马崖古兵城遗址

红石山 象鼻山

东天山旅游区

白石头区

鸣沙山

天山庙

松树塘

塞气沟

边关墩烽燧

哈密地区的特色游

哈密木卡姆

青苗麦西来甫

维呈尔族民间乐器

弥勒会见记

古老的萨玛舞

黑灯舞

敬茶舞

清泉节

维吾尔族民间服饰

哈萨克族服饰

维吾尔族手工艺

哈萨克族手工艺

维呈尔族婚礼

哈萨克族婚礼

哈萨克转场

哈密地区特产

试读章节

黑灯舞

黑灯舞是维吾尔族举办麦西来甫时表演的执具舞蹈。该舞蹈由一个人表演,舞者头上顶一小碟,里面放上清油,碟子周围点燃九根灯芯,两手掌各放一小碟,同样点燃九根灯芯,在乐器伴奏下起舞。这个舞蹈原是哈密王府里表演的宫廷舞蹈,后来流入民间。关于灯舞的来历还有两个传说:一是传说与九姓回纥有关,是为了纪念九位可汗,维吾尔族人创作了九芯灯舞;二是传说真主创造伊斯兰教时,曾向人间下派九位圣人,这九位圣人在圣战中全部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这九位圣人,创作了九芯灯舞,超度九位圣人亡灵升天。

黑灯舞的表演者,头顶灯具,双手掌灯,动作轻盈,平稳而协调,她们能巧妙地去掉灯灰,抹去溅在身上的灯油。

敬茶舞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是哈萨克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哈萨克族不但有“歌的民族”之称,其民间乐舞艺术也非常丰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哈萨克舞蹈多为启、承、转、合一部的结构,动作多用头、颈、肩、臂、臀部、眼的运动姿态来表现,模拟某种形象,捕捉优美的造型。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模拟式舞蹈、执具式舞蹈、赞美性舞蹈、劳动生产性舞蹈等。

敬茶舞就是执具式舞蹈之一。当有客人来临或亲朋好友相聚时,主人就要请民间艺人表演敬茶舞。舞者先在两个大木碗或瓷碗中盛满奶茶,两手端起碗,一手挥动,另一手洗碗以内向外翻腕,动作热情奔放,从前绕后奶茶却洒不出来。跳完一曲后,舞者双手把奶茶献给客人或长者,引来众人的阵阵喝彩。

敬茶舞是巴里坤草原上广为流传的自娱性很强的舞蹈之一。

鸡舞

哈密维吾尔族历史上曾被称为高昌回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存。至今哈密维吾尔族人仍保留着高昌回鹘人对鸡的崇拜,视鸡为具有神力的瑞物。在哈密维吾尔族的祭青苗仪式上,全村人视为圣物的那盘青苗中,就插着一红一白、一雌一雄纸剪的鸡。

在天蓝草绿、树茂果甜的时候,善于感受生活之美的哈密维吾尔族人就会聚在草地上、果园里弹琴、唱歌、跳舞。鸡舞开始,一女性饰母鸡,一男性饰公鸡,相互逗引,妙趣横生。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舞蹈,或扮演老鹰,或扮演乌鸦、老猫,或扮演小鸡、小虫,表演内容丰富多彩。无论表演者还是欣赏者,在欢笑中将生活的阴郁一扫而光,代之以对生活的欣赏与热爱。  

清泉节

每年的6月9日,伊吾县下马崖乡的维吾尔族人都集中起来,套上马车、驴车或乘其他交通工具,在十几千米以外的山下集中,举行他们一年一度的清泉节。

伊吾县下马崖乡,地处天山脚下,干旱缺水,农牧业生产、人畜用水,全靠十几千米以外的泉水,所以当地维吾尔族人对水特别珍惜、崇拜。它们把水看做是繁荣的象征,是乳汁,是血液。乒斤以在每年的6月初,他们选择吉日,组织全体维吾尔族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赶到泉眼山下,先是诵经祈祷,祈求上天风调雨顺,泉水充足,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然后清理泉眼、疏通渠道。劳动结束后,全乡的人在一起吃百家饭,把各家各户带来的不同食物,用一个大锅煮熟后大家一起分享。饭后,众人开始跳麦西来甫,用各种舞姿、各种歌声来寄托他们渴望丰收的心愿。在勤劳朴实的下马崖人眼中,清泉节的庆祝活动跟“肉孜节”、“古尔邦节”一样隆重。  

维吾尔族民间服饰

哈密古老的维吾尔族服饰工艺精巧、色彩鲜明,其刺绣图案融合了众多文化的因子,特别是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使其别具一格,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有自己的图腾,信仰过多种宗教,这给维吾尔族人的服饰注入了不同的、多样性的文化内涵,使维吾尔族的服饰充满了异样光彩。

维吾尔族人的服饰多为大红大紫色,这和他们信仰萨满教,崇拜火神有关。维吾尔族服饰上出现的凤凰、孔雀、山鹰、蝴蝶与维吾尔族的古老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关。神话传说中的佛手(植物)和佛教谐音,象征吉祥幸福。维吾尔族人还把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也绣在服饰上,像葡萄、石榴花、巴旦木、西瓜、月季、苜蓿等。随着佛教的兴起,莲花在维吾尔族服饰中大量涌现,并和牡丹、菊花同时出现,相映成辉。朵朵莲花象征佛教,姿若天仙,貌似琼瑶,至洁纯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人,忍冬纹、联珠纹、卷草纹、菱形纹、羊头纹、长寿树等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味的图案,相继在服饰中出现。

至明清时期,在维吾尔族的服饰中,图案纹样有了明显的变化,即在回鹘服饰图案的纹样中,吸收了汉、满等民族的图案纹样,和原服饰图案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真如意蝴蝶花纹锦袍、真红牡丹纹锦袍、真红梅花纹锦袍、团鹤如意锦袍、真红龙形纹样锦袍、全绣金龙海浪蓝袍、全绣金龙海浪绿袍、回形纹绣花坎肩等。这些服饰的样式均是回鹘式圆领、套头、窄袖长袍,领襟开至胸,胸前绣满花纹。服饰边缘织绣吉祥如意纹,象征万事如意、幸福美满。内中织绣各种不同的图案,如莲花、菊花、葡萄、竹子、梅花,甚至出现一些小动物,如蝴蝶、螳螂。红花绿叶,繁而不乱,动、植物交相辉映,变化有序,情趣盎然。有的服饰还在胸前留下左右各7条装饰纹样,这是沿袭古代狩猎人穿着的猎装上装箭用的7个口袋,而现在只是纹样了。在很早以前妇女穿着这服饰还要举行一种仪式,女子婚后到30岁,经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评议,该妇女品行优良,深受家人和左邻右舍的爱戴,即可正式成为家庭的主妇。然后,主人把大家请到一起,由村里的长辈给该妇女穿上箭服。

哈密维吾尔族人的服饰中含有大量的汉、满民族文化和儒教文化,如龙凤呈祥、五福望莲、吉祥如意、梅兰竹菊、孔雀开屏、水浮莲花、龙跃大海、八仙过海、还有卐字形图案等。这些都显示出这种文化的痕迹。卐字形图案一直被认为是汉族传统纹样,人们习惯称花万字,其实它源于羌人文化,如果再追溯到更早年代,在古波斯、希腊、印度均能看到它。卐宇图案一般写法应向右旋,即卐,但哈密的维吾尔族服饰都是左旋、右旋相对出现。

另外,在哈密维吾尔族的服饰中,还不断出现汉文字图案,如福、寿、吉祥等篆字图案。

P95-105

序言

美丽的哈密绿洲,是新疆通往祖国内地的东大门。要想亲近浩瀚、美丽、神奇、神圣的新疆,您得首先叩响这扇神秘大门的门环。

这是一块被大海忘却的土地,远离海洋数千公里,然而这里曾经古海汇聚,而后沧海桑田在戈壁大地上留下鬼斧神工般的雅丹地貌奇迹,有着大海一般令人震撼的浩瀚。

这是一块神奇包裹的土地,是考古工作的圣地。五堡古墓群发现了让世界震撼的3000多年前的哈密古尸——新石器时期的金发女郎,难道您不想瞻仰一下这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的“睡美人”的容颜?兰州湾子保留了中国罕见的史前古人类的文化遗址群,那里曾经是古人类的王庭所在地。数以千计的“祭天”岩画,蕴藏着令人难以破解的秘密。还有那令人称奇的高山棺葬和雪峰之颠神秘莫测的“祖先足迹”。

这是一块使历史凝聚的土地,丝绸之路新北道从这里通过,蒲类国曾是“古牧国”之地,“三大商都”、“八大名城”之一。汉朝与匈奴在这里展开了五次殊死的争夺战,金戈铁马,风云激荡,古战场上、山水之间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秋史迹,巴里坤怪石山下的汉代营盘可以为历史作证;天山庙畔班超塑像威风凌凌,大唐“姜行本碑”气势磅礴,伊吾保卫战感天动地。人们来此不只为了瞻仰、凭吊,更是为了留下永不忘却的记忆。

这是一块能叫你心醉的土地,不只是有让人甜沁心脾的哈密瓜,令人倾倒的高山樱桃,更让人心醉的是绿草如茵的巴里坤湖畔的“姑娘追”,留着“摩苛兜勒”韵味的“哈密木卡姆”,独具魅力的“麦西来甫”,它们会把你带进欢乐的海洋,享受“此曲只有天上有”的人间乐趣。

你还会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精彩绝伦的民间剪纸,柔美绮丽的织毯、刺绣工艺,参加那别具特色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婚礼。

到哈密来吧!让闪烁着多元文化奇光异彩、充满古老与现代韵味的哈密拥抱你!

后记

当全文结束、掩卷沉思之时,窗外又是一片芳草绿了。回首二年多的辛勤耕耘,仿佛又听到了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和西域的古乐声声。哈密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显示出她郡多元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条长河,她展示着一个地域文化的过去,也联系着一个地域文化的未来。在历史长河中,哈密这个地域有多少民族曾叱咤风云又来去匆匆:匈奴、乌孙、突厥、回鹘、契丹、吐蕃……在这里都留下灿烂的一页,还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所以哈密的文化是多元的,多彩的,神秘的。

哈密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刺绣、织毯、建筑、绘画、剪纸,无一不显露出哈密多元文化的痕迹,无一不显露出各民族融合的烙印。哈密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是和各民族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缔造分不开的。

本书记载的“哈密木卡姆”已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记载的“青苗麦西来甫”经全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乌丙安先生和中国社科院郎樱女士看后,称之为“维吾尔族文化的活化石”。

本书中的哈密维吾尔族服饰,经专家鉴定属苏绣。但有些服饰也有京绣的韵昧。

哈密灿烂的多元文化仅靠这本书的叙述是远远不够的,我只是捡了几块哈密文明碎片,哈密还有更深厚的文化积淀需要我们去发现、挖掘、整理。

在出版此书时,承蒙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社长韩全学先生,副社长程春先生多次的关怀和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参阅了王嵘先生著的《哈密风物志》和吴道修先生的《哈密旅游地理》及黄适远先生的《哈密故事》,谨对三位老朋友表示感谢!

张昕中

2006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3: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