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是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一个全面的探讨。它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这门新学科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本书最初是用英文写的。现在的汉文版是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翻译英文版并且参照俄文译本略加修改和补充而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精)/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钱学森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目的是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一个全面的探讨。它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这门新学科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本书最初是用英文写的。现在的汉文版是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翻译英文版并且参照俄文译本略加修改和补充而成。 内容推荐 本书的目的是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一个全面的探讨。它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这门新学科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本书最初是用英文写的。现在的汉文版是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翻译英文版并且参照俄文译本略加修改和补充而成。 本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 目录 汉文版序 原序 第一章 引言 1.1常系数线性系统 1.2变系数线性系统 1.3非线性系统 1.4工程近似的问题 第二章 拉氏变换法 2.1拉氏变换和反转公式 2.2用拉氏变换法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3拉氏变换的“字典”(拉氏变换表) 2.4关于正弦式的驱动函数的讨论 2.5关于单位冲量驱动函数的讨论 第三章 输入、输出和传递函数 3.1一阶系统 3.2传递函数的表示法 3.3一阶系统的一些例子 3.4二阶系统 3.5确定频率特性的方法 3.6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 3.7超越的传递函数 第四章 反馈伺服系统 4.1反馈的概念 4.2反馈伺服系统的设计准则 4.3乃氏(NyqLfist)法 4.4艾文思(Evans)法 4.5根轨迹的流体力学比拟 4.6伯德(Bode)法 4.7传递函数的设计 4.8多回路伺服系统 第五章 不互相影响的控制 5.1单变数系统的控制 5.2多变数系统的控制 5.3不互相影响的条件 5.4反应方程 5.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控制 5.6有补充燃烧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控制 第六章 交流伺服系统与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6.1交流系统 6.2把直流系统变为交流系统时传递函数的变化方法 6.3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6.4继电器的频率特性 6.5利用固有振荡的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6.6一般的振荡控制伺服系统 第七章 采样伺服系统 7.1一个采样线路的输出 7.2施梯必茨一申南(stibitz—Shannon)理论 7.3采样伺服系统的乃氏准则 7.4稳态误差 7.5 R(s)的计算 7.6连续作用伺服系统与采样伺服系统的比较 7.7 F2(s)在原点有极点的情形 第八章 有时滞的线性系统 8.1燃烧中的时滞 8.2萨奇(Satche)图 8.3有反馈伺服机构的火箭发动机的系统动力学性质 8.4没有反馈伺服机构时的不稳定性 8.5有反馈伺服机构时的系统的稳定性 8.6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的一般判断准则 第九章 平稳随机输入下的线性系统 9.1随机函数的统计描述方法 9.2平均值 9.3功率谱 9.4功率谱的例子 9.5功率谱的直接计算 9.6离开平均值的大偏差的概率 9.7随机函数超过一个固定值的频率 9.8线性系统对于平稳随机输入的反应 9.9二阶系统 9.10不可压缩的湍流中作用在一个二维机翼上的举力 9.11间歇的输入 9.12为随机输入而作的伺服控制设计 第十章 继电器伺服系统 10.1一个继电器的近似的频率特性 10.2 柯氏(Kochenburger)方法 10.3其他的频率迟钝非线性机构 10.4继电器伺服系统的最优运转状态 10.5相平面 10.6线性开关 10.7最优开关函数 10.8二阶线性系统的最优开关曲线 10.9多方式的控制作用 第十一章 非线性系统 11.1有非线性反馈的继电器伺服系统 11.2弱非线性系统 11.3跳跃现象 11.4频率缩减 11.5频率侵占现象 11.6异步激发和异步抑制 11.7参数激发和参数阻尼 第十二章 变系数线性系统 12.1火箭弹在燃烧过程中的运动状态 12.2线性化的弹道方程 12.3火箭弹的稳定性 12.4变系数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和控制问题 第十三章 利用摄动理论的控制设计 13.1火箭的运动方程 13.2摄动方程 13.3伴随函数 13.4射程的改正 13.5关车条件 13.6导航条件 13.7导航系统 13.8控制计算机 附录摄动系数的计算 第十四章 满足指定积分条件的控制设计 14.1控制的准则 14.2稳定性问题 14.3一阶系统的一般理论 14.4一般理论对喷气发动机的控制的应用 14.5温度有一定限制条件的速率控制 14.6两个自由度的二阶系统 14.7以微分方程作为附加条件的控制设计 14.8控制设计概念的比较 第十五章 自动寻求最优运转点的控制系统 15.1基本概念 15.2自动寻求最优点控制的原理 15.3干扰的影响 15.4自动保持最高点的控制系统 15.5动力学现象的影响 15.6稳定运转的设计 第十六章 噪声过滤的设计原理 16.1平均平方误差 16.2菲利普斯(Phillips)的最优过滤器设计原理 16.3维纳一阔尔莫果洛夫(wiener_Ko删orop0B)理论 16.4一些简单的例子 16.5维纳一阔尔莫果洛夫理论的应用 16.6最优检测过滤器 16.7其他的最优过滤器 16.8一般的过滤问题 第十七章 自行镇定和适应环境的系统 17.1自行镇定的系统 17.2自行镇定的系统的一个例子 17.3稳定的概率 17.4终点场 17.5适应环境的系统 第十八章 误差的控制 18.1用加倍的办法改进可靠性 18.2基本元件 18.3复合方法 18.4执行机构中的误差 18.5复合系统的误差 18.6一些例子 俄文文献 索引 附录 工程控制论简介 现代化、技术革命和控制论 编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