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孩子?许多年轻女性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可能你有100个理由不要孩子,但当你真正要孩子的时候,也许只有一个理由,简单得让你惊奇!
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由于某些生活观念或者生活的惯性,正在割舍自己拥有一个孩子的机会,或者是推迟拥有一个孩子的享受,这在本书作者看来是十分遗憾的。作者自己曾经也是一个似乎打算不要孩子的职业女性,但是经过10年的犹豫一旦有了孩子之后,她觉得与孩子相见恨晚。生育给她的是一种幸福的震撼,综合很多人的切身体会,她发现,几乎所有女性在未生孩子的时,都只是知道生孩子的麻烦,生了孩子之后,却发现:不亲口尝尝葡萄,就无法知道葡萄有多甜,只有生了孩子,才知道生孩子是如此好。
本书作者以最真实的经历、最人性的透视,最真情的描述,颠覆了丁克一族的幸福观,吐露了一个女人从丁克走向母亲的肺腑之言。
这本书细心告知怀孕、生养的过程中身心的体验和经验得失,给所有年轻成熟女子和0-4岁孩子的新妈妈一些切实的参照。作者认为,我们的要点不是要不要孩子,而是如何生养一个孩子,让我们的享受远远大于付出。
一个优秀的女性,她不必以割舍任何一位普通女性都可以拥有的天伦之乐才能成就她的优秀和自在,她只是需要有一个志在必得的观念,并调动她的智慧,她就可以是一个什么都有的幸福完整的女人。爱上孩子的她,不仅依然美丽,依然自由,依然在职场闪耀光芒,而且,因为孩子给她的锻造,她更加美丽,更加自由,更加光耀,同时,她有一个更加踏实的未来。
看到儿子的B超照片我流泪了
那天我去做例行体检,但测试胎儿心跳的多普勒心脏仪出了故障,别人刚刚用过的另外一个拿来给我用,也不能工作。因为是怀孕后期,我又是33岁的孕妇,所以医生觉得需要格外谨慎。于是让我去做B超,看看胎儿的情况。
我有点不高兴,因为觉得这是医院的仪器出故障才迫使我多给孩子做一次B超。虽然说,B超对胎儿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我认为少做总是更可靠一些。
但是,那个时候,我作为一个孕妇应当遵守保健程序,为了安心,我最后还是同意去做B超,看看孩子的情况。
当时我了解到彩超比黑白的B超看得更清楚,只是花钱多一些。我想,反正都要做,不如做彩超。
做彩超的时候,医生告诉我,可以留一张孩子的B超照片做纪念,但费用50元要自己出。
一会儿,宝宝的照片出来了。我看到他细细的小胳膊横在鼻子前面,看到了他大大的脑袋的轮廓。在做母亲的道路上,我的情感再次发生了质的飞跃。我终于“看”到我的宝宝了,平常的妊娠反应和胎动都是让我“感觉”到他,但那天第一次眼见为实了。
就在几分钟前,我知道了孩子是一个儿子。那个过程也很有意思。
由于越来越临近预产期,我知道随即我就会比怀孕时期更不自由,所以,我很想在生孩子之前尽可能给孩子买好东西,包括他穿的衣服。所以,那天做彩超的时候,我很想知道孩子的性别。
但是,我知道医院有规定,一般情况下是不许医生告诉孩子性别的。我想,怎样得到我的答案也不给医生带去麻烦呢?在闲聊的时候,我就告诉医生,我的年龄、教育背景,以及我背水一战要得到孩子的情况,我想,这是告诉医生我是没有性别偏见的,只要是孩子就是我的宝贝。接着我说,因为我的大家庭男孩多,女孩少,我十分喜欢女孩,在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性别的情况下,已经给孩子买了很多漂亮的裙子,到孩子几岁穿的裙子都有了。这个时候,医生突然说了一句,“别再买裙子了,用不着。”
我接着说了一句:“非常感谢你。”
然后,拿着儿子那张彩超照片,我们心照不宣地告别了。
我非常喜欢人和人之间这种美好的默契。实际上,我当时需要知道孩子的性别,还可让我的爱更加明确地投射到这个对象身上。其实,对于男孩女孩,我都喜欢。男孩女孩的衣服我都买了很多,我之所以说十分喜欢女孩,也是知道中国人的普遍心理都觉得男孩珍贵一些。我那样说,更可能得到医生的答案。
奇怪的是,当我知道他是男孩的时候,我似乎觉得我最想要的其实是男孩。但我想,如果当时告诉我是女孩的话,我也会似乎觉得我最想要的就是女孩。
是的,只要他是我的孩子,我就无限爱他。但知道他是男孩后,我可以更加恰当地爱他,比如,发现一件很可爱的5岁男孩的T恤或者一本关于养育男孩的书,我也可以买下来。
为了不给那位好心的陌生医生带去任何可能的麻烦,在孩子出生之前,关于孩子的性别,我在回家后只是告诉了丈夫一个人。
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看儿子的彩超照片。虽然只有一个轮廓,但是,我发现那天经过圆明园东路的时候,和我过去无数次经过的那条路很不一样。我想,我和我的儿子,走在回家路上。我也想到我老公,想到他有了儿子。想到将来,我和老公都老了的时候,我家里有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以及他会把另外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变成我们的家人。我的心情就像那天的道路那样流畅,但随即,我的眼泪从我独自微笑的脸上流了下来。随后,我泪眼模糊,回到家里,发现镜子里的我,将笑容一直定格在自己的脸上。用温水沐浴之后,我的神经和脸才从幸福中松弛下来。P.28-30
超越一切爱情的爱情
那个春天,我的短裙子、薄袜子和高靴子,让我轻快得想飞,但我心里却有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
我对这个世界说,我又回来了,比起我生育之前,篮子里的鸡蛋一个也没有少,但我却多了一个最大的篮子,装满了幸福的果实。
我总是穿得比较少。从小至今,我的生命中只有3年和臃肿有关,和小心翼翼注意穿着的冷暖舒适有关。这就是我怀孕的一年和养育孩子的头两年。怀孕的一年,我的身体是胎儿的身体;母乳喂养的头一年,我的身体是婴儿的身体;孩子不满两岁的一年,我的身体是幼儿的身体。这种与孩子的紧密联系,使得我害怕感冒,害怕生任何病。除了吃饭要注意的种种规则之外,穿衣成了我最大的束缚。随时随地,总要备一件衣服在身边,担心任何的疏忽会让自己着凉。我成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但我的本性却是那种觉得佩戴首饰是束缚,宁愿被雨淋也嫌雨伞麻烦的人,因此,摆脱那随时在手边备用一件衣服的人生状态,成了我的渴望。
也许是3年时间太漫长,后来,我的渴望消失了,在生活中处处小心翼翼,我也得到了防微杜渐的种种好处,我似乎被小心行事这种心态贿赂了。但是,当2003年春节一过完,看到两岁儿子在明媚春光中快速奔跑的姿势,我突然不再担心他摔跤,不再担心自己感冒了。像春水解冻一样,我的身体彻底自由了,而且回到了原来的尺码。
我觉得所有这些比起我的孩子来,都只是些“好”的零头。那些“好”的整数,以及我最大的寄托,我最根本的定位,在我的儿子那里。我依然是一个独立自由有风格的女人,是一个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没有失去联系的女人,但这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就是“女人得志”的感觉吧。我的好几位女朋友都对我说,你不止是多了一个孩子,似乎还多了很多好东西。看到我穿以前的衣服,她们很高兴。她们说我给了她们生育的信心。
这也应该是所有生育了孩子,而且把做母亲的生活经营得很好的女人的感觉吧。
那年3月9日,是我的好朋友小马的预产期。3月7日那天,我打电话过去时,她的家人高兴地告诉我,6日的晚上,已经生了,一个7斤多的男孩。小马出院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她和孩子。她由衷地对我说:“就是觉得心里踏实,非常踏实。只有走到这一步才知道。”
我的另一位好朋友刚从海南回来,为了去看西山初开的樱花,就邀约了几个女朋友到香山的半山腰喝茶并享受阳光。对于海南,好朋友最兴奋的感受是潜水。她说:“真是美极了,你们一定要去海南,去了海南一定要潜水。或者说,你们一定要为了潜水,去一趟海南。”
我问:“什么感觉呢?”
“妙不可言。”
“是性高潮的感觉吗?”《嘉人》杂志“性与城市”栏目的主持人妙妙调侃说。
“差不多,但是还更妙。”
“那就是生育了孩子的感觉。”我说。
“可比。”我那潜水的朋友说。
仔细想来,真的没有比潜水游戏更适合比方生孩子这件事情了。在我孕育生养孩子的头3年,我真的如同穿上了潜水服,戴上了潜水镜,还有氧气面罩,总之是全副武装。然后,为了奔向新的风光,为了这次探险的成功,我告别了海岸,尽情下沉。我的确看到了奇异的风光,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然后,我重新回到岸上,继续拥有我曾经拥有的一切,但我已经不是那个一直停留在岸上的人了。
做了母亲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幸福人生首先是完整的人生,生养孩子是女人先天的机遇和福利,生育是值得女人争取的最高学位。从生育中,我们可以获得卓越的眼光,由此,了解婚姻和爱情的要点;了解亲情和友谊的真相;了解邻居和亲戚的价值;了解明天和美好世界的意义。读3年硕士、4年博士,是否能够让我们如此接近人生的真谛呢,说不清楚。
如果我们对一个女人说,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要你艰辛而幸福地爱3年,然后,你可以越来越轻松地爱一辈子;这是一个可以让你一往无前去爱的对象,你无论多么沉迷,都不会有自尊心的挫折感,只有踏实和满足,那么,你愿意吗?我想,很多女人都是愿意的。我们会说,纯粹去爱某个人越来越难了,那么,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的对象,投入最纯粹的爱。
这就是母爱。
母爱,是女性情感最深刻美好的延续,是超越一切爱情的爱情,是女人对孩子无法克制的报恩。
因此,我说,女人,完全值得像经营一项事业一样经营生育;像体会一次冒险一样体会生育;像投入一个爱好一样投入生育;像享受一段休假一样享受生育。
那么,孩子——是女人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孩子:女人送给自己的礼物
要不要孩子?
什么时候要孩子?
要个孩子对女人意味着什么?
要一个孩子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要孩子,遥远的将来会怎么样?
我们有这么多疑问,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拥有更多自由和选择的时代。
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没有了固定套用的公式,对于选择和自由,我们也需要格外谨慎和明智。
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从一个社会来说,科技可能是日新月异的,观念可能是层出不穷的。但是,在变幻无穷面前,也有一些东西变化微小,比如,女性的生理特性,以及人类的基本情感需求等等。
艾森豪威尔夫人曾说:“生命带给女人的最伟大生涯,就是做个妻子。”今天我们可能不这么说了,但是,女性最内在的满足之一也许就包括做个妻子,生个孩子。今天的女性,也许有了更多的途径获得生命的满足,但是,如果这些满足是以割舍生命中最基本的满足为代价的话,我们获得的东西本身就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成本。
再比如,关于生育。哲学家尼采曾说:“生育是女人的第一和最后一项天职。”这句话也可以用卡耐基夫人的话来解释:“女性首先要乐于做一个母亲,才能和男性达成一种重要的关系。同时必须尊重女性的基本功能,承认母亲在人类生活中担任着特殊角色这个生物学上的事实。”
如今,当一个女人锐意进取,或者想在社会大舞台尽情表演和享受自由的时候,婚姻或者孩子似乎成了她的最大障碍,她左思右想或者不假思索,觉得特别需要牺牲掉的就是婚姻尤其是孩子。
与此相反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当一个女人不思进取,或者想从社会大舞台撤退的时候,婚姻和随后到来的孩子可以是她的一匹快马,转眼之间,她绝尘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从此隐居在“母亲”这个身份中,一心一意爱她的孩子。她心平气和,似乎是有了孩子就有了一切。这种选择或许更接近女人的自然天性和社会传统。这种温柔的催眠,一面是成就了很多平淡甜蜜的人生,一面也浪费了大量女性的才华,弃置了很多女性的巨大潜力。
现在,我们都喜欢讲经济学。经济学告诉我们,选择就是成本,关于女性是否生育,在一些媒体上,经济学家也给了很多成本与收益核算的忠告。这个东西也有不可靠的地方,因为人一生的价值观和境遇在不断变化,对成本与收益的看法就不一样。保险的办法是,能要的东西,都去要,受生理限制的东西要在有机会的时候,先要到再说。其实人生并非非此即彼,女性尤其不必把孩子和个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对立起来,弄出一个最不划算的非此即彼来。
孩子既不是人生的最大障碍也不是人生的全部。孩子对于女性的人生,犹如撑竿跳高运动中撑竿对于运动员的意义,这个撑竿,是助跑的时候握在手中的“累赘物”,却是助跳时的“关键物”,我们的幸福高度就是这样达到的。
其实,女性不妨把要一个孩子当成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在得到这个礼物的过程中,除了种种未知的惊喜,女人也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品味人生滋味的丰富多彩,让自己拥有完整的美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