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切·格瓦拉之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杰伊·坎特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是一部关于切·格瓦拉的故事。他出生于阿根廷一个自由、民主的家庭,他是一个医生。他原本信奉甘地的非暴力思想,然而,美国对危地马拉革命的武装干涉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激进分子。这也是一个拉丁美洲的革命斗争故事。它探索了一个革命者的心路历程。小说试图挖掘真理的本质,挖掘故事的本质。小说的主人公背负着死亡的命运,生活在重重危险之中。这虽说是一个悲剧,但也充满了歌声和笑声。它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拉丁美洲画卷,追踪了游击队员的真实生活,诠释了英雄主义的含义,也揭示了狂热的政治欲望所带来的血的代价……

内容推荐

故事开始于1965年。那一年,古巴革命的领袖切·格瓦拉来到派恩岛。在反思过去的同时,他开始写自传。他回忆起自己在阿根廷度过的童年时光,和同伴一起穿越南美大陆的旅行,以及对那位能够拯救苍生于苦海的领袖的等待。蓬科是他的战友,也是他的保镖兼管家。在切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他始终伴随左右,不仅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帮助补充缺失的内容。在他看来,切有意把自己的过去写成某种神话,目的是激励更多的能人志士投身革命。对此种做法,他始终抱有疑问。后来,切关于在玻利维亚创建游击中心的计划得到了卡斯特罗的认可,他的自传就此中断了。

三年后,蓬科回到了派恩岛。切在玻利维亚的冒险行动失败了,蓬科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幸存者之一。游击队员们留下的日记给了他无穷的灵感,他开始重新构建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战斗故事:切和玻利维亚共产党领袖展开了正面的交锋,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切试图招募当地的印第安老乡加入游击队,但他们的反应却异常冷漠,因为,在他们眼中,游击队员都是些超人;切明白,在这场战争中,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但是,他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唤起百姓的斗志,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他们:他是人,不是神,他们也可以像他一样走上革命的道路。玻利维亚军队逮捕并杀害了切,蓬科的故事就此结束……

目录

历史大事记

第一部 批评与自我批评

派恩岛,1965年6月

阿根廷,1928年

阿根廷,1952年

派恩岛,1965年6月

阿根廷一玻利维亚,1953年

玻利维亚,1953年

派恩岛,1965年7月

秘鲁,1953年9月

派恩岛,1965年7月

厄瓜多尔,1953年9月

派恩岛,1965年7月

危地马拉,1954年6月

派恩岛,1965年7月

古巴,1956—1957年

派恩岛,1965年7月

历史大事记

第二部 玻利维亚战争日记

派恩岛,1968年5月

玻利维亚,1966年

派思岛,1968年5月

玻利维亚,1967年

派思岛,1968年5月

玻利维亚,1967年

派恩岛,1968年5月

玻利维亚,1967年

派恩岛,1968年5月

玻利维亚,1967年

派恩岛,1968年6月

玻利维亚,1967年8月

派思岛,1968年7月

玻利维亚,1967年8月

派恩岛,1968年7月

玻利维亚,1967年9月

派恩岛,1968年7月

历史大事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派恩岛,1965年7月

   

7月7日

早饭时,蓬科把我的手稿还给了我。这是他的早饭。昨天晚上,我的哮喘发作了,我一夜未合眼。我只喝了点茶水,算是对我失眠的奖赏。我很是疲倦,房内的一切都显得模糊。

他咯咯地笑着,说:“你写的那句话,‘你在等他,’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等的是菲德尔!他是我们头顶的太阳!我喜欢这种比喻。轰隆,轰隆,轰隆。进来的是上帝!太神秘了。都是些恭维的话!”

“不是恭维。我写的时候就是这种感受。其他人也和我感同身受。像帕斯·埃斯滕索罗、博世、普里奥·索卡拉斯一样的民族主义领袖,他们为了赢得独立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然而,他们不可能完成独立的大业。一想到要和美国人开战,他们就忙着改变自己,改变他们资产阶级的计划。他们不可能呼吁民众加入他们的行列。我说的话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那就是:他们宁可去死。”我的喘息声很弱。房间里的光线很弱,房内的一切都淡而无色,仿佛并不存在似的“我们整个一代人那时都浑身充满了力量,对妥协嗤之以鼻。我们决不会同帝国主义妥协。”我微微一笑,脑中闪现出这种纯洁的品质,亮光闪闪,但无内容。“如果我们找不到满足我们愿望的东西,那我们就摧毁整个世界。”

蓬科微微抬起头,眼睛瞪着我,神情忧伤。“我知道,我不是小孩子。我就在那里。”他扯下一片面包,沾了些果酱。“你说话的口吻像是一个父亲。”

“抱歉。你当然知道。也许,我的概念有些……抽象、宏大。我很年轻,我不知道我在等待什么。但我肯定,我能将它辨认出来,我可以为此做出任何必要的牺牲。”

蓬科微笑着说,“摆脱了这个世界的名利,没有头衔,没有党派。在一个小岛上,没有早饭,我知道那是谁。”

我耸耸肩,但肩膀几乎没有抬起来。“我不知道。”

“仍然不知道,”他低头看着他的咖啡杯,那个杯子里发生了什么?

“耶?”

“那个为自己而战的人。”他迅速站起身,走进了他的卧室。我等待着,我正在学习等待。等待卡斯特罗的帮助,等待灵感。等待蓬科回来。

他回来时手里拿着德布雷的书。我想,他在房间里存了大批文件,什么类别的都有。他把书推到我的面前,拇指遮住其中一段的一部分,但我还是记起来了。‘当切·格瓦拉同志再一次发动起义时,他接受了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行动方针在国际范围内带来的后果。卡斯特罗是古巴革命的领袖,是古巴革命的象征。当切·格瓦拉重新出现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将会是一场游击运动的领袖。同样,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位政治、军事领袖。”这本书是我和德布雷共同合作的,这一点瓦尔特知道。

“什么?”我挠了挠耳朵,你们问我为什么而感到有愧?

“明白吗?不同的琴键弹奏着同样的曲子。”蓬科站在我的旁边,“民族革命运动党的官僚分子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采取行动,甘地的行动首先是为了自己,等等,行动和政治。”他举起一根手指,在我看来,这个手势的意思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政治说教、军事行动的结合。“你就是这样。”

蓬科又坐了下来,喝了一点他喜欢的咖啡,“你的书信,我说不好,听上去有些宗教色彩。”

我哈哈大笑。“唯心主义和实践的巧合。”我在和他开玩笑,蓬科使我想起其他几个指责我的人:菲德尔,还有我的母亲。

他一脸的茫然,瞪眼看着我,有些恼怒了。“巧合?偶然?不是按自然规律发生的?”

“不是,抱歉。”我意识到自己借用了他的省略表达方法,但是,如果我明说出来,会使他想起自己的痛。“我的意思是,这一切都碰撞在一起。这一次是这样,有时这一定会发生。我的宗教冲动,我的心理学,还有需要做的事情,这一切你怎阵看?”

 “听上去也有宗教含义。”

 “你也一样!”呼吸畅快多了。

 “我也怎么了?”

 “你说话像菲德尔。他说,‘想成为圣人的革命者。’我是。他说的。”我没办法阻止自己模仿瓦尔特的说话风格。

 他又站起身,走进卧室。他现在又要拿什么证据指控我?

 他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一支圆珠笔。他把桌上的盘子推到一边,非常认真地画起来,我在一边等着。

“好了!”他像梦幻中的人物,把那张纸推到我的面前。纸上满是些人物线条画,那些人物都像线条。他看得出来我很疑惑。他走过来,站在我的身后。

“那是菲德尔,骑在一匹高大的马上。那是马的尾巴,那是宝剑,那是你。你屁股底下坐的是燃烧的木头,你身上穿着好几件僧侣的长袍。你感觉不出火焰的灼烤。你继续读你的书,你们两人瓜分这个世界,幸福的巧合。利用它,它是你的。”我转过头看着他,他撅着下嘴唇,面露不悦。他模仿查科,“你不欣赏我的艺术?”他的声音非常刺耳。瓦尔特不可能模仿出抽抽搭搭的语气。“我认为它很深奥。”他说“深奥”一词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低沉,但他没有成功,这个词随之消失了。7月8日

没有菲德尔的消息。

蓬科开始担忧起来。今天早上,他说,“奇怪,德布雷没有……”他突然不说了,对自己悲观的推测感到后怕。我们希望拉吉斯行动迅速。他那本蓝色的学生笔记本上记满了鲜明的观点。来这里之前,我派他去玻利维亚,确认我和蒙赫之间达成的一致意见,并且准备选址的工作。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得到他的报告。

菲德尔沉默了。或许,他在等待7月26日的到来。他要在那一天宣布我的打算。也许。

他要宣布些什么呢?

P160-162

后记

去年10月,经朋友介绍,我开始和上海三辉合作,翻译美国作家杰伊-坎特的小说《切·格瓦拉之死》。坦率地说,在这之前,我对小说的主人公了解甚少。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这本近600页的小说几乎始终伴随我的左右,无数次的阅读,无数次的疑问,无数次的冥想,无数次的感动……。我从字里行间找寻他的生活轨迹,沿着他留下的足迹跋涉在玻利维亚的崇山、峻岭之中。

1967年10月9日,一个令世界悲恸的日子,拉丁美洲的革命战士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山区遇害,年仅39岁。

格瓦拉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市,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母亲是西班牙贵族的后裔。格瓦拉幼年时不幸患上哮喘病,因此,他小学时段的大部分学业是在家中完成的。1947—1953年期间,格瓦拉就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他先后两次游历拉美大陆,其间,在委内瑞拉圣帕布罗麻风病院停留,帮助照顾那里的病人。他亲身经历了拉美国家的政治风暴,体验了百姓的疾苦。

1955年见证了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历史性的会面。在墨西哥,他们一见如故,成为革命战友。1956年11月26日,82名勇士在卡斯特罗的带领下,登上“格拉玛”号游艇,朝着古巴进发。由于海上突发风暴,游艇偏离了航向,起义的计划流产了。格瓦拉和幸存的战友们一起,跟随卡斯特罗来到马埃斯特拉山区。他们在那里扎下了根,有计划、有规模地展开武装斗争。格瓦拉晋升少校,被任命为第四纵队司令。1958年,菲德尔·卡斯特洛的部队进入奥连特省,格瓦拉部纵穿古巴岛,到达圣克拉拉。1959年,切和卡米洛的部队开赴哈瓦那。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部队穿越古巴岛,三支力量在首都胜利大会合。革命成功之后,切前后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部长、革命统一组织书记处书记等职务。他凡事亲力亲为,身先士卒,甚至手拿砍刀,帮助农民收获甘蔗。1965年,格瓦拉走访刚果(布)、加纳、几内亚、阿尔及利亚,他一回国,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1966年,切化名拉蒙,来到玻利维亚。他组织建立了尼阿卡瓦苏游击中心,一支由数十名游击队员组成的“民族解放军”成立了。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问里,他们的足迹遍布玻利维亚的村村寨寨。格瓦拉的旗帜在飘扬,格瓦拉的名字如雷贯耳,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

切——“红色的罗宾汉”——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问,怎奈他梦断异国他乡,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息!

《切·格瓦拉之死》是杰伊·坎特继《大颈区》和《疯子猫》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一经问世,即得到了美国各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洛杉矶时报》评论说:“一个极富想像的美国人走进了由加西亚·马尔克斯、福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等人打造的对话中,这是前所未有的……一部非凡的作品、一项卓越的成就。”《波士顿环球报》评论说,这是“一部富于想像的鸿篇巨著,构思巧妙、大胆,结构新颖,颇具后现代文学的色彩。杰伊·坎特把一个美洲大陆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再创造,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玻利维亚战争日记”。作者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既有主人公的声音,也有游击队员的日记,还有蓬科的演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从主人公的童年开始,一路相随,跟着他来到神秘的印加帝国。我们快乐着他的快乐,痛苦着他的痛苦。

但是,虽然原著是以回忆和日记的形式展开的,然而,它并不是历史,也不是传记,而是一部小说。就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坎特先生进行过交流。他坦言,书中的日记绝大多数出自他手。他把历史、传奇,以及自己的想像融合在一起,再现了革命偶像切·格瓦拉的一生。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得到了原书作者坎特先生及出版社相关同志的指点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06年8月于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富于想象的宏篇巨著,构思巧妙、大胆,结构新颖,颇具后现代文学的色彩。这是杰伊·坎特把一个美洲大陆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再创造的结果。它必将带给你强烈的震撼。

               ——《波士顿环球报》

 这是一本虚构小说,它的主题是切·格瓦拉,不是作为一个英雄,一个奇人或者一个魔鬼,而是一个历史的谜团:他的一生,只要还存留在历史中,就将一直对革命者们——或者说,每一个认定“只有彻底的革新才能让世界变得可以接受”的人一一提出质疑。

切·格瓦拉,一个阿根廷人,医生,终生受困于哮喘,拥有与身体不谐和的勇气,对自己和他人都十分严厉。小说中,一个战友这样形容:格瓦拉有着“无穷的正直……在这种正直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被冰冻”。他是痛苦的发言人,小说的叙述人说:“跳出来看,切事实上只有一个观点,虽然它有无穷的变换形式,那就是:他的痛苦,痛苦本身,我们的欲求。”

这是一本存疑之书,它把格瓦拉这个历史谜团清晰地放大在我们面前,但并没有给出解答。面对格瓦拉激烈的一生,面对他身后这个几乎没有改善的狂暴的世界,我们又能够做什么?绝望着屈服,犬儒地心满意足,还是在冷嘲热讽中隐藏自己?坎特先生说:“你的嘲讽将腐蚀的只是你自己,不是历史。让他的生命来审问你的生命。”

                 ——《纽约时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