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能否赶超日本--日本人眼中的中日差距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日)唐津一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难得的对比教材,一面知己知彼的镜子。本书作者没有刻意去贬低中国来抬高日本,而是从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性和一些具体的经济指标出发,来与中国进行比较,指出彼此差距,分析现状及未来走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很具体的日本国力分析报告,深入刻画了日本人的心理侧面。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知己知彼,发奋振兴中华。

内容推荐

对于日本,我们不是了解足够多了,而是知之甚少。

日本人如何看待他们的国家和实力,现代日本社会如何认识中国的国力,这本书可以说很有代表性。本书对关心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广大中国国民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

作者没有刻意去贬低中国来抬高日本,而是从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性和一些具体的经济指标出发,来与中国进行比较,指出彼此差距,分析现状及未来走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很具体的日本国力分析报告,深入刻画了日本人的心理侧面。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同时也以此作为一面镜子,找到我们的真实差距所在,为中国的崛起而继续卧薪尝胆,艰苦奋斗,让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任何国家都发自内心尊重的世界大国,为世界和平和安宁作出更大贡献。

目录

译者序/l

原书前言/1

第一章

“中国威胁论”及其背量/1

手机、汽车等领域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3

中国能成为“世界的生产据点”吗?/10

日本制造业到海外属于“热面条快递”/17

到底是谁在煽动“中国威胁论”?/24

第二章

“中国威胁论”的谎言/33

日本有而中国没有的东西/35

人工费不过是成本的一小部分而已/44

不懂得制造业,就不可妄谈制造/53

眼睛可见的产品并不是一切/62

中国“能够出让的专利”有多少?/72

第三章

我所看到的“中目的啊点”/81

中国人尽管会做生意,却不适合制造业/83

只会照章办事的劳动者/93

经常必须警惕“偷工减料”/103

在日本“理所当然”的,在中国还难以办到/111

即便可以干同样的事,但十年后的技术却未必能开发/120

第四章

世界上日本的技术力量/129

日本的“世界第一”有这么多/131

数据显示出的“日本的优势”/140

世界上罕见的日本中小企业群/149

这就是日本的“制胜方式”/158

今后至少还能保持十年领先的产业领域/167

第五章

日本人要更加自信/175

动辄就喜欢说“日本不行”的知识分子们/177

很喜欢悲观论的日本人/184

不要被媒体左右,用自己的眼光判断/191

投资教育培养今后承担制造业的下一代/198

译者后记/203

试读章节

中国能成为“世界的生产据点"吗?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可以明白中国工业生产之所以取得飞跃性发展的背景了。那是因为:在这个国民所得连续上升、人口占全人类l/5的巨大市场上,日本、欧美企业群纷纷以获得市场为目标而展开本地生产;另外还有当地劳动工资很廉价这个原因。诚然,假定劳动者的质量没有什么差别,那么,在组装同样产品的时候,人工费便宜的一方是有利的。现在在日本,从大人到小孩子都很热衷去购买附带赠送玩具的食品,即所谓“食玩”,而如果不是中国制造,是不可能拿来随着食品随便赠送的。这些东西在细部上漆的工艺等无论如何也需要人手来进行,这要在日本制造,人工成本太高,那就不划算了。同样,在需要缝纫的纤维加工业,在日本进行制造也将是成本非常高的。所以,如果没有中国这个生产据点,优衣库(uNIKuLO)公司那样的飞跃发展是完全难以想象的。到现在,在日本的超市中销售的大众服装,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

在制造玩具和服装这样的轻工业中,由于无论如何都需要人工来操作,所以在制造成本中占据的人工费就不可小看。可是,如果是在以高科技为代表的附加价值很高的制造业中,那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比如,日本的企业正在逐步走向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总而言之,那就是让机器来进行生产的一种概念。全世界机器人的70%都在日本工作,也就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到了这个地步,人工费的便宜也就再没有什么魅力了。稍微加以训练而谁都可以操作的工作,如果在整个制造工序里包含很多,那么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就很有决定力。而如果是整个生产线只需要极少数人的那种生产设备,那么需要的就是有高度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因为几乎都不需要人工了,所以即便支付给这些高素质劳动者很高的工资,也是可以产生利润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到那些日本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领域的工厂参观,就会为那里的工人人数之少而感到惊奇。其实,要用高度的生产技术并高效率地生产产品,那就需要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而在这样的一些领域,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则并不具备优势。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日本的电力基础设施拥有世界顶级的高品质。什么是高品质呢?就是电压持续稳定,那种称为“瞬间断电”的现象几乎没有。这在运用高科技进行生产的工厂车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人难以察觉的那种电压变化和瞬间断电,计算机系统就会出现麻痹和错误。在最新式的现代化工厂,使用了许多计算机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监视,因此,对于供给的电力非常敏感。然而,中国的电力在这个问题上还很不严格,在我去参观他们的工厂的时候,就出现过瞬间断电的现象。如果仅仅是用电加热棒和转动马达,这样的情况还不至于引起问题。可是,要制作高附加值的高品质产品,就需要日本这样非常纤细的工作环境了。此外,还有一个通信环境基础设施的问题。在中国,移动电话能够迅速普及,当然有国民可支配所得增加的原因,但也应注意到固定电话网络不发达这个背景。建设计算机网络需要公用通信线路和专用线路的基础设施,如果这些东西不够,那么要进行高水平的生产是有困难的。在日本最现代化的工厂里,供应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协力企业之间,都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平常就可以瞬间地进行复杂的彼此沟通。所以,如果没有值得信赖的通信网络,结果只有依靠过去的旧式电话和传真机等来进行交流。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还要详细谈到。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适合制造业的民族。大家都把为制造最好的产品进行努力当作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很自然地去干好超过公司所要求的水准的工作。他们表现出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全是自发的。

比如,支撑着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项目中,有一个所谓的“质量检查小组活动”。工厂的工人们在工作之余去干超出自己职位规定以外的工作,而且没有任何不满。这一点是让欧美的企业经营者们感到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日本制造业的水平之所以能够到达现在的水平,这一点因素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那么,我们能否在中国的劳动者身上也期待与这些同质的东西呢?回答是否定的。这并不是中国人怎么样的问题,其他国家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日本人很独特。不管是否自己希望这样,日本人生来就擅长制造业。因此,假如真的存在着中国要在制造业的领域赶超日本的可能,那么除了刚才所说的基础设施的问题外,中国在劳动者的素质方面,还必须想出有效的改善方法来。

总结上述内容可以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即便我们可以想象它今后的成长,但是并不等于就可以赶超日本。倒不如说我们可以预想日本将更远远走在前面。但是,这里面当然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日本人必须继续像目前这样热心于制造业,而不要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P.10-13

序言

最近,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用品中,充满了“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东西,比如像服装和廉价家电以及便宜的玩具等。这些商品其实原来都是用日本的技术制造的。日本企业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据说相当于日本的1/10或者1/20的人工成本就将产品便宜地制造了出来。后来,接受了技术转让的中国企业开始制造他们独自的产品,然后又卖到日本来。于是,大家就看到,与过去在日本服装连锁店里销售的商品完全没有两样的东西,没多久便作为无品牌的商品在日本四下流通了。

看到这样的状况,很多日本人开始担心起来,觉得“日本的制造业不久将会输给中国”。还有的人看到日本企业不断进入中国的现状,开始担心日本国内出现产业空洞化。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学者和经济学家在媒体上发表了这样的见解。然而,让我来说,在制造业的领域,中国追赶不上日本,至于产业空洞化,那简直更是杞人忧天。我确信:日本的制造业至少今后20年或者30年,说实话,甚至100年都将没有问题。

我这样说的根据很多,而且列举证据来说明也非常容易。在本书中我只准备论述一些梗概。但是,在这之前,我首先想谈一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日本人担心被中国追赶上呢。

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大多数日本人不了解制造业。日本的制造业尽管拥有许多世界冠军水平的业绩和实力,可是,不仅一般的老百姓,就是经济学家和文化界人士,以及媒体也没有认识到这点。如仅仅是出于无知,还算是一种天真,那还可以原谅,如果错误认识太多,那可就有些麻烦了。比如,日本是一个GDP高达500万亿日元(约合45000亿美元)的国家。按照世界的排名来说,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日本列岛的整个面积也不过才相当于全世界的0.3%!而且,在日本有无数世界第一的产业,其中汽车制造业就是众所周知的。大家知道日本的造船业重新夺回世界第一了吗?诚然,前一段时间被韩国赶超过去了,可是现在日本完全地反超了回来,并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另外,日本的家电领域几乎全部是世界第一。还有制造这些家电的零部件和机床等也有大量的世界第一。这也就是说,有关制造业来说,日本是一个充满着“世界第一”的国家。

那些胡吹“日本没落论”的根本不懂得制造业的知识分子,那些相信越主张悲观论就越好行销的媒体们,还有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灰暗话题的日本老百姓,正是他们这样的组合,将日本的制造业置于一个被严重误解的地位。特别是就制造业而言,日本人在世界上是最适合的民族。关于这一点,从我长年在生产第一线以及在全世界各国的工厂见闻的经验可以断言。而且,日本已经构筑起来的技术力量和开发能力以及制造经验的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崩溃的。所以,我希望更多日本国民能够认识到,能够考虑如何面向未来并去扩张这些强项。因此,如果这本书能够对此目的有所帮助,那就喜出望外了。

唐津一

2004年8月

后记

2005年,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发表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其中对世界经济现代化按300年时序和八个截面进行了考察。对于目前大多数国人比较陶醉的中国经济现状做了科学、冷静而客观的分析。该报告认为,中国经济虽然总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经济比重不高,质量也中等偏下,与世界大国相比较,经济效率相差为100年,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距也同样,而且绝对速度相差为15倍。特别是拿2001年GDP和GNP在世界上的比重来看为4%,和1960年差不多,排名也没有怎么变化。还有,以2000年为例,中国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扩大了。793美元,和日本更是扩大了914美元。我们的国力到底怎么样?我们是否已经发达到了可以去叫板美日这些国力超级的大国的水平了,看了来自科学家们冷静客观的分析报告,对于目前存在着一些自诩是出于爱国主义的头脑发热和盲目自大的社会倾向,不由感到深刻的担心和切实的忧虑。

看起来,我们的许多所谓爱国热情的发挥,目前看来主要是针对东瀛邻国日本的。在今天这个时代,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现有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GDP上。我们看到的客观现实是,日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相当于英法德三个发达国家的总和还多,相当于整个亚洲地区GDP的60%。我们还知道,在中国享有经济强国盛誉的韩国,其全国的GDP甚至还不如日本企业在海外地区的总产值。我们还知道了支撑全球制造业的机床机械l/3都是日本制造的,而且全世界的机器人70%都在日本人手中。此外,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国家之一,他们控制着决定未来产业领域命运的许多核心技术。而且,他们依靠强大的制造业继续向纵深发展,通过输出所谓“核心资本财”来掌控世界制造业,并利用最大限度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高技术产品来赚取超级剩余价值。在中国依靠廉价人工和人海战术满足于制造以量取胜的大众产品时,日本正在迅速地完成产业构造转换和技术升级换代,瞄准十年以后的经济技术优势而阔步迈进。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战争与和平的世纪,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上经历了最惨烈的战争,也见证了和平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的对立竞争。从百年以上的教训,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在民族国家的时代,都存在着国家意志的较量,然而这种明和暗的较量都不是以虚张声势的外强中干为基础,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经济力量和科学水平为背景的综合国力。所以,经历了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疯狂时代后,一贯主张强大国力的邓小平才有机会让中国重新回归理智国家,接受埋头发展经济的道路。“落后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饱经沧桑的他用最言简意赅的说法,道出了中国要不再遭受欺凌,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出路,就是千方百计迅速强化综合国力。

今天,由于中国正确的改革开放国策,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国民生活也得到了飞跃性提高。可是,由于抗日战争等战乱耽误而造成的与世界20年的差距,“文革”等政治动荡产生的约40年的距离,加上国家大,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我们起步的基数很低,即便是维持了10%以上的连年增长,要追赶上美国和日本,也是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和坚忍不拔的奋斗。更不说别人也没有睡觉等着我们,这些国家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就够我们干好些年。我们在进入改革开放近30年的和平时期里,国家的经济的确发展了,这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明确感觉到的.。但是,我们依然存在着很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经济发展一直是非常不平衡的。邓小平殷切希望的“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的愿望还远远没有实现。在这样的向上攀登的途中,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光内向看到的一些表面上的繁荣,尤其不能在这个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时代,依然像井底之蛙一样不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广大热血青年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不错的,但是爱国绝对不代表可以不顾自己国家的真正实力,而去不负责任地一味狂热;爱国也不是仅仅像“文革”期间那样靠精神胜利法就可以实现,而必须要凭借辛勤努力积累起来的世界公认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不然,空虚张狂的所谓爱国热情,不顾敌强我弱明显差距挑动民族主义,最终只能是误导广大民众,给民族带来意想不到的空前灾难。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译者觉得我们不是了解足够了,而确实是知之甚少。出于日本国土狭小国势坐大的现状以及过去侵略战争遗留下来的民族怨恨,我们在谈到日本时,常常充满清高的蔑视和单纯的怨恨,然而,过去的确很少去对其认真研究和了解。这个小小岛国为什么居然可以侵略欺凌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半个世纪之久;凭什么这个被我们一贯看不上眼的弹丸之国,却可以在短短几十年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这一切其实都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的,只不过我们自己一直没有清醒下来注意来研究这个最应该仔细研究的问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我们老祖先孙子的英明教诲,我们如果对某个国家感到压力,那么至少我们需要清楚了解对方的实力,“和平共处,互惠互利”,这是我们作为现代国家的外交原则,那么我们也应该明白知道我们邻国的实际状况。很显然,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过去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确是知道太少了。也许由于不了解,只凭民族怨恨和传统蔑视的情绪无限膨胀,才出现了一些有可能迷惑民众,误导国家的空虚狂热。很幸运的是,通过前一段时间反日情绪的过火表现,让国家和政府以及大多数民众回归了冷静和客观,从而也出现了鼓励研究日本,了解日本的倾向,译者认为这才是对国家和民众负责的态度。毕竟,综合国力的大小是一个冷峻客观的事实,而且在今后的国际交往和国力竞争中,综合国力如何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为此,译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同时也以此作为一面对比的镜子,找到我们的差距所在,为了中国的真正崛起而继续卧薪尝胆,艰苦奋斗,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觑,任何国家都发自内心尊重的世界大国,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和平富足的环境,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安宁作出更大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