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国家基本药物中16大类共400余种临床常用药物,并对每种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与应用,药物危险因子,妊娠期间药物对胎儿的危险性,哺乳期间用药对乳儿的危险性,以及药物对新生儿是危险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并在每个药物后面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或相关信息网站。本书可作为妇产科医生、围生期保健工作者、临床药师的参考书籍,也可供从事围生期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
随着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围生期安全用药已经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科学的进步也使人们认识到,胎盘已不再是保护胎儿的屏障,母体和胎儿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除了少数药物,绝大多数药物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许多药物也能进入乳汁。妊娠期间或者哺乳期间母亲用药,将不可避免地使胎儿或婴儿受到影响。因此,妊娠期间或哺乳期间应用药物,不仅要考虑到药物对母亲治疗效果,而且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震惊全球的“反应停悲剧”导致了数千例胎儿发生短肢畸形,唤起了人类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高度警惕,使人类对于围生期的安全用药和新药研发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每一位患病的孕妇和哺乳妇女,选择恰当的治疗药物,了解药物对胎儿或婴儿是否安全,对临床医生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每位孕妇和哺乳妇女最关心的内容。本书作者的初衷便是希望向读者提供围生期安全用药方面的信息,供医生在制定药物治疗策略时参考。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选择了临床常用的400余种基本药物,重点对药物危险因子、胎儿危险性、哺乳危险性加以描述,同时列出可能引起的新生儿副作用。尽可能向读者提供详尽的药物安全性方面的信息。关于药物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影响的最准确的结论应当来自大规模、有严格对照的孕妇和新生儿人群用药的研究资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尽可能收集来自临床的安全用药研究资料。对于一些尚缺乏大规模和严格对照临床研究资料药物,不能对其危险性作出结论性回答时,则将现有动物试验资料和已有的临床个案报告资料列出,用作参考。尚有少数药物,特别是新药,缺乏安全性方面系统的临床研究资料,我们也将这些药物安全性信息状况注明。另一方面这些围生期安全用药信息不完整的药物,也是临床围生期安全用药研究的切人点,只有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和总结孕妇的用药信息,方能使这些药物的围生期安全性资料更加充实。 本书是各位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当今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众多,各种药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资料浩若烟海,在查阅收集资料过程中难免疏漏,望各位读者对本书不足之处批评指正。第四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硕士研究生马雪、何功浩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谨此致以由衷的感谢。
本书可供妇产科、儿科医生、围生期保健和围生期研究工作者参考,亦可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和孕妇、乳母了解围生期安全用药方面知识的参考书。
罗晓星
200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