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位于世界四大自然之谜之首,而神农架野人,坐的则是第一把交椅。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至今,神农架一共有360多人110多次,看见过120个左右野人个体。仅2003年,就有人在2月中旬、4月初及6月中旬,自称目击野人…… 如果弄清楚了“野人”,就找到了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活化石”,也许就能回答这些令人神往的问题。
同样道理,“水怪”作为世界自然之谜,不仅仅牵涉到物种的发现,也牵涉到这些水怪是不是很早以前就已经绝迹了的“恐龙”的子孙等,因而同样有重大的价值。
本书图文并茂地全面探索野人水怪的最新秘密,相信定能激起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探索和创新兴趣。
世界上有许多至今仍未解开之谜,被称为世界四大自然之谜的“野人”、“水怪”、“外星人”和“百慕大”,就是这些未解之谜的谜中之谜。阅读《世界之谜探索丛书》之《野人与水怪》,提高人们的探索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神农架野人、喜马拉雅雪人、阿尔金山大脚怪、尼斯湖水怪、长白山天池水怪、喀纳斯湖水怪、烈塔湖水怪等的探索之谜,内容丰富新颖,资料详细,值得一读。
与天池怪兽最有缘分的人
有一个人与“天池怪兽”非常有缘,他就是七八次看到“怪兽”的吉林省气象局退休干部周凤瀛。长白山天池很早就传闻有怪兽,20世纪初,即清朝末年,长白山的地方志以及相关著作《奉天通志》、《长白山志》、《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汇征录》等,就对天池怪兽作了相关的记载和描述,建国后最早发现怪兽的人是周凤瀛。
1958年,吉林省气象局在长白山天池建立了气象站。周凤瀛每年七月末到八月下旬,都要到天池边的气象站进行相关工作。工作之余,他就到天池边欣赏天池的景色。在长白山顶白岩峰到天池气象站之间,有一块宽一米左右的石头,他经常趴在那里看天池。
六七十年代,周凤瀛几乎年年都去长白山,因此他曾经至少七八次看到天池里的怪兽,而且看过的怪兽还不止一种。他第一次看到怪兽是在1962年的8月中旬,当时他正在石头上欣赏天池的美景。突然在天池东北角出现了两道人字形波浪,水波前有两个黑点。他拿起随身携带的6倍望远镜一看,原来是两只怪兽,头很像狗,呈黑褐色。一会前面那只潜入水中,一会儿后面的那只又潜入水中,像是在相互追逐嬉戏。它们后面留下了几十米长的人字形波浪。那时他还年轻,视力很好,因此他很肯定自己没有看错。他总结了几次发现怪兽的经验,发现几乎每次都是在天池的东北角发现的。
1980年8月22日,周凤瀛和同事郑宝诗以及在长白山体验生活的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雷加等人又一起看到了怪兽。那天早上六点多,他们到天池边上看日出。他走到老位置,用望远镜搜索,发现离北岸三四米远的一块大石头附近,有七八个脊梁骨是白色的东西,像小白猪一样。因为他对这一带非常熟悉,知道那七八个白色的东西应该不是浮在水面的石头,他继续观察,只见它们趴了半个小时后,就消失在水中。不久天池中又出现了两个怪兽在游动,半个多小时之后就不见了。
第二天,周凤瀛再次看到了怪兽。他说:“23日早晨我和郑宝诗两人准备回长春,他要到天池边给孩子拣几块石头玩儿。我们俩很快下到天池边,来到一个小山梁上,想到中朝六号界桩附近去看看。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听到山顶气象站的同志喊我们:‘你们注意,又出现怪兽了!’回头一看,天池中怪兽张着嘴朝我们游来了。只见它脑袋挺大,像个狗头,耷拉着两个耳朵,眼睛溜圆发光,嘴不是突出的而是平的、方的,挺吓人。怪兽离我们有六七十米远。郑宝诗害怕了,催我快走。这时天空开始起乌云,我不甘心,用手做成喇叭,对着怪兽‘啊’地大喊一声,怪兽受了惊,掉头向天池里面游去,回转半径很大。因为我们是站在天池北边,怪兽从南面来,顺着太阳光,加上水光反射,所以我们看得不太真切。但可以看出,它的脖子露出水面二尺左右,下粗上细,加上头露出水面共有一米高,还露出白色的胸脯。它的颜色是黑褐色的,好像老鼠的颜色。好像有毛,但没有鳞片。”
周凤瀛还说:“那天在天池边的沙滩上,我们还发现了像某种爬行动物爬行时划出的一道道的印儿。据气象站的同志讲,在这个地方前几天发现一些死的野鸟,我们去时死鸟已经没有了。会不会是被怪兽爬上来吃了呢?”
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怪兽,也是他最近距离看到怪兽。此后他很少去长白山,也就没再看到过怪兽。
总结了多次发现怪兽的经历,周凤瀛认为,他看到的“怪兽”肯定不是浮石,也不是黑熊,因为黑熊不会潜水,也不会游到湖中心。而且“怪兽”的游泳速度很快,因此它不是任何一种人们熟知的动物。
周凤瀛发现的怪兽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白的,一种是大型的黑灰色的。看到白的那次数目最多,共有七八个。其余几次看到的怪兽一般都是两个,一大一小。从身体和头部的比例分析,至少比牛大,因为从七八十米远的地方观察,它的头就像狗的头那么大。而且,怪兽游泳的速度很快。
周凤瀛根据他的经验总结出:白岩峰的半山腰和天池的东北角,是怪兽经常出没的地方。
P186-P188
世界上有许多至今仍未解开之谜,被称为世界四大自然之谜的“野人”、“水怪”、“外星人”和“百慕大”,就是这些未解之谜的谜中之谜。为了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探索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世界之谜探索丛书》,《野人与水怪》即为该丛书之一。
“野人”位于世界四大自然之谜之首,而神农架野人,坐的则是第一把交椅。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至今,神农架一共有360多人110多次,看见过120个左右野人个体。仅2003年,就有人在2月中旬、4月初及6月中旬,自称目击野人。
自古至今,有关野人的事件屡见不鲜,“野人”足迹遍布世界。然而人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虽然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考察,耳闻目睹,甚至有人与之“交手”,可至今尚未发现野人存在的权威证据,真是“说有容易说无难”,“有没有野人”还是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中国,探索“野人之谜”已近一个世纪,其中对神农架野人的探索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
从1976年在神农架椿树桠发现“野人”,中国科学院派出第一支科学考察队到现在,短短的30来年,不断有人发现神农架野人。在全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消息出现,这说明确有这样的物种存在。
寻找野人有什么价值呢?
人是从哪儿来的?这是人类从蒙昧时代就十分感兴趣的历久弥新的话题。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以来,很多人相信人是从猿进化来的,可是这种进化学说存在着“化石上的缺环”,科学家们至今无法详细地描绘人类诞生、进化的全过程。
如果弄清楚了“野人”,就找到了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活化石”,也许就能回答这些令人神往的问题。
揭开“野人之谜”,对人类的起源、进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科学价值。不仅如此,野人作为一个物种,如果不立即发现他,找到他,很可能就会像其他物种那样绝迹。如果这样,将是人类无法弥补的损失!
同样道理,“水怪”作为世界自然之谜,不仅仅牵涉到物种的发现,也牵涉到这些水怪是不是很早以前就已经绝迹了的“恐龙”的子孙等,因而同样有重大的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野人和水怪的寻找和研究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和爱好者兢兢业业、持之以恒,为青少年及广大读者树立了学习榜样,一定能激起大家探索和创新的兴趣,这本书如能给读者带去一定的启迪,我们将感到十分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