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菊花的幽香(文本典藏卷)/名家名著评点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作者 刘恒//章德宁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北京文学》55年来代表当代文学创作最高水平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这些文章都是由中国著名作家对世界著名作家的小说进行的点评,每篇都附有访谈。语言妙趣横生,匠心体会深切。

内容推荐

本书系“名家名著评点书系”丛书之一。由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刘恒、史铁生等点评世界著名作家如劳伦斯海明威等的小说。有感而发,妙趣横生,小说名家说小说大师,匠心体会深切。每篇附有访谈,或附有著名学者、作家的单篇评说文章。赏析指南·小说名家手迹批点,亲身说法;经典常看·世界大师不朽名篇,一书集会。丛书尽数收入《北京文学》55年来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之精华,不少为绝版或者首次结集出版,代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目录

序  上下  林斤澜(1)

序二 凝固一段文学史  章德宁(3)

菊花的幽香  [英]劳伦斯著莫言评点/(1)

与莫言对谈——关于劳伦斯和《菊花的幽香》及当代小说现状  莫言、《北京文学》编辑/(20)

爱与创造——劳伦斯的情爱之旅  长江(36)

在流放地  [奥地利]卡夫卡著刘恒评点/(43)

关于《在流放地》的问答  刘恒、《北京文学》编辑/(62)

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  [奥地利]卡夫卡/(68)

丈 夫 沈从文著刘庆邦评点/(78)

与刘庆邦对谈  刘庆邦、《北京文学》编辑/(92)

沈从文像小商人  [马来西亚]温梓川/(101)

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城市的故事  钱理群/(104)

河的第三条岸  [巴西]罗萨著阎连科评点/(111)

《河的第三条岸》问答  阎连科、《北京文学》编辑/(115)

王佛脱险记  [法]尤瑟纳尔著林白评点/(120)

《王佛脱脸记》问答  林白、《北京文学》编辑/(128)

解读《王佛脱险记》  余华/(131)

南方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潘军评点/(133)

秘密的奇迹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潘军评点/(139)

与潘军谈博尔赫斯  潘军、《北京文学》编辑/(145)

陈小手  汪曾祺著林斤澜评点/(150)

与林斤澜谈汪曾祺  林斤澜、《北京文学》编辑/(153)

嫩绿淡黄  林斤澜/(155)

卡尔维诺短篇小说七篇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157)

与史铁生对谈  史铁生、《北京文学》编辑/(168)

社戏  鲁迅著迟子建评点/(179)

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迟子建、《北京文学》编辑/(186)

柴火  [美]卡佛著 肖复兴评点/(191)

小说文本和叙事技巧的文学价值  肖复兴、《北京文学》编辑/(201)

善良的乡下人  [美]奥康纳著马原评点/(205)

与马原对谈  马原、《北京文学》编车军/(224)

钢琴教师  [奥地利]耶利内克著徐小斌评点/(231)

爱是如此艰难  徐小斌、艾琳/(250)

千里马  [俄]巴别尔著张抗抗评点/(254)

永远的《骑兵军》  张抗抗、《北京文学》编辑/(260)

红头绳儿  王鼎钧著陈建功评点/(266)

简洁的魅力  陈建功、《北京文学》编辑/(272)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美]马克.吐温著尤凤伟评点/(276)

谈马克·吐温   尤凤伟、《北京文学》编辑/(281)

杀人者  [美]海明威著陈世旭评点/(286)

海明威的骄傲是无法模仿的  陈世旭、《北京文学》编辑/(295)

墙上的斑点  [英]伍尔夫著方方评点/(302)

陪着她一起想入非非  方方、《北京文学》编辑/(308)

试读章节

大钟打响了八点。她兀地一下站起身,把活计扔在坐椅上。她走到楼梯脚下那扇门那儿去,拉开门静听。接着,她走到外面,把门锁上。

有个什么在院子里打斗。她吃了一惊,虽然她知道,这只是这地方十分猖獗的老鼠。那天晚上天色很黑,在那一大片停着庞大的敞篷货车的铁路停车场上,一丝灯光也没有,只有在后面远处,她可以看见矿坑顶上有几盏黄灯,以及井口出车台像着火似的把红光抹在夜空中。她顺着铁轨边上急匆匆地往前走去,然后越过了汇聚在一起的铁路线,来到了那道白色大门旁边的阶梯前,由那儿走到大道上。这时候,原来推动她向前走的忧虑心情又宽舒了点儿。人们正在朝新布林斯利走去,她看见了房子里的灯光,二十码前面就是“威尔士亲王”的宽大的窗子,温暖、明亮,闹哄哄的人声清晰可闻。她多么傻,竟然想像他遭到了什么事故!他只不过是在“威尔士亲王”那儿喝酒。她犹豫起来,她还从来没有去叫过他,她也决不会去。于是她便继续朝空荡荡地坐落在大路上的那一长排零乱的房屋走去,她走进住宅之间的一条通道。

“里格利先生吗?——不错!你要找他吗?不,他这会儿不在家。”

那个瘦削的女人从黑暗的洗碗槽上探出身子,盯视着另一个女人,一道暗淡的光线,从厨房的百叶窗里透出来,照到另一个女人的脸上。

“是贝茨太太吗?”她问,口气里带有尊敬的意味。

“是的。我不知道你们先生回家来没有。我们的还没有回来。”

“还没有回来!噢,杰克已经回家来过,吃了晚饭,又出去啦。他只是在睡觉前出去散上半小时步。你到‘威尔士亲王’那儿去瞧过吗?”

“没有……”

“是呀,你不愿——!那地方不太好。”另一个女人十分宽厚。她们之间很尴尬地寂静了片刻。“杰克并没有说过什么关于——关于你们先生的话。”她说。

“是吗!——我料想他是待在那儿走不了啦!”

伊丽莎白·贝茨沉痛地、有点儿轻率地这么说。她知道院子那面的那个女人正站在门口静听,可是她并不在乎。她转身要走的时候,里格利太太说:……P8

序言

我与《北京文学》编辑部在一个单位里相处多年,现在出55周年纪念文集,叫我写几个字。正好遇上“高温天气”,我又是“高危人群”,戏言“天人合高”,也无可推辞。

拿过文集选目一看,觉得有些年头选得多,有些年头没有选什么,回想好些年单位里的“上下”,竟也杂乱。我不知道编辑部在干什么,想来他们也不知道我干什么去了。

我不能“编”大事记,也不能“辑”年表,就是一般的叙述也困难重重。

我当《北京文学》的主编,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一段时间。那是闭关锁国多年之后,“开放”开始,外国思潮不分先后都是时鲜,随时水涨,随网上来。

“一会儿,满刊物的意识流。一会儿,编辑部里全是人与人不可理解,世界荒谬。一会儿想入非非。一会儿寻根可就是生活还是‘泥河一样流’,文学的时尚,与生活的真实脱节。”

偏偏脱节的同时,叫人睁眼看见“一元化”的“皇历”翻过去了,闭眼也觉出来多元的气象,探头探脑而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也要与世界接轨。

世界早已思潮万千,策略万变,昨日恍如隔世。我们做美梦的,做噩梦的,都若梦中惊觉。究竟清醒没有?问谁呢?全知全觉的死了。

最好不说话,如果非说不可,最好说点陈年八代。

陈年八代的意思是:不定哪个年代听说的,至今也还听见,也还听得过去。可见会有些道理,起码比生吞活剥的顶用。

这些话里有一句说:办刊物,就是出人才,出作品。这两“出”是一句还是两句,都有理由足够解释。不过没多少意思先放过一边,行文还是力求简略“为荷”。

《北京文学》一度停刊,先后总算“存活”了五十又五年,“变幻大王旗”也若干次。现在出作品选集,不免经年作难。有的年头选不清,推给篇幅限制,“存目”备考。有的年头推一个“代表”也难。就有“代表”在别的年头曾是“毒草”,又在别的年头“平反”,现在的年头又数他“帅”。

现在虽说“多元”,但“一元”派头还有皮有脸,还“唯我独革”。选家总要代表刊物要“多”,又总要有自己的“一”。要说“多”包涵,又要把自己的“一”押上去。还要在“多”中,看见有几分之“一”是自闭,直至自绝。

20世纪初,有一个大作家上教座说:“小说上官场吃不开,不能换个科长当当。小说上市场也没出息,不能够万儿八千的花花。小说顶多做做敲门砖,敲开了官场市场的门就放下。”

慢着,这位大作家在上世纪初,怎么说的是我们今天的情况?

不忙。今天的我们,不是在说小说没人看了。看完没看完就塞字纸篓了。小说随便写了。写什么算什么了。反正官场市场都不把小说当回事了。这一门古老艺术现当今连个地盘也没有了。

上世纪初,大作家说得像今天的这个那个,并不稀奇。真正的稀奇在说到最后,得出结论……

不要着急。他说的结论需要慢嚼细咽。

……结论是人们不把小说当回事以后,以后放下,以后走开。小说路上稀稀落落只剩下几个人影子,这几个爱艺术。爱,放不下,走不开,于是小说有救了。

历来,救星出现在于枯的地方,在冷落的地址,在遗弃的地盘。历来,到哪来找救星去,就在本身,本身的生命力。

为这本身,人们流传出来两句名言:“离功利远了,离艺术近了。”这两句话里边没有多少理念,只不过道破事实。还有快人快语的快感,要紧的是表现了一种不易表现的精神状态:把自己的前途都卖出去了,还犟着说:我愿意,我爱。

为这本身,又在陈年八代里“鹦鹉学舌”:“二出”——“出人才出作品”。

又把选集的多选少选,归到“二出”身上。

又把走开了的,出嫁他乡的,改换门庭的,眼见走向不归之路走向死胡同的,召唤回归文学本身。殊不知这召唤成了响亮的口号,成了文学运动。

这本选集上有栏目“文本典藏”。请出历史各个时期的文学标兵做本身的典范,请来当今的名家点评典范本身的标兵光彩。

我绕来绕去起了广告作用,却不能在请出的请来的中间,找出众口一词,议论一律,一口清。  

我只找出一些有关系的字,如美如爱如力生命力、活力、原力,还有生生不息,诗的本质,和谐,梦幻,灵感,启发,奇迹……

我想在在都有道理。但必须只挑一个的话,我打算挑“爱”。因为这个字在过去,“脸上也挂着斗争”的年代,被拷问过血统、出身、经历,从受过的教育和吃过的奶,体无完肤,灭了。现如今又被媒体宣传,电视表扬,“广而告之”,“歌以咏志”,宗教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街头巷尾,打做招牌,俗了。眼见灭过,俗过。也眼见不灭不俗。忽然警觉,难道这个字也有“双刃剑”的性格。

现在比喻“双刃剑”也不少了。尤其在重要的发明上,关系着“大事”。我说的不过“小情”。“大事小情”,若出一辙。

这也是奇迹,宗教家说:“奇迹就是奇迹”。不加解释。我想必要加上猛然的感受,如同灵感:刹那兴奋,若出战栗。

2005年8月,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