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了近代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的精华,不少为绝版或者首次结集出版,其中有不少还改编成电影、电视等,深入人心,其历史文献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代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电高水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实一种(上下中篇小说卷)/北京文学55年典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恒//章德宁 |
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了近代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的精华,不少为绝版或者首次结集出版,其中有不少还改编成电影、电视等,深入人心,其历史文献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代表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电高水平。 目录 序 上 下………………………………………………………林斤澜/1 序二凝固一段文学史……………………………………………章德宁/3 那 五……………………………………………………………邓友梅/1 少管家前传………………………………………………………韩少华/27 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徐小斌/63 私刑——《陕甘大道》之一……………………………………朱晓平/108 博格达童话………………………………………………………王刚/139 现实一种…………………………………………………………余华/166 伏羲伏羲…………………………………………………………刘恒/192 单 位……………………………………………………………刘震云/245 述职报告…………………………………………………………晓白/282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295 男户长 ………………………………………………………… 何申/329 自杀叙述…………………………………………………………张宇/359 预约死亡…………………………………………………………毕淑敏/387 小人不可得罪……………………………………………………袁一强/426 落魂天 ………………………………………………………… 关仁山/453 天下荒年…………………………………………………………谈歌/478 校园里有一对情人………………………………………………阿宁/508 陈麻子 ………………………………………………………… 啸客/539 钳工王 ………………………………………………………… 梁晓声/573 谁给你传球………………………………………………………徐坤/601 万寿寺 ………………………………………………………… 王小波/632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恒/647 海瑞罢官(历史剧) ……………………………………………吴晗/699 附录一:存目 附录二:《北京文学》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品 试读章节 听说那五落魄,云奶奶跟哥哥商量,要把他接过来同住。她说:“不看金面看佛面。不能让街坊邻居指咱脊梁骨,说咱不仗义。”过大夫对这老妹妹的主张,一向是言听计从的。就到处打听那五的行止,后来总算在打磨厂一家客店找到了他。穿得也还体面。过大夫说明来意。本以为那五会感激涕零的,谁知那五反把笑容收了,直嘬牙花子。 “到您那儿住倒是行,可怎么个称呼法儿呢?我们家不兴管姨太太称呼奶奶!” 过大夫气得脸色都变了,恨不能伸手抽他几个嘴巴。甩袖走了出来。回到家不好如实说,只讲那五现在混得还可以,不愿意来,不必勉强吧! 云奶奶不死心,再三追问,过大夫无法,就如实告诉了她那五的原话。云奶奶叹口气说:“他们金枝玉叶的,就是臭规矩!他爱叫我什么叫什么吧。咱们又不冲他,不是冲他的祖宗吗?他既混得还体面,不来就罢了。” 谁知过了几天,那五自己找上门来了。进门又是请安,又是问好,也随邻居称呼“云奶奶”,叫过大夫“老伯”。尽管辈分不对,云奶奶还是喜欢得坐不住站不住。云奶奶问他:“我怕你在外边没人照顾,叫你搬来你怎么不来?”那五说:“说出来臊死人,我跟人合伙做买卖,把衣裳全当了作本钱,本想货出了手,手下富裕点,买点什么拿着来看您,谁想这笔买卖赔了……” 云奶奶说:“自己一家人,讲这虚礼干什么?来了就好。外边不方便,你就搬来住吧。” 那五难道是个会做买卖的人么? 买卖是做了一次,但没成交。天津有个德国人,在中国刮了点钱,临回国想买点瓷器带走。到北京几处古玩店看了看,没有中意的。那五到古玩店卖东西,碰上他在看货,就在门外等着。等外国人出来,就上去搭讪,说自己是内务大臣家的少爷,倒有几宗瓷器想出手,可以约个时间看看。外国人要到他府上拜访,他说这事要瞒着家里进行,只能在外边交易。约定三天后在西河沿一家客店见面。那五并没有瓷器。但他知道索家老七从家中偷出一套“古月轩”来,藏在连升客栈。索七想卖,又怕家里知道不饶他。那五就找索七说,现在有个好买主,买完就运出中国。不会暴露,又能出大价。你出面怕引起府上注意,我担这个卖主名义好了。事情成了,我按成三破四取佣金,多一个大子儿不要。可你得先借我几十块赎赎当,替我在这客栈包一问房,要不够派头,外国人就不出价儿。索七少比那五还窝囊,完全依计照办。过大夫来找那五时,那五刚搬进客店,还在作发财梦。当然毫不热心。 索七嘴不严,这事叫廊房头条的博古堂古玩店知道了。博古堂掌柜马齐早知道索七偷出这套东西来,一直想弄到手,谈了几次都因为要价高没成交。可是东西看到过,真正的“古月轩”,跟他所收藏的几个小碗是一个窑。恰好德国人来他店中看货。他就悄悄吩咐大伙计,把几个“古月轩”的小碗摆到客厅茶几上。外国人看完货,他让到客厅去休息。假作毫不在意的样子,提起茶壶就往那“古月轩”碗里倒茶,并捧给了德国人。德国人接过茶碗一看,连口称赞,奇怪地说:“你们柜上摆的瓷器都并不好,怎么平常用的茶具反倒十分精美?” 马齐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要喜欢,卖给你,比你认为不好的任何一种都便宜,连那一半钱也不值!” 德国人说:“你开玩笑?” 马齐说:“完全实话。” 德国人问:“为什么?” 马齐说:“这是假的。你看的不中意的那些是古瓷,这是当今仿制品!买瓷器不能光看外表!要听声、摸底儿、看胎!”他说着从前柜拿来一件瓷器,一边比较一边讲,把个外国人说得迷迷糊糊。最后他把没倒茶的两个碗叫学徒用棉纸包了,放到德国人跟前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一对不值钱的假货送你作纪念!” 那德国人把这碗拿回去,反复地看。没两天就把“假瓷”的特征全记在心里了。等他去客栈拜访那五时,那五一打开箱盖他就笑了起来。这不和博古堂送他的假货一模一样吗?但他却出于礼貌并不说破。问了一下价钱,贵得出奇。再看那五住得这么寒酸,也不像个贵胄子弟,连说“No,No”,起身走了。他很感激博古堂的掌柜教给他知识。到那儿把柜台上摆的假瓷器当真货扫数买走,高高兴兴回德国了。 买卖不成,索七怪那五作派不像,逼着叫他还赎当的钱。也不肯付房间费。那五把赎出来的衣服又送回当铺,这才投奔云奶奶来。 过了不久,马齐终于由人说合,只花了卖假瓷器的一半钱,把索七的真货弄到了手。等索家发觉来追查时,他早以几倍的高价卖给天津出口商蔡家了。P3-4 序言 我与《北京文学》编辑部在一个单位里相处多年,现在出55周年纪念文集,叫我写几个字。正好遇上“高温天气”,我又是“高危人群”,戏言“天人合高”,也无可推辞。 拿过文集选目一看,觉得有些年头选得多,有些年头没有选什么,回想好些年单位里的“上下”,竞也杂乱。我不知道编辑部在干什么,想来他们也不知道我干什么去了。 我不能“编”大事记,也不能“辑”年表,就是一般的叙述也困难重重。 我当《北京文学》的主编,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一段时间。那是闭关锁国多年之后,“开放”开始,外国思潮不分先后都是时鲜,随时水涨,随网上来。 “一会儿,满刊物的意识流。一会儿,编辑部里全是人与人不可理解,世界荒谬。一会儿想入非非。一会儿寻根……可就是生活还是‘泥河一样流’,文学的时尚,与生活的真实脱节。” 偏偏脱节的同时,叫人睁眼看见“一元化”的“皇历”翻过去了,闭眼也觉出来多元的气象,探头探脑而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也要与世界接轨。 世界早已思潮万千,策略万变,’昨H恍如隔世。我们做美梦的,做噩梦的,都若梦中惊觉。究竟清醒没有?问谁呢?全知全觉的死了。 最好不说话,如果非说不可,最好说点陈年八代。 陈年八代的意思是:不定哪个年代听说的,至今也还听见,也还听得过去。可见会有些道理,起码比生吞活剥的顶用。 。 这些话里有一句说:办刊物,就是出人才,出作品。这两“出”是一句还是两句,都有理由足够解释。不过没多少意思先放过一边,行文还是力求简略“为荷”。 《北京文学》一度停刊,先后总算“存活”了五十又五年,“变幻大王旗”也若干次。现在出作品选集,不免经年作难。有的年头选不清,推给篇幅限制,“存目”备考。有的年头推一个“代表”也难。就有“代表”在别的年头曾是“毒草”,又在别的年头“平反”,现在的年头又数他“帅”。 现在虽说“多元”,但“一元”派头还有皮有脸,还“唯我独革”。选家总要代表刊物要“多”,又总要有自己的“一”。要说“多”包涵,又要把自己的“一”押上去。还要在“多”中,看见有几分之“一”是自闭,直至自绝。 20世纪初,有一个大作家上教座说:“小说上官场吃不开,不能换个科长当当。小说上市场也没出息,不能够万儿八千的花花。小说顶多做做敲门砖,敲开了官场市场的门就放下。” 慢着,这位大作家在上世纪初,怎么说的是我们今天的情况? 不忙。今天的我们,不是在说小说没人看了。看完没看完就塞字纸篓了。小说随便写了。写什么算什么了。反正官场市场都不把小说当回事了。这一门古老艺术现当今连个地盘也没有了。 上世纪初,大作家说得像今天的这个那个,并不稀奇。真正的稀奇在说到最后,得出结论…… 不要着急。他说的结论需要慢嚼细咽。 ……结论是人们不把小说当回事以后,以后放下,以后走开。小说路上稀稀落落只剩下几个人影子,这几个爱艺术。爱,放不下,走不开,于是小说有救了。 历来,救星出现在干枯的地方,在冷落的地址,在遗弃的地盘。历来,到哪来找救星去,就在本身,本身的生命力。 为这本身,人们流传出来两句名言:“离功利远了,离艺术近了。”这两句话里边没有多少理念,只不过道破事实。还有快人快语的快感,要紧的是表现了一种不易表现的精神状态:把自己的前途都卖出去了,还犟着说:我愿意,我爱。 为这本身,又在陈年八代里“鹦鹉学舌”:“二出”——“出人才出作品”。 又把选集的多选少选,归到“二出”身上。 又把走开了的,出嫁他乡的,改换门庭的,眼见走向不归之路走向死胡同的,召唤回归文学本身。殊不知这召唤成了响亮的口号,成了文学运动。 这本选集上有栏目“文本典藏”。请出历史各个时期的文学标兵做本身的典范,请来当今的名家点评典范本身的标兵光彩。 我绕来绕去起了广告作用,却不能在请出的请来的中间,找出众口一词,议论一律,一口清。 我只找出一些有关系的字,如美如爱如力……生命力、活力、原力,还有生生不息,诗的本质,和谐,梦幻,灵感,启发,奇迹…… 我想在在都有道理。但必须只挑一个的话,我打算挑“爱”。因为这个字在过去,“脸上也挂着斗争”的年代,被拷问过血统、出身、经历,从受过的教育和吃过的奶,体无完肤,灭了。现如今又被媒体宣传,电视表扬,“广而告之”,“歌以咏志”,宗教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街头巷尾,打做招牌,俗了。眼见灭过,俗过。也眼见不灭不俗。忽然警觉,难道这个字也有“双刃剑”的性格。 现在比喻“双刃剑”也不少了。尤其在重要的发明上,关系着“大事”。我说的不过“小情”。“大事小情”,若出一辙。 这也是奇迹,宗教家说:“奇迹就是奇迹”。不加解释。我想必要加上猛然的感受,如同灵感:刹那兴奋,若出战栗。 2005年8月 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