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袁崇焕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阎崇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不避不畏、最终功高遭忌而含冤屈死。本书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深情记述了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更写了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施展才华,建树功勋,惨遭冤杀,名垂千古……

内容推荐

《袁崇焕传》是阎崇年先生继《正说清朝十二帝》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全面记述了明朝爱国将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是写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着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和宁锦大战的胜利,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面之下,蓟辽督师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不避不畏、最终功高遭忌、含冤屈死的悲剧。

目录

自序

一、青年时代

1.读书科考

2.满洲兴起

二、投笔从戎

3.邵武清官

4.察视边防

三、营筑宁远

5.奏告首辅

6.营筑宁远

四、宁远大捷

7.独卧孤城

8.宁远告捷

五、宁锦大捷

9.吊丧修城

10.宁锦大捷

六、因功遭嫉

11.胜败申说

12.遭谗去职

七、督师蓟辽

13.赴辽饯别

14.平台奏对

八、议和受冤

15.天启议和

16.崇祯议和

九、斩毛文龙

17.毛帅跋扈

18.计斩毛帅

十、保卫京师

19.北京危急

20.两战告捷

十一、含冤磔死

21.反问毒计

22.惨遭杀害

十二、诗文著述

23.重要诗文

24.不同流传

十三、后人追念

25.丰功伟绩

26.千古凭吊

十四、崇焕精神

27.爱国爱民

28.清廉为官

袁崇焕年谱

附文:论袁崇焕

后记

试读章节

满洲是女真的后裔。女真贵族曾建立金朝,与南宋对峙,占半壁山河。元太祖成吉思汗,兴起蒙古草原,发展实力,骑兵强大,攻打金朝的都城——中都(今北京)。贞祐三年(1215年)五月,蒙古骑兵攻占中都后,纵火焚烧宫殿:“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三百年后,女真后裔满洲崛起,成为明朝东北边患。

满洲族,简称为满族。满族先人女真,在明代分为四大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建州女真明初主要生息繁衍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地域。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设立建州卫,封女真胡里改(火儿阿)城万户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这是建州女真名称的由来。永乐十年(1412年),明朝增设建州左卫,封建州女真另一首领斡朵里城万户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正统七年(1442年),明朝分建州左卫,析置建州右卫,以猛哥帖木儿异父同母弟、都督凡察掌建州右卫事。于是,形成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建州三卫,经过转徙,先定居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浑江(佟家江)地域,后定居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浑河支流苏克素浒河(苏子河)灶突山(烟筒山)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地域。

赫图阿拉北临苏子河,四周环山,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宜于农耕、牧猎、种植、采集、捕鱼。赫图阿拉地近辽阳、抚顺,又为群山阻隔。这里东隔鸭绿江、图们江通朝鲜,西接辽河平原,受东西两面农耕文化影响,农业发展较快。又与蒙古、朝鲜、明朝贸易,购进铁器、耕牛、布帛、器皿,卖出人参、马匹、皮张、蘑菇、木耳,互通有无,扬长补短。所以,赫图阿拉成为满洲、后金的发祥基地。

建州三卫相邻而居,部族兴盛,势力渐大,逐渐形成为两大部——建州部和长白山部。建州部又分为苏克素浒河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和哲陈部;长白山部则分为讷殷部、朱舍里部和鸭绿江部。当时建州各部的形势,如《满洲实录》所载:

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

凌弱。众暴寡。

P11-12

序言

明朝为辽东边事,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通俗地说,万历帝误杀了塔克世,大明皇朝自己制造了焚烧朱家皇朝大厦的纵火者;崇祯帝错杀了袁崇焕,大明皇朝又自己杀死了保护朱家皇朝大厦的救火者。

历史逻辑,值得深思:前因后果,因缘相报——袁崇焕是努尔哈赤的克星,皇太极又是袁崇焕的克星。

本书主要是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而施展才华,也为辽事而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名垂千古。

袁崇焕留下滴滴血、声声泪、字字金、句句玉的至理名言:

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招怨,

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

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撰写袁崇焕的生平传记,使我想起《石灰吟》诗云: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了英雄豪杰人物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括了袁崇焕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

袁崇焕平生第一大历史功绩,就是夺取宁远大捷。袁崇焕获取宁远大捷的原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凭坚城以用大炮”。这个历史经验概括得很确切,也很精辟。我认为,袁崇焕获得宁远大捷,自然有其政治的、军事的、策略的、思想的、经济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指挥的、武器的原因;然而,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八个字,这就是:“指挥正确”与“武器先进”。

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之后,又先后夺取宁锦大捷和京师大捷。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奠定了袁崇焕的历史地位。袁崇焕感人之处,既是他的丰功伟绩,更是他的品格精神。

袁崇焕的性格,凸显一个“敢”字——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他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披荆斩棘,不怕承担责任,不怕得罪上司,甚至于不怕违逆天颜。袁崇焕的这种性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袁崇焕的精神,主要是爱国、勇敢、求新、清廉。《宋史·岳飞传》记载:“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袁崇焕的确做到了——当文官不爱钱,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死。他能够爱国亲民,任劳任怨,知难而上,敢于创新。他居官十年,热血沸腾,俭朴清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坦坦荡荡,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

袁崇焕留给后人的座右铭是: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袁崇焕的德言与功业、勤政与清廉、无私与无畏、冤死与风骨,动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贯古今。袁崇焕之死,不仅是袁督师个人的悲剧,也不仅是大明皇朝的悲剧,而且是中华文明的一幕悲剧。袁崇焕以陨星的悲鸣与光亮,划破君主专制沉寂与黑暗的天庭,换来千万人的智慧与觉醒。

早在1984年,我就打算写一本《袁崇焕传》。出版社为此发布了新书预告。时间已经过去20年,这个文债始终没有偿还,心中甚为愧疚。现在承蒙中华书局出版这本《袁崇焕传》,以了结我多年的心愿。

阎崇年草识

2005年4月24日

后记

早在22年前,就是1984年袁崇焕诞生400周年的时候,我应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历史学会会长莫乃群教授之约,写一本《袁崇焕传》,广西人民出版社并登出先期广告。后来因为事情忙,把撰稿拖了下来。莫乃群先生早已作古,我未能交卷,实在内心愧疚。上世纪90年代,我写了《袁崇焕传》初稿,想挤时间修订,再正式出版。当时的打算是,写一部学术性的《袁崇焕传》,总觉得书稿不成熟,又拖了下来。1994年,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发行人彭正雄先生热心,在他那里出版了《袁崇焕研究论文集》。最近,又蒙中华书局李岩总编辑的不弃,决定在中华书局出版拙著袁崇焕研究的论文专集。这样一来,似乎没有必要再出版学术性的袁崇焕传。广大读者愿意看到一本读起来轻松、又能了解袁崇焕概貌的《袁崇焕传》。于是,我改变了主意,决定写一本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少长成宜、图文并茂的《袁崇焕传》。

本书20万字,14个专题,共28节,配以插图。插图是由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杂志常务主编左远波先生、北京袁崇焕祠墓纪念馆王长生先生与普照小姐、兴城市文化局邱丰彬局长、广东东莞市博物馆张光华先生、广东东莞水南摄影家钟灵觉先生提供,本书责任编辑宋志军主任梳理文稿、订正错误,谨此致谢。

本书《袁崇焕年谱》是由中华民族博物馆解立红副馆长编写,一并致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