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城的罗生门/远东瞭望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伊人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解放日报》[伊人说书]专栏的书评合集。这80篇书评具有散淡悠远、馨香怡人,于冲和淡雅之中显出沉潜的评说特色,评书内容极杂:从《项美丽在上海》到《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从《阅读莎士比亚》到《中国古代童谣》;从《夏洛的网》到《南京大屠杀》,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广览博采,让人读着很是过瘾。

内容推荐

本书系读书随笔,为《解放日报》[伊人说书]专栏合集。作者在自由散漫的阅读中,对所读诸书提出看法,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意趣。

目录

辑一:写给书店的“情书”

项美丽在上海

FBI档案里的梦露

卡赞心中永远的痛

写给书店的“情书”

富兰克林与“穷理查德”

马克·吐温嘲谑凡尔纳

读顽童故事

读荒诞故事

恶作剧的西绪福斯

品味妙趣“念头”

胡利娅姨妈如是说

莎翁也会老泪纵横

达豪的齐佩尔

斯奎拉现象

新版《动物序园》

拿什么拯救你,威尔伯

“修正主义”惹出的一本书

权谋:在诺贝尔奖幕后

搞笑版“诺贝尔”

感悟“英国发展方式”

辑二:此书中读到些微妙

鲁迅的五_卜岁生日

我对邵洵美怀有好感

胡适与“女孩”

最浪漫的事

老鬼忏悔

老鬼直笔

杨沫身边的“达尔杜弗”

此书中读到微妙

幽默,而且从容

马寅初“焚稿记”

苍凉浦熙修

叶浅予:漫画的心态

严秀道歉

马燕的爷爷

辑三:穷究,为了抗拒遗忘

穷究,为了抗拒遗忘

记忆,还是遗忘

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拆解佞人轻薄文章

书“编”得令小说家也瞠目结舌

有感于南街村“永动机”

期待《上海方舟》

大雅宝旧事

小青年办《良友》

旧票证里读沧桑

辑四:所谓儒商

我看“读经”之类

再说“读经”之类

所谓“儒商”

曾有个儒商叫子贡

吕不韦炒作《吕氏春秋》

为留美幼童叹息

不只为汪曾祺可惜

三保太监谈情说爱

“唱给大运河”苍凉的歌

到帝王那里找“自豪感”

辑五:上海人的门槛

承受之重的古代童谣

中国“鹅大妈”的童谣

儿歌滋味

“小八腊子开会喽”

“老卜海”趣说俗语

程乃珊书写上海

上海人的“门槛”

“老松江”注释《何典》

七十年前流行“时漫”

辑六:今天你还读经典吗

写在“世界读书日”

今天你还读经典吗

书城的罗生门

王元化:做世上的“盐”

鄢烈山:公民写作

孔海珠:实说文坛旧事

悠悠“回声”堪回味

淳子:灵性而有点妖

郭在精:耐得寂寞

曹可凡:不一般的“倾听”

解读古窑,于是心生敬意

笑读善增又“还吾”

石库门里的“革命”

Z类男人白中海

从容解读“变性人”

四读“凤历堂”

一本“创业者列传”

拙书不是……

试读章节

从容解读“变性人”

这本《纠正上帝的错误》,大概可以满足一些读者好奇甚或猎奇的心理,因为书中写了“变性人”的故事。近几年来,有几种关于“变性人”的读物面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变性的舞蹈家金星,除了别人写她的之外,还有她那本坦率的自传《半梦》。这读物当然是很吸引眼球的。而这本《纠正上帝的锚误》不只是聚焦单个的“变性人”,还写到了古今中外一些易性者,如想做女人的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女外交官哀鸿  P298爵士原来竟是男的,美同大兵乔治变成了红发女郎克莉丝汀,修女马丁诺忽尔成为男子汉,法兰克寻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妹妹史蒂芬妮,相逢时见到的却已是弟弟史蒂夫……书中与得最多的,当然还是中国的易性者——他们大多是幸得何清濂教授“妙手回春”而遂其衷愿的。不过,作者吴兴人经十余年的酝酿、积累、构思,写成这本书,可不只是为了让人好奇或猎奇而已。

1990年8月,上海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专家何清濂完成了全国首例男变女(秦惠英)易性手术。本书作者吴兴人当时获知后迅即进行采访并披露于报端;这是全国首篇涉及变性手术的报道,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Ⅱ向。从此,以擅写时评、杂文而闻名沪上的吴兴人,便着意于“易性”这陌生又不无神秘的领域。卜多年里,他先后和数十位易性者接触、访谈,搜集到有关“易性”的资料就有十几斤。可谓是“十年辛苦不寻常”。

好端端的人偏要“易性”,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或认为是违背自然的“怪象”。殊不知,这种“怪象”其实正是自然的产物,是自有人类以来一直就有的。不要说文明社会,就是在非洲原始部落、美洲印第安人、南太平洋塔希堤岛上的土著中……都存在着“易性”现象。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说,就是“造化弄人”,弄得有的男人渴求变成女儿身,或弄得有的女人唯愿易为须眉男——这些被世俗视为“怪异”的人,在医学上称之为“易性病”患者。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易性病在男性中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女性中的发病率为十三万分之一。虽然概率不算很高,但总有人会患上易性病则是肯定的。此书用历史和科学研究的材料,为我们在“易性”疑题上的知识缺失补上了一课。

P299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易(易性病患者)”,安知“易”之 痛?本书作者讲述一个个易性病忠者的案例,让我们从中略知这类人“不易性,毋宁死”的难言之痛。易性病心者大多有自残、自杀的念头或行为,中国首例变性人秦惠英,在“他”变成“她”之前,就有过两次可怕的自残行为,为此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何清濂教授存十余年里,先后为182名易性病患者成功施行变性手术——他们仪占请求“变性”患者的很小一部分,——这如愿的变件者对何教授满怀感恩之情,都亲昵地称他为“何爸”,因为“何爸”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和人生。所以,称何清濂为“中同变性手术之父”,真正是名副其实。

然而,对变性者来说,还有一个类似“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即变性之后能甭被家庭和社会接纳的问题。囿于无知和偏见,有些人总认为变性者足“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或“心理变态”什么的,因此对他们持歧视、排斥的态度。从这本书的记述中,我们知道,有些变性者一度或仍处于“边缘人”的困境之中,如秦惠英在变性之后,家里除了母亲之外,亲属都和她断绝_厂关系,虽有外语专长却求职无门;有位女十甚至说:“如果秦惠英坐了我家的椅子,我要洗刷三遍,或者干脆把它烧掉。”……秦惠英的这种遭遇,并非绝无仅有。

当然,也不乏对变性者予以理解、接受和真诚帮助的通达之士。金星在自传里告诉我们,其父亲是一位传统的军人,而且本指望金星传承金家的“香火”(金星是父、叔辈三人惟一的儿子);可是,当金星告知父亲“我要做变性手术,我要做女人”时,父亲愣了两分钟后回答说:“总算对上号了……28年以后,你找到了你自己,

P300对上号了,祝贺你!”父求还亲自帮“女儿”金星去办了改变性别的新身份证。还有,秦惠英当年求职屡屡碰壁的遭遇,被她母校——复日大学的原校长谢希德获知后,时为上海市政协主席的谢希德亲自出面,想方设法为秦惠英找到了一份工作。更幸运的是司徒梅英,当单位的党委书记知道他要去上海做变性手术时,亲自找他谈话,明确告诉他:“如果何教授同意给你做手术,组织上同意医生的意见。做完手术后,党员身份不变,工作岗位不变,各种待遇不变。”这番“定心”的话,使他感受到莫大的温暖。后来,“他”变成了“她”,果真未受到歧视和排斥,而且更为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她还在新浪网上开办了颇受关注的“司徒梅英小姐客栈”网站……人们的理解,社会的宽容,正反映了时代的一种进步。书中提到一对满头白发的夫妇说的一段话:“这是一个尊重个人选择的时代。如果放在以前,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确实是如此。2004年5月1日,新华社公开报道变性人章琳结婚,标题是“走进变性男女婚姻生活”;——别说那“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就是在20年前,准又敢想像呢?

P301

序言

我是个散漫的人,所以对古人中的散漫者比较能亲近。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虽然只是自陈个人的读书方式,并没有大力提倡的意思,却深获我心。不过,在有志于“穷经皓首”的学究看来,这显然是不足为训,他们另有一套读书的规箴,其中最为恐怖的一条是“头悬梁,锥刺股”,宋代理学家还特意把它写进童蒙读物《三字经》里,不佞如我至今不明白,大人先生为什么要拿这酷刑似的读书法来吓唬天真烂漫的孩子?

后世的读书人,尤其是在科举正道上拼搏的读书人,十年寒窗(甚至一生的寒窗)下,唯唯谨守的是理学家的读书规训,他们大都不愿也不敢去效仿五柳先生的读书方式。所以到后来,“不求甚解”,也终于成了一个贬义词,专指读书不认真刻苦,学习浅尝辄止。而在我看来,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那个“甚”字理解为“过分”,似更为恰当;所谓“甚解”,用一很现代的词汇来说,就是“过度诠释”或“过度阐释”。顺便提一下,被称为“新知识分子”的苏珊·柔塔格有一本著名论著,书名就是《反对阐释》,按我的理解,她反对的其实是过度、恣意、扭曲的“阐释”,而不是真想要废灭一切阐释——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回过头再说五柳先生,他在读书“不求甚解”的同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显然,在五抑先生这里,读书绝不是折磨人的苦事,而是每每能读到“欣然忘食”佳境的乐事。五柳先生的读书法,可以说是“散漫阅读”,或曰“自由阅读”。我欣赏五柳先生的读书法,因为这样的自由阅读虽无甚功利欲求,却实在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甚至有过数次读书而“欣然忘站”(乘车过站)的经历,以及一次“欣然忘偷”(因专注于书而被偷了几百元钱)的教训,而终竟欣然未悔。说实话,正是因为追慕五柳先生的散漫读书、自由阅读,遂使我欣然养成了一生的读书嗜好。

幸运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后,我的本职工作就是编报纸的“读书”专版,对我来说可谓是“得其所哉”。在这读书园地里,我曾自设“小屋书语”,近几年又辟有“伊人说书”;当然,相对于无所禁忌的“自由阅读”,在报纸上“说书”难免会有些拘限。但我至少守住了这一条:所说的书须是多少有点意思的、值得说说的书,而那些充斥着官话、套话、空话的书,卖狗皮膏药唬弄人的书,对不起,一概敬谢不敏。

本书选入的80篇读书随笔,是我读诸书而心有“会意”的记录,其中也有负面的评说,以及对读书、评书问题的看法。这些都是个人之见、一家之言。同样的书,不同的人可能各有“会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意趣;就像本书中《书城的罗生门》一文所说的,世间众书充满了“罗生门”的魅惑——魅力加诱惑。说自由阅读是享受,这种魅惑何尝不是其中享受之所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