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培训的基础教材,主要介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以及执法人员所需了解的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察信息化、矿山安全生产监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察、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设备设施安全监察、“三同时”与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调查与处理、应急救援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咨询、安全认证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培训的基础教材,内容主要涉及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以及执法人员所需了解的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察信息化、矿山安全生产监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察、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设备设施安全监察、“三同时”与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调查与处理、应急救援等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二、安全生产监察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三、安全生产监察的性质和意义
四、安全生产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察的基本内容
一、安全生产监察应遵循的原则
二、安全生产监察的种类
三、安全生产监察的法律依据
四、安全生产监察的方式和程序
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生产法的概念
二、安全生产法的调整对象
三、安全生产法的特征、任务和作用
四、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内容
一、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
二、安全生产法的法律渊源
三、安全生产法主体各方的职责、权利义务
四、违反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安全生产法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一、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二、国外安全生产法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含义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的特点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作用
四、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与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的设置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的职责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安全生产监察人员与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范围与作用
二、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具体职责
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节 概述一一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市场准入制度
二、安全生产设施的管理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
五、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
六、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七、安全生产检查
第五章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含义
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意义
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基本内容
五、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二节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一、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含义与特点
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范围
四、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条件
六、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程序
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责任
第三节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
一、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含义与特点
二、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意义
三、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四、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种类与设定
五、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六、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四节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行政赔偿
一、安全生产行政复议
二、安全生产行政诉讼
三、安全生产行政赔偿
第五节 安全生产监督行政执法文书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的含义和特点
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的种类与制作要求
三、几种重要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
第六章 安全生产监察信息化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监察信息的含义
二、安全监察信息的基本特征
三、安全监察信息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安全监察档案管理
一、煤矿安全监察档案的含义及分类
二、煤矿安全监察档案的价值
三、煤矿安全监察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煤矿安全监察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安全监察工作信息化
一、安全生产监察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二、安全生产监察工作信息化现状
三、安全生产监察信息化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战略地位
四、安全生产监察信息化规划
第四节 安全生产监察信息统计及分析
一、安全生产监察信息统计与分析的基本含义
二、安全监察信息统计与分析信息化
三、安全监察信息统计与分析信息化的作用
四、安全监察信息统计与分析信息化的保障
第五节 监督监察行政执法文书
一、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文书的含义及种类
二、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文书信息化
三、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文书信息系统的功能
四、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文书信息化的作用
第七章 矿山安全生产监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矿山安全法规体系
二、主要矿山安全法规
第三节 矿山安全监察体制
一、矿山安全监察概述
二、煤矿安全监察
三、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机构
第四节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一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三、矿山安全评价
第五节 矿山安全技术
一、矿山开采安全基本知识
二、矿山边坡安全技术
三、矿井通风技术
四、矿山火灾防治技术
五、矿山水灾防治技术
六、矿井瓦斯防治技术
七、矿井冒顶事故防治技术
八、矿山爆破安全技术
九、矿山机电安全技术
第六节 矿山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处理
一、矿山应急救援预案
二、矿山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矿山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七节 矿山职业病管理、职业危害及预防
一、矿山职业病管理及职业危害
二、矿山职业危害的预防
第八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察
第一节 概述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
二、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第二节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
一、危险性分类的一般程序
二、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及标志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一、化学品安全法规与规章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二’、企业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制度
三、包装物、容器专业生产企业定点制度
四、危检化学品经营许可制度
五、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六、运输企业资质认定制度
七、剧毒化学品准购、准运制度
八、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九、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役装置安全评价报告备案制度
十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第五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一、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
二、化学品的防火措施
三、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
第六节 危险物品场所安全监察
一、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监察
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察
三、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察
第七节 危险化学事故及应急救援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第九章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建筑法》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三节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二、机构设置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四、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第四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文明施工
二、目标管理
三、安全技术交底
四、班前安全活动
第五节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一、施工组织一
二、土方工程
三、脚手架和梯子
四、模板工程
五、垂直运输机械
六、起重吊装工程
七、危险作业
八、临时用电
九、防护用品
第十章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
第一节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二、我国当前职业卫生工作形势
三、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分工
四、国外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现状
第二节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二、主要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三、职业卫生相关标准
第三节 职业危害和职业病
一、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二、粉尘与尘肺
三、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四、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五、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恶性肿瘤
六、职业性传染病
七、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第四节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
一、生产性粉尘的控制措施
二、工业毒物控制措施
三、物理因素控制措施
第十一章 设备设施安全监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设备安全管理
一、新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和验收
二、设备的使用维护、检验、维修等管理
三、设备档案管理
第三节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
一、通用机械设备
二、金属切削设备
三、冲剪压机械设备
四、其他设备
第四节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
一、绝缘
二、屏护和间距
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四、漏电保护
五、安全电压
六、电气设备安全技术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一、锅炉和压力容器
二、起重机械
三、电梯
第十二章 “三同时”与安全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三同时”制度发展历程及法律依据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发展历程
二、“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三同时”监察的主要内容
一、“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三同时”职责与分工
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
四、“三同时”监察工作要求
第四节 安全评价
一、安全评价概述
二、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三、安全评价的内容、分类及定义
四、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五、安全评价程序
六、安全评价的依据
七、安全评价与“三同时”的关系
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三、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第六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重大危险源监控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一、意义和依据
二、目标和任务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四、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一、国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简介
二、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
一、申报登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
三、重大危险源表填写注意事项
第五节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一、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
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
三、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价方法简介
第六节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第十四章 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我国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有关法规的现状
二、现行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发达国家事故调查处理的通行做法
第二节 事故及事故分类
一、事故概念
二、事故之间的关系
三、事故的分类
四、修订中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节 事故的报告
一、事故报告的规定
二、事故的报告
第四节 事故的调查
一、事故调查分级原则
二、调查组成员的组成
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四、事故调查的取证
五、事故原因分析
六、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七、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标准
八、事故调查的主要工作方法
第五节 事故的处理
一、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二、事故调查处理的依据
三、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
四、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关系
五、事故性质的认定
六、事故责任分析
七、责任追究
八、事故调查处理的批复结案
九、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监督
十、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
第六节 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
一、安全技术整改措施
二、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第七节 事故统计与报告制度
一、事故统计
二、事故统计的基本任务
三、事故统计的目的
四、事故统计的步骤
五、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六、部分安全事故统计指标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七、生产安全事故报表制度
第八节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一、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方法
二、几种常用的事故统计方法
第十五章 应急救援
第一节 概述
一、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二、应急预案基本概念
三、应急演习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现状与成就
二、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五、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
第三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我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
二、事故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
三、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和意义
四、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五、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六、应急预案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事故应急演习
一、演习目的与要求
二、演习的任务
三、演习的目标
四、演习的准备
五、演习的过程
六、应急演习评价、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