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九章,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沿热点,介绍了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及适用于气候变化减缓路径分析和政策评估的各类相关模型,并积极探索适合新常态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不仅为气候变化提供了经济学理论、模型支撑和实证分析支持,也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规范的政策分析工具和指导性结论。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与长期减缓碳排放目标相适应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路径(13)
第一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趋势与驱动力(13)
第二节全球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减缓碳排放长期目标(26)
第三章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理论(41)
第一节外部性理论(41)
第二节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到碳库兹涅茨曲线(43)
第三节从“公地悲剧”到卡托维兹时代下的气候治理理论(49)
第四节碳定价理论(59)
第五节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转型理论:来自中国的选择?(63)
第四章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项目评价方法学(69)
第一节项目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和减排项目增量减排成本测算方法(70)
第二节技术层面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77)
第三节面向温室气体减排的能源项目综合分析(88)
第五章减缓气候变化:模型与方法(100)
第一节方法综述(100)
第二节以碳排放为约束的技术优化模型(107)
第三节以碳排放为约束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115)
第四节全球能源—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经济综合评价模型(125)
第六章减缓气候变化的一般路径与制度选择(148)
第一节低碳战略总体规划(148)
第二节市场、政府及协同制度选择(157)
第三节创新、环境技术变革和金融投资(166)
第四节教育、管理及个体行为的改变(170)
第七章能源供应部门低碳发展与减排行动(177)
第一节能源供应部门的碳排放现状(177)
第二节能源供应部门的减排潜力与路径(179)
第八章各主要部门的低碳与减排行动(200)
第一节农业部门(200)
第二节工业部门(206)
第三节建筑业部门(214)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部门(216)
第五节服务业部门(219)
第六节居民消费部门(224)
第九章全球区域和城市的低碳与减排行动(231)
第一节全球区域的低碳与减排行动与治理机制(232)
第二节以NDC为核心的目标与行动(240)
第三节全球城市低碳减排行动与治理机制(250)
第四节中国低碳城市:进展与未来治理(255)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