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儿童早期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儿童身心发展必然规律的体现,是孩子们的天性。
游戏的第一性是兴趣性。它融活动性、模仿性、竞赛性为一体,适合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游戏的第一功能是娱乐性,在共娱、互娱、自娱中获得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在娱乐中活跃身心,快乐地发展。游戏充满了童趣,从动趣、群趣、野趣、创趣中培养起高尚的志趣,发展起多种能力,铸就出坚韧的性格和强壮的体魄,促进孩子们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儿童教育不能没有游戏。成功的儿童教育离不开游戏的教育和教育的游戏。儿童的教育、教学要游戏化;少先队教育、少先队活动更要游戏化。
“还儿童以快乐”,已成为全社会的任务。“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成长中全面发展”,是我们为孩子准备的最好礼物,而这本书则是“让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的最好诠释。
——快乐是什么?快乐又从哪里来?
——现在的孩子快乐吗?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快乐?
这是近几年来上海市少先队工作者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于是也就有了“快乐队建”的研究。
——课余、午休、放学、假日里,现在的孩子们都在干什么?
——作业、补课、看电视、打游戏机,还有什么?
随着“减负”呼声的加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人士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关注。
本书囊括了数百例少先队游戏的著作,是丰富当前红绿领巾课余生活、培养少年儿童团队合作精神的小锦囊,也是全国游戏大王吴纪安老师几十年教育研究的成果奉献,更是宝山区广大少先队工作者、辅导员们在“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系列活动之中,开展“少先队游戏活动”研究的智慧结晶。细细品读这本游戏集,我们不难发现以“快乐”为特色的少先队活动已牢牢地扎根于上海市宝山区少先队的良田沃土中,紧紧地萦回于宝山区少先队辅导员的敬业智慧中,盈盈地展现在少先队员灿烂的笑容里……这无疑是献给广大少先队工作者和小朋友的一份厚礼。
少先队游戏的概念
1.什么是游戏
游戏是指符合和适应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游戏是少年儿童在与社会交往中,渴望成年人的社会活动与其身心发展的局限所产生矛盾的产物,是少年儿童丰富想像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初级形式。
孩子们视游戏为生命,这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需要,他们正在发育之中,需要奔跑、跳跃、攀爬,投掷等,以促进身体的生长。他们好模仿,渴望学习成人的许多社会活动,但他们的体力、智力、能力的水平又不可能去胜任这些社会活动,于是就产生了模拟社会角色的游戏,以假想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渴望。正常发育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喜欢游戏的。
游戏是孩子们的工作。他们通过游戏来模仿大人的工作,模仿未来的工作。没有比在游戏中更能真切地、自然地表现出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举例:“过家家”、“小宝宝”、“娶新娘”、“捕鱼”、“医生听诊”、“小先生”、“审判犯人”、“造房子”、“开火车”、“售货员”、“攻山头”、“夺红旗”、“侦察敌情”、“抓特务”、“追综目标”等游戏)。
关于游戏,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不过是“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之类的玩意儿,孩子迷恋多了会心野掉,荒废学业,因此不屑一顾,甚至视为有害之物加以反对。其实这是陈腐的观念,古今中外的伟人、名人和教育家对游戏有大量科学的阐述。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高尔基说:“游戏是使儿童认识他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方法,这个世界是他们有责任来改造的。”德国教育家安福禄培尔说:“小孩子的工作就是玩耍。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儿童将来一切活动的幼芽,它是人类认识的重要工具,能发展社会性、创造力和思维力。”鲁迅先生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艾勃纳·艾森巴赫有句名言:“不记得自己童年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儿童教育者,因为儿童教育,决不是用成人化的教育所能代替的。游戏是儿童的王国。”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俄国教育家马卡连珂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在游戏中是什么样子,将来他在生活和劳动中也多半是什么样子。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皮亚杰说:“游戏和模仿是沟通儿童感知运动和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
当代最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罗姆曾几十年跟踪调查,研究了近千人的成长过程,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是:游戏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决定性的诱发影响,甚至对他的一生起着左右前程的作用。他形象化地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17岁时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四年他已获得50%的智力,到8岁已获得80%,从8—17岁获得20%。如果说孩提时代的大脑得不到应有的刺激,那么他成年以后的大脑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智商”。他的“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和“学龄前即7岁前获得智力80%”的论断,为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家所验证和公认。很显然,孩子获得智力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游戏,因为小孩子不可能像大人那样去学习,他的学习就是游戏。
现代教育观认为:游戏是孩子认识周围客观事物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育他们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只是过去我们搞教育的人从未认真研究过游戏,对其本质缺乏认识,对其规律缺乏把握,不善于放下架子向孩子学习,掌握游戏创编之技巧为我所用。目前,各国对游戏的研究发展迅猛,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在21世纪里,有10种人才特别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其中之一便是创编游戏的专家。可见游戏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将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2.游戏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游戏对少先队员具有全面教育的价值,孩子们自己设计、组织、指挥游戏,就是实践生活,从中必然经受组织才能的锻炼。没有游戏,少先队就不会有生机,不会有快乐。要使少先队活跃和有趣,秘诀之一就是要重视游戏、运用游戏。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少年儿童积极性的深刻根源,在于满足他们的需要。求玩、求乐是他们自然的需要,孩子们喜爱游戏,满足他们游戏的需要会产生激励作用,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的活动由队员自己作主设计、抉择和领导。由于孩子爱玩的本质,游戏自然地成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我们主动地、自觉地重视和利用游戏活动,是活跃少先队生活的一个诀窍。
少先队游戏活动一般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直接玩各类游戏;另一种是运用游戏形式开展队活动,是队活动和游戏形式的一种自然结合(举例:“昆虫审判会”、“假想的宇宙旅行”等游戏)。
3.游戏的选择
游戏的优劣以教育性、趣味性、活动性和竞赛性四个特征来衡量。要把游戏目的、游戏对象、游戏环境和游戏条件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游戏与不同年龄队员的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相适应;选择游戏与季节、场合、人数、环境条件相和谐(举例:“找春天”、“月下追踪”、“树叶造型”、“穿过雪弹封锁线”、“占领高地”、“夺红旗”、“撒网捉鱼”、“打泥仗”、“青纱帐里捉迷藏”、“猜子”、“碰球”、“姐妹花”、“课桌球”等)。
4.游戏的分类及场地
游戏的分类有下面几种:
以组织形式分类;以用具分类;以参加人数分类;以年龄分类;以形式分类;以运动量分类;以场地环境分类;以身体素质分类;以生理需要分类;以心理需求分类;以教育目的分类。
游戏的场地有:
课间10分钟;大、中、小队集体游戏;野外军事;游艺宫;社会活动基地(夏、冬令营基地);社区(儿童乐园、欢乐流动车);商业娱乐场所(翻斗乐、彩弹射击场、勇敢者的道路、民俗村、中华大观园、交通公园、儿童列车、拓展公司);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科技站、活动中心等);家庭休闲场所;游戏节场所等。P3-6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的活动由队员自己作主设计、抉择和领导。具有孩子天性本质的游戏,自然地成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游戏是儿少的天性,是符合他们生理、心理、社会化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启蒙教育,是他们认识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是他们向往成年人的活动与自身诸素质发展尚处局限性而产生矛盾的产物,是丰富想像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初级形式,是一项能综合调动儿少多元潜能、因而极有利于他们各方面素质得以充分发展的活动。游戏在少先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少先队上海市宝山区工作委员会特别邀请“全国游戏大王”吴纪安老师主编本书。
这本书由“少先队游戏概说篇”、“故事游戏篇”、“集约主题游戏篇”、“少先队拓展游戏篇”和“百年中国儿少游戏的发展与思考篇”等五个部分组成。“少先队游戏概说篇”主要介绍少先队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故事游戏篇”、“集约主题游戏篇”、“少先队拓展游戏篇”呈现给大家不同类型的百余个游戏活动,是吴纪安老师近40年来少先队游戏研究的精华,凝结了少先队专家、上海市宝山全区少先队辅导员的智慧和心血以及集体攻关的成果。其中部分内容是历年来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的作品,部分是根据少先队工作理念和儿少工作需求发展研究、在探索中得到良好实证的最新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值得借鉴与推广。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少先队工作者和少先队员们,可以作为少先队游戏的研究参考材料,也可以作为辅导员的培训参考教材,还可以作为少先队员集体或个人的游戏参考手册。
在少先队上海市宝山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我们推出此书,衷心地期盼着有关领导、专家和同行们匡谬教正!
“呜”——明珠3号线延伸开进宝山喽!
台上,由上海市宝山区领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车站,一群少先队员们手牵手组成一列地铁,鱼贯穿梭前进;台下,上千名队员们有节奏地摆动双臂,一蹲一站,模仿着车轮的隆隆声。不一会儿,主持人的哨声一响,第一批被套在圆圈里的队员们到站了!之后,又有一批队员到站了……
全场的气氛如同沸腾的大水锅,热烈极了!欢乐极了!
这是2006年“六一”儿童节,区领导与少先队员们一起快乐游戏的情景。这样的镜头,只要您来到宝山,便经常可以见到。因为,宝山区的领导们非常重视少先队的游戏活动,一贯积极倡导和支持。
本书是我区少先队多年来开展游戏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在探索中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它倾注了广大少先队员和辅导员老师对游戏活动的热爱、执著、追求和钻研,同时也体现了宝山区各级领导对少先队游戏活动的关爱。
我区之所以会非常重视少先队的游戏活动,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在我区的大场镇搞过许多平民孩子的游戏;全国解放后,儿童文学大师陈伯吹先生在创作儿童文学的百忙之中,没有忘记孩子们的游戏,主动担任包含游戏在内的儿童丛书多部。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教育部长蒋南翔,曾专门接见笔者说:“游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而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希望你以此为终身事业,为我国两亿儿童编写更多的游戏作品。”笔者听之非常受鼓舞,为了早日兑现承诺,毅然于1982年初来到宝山执教,开始了长达24年的卧薪尝胆生涯。是宝山区的人民和领导哺育,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从而使我在几十年时间里,为全国2亿多孩子创编13000多则游戏,出版了21本游戏书,终被誉为“中国游戏大王”。
这次宝山区少工委为了向区第六次少代会献礼,更好地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方针,向全宝山区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发起了“陕乐游戏”的征文活动。我们编委会共收到1500多则游戏,100多万文字,看到这些语言生动的稿子和照片,我真是激动万分!这里面有绿领巾写的游戏,有红领巾和辅导员老师创作的游戏,还有社区青少年工作者提供的游戏,更令人欣慰的是,游戏征文的质量是良好的,出现了不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好游戏,例如宝钢三中的拓展游戏系列,就是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已在全国各种刊物上大量刊出,并还出版过两本书,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和好评。2005年6月15日,宝山区少工委专门召开现场会,进行全面推广,受到段镇伯伯、沈功铃老师、辅导员杂志副总编李沧海等专家们的高度赞赏。他们的成功经验是,把少先队拓展游戏当作研究课题来做,该《团队拓展校园化之研究》课题组的14位辅导员,一做就是3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校长徐谊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单是科研经费就拨了2万多元,并且还将课题拓展为全校性的龙头课题。
面对如此丰富厚实的成果,我们这个来自全区各校的10多名辅导员组成的编辑班子,确实感到肩负担子的重大,如何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把书编辑好?这是我们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再说时间紧迫,又是高温酷暑季节,任务相当艰巨。在宝山区少工委领导的亲自领导和鼓励下,在宝山区少年部长王芳、宝山区总辅导员沙林芬老师、宝山区少先队教研员梅元钧的全力后勤保障下,我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原先,我们想尽量照顾方方面面,让更多的供稿能编人,但考虑到书稿的质量和系统的完整性,只能唯优而取,这是我们最大的歉意了。
为了充分尊重每一位供稿者的劳动和奉献,特此向为本书供稿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并列出名单如下:
宝钢三中《团队拓展活动之研究》课题组秦晓燕、吴昌利、富忠、冯东芳、陆雪凤、张叶、张艳、马海珠、金军、支英、刘芳、郁胜超、江晓东、赵含;大华小学程建华、淞滨路小学朱斐、海江小学汤文卿、徐恺琦、宋诗铭、三中心五(4)中队、四(2)中队、二(5)中队、三(2)中队、张瑜;石洞口小学陆海峰、宋莉芳、张凤、吴龚、王凤娟等;高境一中初二(1)中队、初一(2)中队、预(1)中队等;庙行中心校周莉;泗塘二中大队部;江湾中心校刘春玲;永清路小学大队部;一中心小学陆兵;行知二中大队部;行中中学毛其凯;通过二小大队部;海滨二中大队部;月浦实验学校大队部;盛桥中学徐蕾蕾;虎林三小大队部、虎林小学陆奕超、李瑶;虎林中学大队部;泗东小学大队部;红星小学李磊;广育小学陈晓、陈婕、崔媛淇、李诗盈、张扬;新世纪学校龚黎明、王晔萍、王英、吴惠琴;月浦新村小学蔡晓燕;淞一小学陈芳;大场中心校大队部;同泰路小学李瑾;菊泉学校大队部;罗泾中学大队部;宝林三小中队辅导员孙剑倩、曹杏娟、王利苹、廖绮东、吴愈华、古燕君、刘琳萍、沈敏、赵为、吴映红、应立群、朱敏、李慧、王清泉、周培芬、李萍、张月芳及大队辅导员潘丽华;吴淞实验学校大队部;行知实验中学韩茜;顾村中学王新梅;虎林中学大队部;杨行中心校张燕、黄海鹰、陈雯斐、汪培均、张蓉华、金海英、三(3)中队、四(4)中队;杨行二小大队部;宝林二小周洁琦、四(二)中队;乐业小学陆嫣红;杨泰小学罗海文、张文彬;月浦中学七(5)中队、八(6)中队、赵元盖;月浦三小大队部;盛桥中心校周英;呼玛中学大队部、颜廷婷;祁连二小沈怡凝、黄钥、孙文怡。
本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为了便于阅读和使用,本书采取了多种体裁来表述,对少先队员采用故事游戏的形式,便于他们在故事中把握游戏的具体玩法;考虑到辅导员在设计队活动时需要参考较多的游戏资料,就采取主题集约的形式来介绍;少先队拓展游戏是一种全新的游戏,它的组织教法与传统的完全不同,于是我们采取了按目标、场地、器材、步骤、分享与讨论、变通与拓展的全新格式来表述。这是我们的探索,希望能够得到认可。
为了反映宝山区研究少先队游戏理论的成果,本书还精选了两篇论文,并作简化式的改写,供大家了解百年的游戏演变历史和掌握少先队游戏的技能技巧。
由于我们的编辑匆忙,水平有限,难免出错不少,敬请诸位同行们批评指正。
主编吴纪安
2006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