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派京剧的奥秘--钱久元博士论文及剧作选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钱久元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京剧在流播全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众多的具有各个地方特色的京剧流派,只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真正具有明确的、稳定的艺术特征,可以称得上“派”。本文的“海派京剧”指的就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

近代上海中西文化的汇合促进了艺术的商业化、市场化和通俗化,海派京剧的艺术特色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文化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本文还重点探讨了海派京剧机关布景的民族化内涵问题,并且尝试着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海派京剧”在中国戏剧发展历史中的地位。相比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尚虚”,侧重精神层面上的发挥,审美情趣偏向高雅;而西方文化“尚实”,物质主义倾向较重,审美趣味偏向通俗。中西文化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中西文化交流意义重大,“海派京剧”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正是中国传统戏剧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由精神至上主义向物质主义接近的结果。

内容推荐

京剧在流播全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众多的具有各个地方特色的京剧流派,只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真正具有明确的、稳定的艺术特征,可以称得上“派”。本文的“海派京剧”指的就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

根据海派京剧在历史演进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本文把海派京剧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即酝酿与形成时期、发展与鼎盛时期、停滞与衰退时期和新探索时期。1867年上海第一家京剧剧场“满庭芳”开业,这是上海京剧发展的起点,到19世纪末,以《铁公鸡》等一批“真刀真枪”上场、武打凶狠的“清装戏”的上演为标志,海派京剧正式形成。此为第一个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是上海租界经济文化平稳发展的时期,上海京剧受中西文化互动的影响更加明显和强烈,海派京剧艺术进一步地得到了发展和繁荣。第三个时期以租界时代的结束为标志,海派京剧在这一时期总体上逐渐走向衰退,艺术上也基本维持着以前的格调。第四个时期是在1978年之后逐步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中西文化的交流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近代上海中西文化的汇合促进了艺术的商业化、市场化和通俗化,海派京剧的艺术特色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文化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中国正统京剧奉行精神至上主义,欣赏者欣赏戏剧的时候,着重于听觉效果,强调唱腔的韵昧,趣味高雅。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民间俗文化的共同拉动下,“海派京剧”的美学特点呈现出向通俗化“下落”的态势,并由此而导致其一系列具体特征的出现。它进一步强调了艺术的真实性,强调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写实主义的倾向;它注重舞台的视觉直观性,灯彩戏和机关布景戏的盛行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以演员的表演独占舞台的局面,而对于做功的重视则又改变了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以演员的演唱为主导的局面;它力图大众化、通俗化,注重戏剧情节性因素,大大地发展了连台本戏,表演风格热烈、火炽;它适应上海市民心理,广征博取,在京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比较重视剧情,重视刻画人物性格,舞台演出的整体性比传统戏曲有所提高。

本文还重点探讨了海派京剧机关布景的民族化内涵问题,并且尝试着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海派京剧”在中国戏剧发展历史中的地位。相比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尚虚”,侧重精神层面上的发挥,审美情趣偏向高雅;而西方文化“尚实”,物质主义倾向较重,审美趣味偏向通俗。中西文化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中西文化交流意义重大,“海派京剧”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正是中国传统戏剧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由精神至上主义向物质主义接近的结果。

海派京剧是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的结果,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今天,对于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来说,海派京剧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海派京剧简史

 第一节 酝酿与形成时期(1867—1900)

 第二节 发展与鼎盛时期(190l—1941)

 第三节 停滞与衰退时期(1941—1978)

 第四节 新探索时期(1978年以后) 

第二章 海派京剧发生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环境

 第二节 演出环境

 第三节 财富积累

 第四节 观众心理

 第五节 外来演艺

第三章 海派京剧的剧目

 第一节 剧目的形式

 第二节 剧目的题材内容

 第三节 剧目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 海派京剧的舞台表演

 第一节 综论

 第二节 唱

 第三节 念

 第四节 做

 第五节 打

第五章 海派京剧的舞台美术

 第一节 化妆

 第二节 服装

 第三节 布景

第六章 海派京剧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真实化

 第二节 视像化

 第三节 通俗化

 第四节 创新化

 第五节 整体化

第七章 海派京剧主要艺人简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图片说明

附录 剧本创作选辑

 第一本 猩红的嘴唇

 第二本 情敌

 第三本 荒山冷月

 第四本 未来号列车

 第五本 熟识的陌生人

 第六本 突击检查

 第七本 为了英烈的后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4: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