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心理学认为,人的烦恼源自贪婪、嗔怒、愚痴、傲慢、疑虑和邪见六种执著。人一旦犯了这这些错误,容易产生烦恼、紧张和焦虑,引起精神生活的退化、压抑和崩溃,甚至会失去理智。本书综合唯识论的基本原理,融合心理学的技巧,把发展健康情绪的要领归纳为“认真把生活过好”、“把握养心之道”、“及时疗伤止痛”、“缓解紧张焦虑”和“挣脱忧郁情绪”五个主题,旨在讨论烦恼和痛苦的解脱,从而培养好的情绪生活,寻找身心健康与幸福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过好每一天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郑石岩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唯识心理学认为,人的烦恼源自贪婪、嗔怒、愚痴、傲慢、疑虑和邪见六种执著。人一旦犯了这这些错误,容易产生烦恼、紧张和焦虑,引起精神生活的退化、压抑和崩溃,甚至会失去理智。本书综合唯识论的基本原理,融合心理学的技巧,把发展健康情绪的要领归纳为“认真把生活过好”、“把握养心之道”、“及时疗伤止痛”、“缓解紧张焦虑”和“挣脱忧郁情绪”五个主题,旨在讨论烦恼和痛苦的解脱,从而培养好的情绪生活,寻找身心健康与幸福之道。 内容推荐 唯识心理学把烦恼解释为障碍精神成长的态度和行为,并将其所引发的情绪和续发后果,一起称为烦恼。换句话说,烦恼和心智功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只要坠入烦恼中,就会使人失去理智,无法开展光明、愉悦和幸福的人生。 本书综合这些烦恼法的原理,融合心理学的技巧,就现代人亟须克服的烦恼,以及发展健康情绪的要领,归纳为五个主题:认真把生活过好、把握养心之道、及时疗伤止痛、缓解紧张和焦虑、挣脱忧郁的情绪。 本书共分五篇,每篇分别就最常用的情商,予以讨论,提出简要的实用方法,供读者参酌应用。希望这本书能给现代入带来情商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发挥其潜能,过好每一天,实现幸福成功的人生。 目录 代序/大家一起来重视情商/l 一 认真把生活过好/1 1.过好每一天/5 2.保持赤子之心/7 3.及时做宝贵的事/9 4.提振工作的朝气/ll 5.发挥创意的乐趣/13 6.认真工作的喜悦/15 7.应用情绪激发自己/17 8.别急别拖延/19 9.创造爱与温暖的情感/2l 1O.情绪影响运气/23 11.学习驾驭心情/25 12.把握幸福之道/27 二 把握养心之道/29 1.注意你的心情/33 2.适应变化无常/35 3.重视应变的情绪/37 4.提醒自己愉快/39 5.争取善待自己/4l 6.生活要有几分傻气/43 7.应付尴尬的技巧/45 8.积极对付逆境/47 9.排解时间的压力/49 1O.打盹能养精蓄锐/5l 11.假寐可以养心/53 12.做点练气运动/55 三 及时疗伤止痛/57 1.觉察情绪的变化/61 2.用宽恕来治心理创伤/63 3.缓解心理压力/65 4.治愈心理空虚/67 5.做一个会笑的入/69 6.笑能解除压力/71 7.触觉可以疗心/73 8.音乐可以滋养心灵/75 9.挣脱脆弱的心境/77 1O.不找借口逃避/79 11.稳住工作情绪/81 12.及时亡羊补牢/83 四 缓解紧张和焦虑/85 1.防止心烦气躁/89 2.摆脱紧张的煎熬/9l 3.事到如今怎么办?/93 4.控制一时的冲动/95 5.怎么化解愤怒/97 6.人缘不好的压力/99 7.应付工作的压力/101 8.嘴馋与心理压力/103 9.追求完美所造成的焦虑/105 10.信息焦虑症候群/107 11.克服急躁的心情/110 12.性子急怎么办?/112 五 挣脱忧郁的情绪/115 1.不堕入忧虑的陷阱/119 2.宣泄心中的积郁/12l 3.勇敢面对人生的低潮,123 4.拉抬低落的情绪/125 5.排遣厌倦的心情/127 6.改正执著的习惯/129 7.克服羞怯的心理/13l 8.不为自己的说服力担忧/133 9.挥别懒散的生活/135 1O.防止惧老症作祟/137 11.忧郁会伤人/139 12.认清抑郁症的真面目/14l 试读章节 有时抑郁症患者的症候,并不很明显,正因如此而错过医疗,使脑部神经化学出现紊乱,而造成身心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因此要重视早期发现,接受治疗,别以为过几天就自然会开心起来。假如你或亲友有了以下这几种行为改变,表示有抑郁症的警讯,该是注意的时候了: ·一改过去的习惯,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有时在职场上,勉强保持与别人交谈,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表现很沉默。 ·情绪不稳,稍不如意就小题大做,或者生闷气,心情不好,忧心忡忡;或者暴躁易怒,而经常与别人冲突吵闹,使自己忧郁的情绪更形严重。 ·本来活泼的人,现在变得不与人接触;他想平淡隐居,或待在家里过刻板的生活。 ·凡事兴趣索然,懒得照顾自己,不注意仪容。 ·要做决定时,陷入犹豫,做决定很困难。 —个人有了上述的改变,而且持续下去,就表示有了问题。如果你的亲人或朋友,有了这些改变,不妨跟他谈谈,陪他去看医生,帮助他缓解一些心理的冲突和压力。如果是你自己,那就该毅然面对现实,去看医生,别让它坐大。 抑郁症患者如果突然间表现得开朗,也就是说,突然一改过去郁郁寡欢的心情,变得开心起来,那不一定是病情好转。要特别注意的是:他有可能是在决定自杀后,感到如释重负,所表现出来的放松。这时就更要提高警觉,予以协助。 抑郁症可能是内在神经化学变化引起,也可能是心理原因引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它是可以治疗的。要特别呼吁的是:有些人以为得了抑郁症是不光彩的事,而不肯去就医,那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P142 序言 大家一起来重视情商 这个新世纪,我们将更需要情商;有了它,我们才会生活得幸福;有了它,我们才能创造新的文明。 现在我们已经踏上一个新的纪元。延续着过去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地,这个新世纪将是一个由高科技所引导的生活方式,相信我们在生活适应上,将会有一番大变动。它将直接冲击每个人的心灵生活,影响每个家庭,改变大家的生活形态。 于是,我们将更需要情商:一种懂得调理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的能力。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发展潜能,给自己安适和自在,也是幸福感之所系。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文化快速变迁,竞争激烈的时代:信息像免洗餐具一般,用过即丢;社会变动快,人际支持越来越不稳定,人与人之间接触多,但彼此疏远;虚拟的文化特质,将导致许多人脱离现实。于是,人的情绪困扰将随之升高。要适应这样一个新世纪,就得先培养情商。 我们的社会是开放的,人享有绝对的自由;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做什么就做什么;纵情与浪漫成为时尚,人际的纷扰和冲突增加,生活的安定感不时受到挑战和威胁。人的情商如果没有培养起来,将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成为生活的不适应者。 网络的人际交往,将会是一个新的人际互动模式;我们将在虚拟文化中与人往来;交朋友、谈生意、相亲择偶,都会透过网络来进行。网络将成为新的人际舞台,但这个舞台有着虚拟的特质。你可以扮演好几个不同角色,给自己许多个昵称,在网络上切换、摸索和试探,跨越时间、年龄、性别和身份,和虚拟世界中的其他角色互动,建立关系,得到一些友谊和安慰,但事实上它往往并非是真实的。 人在还没有学会坦诚和真心相待之前,为了保护自己,免不了要用虚拟角色相对待,但这种互动方式会产生虚拟意识,导致自我认同上的不统一;而相对的,贪婪、野心和敌意,可能就在这种环境中滋长得更厉害。于是个人内在的情绪问题,将变得更复杂,心理压力也更沉重。这类情绪问题,在青少年之中,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富裕的社会正是引诱更多的社会,如果放纵自己的情欲,撤除应有的道德责任,将会使人变得更脆弱,碰到挫折时就变得不堪一击。这时,一种萎靡不振的心情,将击垮一个人最后的心理防线;而接受了毒品和酒精的麻醉,将会彻底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功能。 颓废和放逸是富裕社会中的瘟疫,它会衍生忧郁,剥夺人工作和正常生活的功能,造成心灵生活的残废。防杜这种现象,就必须注意情商的培养,让个人有一套免受新瘟疫感染的抗体。 我总觉得,这个新的世纪,将带领人类走向一个高度的文明。然而在这个新文明未降临之前,人类要面临一个新蛮荒,在这期间,我们要克服许多愚昧,做更多努力,开启深层的人性智慧。这里所谓的情商,将是个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已然踏上这个时间的新大陆,但在教育上业经做好这项准备工作吗?审视教育行政机关,似乎没有这样的警觉;看看学校教育,很少校长和教师有这个准备,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去面对这项新的挑战呢?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情商的教导与启发,否则就真的会来不及。 再看看成人世界,你我是否对情商有所重视:在入际上我们真的用爱、公平和正义来待入?在工作上我们踏实尽责?在修己安人上,我们知所内省?处于紧张、竞争的现实世界,我们是否知道如何调理情绪,发展坚毅,保持乐观和积极? 情商并非只限于情绪的表达,它包含很广,从待人接物到安身立命,从人群关系到生命意义的领悟与实现,都是情商。我们要重视它,学会它,因为它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适应和潜能的发展。 不当的情感、态度和情绪,会干扰人的思想,做出错误的判断,引发异常的行为。从心理咨询的个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冲突、痛苦和适应上的困难,来自情绪失调;精神上的焦虑、孤独和沮丧亦源自不当的情绪运作。世界卫生组织(W H O)推估,公元2020年时,抑郁症将排名戕害人类健康十大疾病的第二位,因此我们不可不慎,不可不为自己的幸福和健康着想。 我研究《唯识论》,将它阐释为唯识心理学,结合西方的心理学和东方的心灵修持之道,把它用在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上,构成符合现代人提升生活适应的理论与技巧。本书的重心,则在于如何维护人的情绪生活,保持身心的健康。 这本书是用心所法中的烦恼法写成的。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入的烦恼源自贪婪、嗔怒、愚痴、傲慢、疑虑和邪见,而把这六个因素称作根本烦恼。唯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困扰和烦恼,不会无故兴起。人会陷入烦恼,一定在以下六个方面有了执著。 (1)贪:一种执著于名利、色相和各种欲求的心理状态;不管现在你拥有多少,总是匮乏。它驱使一个人如饥如渴地追逐下去,甚至以非理性的手段来达成目的亦在所不惜。倘使达到目的,也只是暂时的满足,他很快又陷入匮乏。因此,其情绪紧张,生活急迫。 (2)嗔:这是敌意的表现;当一个人心怀敌意,缺乏对人的关怀和理解时,只要稍受挫折,就会愤怒起来。敌意越强,自我中心也越厉害,所以一有不如意,就会愤怒,而采取攻击和怒目以视的强烈态度,其情绪激动而失去理性。 (3)痴:陷入情感、欲望和情绪的漩涡,不能明白事理,看不出真相,以致不能清醒地生活。痴是无明之源,是迷失自己生活的方向,是做错误回应、走进死胡同的原因。 (4)慢:自以为了不起,膨胀自己,瞧不起别人。这会造成更多人际摩擦,听不到别人的忠言,更严重的是自尊容易受伤,而造成烦恼和困扰。慢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自卑,而表现出自负、坚持己见,并发出敌意和自我中心意识。 (5)疑:一种不安全感长期潜伏在心中,从而造成防卫、疑虑、紧张和焦虑。令人犹豫不决,难做选择,心理压力随之增加,最后往往不能面对现实,失去积极乐观的态度,而采取退却或逃避的消极态度。 (6)邪见:坚持错误的生活观念,颠倒事理而扭曲是非。包括自私自利而忽略崇高的生命意义(身见);偏颇和极端的看法(边见),邪恶不善的看法(邪见);功利现实的观念和态度(见取见);把邪恶的观念和行径奉作人生的纪律(戒禁取见)。 这六种知见,会给自己带来许多困扰,甚至引起精神生活的退化、压抑和崩溃。因此,把它们称为根本烦恼。也就是说,如果人犯了这六种错误,其精神生活将受扭曲,造成许多烦恼、紧张和焦虑。 人若有了以上精神生活的错误。就会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困扰,从而衍生情绪问题。《唯识论》中把它称作随烦恼,依其性质及对人的伤害程度分成三大类: (1)小随烦恼:这是并发性的不当情绪,包括对挫折和对自己不利的事愤怒(忿);心怀恶意结怨、仇恨(恨);掩饰、逃避和退却(覆);狂躁和暴行而伤害别人(恼),嫉妒别人比自己好和想破坏他人的好事(嫉);吝啬小气(悭);欺骗诈取(诳);谄媚逢迎(谄);伤害攻击别人(害);骄傲霸气,自我中心(矫)。它使人紧张焦虑,心理不安,所以是小随烦恼。 (2)中随烦恼:这是疏于觉察所带来的困扰,包括缺乏内省不肯自我检讨(无惭);不顾社会的公义规范,一意孤行,不愿相互扶持(不愧)。它妨碍心智成长,不能增进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是中随烦恼。 (3)大随烦恼:这是理性与情感冲突引发的情结,包括内心浮躁不安静(掉举);情绪低落不振(懵沉);缺乏正确的信仰和信心(不信);消极怠懒(懈怠);纵容情欲,安逸成性(放逸);不肯进修学习,失去记忆(失念);精神涣散错乱(散乱);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不正知)。严重破坏理性和情感的正常运作,扭曲精神生活,故称它为大随烦恼。 唯识心理学把烦恼解释为障碍精神成长的态度和行为,并将其所引发的情绪和续发后果,一起称为烦恼。换句话说,烦恼和心智功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只要坠入烦恼中,就会使人失去理智,无法开展光明、愉悦和幸福的人生。 本书综合这些烦恼法的原理,融合心理学的技巧,就现代人亟须克服的烦恼,以及发展健康情绪的要领,归纳为以下五个主题: ·认真把生活过好。 ·把握养心之道。 ·及时疗伤止痛。 ·缓解紧张和焦虑。 ·挣脱忧郁的情绪。 本书共分五篇,每篇分别就最常用的情商,予以讨论,提出简要的实用方法,供读者参酌应用。希望这本书能给现代入带来情商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发挥其潜能,过好每一天,实现幸福成功的人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