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权威报告中指出:44岁是青年与壮年的分界点,人生的生命曲线呈下降之势,而工作、家庭的负担曲线呈上升之势,44岁正是这把“中年剪刀“之轴。关注44岁,就是关注生命的第二个起点。在这个年龄阶段,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我这年龄与梦想二字还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的心中仍有梦想,这是最后的机会。)婚姻不过是凑合着过日子。(岁月会磨蚀尽任何激情,但别忘了激情也是可以自己去创造的。)我有我自己的处世方式,不可能再改变。(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尤其是当你已有的东西并不那么成功时。)这辈子算完了,也就只能这样了。(找一个新的入口重新开始,经验是你一笔花不完的资本。)……本书将带你从容走出这些误区,成熟、活力、豁达地走过44岁。
你拼死拼活爬到了梯子较高的一层,但是你有没有回头看一看自己是否爬错了梯子?也许最应该做的是稍微停顿一下匆匆前行的脚步,给自己44岁的历程做个总结,想一想怎样能给自己减负,使自己活得更轻松、更有价值。让平淡的婚姻重新进出激情的火花,让逆反的子女回归家庭,让自己以更加圆融大度的处世技巧在社会交往中进退自如……44岁需要总结。更需要学习。毕竟只要你想,一切都还来得及。
44岁,以减法拨算人生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我们生活的一切目标都指向“得”:追求金钱、汲汲于名利、沉迷于虚荣享乐……结果被这些枷锁坠得不堪重负。44岁了,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思想,开始减法生活。舍掉那些无谓的牵绊,获得精神的自由,以轻松的心态开始下半生崭新的生活。
1 金钱不等于快乐
再浪漫的男人和女人到了44岁,也会变得实际起来,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于是当一个人坐在大奔里感叹金钱无用时,马路上骑车的男女正又羡慕又嫉妒地瞪着名车:有钱人的生活多快乐呀!但如果他们也拥有了巨额财富,就会明白,金钱无法买到快乐,真正的快乐是要从生活中慢慢发掘的。
有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于田间,日子过得虽说不上富裕,倒也和美快乐。
一个晚上,农夫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得到了18个金罗汉。说来也巧,第二天,农夫在田野里竟然真地挖到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此感到高兴。可农夫却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别人问他:“你已经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农夫回答说:“我在想,另外17个金罗汉到哪里去了?”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生活的快乐,看来,有时真正的快乐的确是和金钱无关。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当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小拳头总是攥着的,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手却是张开的,要不怎么说撒手归西呢!从降生到死亡,细想一下,无非是一双手张张合合,攥紧又松开这点事,所以没有必要被钱弄得心情沉重。为钱所累,成了钱的奴隶,这一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约翰和他太太都穿着最贵的衣服,各开一部奔驰高级轿车,他在贝佛利山庄拥有一幢豪宅,在纽约的屋子则能从阁楼俯瞰中央公园。
但约翰喜欢说他从未觉得快乐:无论赚了多少、达到什么地位或获得什么名望,都无法刷去他内心深处那股永无尽头的欲念。
像约翰这类贪求无厌的人,似乎他们灵魂深处有个无限的空洞,必须用成就、名利和财富去填塞,可惜永远无法填满。
约翰和他的太太都没能从金钱中找到快乐,因为他们不懂得享受生活,他们用黄金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华丽的囚笼,而得到的只能是孤独和精神上的痛苦。
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对金钱的追求,但很多时候,你用金钱换来了享受,却失去了真诚的开心滋味。
过去有个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一天,富翁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人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扔过去。修鞋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修鞋的活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别人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笑声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鞋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开心,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怀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条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大款虽然守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守着幢豪华的洋房,守着一位貌合神离的天仙,却未必能咀嚼到人生的真趣味。
当然,人到了44岁,需要用钱的事儿有很多:赡养老人,供孩子上学,人情往来……但我们在积极谋富的同时,要学会正视金钱。请记住。我们是为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去赚钱的。不要单纯为了钱而工作。P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权威报告中指出,44岁是一个人青年和中年的分界点。从这一点起,人的生理曲线从高峰跌下,随之而来的是中年人在心理、思想、事业及生活等各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家庭、事业、朋友;情感、金钱、道德;所有的彷徨、失落,所有的坚韧、收获都交织在44岁这一点上。关注44岁,就是关注生命的第二个起点。
44岁的中年人,在历经人世沧桑后,缺少了对生命的冲劲和热望,多了几分无动于衷的淡漠。因为对经历过的事情熟知而感到厌烦;对事情的结果能够预料而漠不关心,因为世故而对事情的进退感到乏味,他们感到彷徨困惑,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不知道自己半生辛苦,所为何来?曾经的豪情壮志,雄心万丈,早已不复存在。
中年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以前自夸身强体健,与医药无缘,现在却高血压、脂肪肝、心脏病、胃溃疡、大病、小病不断。正值壮年,却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使得他们倍感焦虑、烦躁。同时大多数中年人都承受着心理危机的困扰,他们终日为了家庭和事业而忙忙碌碌,很少与别人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只有竞争,没有友谊。成功的中年人觉得高处不胜寒,事业不顺的中年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感到沮丧、压抑。困扰他们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痛苦,难怪有那么多中年人感叹“我的心已老”。
而几乎所有的中年人都在为事业和家庭深深困扰着。人到中年,原本蒸蒸日上的事业突然变得危机四伏:在单位里,升职遇到“天花板”;为求事业圆满,转攻为守,偏偏又落到了人后;前途已经无“亮”,想要换条路却不知何去何从。还有的人工作了半辈子,才发现自己所做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勤勤恳恳地工作,指望“从一而终”谁知半路上却被推到了下岗的队伍中;中年人的事业就如同风雨飘摇中的一盏孤灯,总让人不能放心。中年人的家庭也是暗礁丛生,雷区密布。情感上,夫妻间的激情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剩下的只有乏味。两周的研究,两个月的恋爱,两年的新鲜,二十年的争吵不休,这就是中年人的婚姻。于是一些身心俱疲的中年人不再安分守己,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围城外的世界,渴望得到第二春。然而婚外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很多人都为了一时的神魂颠倒、意乱情迷而被炸得人仰马翻。
除此之外,中年人还得应付那些层出不穷的人际纷扰:和领导要搞好关系、和同事要搞好关系、和朋友要搞好关系……一个不留神,可能就得罪了人,终日说违心的话,戴着虚假的面具,这让中年人倍感压抑。
西方有句谚语:人生从四十岁开始。这么一算,44岁又正是好时候,比年轻人成熟,比老人有活力,个性不再张狂,禀性逐渐豁达,世事趋向谙熟……所以面对着种种危机和挑战,我们仍要不焦不躁,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走过44岁。